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師」納斯達克 腫瘤NGS檢測雙雄競逐早篩早檢市場

2020-12-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21深度「會師」納斯達克,腫瘤NGS檢測雙雄競逐早篩早檢市場

摘要

【「會師」納斯達克 腫瘤NGS檢測雙雄競逐早篩早檢市場】6月12日,燃石醫學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一周後,泛生子緊隨其後——因為這兩家公司同屬於中國腫瘤基因檢測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所以兩者不約而同選在這個時間在美股「會師」,格外引人關注。(21世紀經濟報導)



  6月12日,燃石醫學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一周後,泛生子緊隨其後——因為這兩家公司同屬於中國腫瘤基因檢測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所以兩者不約而同選在這個時間在美股「會師」,格外引人關注。

  拋開美國市場有同類精準醫療對標上市公司因素,背後是對「國內NGS赴美第一股」的激烈競爭。IPO不僅意味著守望多年的老股東打開了退出大門,而「第一股」的名號對於公司品牌提升、國際化拓展大有裨益,且對這個持續虧損、亟需大額資金補血的行業來說,「先入為主」太重要了。

  2019年11月18日,泛生子正式向SEC公開遞交F-1招股說明書,而在半年後的2020年5月22日,燃石醫學才向美國SEC公開遞交F-1招股說明書。一般來說,公司在公開交表後二十幾天就會上市,泛生子本有希望先於燃石醫學完成在美上市,但最終卻被燃石反超。

  燃石醫學與泛生子,這兩家無論發展階段、公司體量、細分賽道都比較相近的新興頭部公司,在IPO之前同樣展示出強大的融資能力,並且都有知名投資機構加持;但IPO之後的表現為何大相逕庭?未來又將去往何方?或許答案就在諸多比較的細節中。

  IPO表現大相逕庭

  6月以來,中國有三家醫藥領域公司(傳奇生物、燃石醫學和泛生子)成功在納斯達克IPO,但三者股價表現可謂大相逕庭:最早(6月5日)上市的傳奇生物,實現76.2%的漲幅;燃石醫學上漲87.3%,而泛生子則下跌16%(以6月25日收盤價計算)。

  公開資料顯示,泛生子原計劃發行1300萬股ADS(美國存託股),後提升至1600萬ADS。每股發行價為16美元,較原有發行區間11.5美元到13.5美元也提高不少。公司業務是否能支撐起提升後的股價?上市首日,泛生子股價高開低走,一度破發。截至6月25日收盤,股價報13.44美元,短短5個交易日較發行價下跌了16%,總市值11.88億美元。

  再看燃石醫學,IPO發行價設定為每股16.50美元,略高於原計劃13.50美元到15.50美元的IPO定價區間。在上市首日,股價曾大漲接近50%。截至6月25日收盤,股價報30.9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7.3%,市值達31.52億美元。

  兩家公司都得到了IPO前現有股東的支持。公開資料顯示,泛生子部分現有股東以首次公開發行價格合計認購2100萬美金。燃石現有股東包括OrbiMed Capital、Casdin Capital、濟峰資本、禮來亞洲基金、招銀國際,以及紅杉資本中國,以首次公開發行價格合計認購7900萬美元ADS,與其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一致。

  燃石醫學在IPO的同時,亞洲醫療行業資深投資人李彬創立的Lake Bleu Capital(清池資本)認購2500萬美元基石投資。此外,根據公司披露的信息,其首次公開發行的承銷商悉數行使了超額配股權最終發行規模達2.81億美元(高於泛生子2.56億美元的規模),成為中國腫瘤分子診斷行業迄今最大IPO。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這樣一個動蕩的宏觀環境下,個股的表現越來越分化,強者恆強,更加被市場追捧。

  IPO前融資能力相當

  自2016年美國癌症篩查血液檢測公司Grail和腫瘤基因測序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獲得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等眾多明星資本追捧開始,國內PE/VC開始對相關賽道的關注。之後,伴隨著靶向藥研發等的進展,腫瘤基因檢測成為全球創投圈的投資熱點。

  據動脈網統計,2017年全球基因檢測領域投融資總額達27.9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0%。資本助推下,國內腫瘤用藥基因檢測領域很快聚集了超百家公司。

