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發出輕便可穿戴的腦磁圖掃描儀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倫敦3月25日電(記者張家偉)傳統的腦磁圖掃描儀往往很笨重,需要人躺進去一動不動才能工作。英國研究人員說已開發出一種輕便可穿戴的頭盔式腦磁圖掃描儀,檢查對象戴上它後還能做一些自然動作。

  英國諾丁漢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了這項成果。傳統的腦磁圖掃描儀之所以笨重,是因為要在低溫下工作,需要配套的冷卻設備。而新型腦磁圖掃描儀使用了量子傳感器等技術,是利用三維列印技術製作出的頭盔式儀器,能夠良好貼合人的頭部,提高接收掃描信號的靈敏度。

  據介紹,檢查對象在戴上這種頭盔式掃描儀後還能做出一些自然行為,如點頭、伸懶腰、喝飲料和玩某些球類遊戲等。研究人員將上述情況下的掃描結果與傳統掃描儀獲得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新型掃描儀能夠獲得可靠的數據。

  該設備的潛在應用範圍非常廣。與傳統設備只能獲得人靜止時的腦部信號不同,新設備可在許多新環境下檢查大腦功能,比如一個人在社交場合活動或在某個環境中行走時。

  報告作者之一、諾丁漢大學學者馬特·布魯克斯說,能夠在人體移動過程中記錄腦部功能狀況,有助於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關焦點

