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素萬那普機場通航14周年 二期S1衛星廳已完成95%

2020-09-29 泰國網



泰國網報導,日前,泰國機場公司(AOT)董事長尼迪奈透露,素萬那普機場二期工程中的S1衛星廳目前已完成95.23%。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僅剩內部精裝修、行李系統的安裝等工作還在進行中。機場自動旅客捷運系統(APM)建設進度已完成71.43%,目前已有2列車抵泰,剩餘4列車將陸續在10月及11月交付。所有列車交付完成後大概需要4個月的時間進行測試,預計明年4月能夠投入使用。而受疫情影響,二期工程不得不推遲,預計2022年4月新航站樓才能完成全部測試並投入使用。


此外,9月28日是泰國素萬那普機場通航14周年紀念,機場公司當天還公布了素萬那普新航站樓的照片。素萬那普機場於2002年1月開建,2006年9月28日正式通航,是泰國最主要的機場之一。啟用14年來,素萬那普機場共計為6.85億人提供服務,累計輸送貨物1750萬噸,航班吞吐量累計達到400萬架次。










(來源:AOT)

相關焦點

  • 素萬那普機場新候機樓:「給曼谷插上新翅膀」
    新候機樓項目建築面積達21.6萬平方米,候機樓長1070米。項目建成後將使素萬那普機場可容納客流量從當前的每年4500萬人次提高到6000萬人次。該項目也是截至目前中資企業在泰國市場承接的最大項目。據中建(泰國)公司董事長王寅飛介紹,該項目自2018年開工以來,一直保持高速推進狀態,目前土建、鋼結構、幕牆、金屬面等已基本完工,工程整體完成95%以上,計劃今年內竣工,明年可投入使用。在高處俯瞰素萬那普機場,中建承建的新候機樓呈「一」字形,和機場原先呈「雙十字」形的候機樓遙相對應。
  • 解封後的素萬那普機場航班數量逐漸增加
    7月18日,泰國素萬那普機場負責人Suthirawat先生透露,自7月1日開始泰國正式實施了第5階段的解封。允許開放使用素萬那普機場後,素萬那普機場的旅客數量有所增加。總的旅客人數達17萬餘人,平均每天的旅客人數為1.1萬餘人,其中進入旅客人數大約8.5萬餘人,離境旅客約8.9萬餘人。
  • 深圳機場衛星廳預計明年建成,建成後從T3航站樓到衛星廳僅需3分鐘
    ▲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深圳晚報記者 董玉含 攝 9月5日,中建集團「建證幸福·共赴小康」活動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項目舉行。深晚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2021年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為打造灣區國際空港,一流航空樞紐,全球貨物集散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主題勞動競賽啟動
    在兩條運轉繁忙的跑道之間,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的建設現場,一片不懈勞作的景象,為確保年底工程全面竣工,「百日攻堅」主題勞動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處可見「保進度、保投資、立新功」「建設質量強國,決勝全面小康」的紅幅標語口號。
  • 深圳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預計明年中建成運營
    9 月 5 日,中建集團&34;暨中建八局&34;活動在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舉行。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 2021 年中交付使用。 記者了解到,由中建股份承建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總合同金額達 40.79 億元。項目整體採用&34;型蝠鱝構造設計,與在運營的深圳機場 T3 航站樓相呼應,集行李捷運、旅客航運、貨物集散等功能於一體。
  • 主體混凝土結構封頂,深圳機場衛星廳現雛形,年服務兩千萬人
    目前,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2021年中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衛星廳作為T3航站樓功能的延伸深圳機場是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自1991年通航以來,航空客貨運業務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百日攻堅」主題勞動競賽正式啟動
    為更好服務雲南輻射中心建設,充分調動昆明長水機場S1衛星廳項目參建單位和廣大建設者攻堅克難、創先爭優、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高質量完成昆明長水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各項任務,9月7日,雲南省總工會、昆明市總工會、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舉辦了「百日攻堅」主題勞動競賽暨質量月啟動會。
  • 長水機場S1衛星廳項目主體結構基本完工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S1衛星廳項目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目前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據了解,昆明機場改擴建工程投資約694.8億元,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飛機起降76.2萬架次的需求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增3條跑道,新建85萬平方米的北部航站樓、39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及8萬平方米的GTC換乘中心,新增客機位181個,建設相關配套工程等。
  • 泰國機場公司今年減少近7000萬旅客 虧損嚴重
    泰國網報導,據泰媒報導,日前,泰國機場公司(AOT)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年度財務報告顯示,自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爆發以來, AOT素萬那普、廊曼、清邁、清萊、普吉和合艾6個機場境內外旅客數量大幅減少。
  • 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順利封頂
    作為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衛星廳是深圳機場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基礎設施,計劃明年投用,啟用後將對提升機場服務保障供給能力,增強機場在「雙區」建設和民航高質量發展中的硬實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 助力海南邁向航空門戶樞紐 美蘭機場二期通航進入倒計時
    11月18日,海南日報記者在美蘭機場二期出發層大廳看到,做最後監控系統調試的工程師、給安檢區玻璃牆貼防護膜的小夥子、免稅店裡做裝修的工人……各類工作人員忙而有序地做著最後準備工作。計劃2025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40萬噸的美蘭機場二期,近期將開展投運前的最後一次驗收,通航進入倒計時。
  • 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成功試飛
    2020年7月30日,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的跑道上,A330寬體客機滑行成功起飛。標誌該項目已具備民用客機的起降保障能力,正式由基礎建設階段全面轉向準備投運通航階段,海南自貿港空中新門戶蓄勢待發。
  • 行走自貿區 | 「雲」看美蘭國際機場二期
    記者 劉洋 攝「整個航站樓裡有2.1萬平方米的室內綠化面積,還有2000平方米的內庭院綠化建設,這讓航站樓顯得生機勃勃。」直播中,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項目航站區工程部總經理胡東偉帶著網友參觀了嶄新的T2航站樓。
  • 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工程實現順利封頂
    作為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衛星廳是深圳機場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基礎設施,計劃明年投用,啟用後將對提升機場服務保障供給能力,增強機場在「雙區」建設和民航高質量發展中的硬實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明年建成運營
    建設中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記者近日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項目建設方了解到,衛星廳計劃明年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集海、陸、空、鐵聯運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國際空港。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293萬人次,全球排名躍居第26位,增速在全球前30大機場中排名第二位。
  • 深圳機場衛星廳最新建設進展來了!預計明年建成啟用
    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293萬人次,全球排名躍居第26位,增速在全球前30大機場中排名第二位。深圳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整體採用「X」型蝠鱝構造設計,設有53個停機位。
  • 合肥新橋機場和溫州龍灣機場哪個發展潛力更大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和溫州龍灣國際機場都屬於國內一千萬級機場。目前實力相當,那就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下這兩座機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2013年5月30日正式建成通航,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高劉鎮,距合肥市中心31.8公裡,為4E級國際機場 ,區域樞紐機場,華東機場群成員。
  • 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順利封頂
    隨著最後一根桁架鋼梁緩緩起吊、精準拼接,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工程實現全面封頂,為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的順利完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衛星廳是深圳機場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基礎設施,計劃明年投用,啟用後將對提升機場服務保障供給能力。
  • 福建這個地方確定新建機場!平潭機場、長樂機場二期也有新動態
    ,包括通用機場、通航產業園及通航小鎮。其中通用機場項目定位為A1類通用機場,總投資3.39億元。主要業務內容包括應急救援、農林作業、飛行器製造組裝、通航低空飛行體驗及觀光旅遊、航空培訓等,項目預計於2021年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