  除了行業巨頭華大基因貝瑞基因迪安診斷達安基因等,也有成立初期便專注於腫瘤基因檢測領域的新興創業公司,如燃石醫學、世和基因、泛生子基因等。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17年,這些腫瘤用藥基因檢測公司中,超一半獲得了投資,資金來自超百家PE/VC機構。

  作為VC創業的典範,燃石醫學IPO前共計獲得五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2.4億美元:2014年,公司獲北極光創投及聯想之星的4300萬A輪風險投資;2015年,獲1.5億元的A+輪風險投資,投資方包括濟峰資本、紅杉資本、聯想之星;2016年,公司獲3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聯想之星、濟峰資本、招銀國際;2019年,公司獲8.5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濟峰資本、招銀國際、禮來亞洲基金、紅杉中國和太和資本;2020年1月,公司獲得2900萬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OrbiMed Capital、禮來基金和Casdin Capital等。

  泛生子從成立之初,也獲得諸多知名投資機構(個人)的青睞,在公司IPO前已經獲得超10億人民幣的融資。據了解,公司最早曾獲得龔虹嘉(海康威視的天使投資人,20年前對海康威視的投資曾創下2萬倍的投資回報)、倪正東(清科集團創始人)的天使投資。

  隨後,泛生子獲得千帆資本、約印創投、分享投資、新天域資本等的早期投資。2018年1月,泛生子完成超4億元人民幣C輪投資,投資方包括中金康瑞、源星資本、富坤創投等。2019年11月,泛生子宣布完成逾五億元的戰略融資,由VIVO Capital、中金資本旗下CICC Healthcare Investment Fund及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領投,弘暉資本及現有股東跟投。

  從兩家公司創始人背景可見,兩家公司融資能力不相上下是有原因的。燃石醫學創始人、CEO漢雨生曾供職於北極光創投,公司順理成章在成立之初獲得北極光的天使投資。而泛生子CEO王思振是美國網際網路通訊公司iTalkBB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於2012年以數億元人民幣被263收購。此前他在金融業有7年的從業經歷,先後任職於Capital One和GD Capital,拿下多輪融資自然也不在話下。

  財務數據背後

  據悉,泛生子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包括:診斷與監測、癌症早篩和藥企服務(藥物研發服務)。而燃石醫學的三大主營收入來源為:中心實驗室業務、院內業務和藥物研發。泛生子與燃石醫學,兩者無論所處的賽道、業務類型、發展階段、公司體量看上去似乎大同小異,不過財務數據對比,還是顯示出了一定的差異性。

  2017-2019年,泛生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億元、2.25億元和3.23億元。但同時,公司連續三年的淨虧損分別為4.21億元、4.65億元和6.76億元。2020年一季度,泛生子營業收入為7684萬元,較2019年同期的6665萬元增加15.3%。同時,公司一季度的淨虧損為1.15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31億元有所減少。

  據燃石醫學招股書,公司2017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112億元、2.089億元、3.81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個月,營收為6730萬元。從2017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三個月中,淨虧損分別為1.313億元、1.775億元、1.692億元和5257萬元。

  如上所述,兩家公司營收規模一直咬得很緊,營收增長差距不大(2019年,燃石醫學較泛生子營收增長加大,但在2020一季度表現燃石醫學營收表現則稍遜泛生子,根據泛生子招股書體現的信息,其第一季度的增長得益於COVID-19核酸檢測試劑盒銷售收入和S5測序儀)。

  另外,從細分癌種領域來看,燃石醫學在肺癌領域表現突出,市場份額第一,燃石醫學於2018年7月首先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國「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第一證,為中國NGS的癌症治療方案提供商市場的醫院細分市場第一(79.9%市場份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泛生子則一直在腦膠質瘤領域有著卓越的表現,長期在佔據該細分領域市場第一的份額,其神經膠質瘤的IDH1和TERT基因檢測試劑盒(PCR-螢光定量法)於2017年就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2020年其肺癌8基因檢測試劑盒也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