  • 新型可穿戴大腦掃描儀問世 可評測大腦功能
    新型可穿戴大腦掃描儀問世 可評測大腦功能 2018-03-26 09 2018年03月26日 09:27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新型可穿戴大腦掃描儀問世
  • 外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穿戴的腦部掃描儀,樣子有點怪
    英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穿戴的腦部掃描儀,這個掃描儀在戴上後,患者仍可以自由地進行頭部活動。在腦腫瘤、癲癇、精神分裂症等複雜的疾病中,醫生通常需要藉助觀察患者腦部活動來診斷病情,而腦磁圖(簡稱MEG)已成為一種檢測腦部活動的新技術,能將神經網絡繪製成圖,並且對人體無創傷。
  • 研究人員打造可穿戴便攜大腦掃描儀,可在移動時記錄大腦神經活動
    已有的腦部掃描儀,比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器等設備,是固定式的。而《自然》期刊中描述的這臺設備將讓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功能時擺脫固定式設備的限制。諾丁漢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將腦磁圖 (MEG) 模塊縮小到了角鬥士頭盔的大小,因此將能夠繪製難以保持靜止的人們的腦部圖像,例如嬰兒,兒童和有運動障礙的人。
  • 行業|腦磁圖:探索生命禁區的新星!
    傳統腦磁圖機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探究可在室溫下工作、體積較小、重量較輕、可大批量生產的腦磁圖設備。2017年英國諾丁漢大學 Sir Peter Mansfield 影像中心(2003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磁共振成像誕生地)設計了一款基於OPM(光泵磁強計)傳感器的3D列印可穿戴式腦磁圖機。 該設備可以像頭盔一樣佩戴,人們在掃描過程中還能自由移動。 未來,如果腦磁圖機的價格下降,則可能有助於腦磁圖在神經科學領域獲得更大的應用。
  • 這種可穿戴式大腦掃描儀可以改變我們對神經元如何說話的理解
    這使得這種方法,腦磁圖(MEG),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不成問題,它可以在人們移動時研究腦部行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開發出第一種解決這些問題的裝置,即使佩戴者移動時也能傳輸大腦信號的面具儀器。儘管可以同時映射大腦活動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神經科學家卻興奮不已。「這很了不起,」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MEG研究員Matti Hamalainen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 中科院研製出我國首臺新型多通道腦磁圖原型機—新聞—科學網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功研製出了我國首臺基於原子磁力計的新型多通道腦磁圖系統原型機,並成功獲得高質量腦磁信號。 基於原子磁力計的腦磁圖系統是近年來新出現的技術,可在常溫下工作,探頭可緊貼頭皮,具備低建設、運行成本,高靈敏度和高適應性的優勢,可做成可穿戴式系統,有望提高腦磁圖普及率並拓展到更多的研究和臨床領域。該研究所成功搭建了一套12通道的原子磁力計腦磁圖原型機,其中包含96通道3D列印個性化定製,可兼容多種探測器可調型腦磁圖頭盔等創新技術,並已成功獲得高質量腦磁成像信號。
  • 首個可彎曲太赫茲掃描儀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聶翠蓉)據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網站14日報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川野由紀夫(音譯)和同事利用碳納米管研發出首個可移動、可彎曲、可穿戴的太赫茲掃描儀,能對包括人體在內的三維捲曲物體進行成像檢測。相關研究細節發表在《自然·光學》雜誌網絡版上。
  • 輕便易攜帶 漢王V710便攜掃描儀西安現貨
    (中關村在線 西安行情)漢王V710便攜掃描儀是一款設計獨特的掃描儀產品,漢王給它起了一個很有極客味道的名字「e摘客」。    評測總結:漢王V710掃描儀還是挺有意思又實用的一款掃描儀,輕便易攜帶、隨時隨地掃描多種文件,而且支持WiFi連接,可以用手機或筆記本直接連接V710查看或下載掃描文件。
  • 我國首臺多通道原子磁力計新型腦磁圖原型機研製成功
    傳統腦磁圖設備基於超導量子幹涉儀(SQUID),需在超低溫下運行,購置和運行成本高昂,且探頭位置固定並距頭皮較遠,適應性差,大大妨礙了該技術的普及。基於原子磁力計的腦磁圖系統是近年來新出現的技術,可在常溫下工作,探頭可緊貼頭皮,具備低建設/運行成本、高靈敏度和高適應性(可做成可穿戴式系統)的優勢,有望提高腦磁圖普及率並拓展到更多的研究和臨床領域。
  • 我首臺多通道原子磁力計新型腦磁圖原型機研製成功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大慶)記者從中科院獲悉,近日,該院生物物理所研製出我國首臺基於原子磁力計的新型多通道腦磁圖系統原型機,並成功獲得高質量腦磁信號。這對於了解大腦功能的實時動態過程、空間定位以及腦疾病臨床應用具有重要作用。
  • 腦電圖,腦電波,腦磁圖,科學還是忽悠?
    腦磁(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記錄神經細胞相關帶電離子的前移產生的局部微弱電流所引發微弱磁場的綜合,也是一種無創的神經活動觀測手段,通過超導量子幹涉裝置(SQUID),可精確測量大腦產生的微弱磁信號。由於腦磁圖對人體無侵害,易確定電磁場產生的部位,正越來越多的用於腦科學研究和神經疾病的診斷。
  • 美國研發可穿戴發電器 用人體與環境溫差發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可穿戴再生發電器,利用人體與環境的溫差產生熱能發電,產生的電力可以為智能穿戴裝備充電,這款黑科技很有趣,一起來看一下吧。        【科技訊】11月24日,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可穿戴再生發電器,利用人體與環境的溫差產生熱能發電,產生的電力可以為智能穿戴裝備充電,這款黑科技很有趣,一起來看一下吧。
  • 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問世
    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問世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醫學工程》發表的一項研究描述,美國麻省綜合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且低功耗的「僅用於頭部」的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儀,可以將其安裝在救護車中,帶輪推入患者房間,或放置在各種小型診所、醫生辦公室。
  • 中科院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薄膜可用於可穿戴領域
    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然而,傳統相變儲能材料一般利用其固液相變行為進行儲能與控溫,固相材料因剛性大而不具備柔性,液相材料在相變過程中會發生洩漏,無法應用於柔性可穿戴器件熱管理。
  • 【材料】中山大學童葉翔教授及其合作者在陽光碟機動的可穿戴儲能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隨著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於輕便的可攜式柔性可持續電源的需求日益凸顯,可穿戴的新型電源成為一種重要的思路和趨勢。
  • 智能錄入 漢王文本掃描儀HW3560全新上市
    辦公設備也是一樣,昂貴、笨重、操作複雜的設備已不是人們的首選,那些輕便、操作方式人性快捷的辦公設備,卻受到越來越多商務人士的青睞。近期,漢王全新上市的文本掃描儀HW3560就兼具實用、高效的特點,與其同期上市的還有HW3600、HW3620、HW3660、HW3680、HW3690等,有這幾款產品組成的3系系列受到商務人士普遍好評。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產用於可穿戴紡織品的首款可伸縮石墨烯紗線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諾獎得主KostyaNovelov教授和NazmulKarim博士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生產可擴展的石墨烯紗線的方法。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紡織品因其對保健、運動服、健身和航空航天應用的巨大潛力而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