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撲絕緣體,為什麼內部是絕緣體不導電,只能在表面導電?
最主要的例子是拓撲絕緣體,它只在表面導電,而在內部完全絕緣。拓撲絕緣子的行為類似於金屬,即表面上的銀,但在內部,它的行為就像玻璃。這些屬性是使用電子的導電性或流動來定義的,這些電子描述了它們的運動是否有高速公路或路障。拓撲絕緣體未來應用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是自旋電子器件領域。因為這些電子一致的自旋,所有電子都在表面流動時彼此對齊。
-
電子只能在表面跑,竟因內部是絕緣體,但表面卻是完美的導體!
除了有時不會外,電子會沿著某些不同尋常的晶體材料表面「賽跑」。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合作者進行了兩項新研究,解釋了這種令人驚訝的行為來源,並繪製了恢復這些晶體導電性的路線,這些晶體因其在未來技術如包括量子計算機中的潛在用途而備受珍視,其研究發現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
美研製奇特拓撲超導材料 表面金屬內部超導體
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 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在極低溫度下,晶體內 部表現與普通超導體類似,能以零電阻導電;同時,它的表面是仍有電阻的金屬,能傳輸電流。
-
當材料內部電子相互作用時,會產生新的物理行為,如莫特絕緣體!
當材料內部的電子相互作用時,會產生新的物理行為,如莫特(Mott)絕緣體行為、非傳統超導行為和量子自旋液體行為。當電子被限制在較低維度(如二維平面)時,這些效應可能會變得更強。這將能讓研究人員通過一次向後添加一個層來隔離層間耦合的作用,同時監控材料行為的變化。為了遵循這個遊戲計劃,研究生長了1T-TaSe2的單層和幾層堆棧,並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和角度分辨光電發射(ARPES)的實驗技術表徵了內部電子行為。
-
材料人科普 諾獎中的拓撲絕緣體到底是什麼鬼?
即使有人想回歸材料的角度,比如Bi2Se3族的拓撲絕緣體說起,然而這只是實驗上發現的一小類拓撲絕緣體,叫做「Z2三維強拓撲絕緣體」。。。看吧!很難下定義吧。本文作為小科普,選用一個折中的定義。簡言之,拓撲絕緣體的內部是絕緣體,然而表面卻有被拓撲保護的電子態。
-
一種新的量子材料--拓撲絕緣體
一、拓撲絕緣體簡介按照導電性質的不同,材料可分為「金屬」和「絕緣體」兩大類;而更進一步,根據電子態的拓撲性質的不同,「絕緣體」和「金屬」還可以進行更細緻的劃分。拓撲絕緣體就是根據這樣的新標準而劃分的區別於其他普通絕緣體的一類絕緣體。因而,拓撲絕緣體的體內與人們通常認識的絕緣體一樣,是絕緣的,但是在它的邊界或表面總是存在導電的邊緣態,這是它有別於普通絕緣體的最獨特的性質。
-
拓撲絕緣體材料突破登上《自然》
他們發明了一種全新材料,既具有強相關性電子相互作用,同時還具有拓撲特性的材料。這意味著,科學家們探索物理世界有了新平臺,更重要的是,他們為更穩定的量子計算鋪平了道路。這項研究和拓撲絕緣體有關,發表在了《自然》的子刊《自然-物理學》上。簡單科普一下拓撲絕緣體的概念。首先,拓撲本身是個數學概念,它研究的是「不連續」的特徵。
-
【技術】常溫下導電率100%的Stanene新材料誕生
常溫下導電率100%的Stanene新材料誕生日前,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創造出首個錫原子層新材料,這可能徹底改革電子工業。這種新材料被稱為「Stanene」。Stanene 是一種常溫下導電率也為 100% 的新材料。它能夠建立一個完美的電氣傳輸系統,而不會產生廢熱。Stanene新材料將成為石墨烯和其他二維材料,如矽烯等的強勁競爭對手。這是因為由錫原子組成的材料被認為是100%導電,而沒有熱損耗。
-
新拓撲絕緣體有可預測的最大能隙
原標題:新拓撲絕緣體有可預測的最大能隙 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出一種新的拓撲絕緣體,其可作為矽半導體頂部金屬層的特殊材料,將使超高速計算機在室溫下執行快速運算成為可能。該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
物理史上首份「拓撲圖鑑」,鋪平科學家尋找拓撲絕緣體之路
拓撲絕緣體具有非常神奇的特質,它內部絕緣,表面導電;是導體和絕緣體兩種相反性質的結合。而且,其導電的表面態源於材料整體的內稟性質,任何雜質和缺陷都不會影響它。清華大學的物理學家李渭對此表示:「這絕對是一個更加有效的尋找新拓撲絕緣體的方法,我相信將會有更多的新材料問世。」圖丨該團隊為判定拓撲絕緣體提出的方法步驟儘管有了「拓撲圖鑑」,科學家仍需在在實驗室繼續探索。
-
量子氣體中的神秘現象:邊緣導電的拓撲絕緣體!