  戰略目標或成未來勝負的關鍵

  據灼識投資報告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每年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2019年癌症患者人數達450萬例,估計到2030年將達到580萬例。目前,包括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種都可以從精準醫療中獲益,預計到2030年,中國腫瘤NGS檢測的市場將超過319億人民幣;令人關注的是,中國的癌症早檢潛在總市場到2030年將超過2050億人民幣。

  如此令人興奮的市場前景,燃石醫學和泛生子要面對的,並非簡單的市場分羹,還有更殘酷的競爭。這不只考驗公司融資能力,還有技術路線、運營方向,以及渠道建設與銷售能力、研發能力等,甚至創始團隊的理念。其中戰略目標或成未來勝負的關鍵,目前兩家公司都把研發的戰略目標標準了癌症的早篩早檢的龐大市場。

  腫瘤NGS檢測行業還是處於研發和市場拓展的高投入階段。隨著規模的擴大,公司的邊際成本會降低,毛利會逐漸上升。任何明智的公司都不會用減少研發投入來換得淨利潤扭虧,且都會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業內人士表示,「大家比拼的是產品研發布局的深度,這個東西做得扎不紮實等方面,就會有具體不同的表現。雖然好像看起來差不多,可能這個業務大家都有,但如果每一樣去打開細細比較,其實可以看到很多實操上的差別。」

  在四年多以前,燃石醫學看到表觀遺傳學和NGS和機器學習結合,開始布局癌症早檢的研發,在人員上、資金投下重注。2020年5月7日,燃石醫學啟動了中國首個超萬人前瞻性泛癌種早檢研究「PREDICT」,將進一步優化並驗證其細胞游離DNA(cfDNA)甲基化癌症早檢技術ELSA-seq在泛癌種早期檢測中的性能。據悉,該研究預期納入超過14000例受試者,僅此一項研發投入就達1.8億人民幣,而高比例的研發投入也讓燃石醫學癌症早檢技術諸多指標,走在世界一流水平。

  燃石醫學採用多癌種+組織溯源理念進行癌症早檢的切入,同時,該研發切入點也符合體檢市場未來「泛癌種的一管血做癌症早檢」的理念。業內人士表示,由於癌症早檢市場前景呈量級的大於腫瘤伴隨診斷而被投資市場看好,燃石目前的市值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癌症早檢研發數據的國際領先性。

  在腫瘤早期篩查方面,泛生子則採取了單癌種的切入方式,首先布局了肝癌。可見的文獻顯示,泛生子的技術路線初始選擇了基於ctDNA突變與蛋白標記物結合的方法,然而從另一家腫瘤早篩公司Grail已經完成的業界高影響力的CCGA1研究來看,對於檢測敏感性以及器官溯源準確性,DNA甲基化的技術表現顯著超過了ctDNA突變的表現。

  在泛生子最新一版的招股書中,已經加入了甲基化的方法,拭目以待在腫瘤早篩早檢方面,泛生子如何追趕去填補4年的時間。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372)

