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光機所空間一部黨總支成員合影。
風雲三號C星太陽輻射監測儀。
在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載人航天」精神,詮釋著安心致研、無私奉獻、刻苦攻關、勇於創新的新時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並時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他們來自長春光機所空間一部黨總支,該黨總支於不久前被評選為中科院先進基層黨組織。空間一部是一個以研製民用航天光學遙感儀器為主的工程研究部室,其中黨員50人,佔總人數的57%。
空間一部黨總支書記方偉研究員是長春光機所黨委委員、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者,她向《中國科學報》介紹道:「空間一部黨總支委員中有三個是研究室主任,併兼任三個黨支部書記,總支成員政治素質高,均為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負責人,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策劃開展主題活動
根據部門航天工作特點,空間一部黨總支圍繞部門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策劃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
比如,黨總支組織摩爾拓展訓練,增強黨員拼搏精神、協作能力、凝聚力、信任感、歸屬感;請老黨務工作者作報告,介紹「如何開展基層黨組織的黨務工作」;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領導工會組織戶外活動,積極參加所裡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取得多項優異成績。
空間一部還建立了部門微信群和黨總支及各支部微信群,很多學習資料和交流溝通都在平臺上發布。「緊跟中央精神,我們結合主題教育和學習策劃開好『三會一課』,即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方偉告訴記者。
其中,黨總支組織三個黨支部分別召開「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由研究室主任進行不嚴不實的自我批評,並提出整改措施,會議中所有參會黨員積極發言,對研究室建設及黨支部工作提出了批評及多項有益建議;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每位黨員逐條逐句通讀黨章,每個書記都準備講一個專題黨課。
開拓創新 勇於攻關
方偉指出,空間一部的黨政工作緊密配合,結合長春光機所科技創新工作,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培育形成一批對未來發展影響重大的新的學科生長點,積極申請多項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空間基礎設施等課題,為「創新2020」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多項重大型號任務中,空間一部的黨員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關鍵任務,嫦娥三號衛星搭載了多個國際上首次應用於月球的探測器。其中,由長春光機所研製的極紫外相機被稱為嫦娥三號看地球的「眼睛」。
極紫外相機項目負責人是空間一部優秀共產黨員陳波研究員,他告訴記者:「極紫外相機是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表面著陸的極紫外波段的成像儀器。」
方偉是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太陽輻射監測儀的主任設計師,她說:「該監測儀是世界首臺高精度帶載太陽自動跟蹤測量儀器。」
為了將太陽輻射監測儀推向更高水平,她帶領團隊研製了風雲三號(02批)C星改進型太陽輻射監測儀,增加了精密溫控與精確太陽指向功能目前,該儀器已在軌連續良好運行兩年多,數據與歐美同類儀器變化趨勢幾乎完全一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她表示:「我們還將在風雲三號(03批)項目中與瑞士、比利時進行國際合作,同星同步觀測,表明國際同行專家對我們的高度認可。」
此外,中科院十大傑出婦女王淑榮研究員率領團隊,研製成功並搭載於風雲三號衛星上的臭氧垂直探測儀,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航天紫外遙感技術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空間一部黨總支引導員工積極參與研究所KPI改革,各個支部形成競爭機制,比學趕幫超,在工作中開拓創新、勇於攻關,保證了在研的工程項目進展順利,並積極論證爭取新項目,已落實2016年工程項目合同額5億元。
面向未來,空間一部黨總支將帶領廣大黨員強化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積極投身到中科院「率先行動」中,把思想統一到建設精密儀器與裝備創新研究院中,聚焦地球觀測與導航這個重點領域和方向,在空間絕對輻射定標等戰略必爭領域搶佔制高點,在輻射、計量與空間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領跑者,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
舍小家 為大家
方偉告訴記者,空間一部的各位同仁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夜以繼日忘我工作,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換來了任務的圓滿完成。
2015年9月,方偉手指骨折,手術後18 天就提前拔鋼釘,為的是第二天能按計劃去瑞士和比利時商討進一步國際合作。
在整星聯調出現質量問題的當天,空間一部副主任葉新往返上海、長春,然後連夜調試,確保第二天正常裝星。他積極要求加入共產黨,即將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RHU熱源是放射性同位素核源,作為質量師,極紫外支部書記劉世界認真學習研究發熱原理及防護設計,克服恐懼心理,進行了發射前的核源安裝操作,保證了產品的順利發射。當劉世界及時趕到發射場,完成火工品質量評審、性能檢測和安裝過程質量控制時,他手術住院的妻子卻無人看護。
超光譜支部宣傳委員藺超在超光譜聯調中,連續20多天參與通宵試驗,吃睡均在實驗室。如今,剛30歲的藺超已經成長為碳衛星項目的第二負責人。
在空間一部,還有一群以方偉為首的讓人尊敬的「女漢子」。紫外支部宣傳委員王金玲從懷孕直到臨產,一直挺著肚子參加調試,產假沒休完就返回工作崗位,哺乳期出差帶著吸奶器,吸完用冰箱冷凍,回家時行李裡裝的滿滿都是儲奶瓶;王雪剛來所工作就很快掌握了多項技術,在整星和基地連調中,自己一個人從頭堅持到尾,經常連著幾個白天黑夜不休息。在空間一部,這種感人的場景隨處可見。
方偉說:「我們的黨員同志處處帶頭爭先,團結協作,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真是舍小家,為大家。」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6-07-18 第6版 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