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通過皮質醇與腦代謝物「通信」

2021-02-07 健康一線視頻網

據每日科學網站日前報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最新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可影響人的健康和行為,甚至與自閉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其可通過血液中的皮質醇與腦代謝物「通信」,這一發現提供了一種能解釋自閉症特徵的內在機制。

該校神經科學項目博士生奧斯汀·穆德稱,嬰幼兒期間神經代謝物的變化對腦發育影響重大,而腸道細菌、真菌和病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為降低收集嬰兒數據的困難,該研究部分借用腸道和大腦發育水平同嬰兒近似的滿月仔豬作為替代模型。

研究人員首先檢測糞便和升結腸中的菌群豐度,以及血液和腦中某些化合物的濃度,然後測量這些菌群與大腦代謝物之間可能存在的預測關係。他們發現,擬桿菌、梭菌和大腦中產生高濃度的肌醇有關,丁酸弧菌屬的細菌和大腦中N-乙醯天冬氨酸的產生有關,擬桿菌和大腦中高濃度的肌酸產生有關,而紅球菌數量更多時N-乙醯天冬氨酸濃度更低。穆德指出,腦代謝物早已在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中發現,但之前並未發現其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聯。

對嬰兒的血液生物標誌物進行研究發現,糞便微生物群與血清素和皮質醇之間存在預測關係,擬桿菌與高血清素水平相關,紅球菌預示著血清素和皮質醇濃度較低,梭菌和丁酸弧菌屬細菌與血清素和皮質醇無明顯相關性。

他們又探索了紅球菌、皮質醇和N-乙醯天冬氨酸三者之間聯繫,發現血清皮質醇能調節糞便紅球菌豐度和腦中N-乙醯天冬氨酸濃度之間的關係,即紅球菌可通過皮質醇間接與大腦「通信」並使腦代謝物發生變化。(實習生楊陽)