相關焦點

  • 千億級市場,腸癌早篩產業迅速升溫,血液、糞便、AI影像等創新檢測...
    腸癌早篩產品的價格在100-2000元不等(大便潛血檢測20元左右,腸鏡檢查300元左右,無痛腸鏡600元左右,基於DNA檢測技術的腸癌早篩產品價格在2000元左右,我們以600元的價格進行計算)。也就是說,我國癌症早篩市場為6億 X 30% X 600元=1080億元人民幣。   傳統的腸癌檢查手段包括腸鏡檢查、便隱血檢測、CT造影、直腸指檢、腫瘤標誌物檢測等。
  • 角逐萬億市場 泛癌種早篩和單癌種早篩和誰能成為主流?
    根據受檢者個人的特質,評估患癌風險,定製合適的篩查清單,再結合液體活檢、影像學、內窺鏡等多種技術進行篩查,是更為精準的泛癌種早篩解決方案。ctDNA是目前主流的檢測指標,多組學值得關注目前,大部分泛癌種早篩企業均是以ctDNA做為檢測指標。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癌症早篩是基因測序行業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主要通過檢測從腫瘤原發或轉移部位釋放到血液中的 ctDNA來檢測早期癌症,操作簡便,是癌症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近年 來正不斷得到政策支持和監管機構的認可。隨著國內部分早篩產品落地可期,早篩檢測將成為癌症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
  • 精準醫學精英企業家論壇在廣州舉行, 癌症早篩早診和腫瘤免疫治療...
    圍繞癌症早篩早診、腫瘤治療等熱點話題,來自迪安診斷、泛生子、燃石醫學、百濟神州、碳雲智能的5家行業大咖,現場解讀精準醫學前沿動態,探討產業布局與市場機遇。,早診早篩對於提高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非常有意義。
  • 諾輝健康拿下首個基因檢測癌症早篩三類證 引領早篩進入合規階段
    今年液體活檢早篩明星企業Grail申請納斯達克上市,更是為這股癌症早篩的熱潮再添一把柴。2020年11月9日,諾輝健康的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實現了癌症基因檢測早篩領域的「第一證」。臨近年底,這一事件將2020年的癌症早篩賽道逐漸推向高潮,也標誌著癌症基因檢測早篩真正從研發端走入了合規化市場化階段。
  • 泛生子基於NGS技術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美國FDA「突破性...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基於高通量測序(NGS)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TM「突破性醫療器械
  • 從「腫瘤NGS第一證」到「第一股」 燃石醫學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此外,考慮到我們後續業務的發展,確實需要二級市場注入更多資金。」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癌症早檢技術的研發、其他腫瘤伴隨診斷產品的註冊認證,包括完成相關的臨床試驗,及其他經營管理支出。其中,癌症早檢是燃石醫學研發布局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球頭部公司爭搶的重要賽道,一旦其泛癌種早檢相關產品獲批上市,將成為未來業務的主要增長點。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二)液體活檢有望實現腫瘤早期檢測,市場容量巨大,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待提高研究表明,在影像檢驗顯示出明顯的腫瘤發病跡象前,早期患者血液中可能已經出現CTC、ctDNA,也就是說通過CTC檢測和ctDNA檢測可能實現腫瘤早篩。
  • 百億併購爆發、首個「早篩」註冊證獲批,癌症早篩市場風口已來
    常衛清的獲批,標誌著中國腫瘤早篩產品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癌症早篩行業瘋狂吸金整體而言,在腫瘤早篩領域,美國起步更早,投融資活躍。核心技術以甲基化為主目前各公司開發的癌症早篩技術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泛癌檢測,該技術可以檢測到多種癌症的存在。這類早篩檢測的例子包括 GRAIL 公司開發的早篩檢測,Thrive Earlier Detection公司開發的 CancerSEEK。
  • 抽一次血可篩50種癌症,NGS早篩巨頭GRAIL在美申請上市
    在完成 D 輪融資後,GRAIL 終於宣布將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 「GRAL」。2015 年,Illumina 成立液體活檢公司 GRAIL。2016 年,獲得第三方的投資,並開始以獨立公司的身份運營。到 2020 年 6 月 30 日,已從投資方和合作夥伴處籌集了超過 19 億美元的資金。
  • 燃石醫學、泛生子「流血」上市,腫瘤早篩同質競爭加劇