拓撲絕緣體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通常來說,根據導電性不同,材料可分為「導體」和「絕緣體」兩大類。更進一步說,根據電子態的拓撲性質不同,「導體」和「絕緣體」還可以再進行更細緻的劃分,「拓撲絕緣體」就是這樣劃分而來的。不同於普通絕緣體,拓撲絕緣體的內部是絕緣的,而邊界或表面卻是可以導電的。
-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
密西根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在詳細介紹一種新型量子材料 - 十二硼化鐿或YbB12方面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並對通過這種材料傳導電能的效率進行了成像。這種材料導電性的證明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這些電磁材料中的自旋,電荷和能量流動。YbB12是一種非常乾淨的晶體,它與導體和絕緣體的特性相同。
-
拓撲絕緣體的一個新突破
但有一種神奇的材料,它的內部是絕緣的,界面卻是可以導電的,這種材料被稱為拓撲絕緣體。自發現以來,拓撲絕緣體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研究熱點。 拓撲絕緣體的能帶示意圖。通常絕緣體的導帶(conduction band)與價帶(valence band)之間存在能隙,電子無法傳導,而在拓撲絕緣體的表面存在一些位於能隙間的量子態——拓撲表面態(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允許電子傳導。
-
超高壓下半導體材料可變身拓撲絕緣體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13日(北京時間)報導,一個由中國吉林大學、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小組合作,通過對一種半導體施加壓力,將其轉變成了「拓撲絕緣體」(TI)。這是首次用壓力逐漸「調節」一種材料,讓它變成了拓撲絕緣狀態,也為先進電子學應用領域尋找TI材料開闢了新途徑。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上。
-
4D超材料!拓撲絕緣體進入第四維空間
,被稱為拓撲絕緣體的材料也具有能夠在其表面導電的非凡特性。類似的想法是拓撲絕緣體的基礎,但是這種情況下的轉換不涉及材料的空間特性。相反,它涉及在材料中流動的電子的波函數。這些包含實際上是一個結,因此無法將拓撲絕緣體平滑地轉換為普通絕緣體。相反,該材料必須首先成為金屬。這意味著即使材料的大部分是絕緣的,它與外界的物理邊界也可以導電。
-
取出拓撲絕緣體表面態
從emergent phenomena 角度看,拓撲量子物理是對稱性破缺導致相變之外到達物理基態的新路,其意義和價值自然會讓物理人去慢慢回味。只是,張首晟老師和這個領域的老少爺們幾乎總是在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TIs 在下一代自旋電子學和量子計算等新興應用領域有巨大潛力!以至於這個領域之外的人們都以為差不多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
科學家利用電子自旋成功使絕緣體導電
日本東北大學技術材料研究所齋藤英治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出利用電子自旋使絕緣體導電的方法。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在絕緣體中傳輸「自旋波」,再重新轉換成電信號,便可實現電信號在絕緣體中的傳輸,並且能夠有效減少能量損失。該研究成果為開發節能元器件提供了依據,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拓撲絕緣體的邊緣無損耗傳導
半金屬二碲化鎢的原子薄層沿著晶體邊緣的狹窄的一維通道無損傳導電,因此,這種材料是一種二階拓撲絕緣體。通過獲得這種行為的實驗證明,巴塞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擴大了拓撲超導候選材料庫。這一發現已經發表在《Nano Letters》雜誌上。拓撲絕緣體代表了一個關鍵的研究領域,因為它們有可能被用作未來電子學中的超導體。
-
材料從導體轉變為絕緣體的「誘變」因素
二硫化鉭是一種神秘的材料。根據教科書理論,它應該是一種導電金屬,但在現實世界中,它的作用就像一種絕緣體。來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新興物質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對這種材料的結構進行了高解析度的觀察,揭示了它為什麼會表現出這種現象。
-
自然界中存在天然形成的拓撲絕緣體
本報訊 據《自然》網站3月8日報導,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固體研究所科學家發現,自然界中也存在天然形成的拓撲絕緣體,而且比人工合成的更純淨。這一發現對建造自旋電子設備具有促進作用,並有助於設計開發用電子自旋來編碼信息的量子計算機。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納米快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