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加快實施「率先行動」升級版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10月2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在北京召開集體學習會,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認識、凝聚共識,帶領全院繼續打造「率先行動」計劃升級版,以優異的科技創新成績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創新貢獻。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介紹了大會情況,並結合參加大會和分組討論的切身感受,談了學習體會。白春禮指出,黨的十九大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關鍵歷史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裡程碑。習近平總書記的大會報告旗幟鮮明、高屋建瓴、深邃精闢、氣勢磅礴,「底氣」和「地氣」十足、「自信」和「擔當」滿滿,大家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都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白春禮提出,體會學習和把握十九大精神,關鍵要抓住新時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徵程這四個關鍵詞。黨的十九大標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指導思想;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

  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高度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新時代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連續參加了五次全國黨代會的科技界代表,白春禮對此有著切身感受。

  白春禮指出,總書記在報告中對科技創新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提到的6項重大科技成果中,均由中科院完成或發揮關鍵作用。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科院科技創新工作和全院廣大幹部職工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中科院的極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白春禮指出,報告對科技創新的未來發展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中科院要突出強化基礎研究,不斷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成為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持續引領世界科技發展。要緊緊圍繞四類技術創新,打基礎、補短板、強能力、搶先機,著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他指出,報告強調指出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要始終牢記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深入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對科技創新的重大需求,按照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三個面向」「四個率先」要求,積極謀劃實施國家實驗室建設,加快打造「率先行動」計劃升級版。

  白春禮還就下一步全院傳達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提出了幾點要求。他說,要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發揮領導幹部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中的示範帶動作用;要堅持點面結合、創新形式,迅速在全院範圍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要堅持學以致用,聯繫實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推動中科院創新改革發展取得新突破。

  中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最重要、最關鍵的是我們黨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核心,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領袖舉旗定向、掌舵領航。院黨組要把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作為最重要的重大政治任務,認真組織全院學習領會好十九大精神,為貫徹落實打下堅實的思想政治基礎。要在推進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在引導全院廣大職工深刻認識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方面下功夫;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方面下功夫;在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上下功夫。

  會上,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杰,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中央紀委駐中科院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孫也剛等參加十九大的中科院院領導也分別結合參會感受和實際工作,暢談了學習體會,交流了思想認識,研究了工作舉措。