    生物醫藥領域一直是資本市場的「熱門選手」。近日,泛生子基因(以下簡稱「泛生子」)正式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GTH」。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有753名員工,其中超四成是銷售和市場人員。這樣的情況在國內的腫瘤基因檢測企業中並不是個例,在A股上市企業艾德生物的開支中,銷售費用同樣是其中最大的一項。但從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即使是二代基因測序頭部企業之間產品護城河並沒有完全建立,產品同質化傾向嚴重。
  • 【深度研究】癌症早篩:創新萌芽期的藍海市場, 中外同臺競技的新興...
    為進一步提高早篩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未來用於癌症早篩的液體活檢策略可能會融合不同的分析物、綜合不同的技術手段,如ctDNA基因突變、ctDNA甲基化、循環蛋白標誌物等,再進一步結合機器學習、優化算法以得到理想的檢測結果。 市場篇—癌症早篩市場潛力巨大:癌症早篩早診對患者具有提高治癒率和減小經濟負擔的雙重意義,國家層面利好政策不斷,打下腫瘤早篩產業化強心劑。
  • 納斯達克迎來首個中國腫瘤NGS企業
    從伴隨診斷到早篩的全流程覆蓋 燃石醫學本次上市融資所得用途 根據燃石醫學招股書中披露的上市融資資金用途,我們可以大概了解到下一階段燃石醫學的主要發力方向。 燃石醫學的下一步發展將繼續立足於腫瘤伴隨診斷和腫瘤早篩兩大方向。
  • 中國腫瘤NGS第一股燃石醫學赴美上市
    既往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中,生物醫藥板塊的表現尤其突出,此次燃石醫學在納斯達克上市,不僅代表著獲得世界資本市場的認可,也代表著中國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的技術再次在世界舞臺上被認可。 此外,在癌症早檢領域,燃石醫學早在四年多以前就認識到:表觀遺傳學和NGS和機器學習結合,使得泛癌腫的一管血做癌症早檢成為可能。至此,燃石醫學開始布局癌症早檢的研發,在人員上、資金投下重注。 這個戰略判斷成就了燃石如今相關研發數據已經處在世界領先位置。
  • 宮頸癌早篩專題報告:細胞學檢測 AI與HPV檢測是未來趨勢
    宮頸癌早篩細胞學檢測技術成熟,HPV 檢測發展迅猛,AI 助力技術革新宮頸癌早篩技術不斷發展革新,目前主要可分為二大類宮頸癌早篩技術:細胞學檢測和 HPV 檢 測。從 1920 年至今,篩查技術經歷了幾次大的進化演變,按時間順序依次是肉眼檢查、Pap 檢測 (巴氏塗片) 、醋酸和複方碘液染色肉眼觀察法 (VIA/VILI) 、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技術 (TCT) 、HPV 檢測。
  • 專訪鵾遠基因CEO:癌症早篩的廣闊市場,需要多方推動
    當精準醫療的理念引入中國後,整個市場呈現了比美國更為迅猛的發展局面,其中,基因檢測因為在精準醫療中處於的核心和基礎地位,可以改變人們的醫療決策,在國內很多領域已經領先全球率先進入大面積臨床應用階段。而圍繞癌症早篩早診的基因檢測,近年來正在中國蓬勃發展。面對龐大人口規模的巨大市場需求,癌症早篩已被視為坐擁千億級市場前景的新賽道,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整體市場加速升溫。
  • 腫瘤基因檢測公司上市潮背後
    腫瘤領域的基因檢測是依附著靶向藥發展起來的醫療檢測細分行業,但這些技術如今已經可以用於腫瘤早檢、用藥指導、遺傳性腫瘤篩查等方向,其中遺傳性腫瘤篩查的應用曾因美國著名演員安吉麗娜·朱莉在基因檢測後切除雙側乳腺而廣為人知。這一領域常被認為市場巨大,但縱觀多家頭部公司披露的數據,盈利情況或並不如人們預期,同時還面臨技術不成熟、合規性不足等挑戰。
  • 癌症早篩基因檢測幫助你有效抗癌
    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基因檢測早篩技術成為戰勝癌症的新曙光。>早篩技術進步帶來抗癌新希望 便捷 無創 精準 過去常規的癌症篩查手段(例如醫院常用的影像檢查、蛋白性質腫瘤標誌物檢測等)有難以發現早期癌變,漏檢率較高,影像學檢查有輻射傷害等問題。
  • 80億美元收購Grail,Illumina押注千億癌症早篩市
    腫瘤檢測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支付方報銷範圍正在加速增長,NGS腫瘤學的總體機會預計將以2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750億美元市場規模。加速基於NGS的多癌症早期檢測的應用,更快地觸達更多的患者。Illumina計劃利用其全球規模、製造和臨床能力來支持Grail的商業化努力,實現潛在的總體市場潛力並推動臨床價值鏈的顯著增長。
  • 腫瘤NGS檢測一哥之爭:行業進入下半場 頭部玩家掀IPO熱潮
    關於研發投入,各家公司主要把錢砸在癌症早篩產品研發上。癌症早篩被業內認為是未來最重要的業務增長點,也是全球都在關注並尋求突破的課題。與已經成熟的腫瘤用藥基因檢測不同,癌症早篩是針對高風險人群,抽取一管外周血,通過檢測血漿中的生物標記物,早期發現多種癌症或癌前病變,及時進行幹預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