購買冷鏈食品要注意什麼?四川省疾控專家告訴你

2021-01-22 瀟湘晨報

人民網成都1月5日電 (袁菡苓)據四川省衛健委官方微信「健康四川」消息,公眾購買進口冷鏈食品如何做好個人防護?來聽聽四川省疾控中心專家的建議。

1、消費者在購買冷鏈食品時,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2、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當提供一次性手套,供消費者選購時佩戴。

3、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當提供食物夾等工具供消費者使用。

4、消費者在選購結束時,應當立即洗手或消毒雙手,經營者應當提供手消毒劑供消費者使用。

5、食物夾等工具應定期消毒,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洗淨,或使用75%醫用酒精擦拭,作用5分鐘。工具使用頻率較高時,可適當增加消毒頻次。

6、減少或避免購買海淘冷鏈食品,如必須購買,在收到物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做好外包裝消毒,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早讀社︱冷鏈食品怎麼吃最放心?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為你解惑
    趕緊點這看詳情》》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談冷鏈食品:怎麼吃最放心?近日,國內陸續出現的零星病例,據媒體報導部分與接觸冷鏈食品包裝有關。那麼,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如果吃了又該注意些什麼?浙江省疾控中心環健所副所長陸燁副主任醫師為大家解疑。
  • 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談冷鏈食品:怎麼吃最放心?_杭州網
    近日,國內陸續出現的零星病例,據媒體報導部分與接觸冷鏈食品包裝有關。那麼,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如果吃了,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浙江省疾控中心環健所副所長陸燁副主任醫師為大家解疑。什麼是冷鏈食品?在浙江省,冷鏈食品在進入經營環節前,檢測員只需掃描商品「浙冷鏈」二維碼後,就能看到產品輸出國家或地區、生產或進口批號、進口產品檢驗檢疫等信息,從食品進入市場供應鏈首站到末端都實現了閉環管理。在這些防護措施之下,市場上的冷鏈食品安全得以保證。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 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談冷鏈食品
    近日,國內陸續出現的零星病例,據媒體報導部分與接觸冷鏈食品包裝有關。那麼,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如果吃了,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浙江省疾控中心環健所副所長陸燁副主任醫師為大家解疑。 什麼是冷鏈食品?
  • 龍文區疾控中心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採樣檢測
    閩南網11月27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龍文宣)為進一步做好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切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渠道,切實保障廣大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龍文區疾控中心持續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各環節的核酸檢測力度,包括外環境、食品外包裝、從業人員等,阻斷疫情傳播渠道。
  • 疫情防控「敲黑板」:冷鏈食品、包裹如何處理?
    、食用進口冷鏈食品,收取境外包裹時,要注意什麼呢?江蘇省疾控中心的專家教大家幾招!   目前,針對進口冷鏈食品,江蘇各地已使用"江蘇冷鏈"溯源系統,相關物品會進行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等,市民購買時,應去正規超市或市場選購,關注冷鏈食品的相關電子追溯碼。選購時,也應該佩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觸物品表面。
  • 冷鏈食品外包裝首次分離出新冠活病毒意味著什麼?專家:以前我們...
    這幾次局地暴發疫情,溯源調查發現了什麼?在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4000萬、單日新增病例連創新高的形勢下,我國疫情防控尤其應當注意和防範什麼?記者採訪了中國疾控中心專家。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說。「從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從科學的角度看有兩大意義:一是表明新冠病毒在冷鏈外包裝的物理環境下能長時間存活,從而使得病毒得以通過這一載體跨境輸入,造成疫情的傳播擴散;二是為受新冠病毒汙染、經冷鏈跨境運輸的食品及外包裝觸發新冠暴發或聚集性疫情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學依據。」
  • 濟南疾控評估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消毒效果
    近日,為預防新冠肺炎病毒通過冷鏈物流進行傳播,濟南市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對進入濟南市未經海關消毒的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進行全面消毒。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的消毒質量,2020年12月16日,濟南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所對濟南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的進口食品外包裝物消毒效果進行了評估。本次消毒效果評估共設14個點位,經檢測,所有點位消毒效果均合格。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吃嗎?武漢市疾控中心:能!
    針對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的問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何振宇給出肯定答案: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沒有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在武漢市正規場所出售的進口冷鏈產品安全性有保障。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舉行...
    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有: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先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先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女士,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先生,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
  • 除了加強冷鏈檢測,自己家的冷凍食品儲存又需要注意些什麼?
    近日進口冷鏈食品包裝相關病毒檢測陽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和複雜,疾控部門也提醒大家,不能麻痺大意,防控疫情一刻也不能放鬆,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特別是在選購冷凍冰鮮產品,應該到正規的超市或者去市場選購的時候
  • 冷鏈食品經營者及消費者應注意啥?濟南市場監管AI播報告訴你答案!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4日訊 近期,我國個別地區曾發生與冷鏈食品相關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大家對冷鏈食品的關注,那麼消費者與經營者在購買或銷售冷鏈食品時應注意些什麼?對此,濟南市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初劍鋒介紹說,「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的時候,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不建議消費者在網上購買來源不明的進口冷鏈食品。」消費者注意事項包括:一、正規渠道購買冷鏈食品,掃描二維碼查詢證明;二、不建議消費者購買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三、購買、烹飪冷鏈食品時要佩戴手套,必要時佩戴口罩,食品要煮熟、煮透後食用。
  • 要聞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人和專家就公眾關心的冷鏈食品風險防控、冷鏈食品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健康提示等問題,並答記者問。人民日報記者:最近,多地出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此頻繁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 郴州疾控發布重要提醒
    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冷鏈食品導致本地傳播風險增大,冬季將處於疫情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進入冬季,天氣變冷,各種病毒和細菌也隨著冷空氣「如約而至」。
  • 冷鏈頻「中招」,多地大排查!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保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各地已經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警惕!「冷鏈藏毒」頻頻曝出16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通報稱,11月15日,疾控部門在對廈門市某冷庫進行常規例行抽檢時,發現該冷庫1份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 瀋陽市疾控再發緊急提醒!吳尊友: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冷鏈進口產品或...
    11月10日,瀋陽市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再次發出緊急提醒:11月8日,從天津市防指重要信息發布獲悉: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海聯冷庫1份環境樣本新冠病毒檢測陽性,1名裝卸工人核酸檢測陽性,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
  • 選購食用冷鏈食品,睢寧人該怎麼做?
    近日,國內多地 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檢測陽性! 睢寧縣疾控中心提示 睢寧縣疾控中心副主任姜從兵提示:市民在選購冷鏈冰鮮食品時,一定要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要關注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要採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 中國疾控中心:低溫冷凍消毒劑即將研製成功,配方會完全公開
    近日,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運行,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進口冷鏈管理不斷加強,卻仍有從業者出現感染。在12月3日晚間的《新聞1+1》中,白巖松對話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協調司三級調研員夏偉,探討如何保證從業人員和進口貨品安全?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
  • 我國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
    目前抽檢陽性主要集中於外包裝,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  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  冬季海陸空等運輸溫度視同冷鏈,要加強防護和檢測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申少鐵)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徐州疾控發布疫情防控提示
    自境外(高風險地區)經接駁來徐人員、經入境點解除隔離來徐人員、14天內有以上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徐返徐人員(含旅途中轉),及與確診病例(含無症狀感染者)有軌跡交叉人員, 均應在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及單位報備相關情況,主動與所在地縣(市)、區(經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徐州市疾控中心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