  大家一致表示,十九大報告高屋建瓴、主題突出、目標明確、舉措有力,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是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譜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大家對習近平總書記和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表示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堅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定能夠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中科院在京黨組中心組成員及中科院機關各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本次學習會。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7-10-27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率先行動 風頭正勁
    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遭到威脅,橫亙在中國山區面前的問題,讓陸域國土面積2/3的山區、40%以上人口居住在山區的中國難以忽視,也讓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認知山地、服務國家;關注山地、支撐未來」的吶喊有了最堅實的現實基礎。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 中國科學院六調辦院方針 實施「率先行動」等改革實踐的啟示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成立 70 多年來,先後 6 次調整辦院方針。系統梳理 6 次辦院方針調整及其相應改革實踐的歷史背景和政策邏輯,初步總結「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改革發展的主要措施和進展,對更好實施「率先行動」計劃,深化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具有一定的啟示。
  • 遙感地球的脈動|「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自2014年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空天院認真貫徹落實,聚焦重大重點項目,不斷協同創新,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如今的這份榮譽,不但是對他們7年潛心攻關的最好總結,也讓他們覺得,自己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 中科院公布「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進展
    昨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會上介紹,「率先行動」計劃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2014年至2020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即「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 遙感地球的脈動丨率先行動計劃
    ■本報記者 丁佳藉由衛星的眼睛看清地球,在一幅幅遙感圖上遨遊世界,及時發現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蛛絲馬跡,這是中國遙感人的夢想。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
  • 中國科大6項研究成果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
    近日,中科院圍繞「三個面向」凝練總結出59項「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我校負責的光量子計算、大尺度光量子信息處理和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譜成像等研究成果以及參與的空間科學前沿探索與月球探測、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科學研究進展等5項成果入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進展。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植物所與企業共建植物工廠
    在籤字儀式現場,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表示,擴大開放合作,加強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促進知識和技術成果的轉移與轉化,是中科院面向國家經濟主戰場的重要舉措。此次植物所與三安集團合作,非常符合黨和國家對中科院的期待與要求,非常符合中科院新時期的發展方向,體現了中科院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宗旨。
  • 【中國科學報】遙感地球的脈動
    藉由衛星的眼睛看清地球,在一幅幅遙感圖上遨遊世界,及時發現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蛛絲馬跡,這是中國遙感人的夢想。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
  • 中科院連續8年居自然指數全球首位,「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碩果...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六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新年賀詞中提到的22項重大科技成果中,有14項是由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牽頭或作出了重要貢獻;在7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中科院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了3項,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了1項,佔全國的57%;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
  • 量子信息、中國天眼……「率先行動」計劃取得這些重大成果
    中新網9月16日電 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發布會上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舉行新聞發布會
    先導專項原創成果源源不斷  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介紹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實施7年來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取得的管理經驗。  先導專項實施7年來,中科院共啟動實施了17項A類先導專項、24項B類先導專項,目前已有10項通過結題驗收。
  • 量子信息、中國天眼……「率先行動」計劃取得這些重大成果
    中新網9月16日電 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發布會上介紹,「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中國科學報】王小凡:中科院研究所分類改革 我有話說
    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2月26日在北京參加學術會議期間對《中國科學報》表示。  王小凡是我國恢復高考後於1978年入學的大學生,1982年通過首屆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赴美留學,現任杜克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和腫瘤生物學系終身講席教授。他說:「我一直很感謝鄧小平和改革開放,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長期以來,他積極為中國的科教事業建言獻策。
  • 「明星」pi-分子養成記|「率先行動」計劃
    在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化學所)聯合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以及微電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圍繞pi-分子體系開展深入研究,創造出一批「明星」分子,引領了分子材料和器件研究,奠定了柔性光電子應用的核心物質基礎。今年8月,這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59項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 【中國科學報】用行動踐行「載人航天」精神
    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載人航天」精神,詮釋著安心致研、無私奉獻、刻苦攻關、勇於創新的新時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並時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他們來自長春光機所空間一部黨總支,該黨總支於不久前被評選為中科院先進基層黨組織。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進展如何?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已領跑國際
    與非網 9 月 17 日訊,在日前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作出介紹,量子信息和凝聚態物理方面在國際上達到了並行領跑。率先在國際上實現了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從衛星向地面雙向的量子糾纏分發,還創造了光纖量子密鑰分發超過 500 公裡的世界記錄。據悉,「率先行動」計劃共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從 2014-2020 年底,要基本實現「四個率先」,2020 年—2030 年要全面實現「四個率先」。而今年也是「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
  • 「悟空」的暗物質取經路 |「率先行動」計劃
    2015年12月,「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首發星,也是中國發射的首顆天文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參加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等工程項目研製工作。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紫金山天文臺)是「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單位和項目發起單位。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率先研製出24T全超導磁體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率先研製出24T全超導磁體 2016-05-17 中國科學報 彭科峰 > 中 小】 語音播報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獲悉
  • 【中國科學報】中外物理學家的科學競賽
    7月18日,一則消息引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戴希的注意。消息稱,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扎伊德·哈桑領導的團隊首次通過實驗,在外爾半金屬中造出了外爾費米子。  事實上,在戴希看來,是以中科院物理所為主的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理論計算發現這種半金屬,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發現了外爾費米子的存在。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啟動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
    日前,中國科學院的重點部署項目「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項目由北京基因組所牽頭,中科院多個院所交叉學科團隊參加。  該計劃首席科學家、北京基因組所中科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介紹,考慮到職業人群穩定性強和良好的參與交流條件,這一精準醫學計劃將以中科院職業人群為隊列研究基礎,日前第一批志願者的樣本和基線數據採集工作已在北京基因組所員工中全面展開。  記者了解到,中科院精準醫學項目將率先對志願者建立包括基因組信息的電子健康檔案,為今後的全民普惠精準醫療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