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相信,體檢過關了,就代表健康沒問題,起碼一年內都可以高枕無憂了。
而實際上,罹患癌症的悲劇照樣在發生——司機張師傅,40歲出頭,1年前參加健康體檢,結果正常。最近,他突然咯血及頭痛,到醫院做CT檢查,竟然發現是小細胞肺癌晚期,腦轉移。網絡工程師李某,1年前也參加了健康體檢,結果正常。可最近,他不明原因乏力3個月,面色發黃1周,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胰腺癌晚期……
80%早期癌症在體檢中
沒被發現
癌症越來越高發,人們重新將目光聚焦到體檢。但讓一些癌症患者難以置信的是:很多癌一查出來就是中晚期。
很多人的體檢都局限於常規項目,抽個血、拍個胸片……看似在積極地為健康「把關」,相反,癌症篩查的項目一個都沒做到位,甚至有人被查出來癌症晚期,還在疑惑「我之前的體檢報告明明沒什麼大問題」。
「癌症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身體可能還沒感到疼痛時,早期癌症已經萌芽。」核子基因健康管理專家表示,癌症能否早期發現,往往是能否治癒的關鍵因素。
癌症防治的關鍵出路為「三早」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指出:早期發現是提高癌症治療率的關鍵。只要早期發現,90%的癌症完全可以治癒。認真做好癌症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工作,則癌症的死亡率可減少約三分之一。
現實問題是,如何提高癌症的早期發現率呢?
戰勝癌症,作為醫學史上的一座高峰,多少年來攀登者絡繹不絕。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基因檢測早篩技術成為戰勝癌症的新曙光。
癌症早篩基因檢測
早篩技術進步帶來抗癌新希望
便捷 無創 精準
過去常規的癌症篩查手段(例如醫院常用的影像檢查、蛋白性質腫瘤標誌物檢測等)有難以發現早期癌變,漏檢率較高,影像學檢查有輻射傷害等問題。
目前,通過基因測序的手段對癌症進行早期篩查,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隨著基因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腫瘤「信號通路」被發現。液體活檢技術的出現,為癌症早篩技術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可通過基因測序的手段對癌症進行早期篩查。
液體活檢技術與自主發明專利,深入分析不同類型腫瘤特徵,研究並推出適用於不同階段癌症患者的癌症早篩技術,如DNA甲基化異常檢測、ctDNA液體活檢、CTC液體活檢等,提供高精準的基因、細胞檢測服務,幫助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實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的防癌抗癌目標。
精準的基因檢測加上專業科學的基因檢測報告解讀,能夠評估腫瘤風險,配合針對性的精準營養調理方案和針對性體檢,有效助力癌症高危人群推遲或避免癌症的發生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做到對癌症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患者精準治療的效果和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