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行將侵蝕投資收益,交行行長劉珺談當前資產配置內外部環境...

2020-12-08 藍鯨財經

當前,居民資產配置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尤其是長期利率下行將顯著侵蝕投資收益。

「中國或許正成為當前全球投資的熱點,人民幣資產的全球吸引力顯著增強。」交通銀行行長劉珺於8月11日晚間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主辦的曲江講堂上分享道。

劉珺認為,資產配置中,控制風險永遠是首要要素,而多元化配置則是投資取勝的唯一抓手。對於當前我國居民資產配置,劉珺提出三點建議:第一,量入為出,理財宜早不宜晚;第二,不要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第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資產配置內外部環境呈現三大特徵

「在新的內外部環境下,資產組合與以往不同,過去的經驗未必能夠指導未來。」

劉珺提到,儘管此前投資新興經濟體是一種提升收益的方式,但在疫情背景下,部分新興經濟體的脆弱性加速暴露,新興經濟體不再適合作為整體板塊開展投資,而是需要在個體分析的基礎之上有效增加顆粒度,使新興經濟體的活動投資變得更為精確。

當前,疫情導致的不確定性大於確定性,而在資產配置內外部環境方面,劉珺認為目前呈現有三個特徵:一是,疫情導致金融市場出現歷史性大波動。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普遍陷入「流動性危機」,負利率也將成為常態。

二是,投資的方式和行為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被動型投資的興起和快速發展在解構傳統投資的同時,也與量化和智能投資一起開始建構新的投資格局。

三是,應對疫情的超常規財政政策為未來全球市場埋下風險隱患。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都推出了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預計政府槓桿率將普遍超過100%。作為風險發源地,美國具有風險全球配置的能力,其向全球轉移風險給其他國家埋下了隱患。

利率下行將侵蝕投資收益

據了解,在資產配置領域中,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高達一定程度時,其國民或機構對房地產的投資就會降低,而人均GDP一萬美元通常就是這道「分水嶺」。劉珺指出,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這意味著國內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需求或將逐步上升。

「相對於其他投資,不動產投資的變現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對地點的要求相對較高,關鍵時候如果想變現,可能要付出相對較大比例的折讓。」劉珺表示。

從房產投資的角度看,伴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房住不炒的調控引導,房地產市場將逐漸回歸理性。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以及房價漲幅均在逐漸放緩。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利率長期呈現下行狀態,而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呈現出震蕩走低的趨勢。劉珺認為,未來中長期利率的下行或許是一種常態,而長期下行的利率會使收益率增長更加緩慢。

劉珺強調,做好資產配置,控制風險永遠是首要要素,而實證研究已經證實,多元化配置是投資取勝的唯一抓手,「分散配置、組合投資可以讓收益波動明顯降低,資產配置的多元化是投資唯一的免費午餐」。

針對當前形勢下的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劉珺從以下三方面給出建議:

一是量入為出,理財宜早不宜晚,有閒錢才做投資理財。投資者要認識到做好財務安排的重要性,有些理財產品不能馬上變現,所以要在日常使用和未來應急之需的基礎之上進行理財。同時,理財應儘量早,越早存錢,複利效果越驚人。

二是做任何投資決策前,都需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追求高收益的同時,承擔的風險通常也會增加。

三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資產配置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從市場研判到制定配置方案,再到執行配置方案,如果是非專業團隊或缺少專業經驗,就很難做得好。建議委託專業的機構和人士進行投資理財。