原標題:腸道微生物能與腦代謝物「通信」

相關焦點

  • 微生物膽汁酸代謝物調節腸道RORγ+調節性T細胞穩態
    微生物膽汁酸代謝物調節腸道RORγ+調節性T細胞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6 14:22:30 美國哈佛醫學院Dennis L.
  • 腸道微生物對睡眠調節中的影響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柳澤正史教授說:「我們發現微生物的消耗消除了腸道中的血清素,我們知道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會影響睡眠-覺醒周期。」 「因此,通過改變飲食來改變腸道中的哪些微生物有可能幫助那些睡眠困難的人。」這項新的研究建立在先前工作的堅實基礎上,該工作建立了認知和大腦發育要素與腸道微生物健康和新陳代謝之間的緊密聯繫。該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 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據外媒報導,腸道微生物組變化可能導致許多負面健康後果,其中包括睡眠不佳,最近的研究發現它與腸道細菌群落的改變之間的聯繫。 日本筑波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正在進一步揭示這種聯繫,描述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大量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
    已知幾種梭狀芽胞桿菌會產生多種毒素,例如致命毒素,毒素B,ε毒素和腸毒素,它們可以通過全身循環到達大腦,破壞並穿過血腦屏障(BBB),抑制神經遞質的釋放和 /或降低從腸道到海馬的目標神經元活力。 微生物可能足以滿足這些表型的需要,因為某些類固醇激素水平可以通過微生物糞便移植在小鼠之間轉移,但是需要進一步的工作將腸道微生物群產生的激素代謝物直接與神經系統疾病聯繫起來。
  • 最新研究進展 | 行為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腸道微生物分子|微生物...
    已知幾種梭狀芽胞桿菌會產生多種毒素,例如致命毒素,毒素B,ε毒素和腸毒素,它們可以通過全身循環到達大腦,破壞並穿過血腦屏障(BBB),抑制神經遞質的釋放和 /或降低從腸道到海馬的目標神經元活力。 微生物可能足以滿足這些表型的需要,因為某些類固醇激素水平可以通過微生物糞便移植在小鼠之間轉移,但是需要進一步的工作將腸道微生物群產生的激素代謝物直接與神經系統疾病聯繫起來。
  • 新研究揭示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據外媒報導,腸道微生物組變化可能導致許多負面健康後果,其中包括睡眠不佳,最近的研究發現它與腸道細菌群落的改變之間的聯繫。日本筑波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正在進一步揭示這種聯繫,描述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大量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 一種新的腸道菌群代謝物與心血管疾病相關
    一種新的腸道菌群代謝物與心血管疾病相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49:33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Stanley L.
  • 深度解讀 | 腸道菌群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關係
    (3)細菌酶可產生神經毒性代謝物,如D-乳酸和氨,甚至有益的代謝物如短鏈脂肪酸也可能發揮神經毒性。(4)腸道微生物可以與人類產生相同的激素和神經遞質。這些激素的細菌受體影響微生物的生長和毒力。(5)腸道細菌直接刺激腸神經系統的傳入神經元,通過迷走神經向大腦發送信號。通過這些不同的機制,腸道微生物塑造了睡眠和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的應激反應的結構。
  • 飲食+腸道微生物成就了你的身體
    研究人員已經知道飲食會影響體內的微生物平衡,但是這如何轉變為對宿主的影響仍然沒有被人們理解。近日,一項對小鼠的研究表明,微生物通過發送作用於組蛋白的代謝物的方式與宿主交流,因此不但影響結腸中的基因轉錄,而且還會影響身體的其他組織。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23日的《Molecular Cell》上。
  • 抑鬱症,恐懼,壓力和腸道微生物群脫不開的關係
    所有這些表明,腸道菌群的外部操縱具有進行新的心理健康治療的潛力。抑鬱症患者的腸道菌群與健康人不同。與健康個體相比,它們的腸道菌群多樣性和豐富性較少。《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對於消除小鼠的恐懼反應至關重要。眾多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連接大腦至少有三種途徑:免疫、神經系統,激素和代謝物。
  • 腸道微生物常用代謝資料庫簡介
    腸道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直接與宿主發生相互作用,調控宿主體內的穩態,影響宿主的各種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甚至上升到神經系統中,與抑鬱密切相關
  • 腸道微生物群在腦健康和自閉症疾病中的作用的最新進展
    測序技術和代謝組學技術的進步使科學家能夠探索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事實上,包括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在內的幾乎所有醫學領域都被證明受到腸道內數萬億細菌的影響。然而,人們很容易忘記,微生物賦予宿主健康益處的概念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
  • Science | 特定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提升放療病人生存率
    此前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可能與輻射損傷存在關聯。Scienc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接受高劑量輻射後的長期倖存小鼠具有獨特的腸道菌群特徵,其中豐度升高的毛螺菌科和腸球菌科成員能發揮輻射保護作用,減輕輻射後的造血和胃腸道組織損傷。進一步研究表明,菌群產生的短鏈脂肪酸(特別是丙酸)和特定色氨酸代謝物,一定程度上介導了菌群對輻射的保護作用。
  • 關鍵還要看你的腸道微生物
    腸道微生物如何參與消化吸收◆ ◆ ◆ ◆在人類歷史上,大量腸道細菌已經在人類腸道內定植。這些微生物由於其豐富的數量和重要的作用被稱為人體第二基因組。腸道微生物群也被發現是能量獲取的一個強有力的調節器;因此,已顯示出與諸如脂代謝、糖代謝、腸道感染、腦功能、免疫和腫瘤發生等過程的顯著相關性。腸道菌群受到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當然環境因素更重要。
  • 當你能好好入睡時,請不要忘記感謝你的腸道微生物
    由日本筑波大學的Yanagisawa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腸道中的細菌微生物上。他們對老鼠進行了研究,揭示了細菌怎麼改變腸道的環境和菌群,從而影響睡眠等行為。實驗相當簡單,研究人員給一組老鼠餵食了4周的強力混合抗生素,耗盡了它們的腸道微生物。然後,他們對比這些老鼠和同樣飲食的對照老鼠的腸道內容物。
  • 腸道微生物在「作怪」
    許多口服藥物會被人體腸道微生物改變,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而個體對於口服藥物的治療反應也存在著巨大差異。這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群對於藥物反應差異性的影響,但其背後的作用機制一直不甚明確。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對微生物對藥物代謝的貢獻有一個整體的、更現實的看法。」研究小組使用這種方法來評估腸道菌群對市面上數百種常用藥物的影響。腸道是藥丸和液體藥物被人體吸收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員發現了57例腸道細菌可以改變現有的口服藥物。其中80%以前沒有報導過,這強調該方法揭示未知藥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潛力。
  • 腸道微生物影響記憶?《自然》揭示菌群變化如何改變大腦
    而近些年層出不窮的科學研究,揭示出人體微生物的影響之大,仍然時不時突破我們的想像。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再次刷新了我們對腸道菌群的認識。科學家通過小鼠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變化會改變大腦神經元的功能和結構,進而影響動物的行為。
  • 科學家發現肥胖「傷腦」的機制,通過腸菌代謝影響記憶能力
    近期的《細胞代謝》雜誌上,來自西班牙的科研團隊對比了肥胖者和非肥胖者的記憶功能差異,並與大腦結構和腸道微生物組進行了關聯分析,結果發現,腸道微生物的芳香族胺基酸代謝物與大腦的記憶功能有關,肥胖可通過這一機制損害記憶功能[1]。實驗中,移植了肥胖者腸菌的小鼠記憶功能有了顯著的降低!
  • 腦科學日報:腸道微生物或可防輻射;吸菸與精神問題有什麼關係?
    川崎工業振興研究所Sabina Quader和Kazunori Kataoka院士開發了一種超分子激活、腫瘤細胞內(Tex)pH觸發的納米結構,它可以在體循環中維持膠束結構,並通過感知腫瘤的異質性pH以在瘤內逐步釋放藥物。
  • Cell: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新的框架可以一次性評估一個人的整個腸道微生物群落。圖片來源:Janie Kim. Published in Cell分子生物學助理教授Mohamed S. Donia說:"基本上,我們不會逃避微生物群的複雜性,而是欣然接受它。這種方法允許我們獲得微生物對藥物代謝的整體和更現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