相關焦點

  • 資產配置與基金推薦周報:全球股指相關性顯著提升 黃金提供顯著負...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光大金工光大證券金融工程研究團隊發布《全球權益資產相關性上升,進一步寬鬆正在推進中——資產配置與基金推薦周報》,報告核心觀點如下:全球權益資產相關性有所上升:近階段,全球宏觀環境持續震蕩,多國出現長短期利率倒掛,全球衰退預期有所升溫,經計算我們發現,近期全球權益資產相關性較2017年底明顯上升,而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全球股指的相關性也較前一年有所提升
  • 10月資產配置指南,拿走不謝
    整體組合以權益類資產為主,建議大小市值均衡配置,重點配置周期板塊;消費股過去一月持續調整,但價格仍相對更貴,另外本輪經濟復甦蘊含新基建帶動的科技行情,但當前科技股估值已較高且有中美摩擦等潛在風險,短期存在調整壓力,因而對消費股和成長股維持中性;建議低配債券類資產。維持消費股和成長股中性,是指保持當前倉位,整體還是看好權益。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無風險利率下降是本輪行情的原因 突破3300 靜待...
    當前市場只有「無風險利率」下行方可解釋。宏觀或微觀、海外或國內,當前流動性均存在較大的邊際支撐。伴隨資產經歷由「信託—城投債—銀行理財」的剛兌演變,當前剛兌打破已走向銀行理財這一環節,「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下行帶動市場「無風險利率」下行。
  • 零利率環境下如何投資?日本的經驗教訓
    因此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是:在新的低利率環境下,是否還能按照「老方法」來配置股票和債券等大類資產?我們是否需要改變資產配置的邏輯,來應對這個新環境?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講講這兩個問題。 我們先來講債券。在過去幾十年中,債券一直是所有投資機構的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國債和投資級別公司債的風險比較小,只要耐心持有到到期日,就基本可以保本。
  • 資產配置的威力:經濟四季下的4種資產
    雖然有《配置篇2020》和《實操篇2020》介紹配置邏輯,但是對於資產配置的新手而言,還是缺一點更基礎性的文章。近期正好重溫《哈裡·布朗的永久投資組合》,其中「經濟四季」和「4種資產」的概念值得深入了解。
  • 諾亞財富2020年8月資產配置報告
    在央行流動性恢復常態化的情況下,配置資金的流入是債市的重要支撐。雖然央行已恢復流動性投放,但從近期的操作手法來看,是在鎖長放短,促進同業存單與MLF利率接軌。同業存單是銀行的重要負債來源,如果未來同業存單利率與MLF利率接軌,必然會壓制長端利率表現。
  • 利率市場化:艱難的最後一公裡 大象轉身寸步亦是壯舉
    而這種穩妥有序的背後,是複雜的外部、內部環境中多重風險因素交織,是多重政策目標的平衡之困。特別是眼下正是金融急需為實體經濟輸血的緊要關頭,如何看待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意義?如何認識其中的風險?又可以從哪些方面尋求突破?
  • 央行回應熱點問題:影子銀行規模縮減 當前利率水平合適
    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 【中金固收·資產配置及轉債】關注金融監管強化衝擊 20160731
    【資產配置展望】金融監管強化趨勢值得關注。上周,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政策及監管動向。1、7月26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降成本的重點是增加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抑制資產泡沫和降低宏觀稅負。
  • 專家:人民幣匯率或將存在繼續向上的可能性
    李劉陽預計,進入12月份之後,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將分別召開議息會議,寬鬆的基調可能會進一步壓制低息貨幣,推升高息貨幣,人民幣匯率或將存在繼續向上的可能性。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日前表示,長期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最根本的邏輯還是中美兩國目前的息差。
  • 可用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 來做資產配置參考·杭州日報
    交行浙江省分行資深理財師 趙幸 主持記者 李超 案例聚焦:我今年29歲了,從事網絡方面的工作,薪水並不高,雖然每年都有漲薪,但幅度不大。不過因為公司加班機會多,加上加班費,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攢了25萬左右,家裡積蓄的30萬媽媽也交給我支配。但因為一直加班,平時也不逛商場不打扮,所以到現在還是單身。
  • 諾亞財富2021年1月資產配置報告
    諾亞財富1月資產配置報告新鮮出爐,請查收!在生產仍能保持高位、工業品價格繼續上行的前提下,我們認為12月PPI仍將進一步修復。 另外,當前全市場的性價比處於低位(中證全指性價比低於2012年以來的平均值),主要寬基指數中,中證500指數的估值性價比較高。行業方面,金融和周期類板塊的配置價值已凸顯。
  • 從預期差歷史規律看大類資產機會與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在2021年將有...
    先找出處於宏觀周期主導地位、最強勢的資產類別;再找出最優的資產配置結構,如權益類資產配成長股還是價值股,商品資產配工業品還是農產品,債券類資產配利率債還是信用債;最後再找出最優的品種。結構性機會研究對應的是對衝策略,以深度策略報告與盤前宏觀洞見這一追蹤大類資產配置策略調整的日度產品相結合的形式為主。
  • 深圳交行「新識貸」 「國高貸」 打造智融新模式
    近期,該行攜手深圳高新投正式推出了「新識貸」和「國高貸」,兩項產品均面向具備高新技術資質的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且可享受交行普惠貸款優惠利率及市區補貼政策。 「知產新識貸」:智慧財產權即可質押擔保 據深圳交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先天具有「高技術、輕資產」的特點,普遍存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 12月份宏觀經濟以及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展望
    那麼,接下來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如何?尤其是大家最關心的股票類資產。在此環境下,投資者又應該如何操作?接下來我們將從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各類資產表現等方面,自上而下地進行分析。三、12月份各類資產投資機會分析1、A股:宏觀環境仍具備支撐,下行有底,風格階段性切向順周期板塊當前宏觀環境是「盈利上行+流動性緊平衡(但很難大幅收緊)+CPI回落+PPI負值收窄」,在此環境下,A股市場的主要驅動力是「盈利兌現」,存在一定的安全邊際,但估值受到利率上行的壓制,因此
  • 投資風向丨國壽投資劉暉:後疫情時代不動產資產配置價值與投資機遇...
    當前不動產資產配置價值展現 根據過往周期中各大類資產的表現,可以發現不動產是一類能穿越經濟周期、阻下跌、抗通脹的重要資產類別,能夠很好地發揮保值增值作用,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其獨特的投資價值將得到進一步凸顯。
  • 【國君固收】2-3年期高等級信用債配置價值開始凸顯_信用周度觀點
    下半年隨著經濟下滑以及融資收縮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企業將面臨內部和外部現金流同時惡化的風險,導致信用事件的數量將顯著高於上半年,並且受到衝擊最大的是下遊民營佔比較多的非周期性行業,一方面是非周期性行業並不受益於宏觀經濟的回暖,在本輪企業盈利的回暖中內部現金流並沒有顯著改善;而是下遊往往是民企集中地,民企在外部融資收縮的大環境下受到的衝擊更大;三是部分行業和企業還面臨較大的內部現金流缺口
  • 5年期LPR利率不斷下行,LPR利率升降由什麼決定?
    5年期LPR利率為LPR利率中的一種,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將LPR利率代替原有的基準利率,央行基準利率最後一次調整已經要回到2015年10月24日,之後一直沒有再調整過。10月8日,房貸利率已經將原來的根據央行基準利率浮動變更為採取LPR報價利率加點的方式形成。
  • 李奇霖:廣義基金資產配置分析手冊
    銀行表內資金偏好利率債,這是因為利率債的資本佔用低、流動性好且有稅收優惠,加之銀行表內負債的資金成本低,多數情況下配置利率債的收益即可覆蓋成本。但銀行理財負債成本高,投資利率債的收益難以覆蓋銀行理財的成本,因此銀行理財更偏好信用債,持有利率債更多是為了滿足流動性要求。我們看到2015年銀行理財持有的債券資產中,有86.2%的債券是信用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