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癌症早篩三類證誕生:結直腸癌陰性預測值高達99.6%

2020-11-26 雷鋒網

雷鋒網消息,11月25日,諾輝健康宣布,國家藥監局批准了公司旗下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並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常衛清適用於「40歲-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

這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癌症早篩產品註冊證。

據雷鋒網了解,常衛清會保持1996元的價格,並且在醫院客戶之外,拓寬民營體檢、保險、網際網路醫療等院外渠道。

諾輝健康成立於2015年,是國內最早切入結直腸癌早篩市場的企業,在北京、杭州、廣州均設有醫學檢驗實驗室。目前,諾輝健康的產品管線覆蓋腸癌、宮頸癌、胃癌、肺癌、肝癌等領域,旗下的兩款結直腸癌篩查產品(常衛清®和噗噗管®)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並已商業化。

早在6年前,國外已經有一款基因檢測早篩產品「Cologuard」獲批上市。事實上,從在全國範圍來看,癌症早篩這一市場起步的時間較晚,諾輝健康的常衛清產品有著填補「空白」的意義。

據雷鋒網了解,2014年8月,美國FDA批准「大腸衛士」(Cologuard),一種糞便檢查的體外檢測儀(ExactSciencesCorporation)用於結直腸癌(CRC)篩查。Cologuard的目的在於定量檢測與結直腸腫瘤相關的DNA標記物,及人類糞便中存在的潛血紅蛋白。

隨後,FDA將Cologuard納入CMS(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覆蓋範圍內,並由Medicare承保。美國癌症協會指南也將Cologuard納入到了推薦的結腸直腸癌篩查選項列表中。

也正是看到Cologuard的成功,促使諾輝健康尋求做出「中國的Cologuard」。

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兼CEO朱葉青介紹,常衛清歷經7年研發,投入超過1億美元,並完成了中國首個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癌症早篩註冊臨床試驗「Clear-C」,最終拿下了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

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兼CEO朱葉青

回憶審批的進程,朱葉青說到,剛開始做臨床試驗設計方案時,我們反覆問國家藥監局:中國能不能批一張癌症早篩的證?國家藥監局的領導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說不能有這張證,但是問題是你願不願意進行風險這麼高的嘗試,只要能達到我們的預期,我們就敢批。」

2018年9月,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和督導下,「Clear-C」正式啟動,歷時16個月,累計入組5881例,由全國8家大型三甲醫院聯合開展,為篩查性能的驗證提供了最高等級的科學證據,這也成為中國癌症早篩研究的一個重要節點。

「Clear-C」臨床研究的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結直腸癌專病隊列研究首席科學家丁克峰教授表示,此次試驗有三個特點:一是我國此前從未有過有關腸癌早篩的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二是入組樣本量大,三是試驗結果優異。

「所有入組人群均要求在常衛清®檢測同時完成腸鏡檢查,對比腸鏡檢查和病理的金標準驗證常衛清®的篩查結果。「Clear C」大規模前瞻性試驗設計,貼近篩查的實際應用場景,有利於早期篩查,臨床意義明確,可以極大改進早期治療效果,預防腸癌的發生。對中國的惡性腫瘤篩查,具有重要價值。」

朱葉青在發布會上說到,有意義的癌症早篩要滿足三點:明確的臨床指導意義、簡單的確診方法、可行的臨床幹預手段。常衛清®可以明確指導無症狀的高危人群判斷是否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實現普通人居家便捷無創取樣。

同時,癌症早篩的意義不僅僅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更重要的是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中國是全球結直腸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新發病例已經從2015年的38.8萬宗增加到了2019年的44萬宗,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2%。由於結直腸癌病期發展長的特性,留出了充分的時間實現癌前病變和早期腸癌的幹預和治療。

「儘管我國癌症態勢嚴峻,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還是得到了一些控制。」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教授表示,結直腸癌的防治重點在於早診早治,結直腸癌的早診率可以超過90%,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技術,可以滿足臨床和被檢人群的根本需求。

從產品端來看,陰性預測值(NPV)是衡量癌症早篩產品的權威國際指標,也是常衛清產品能夠獲批的決定性因素。

陰性預測值(NPV)表示陰性的受試者中,真正未患病者的所佔比例。作為國際公認衡量早篩產品性能的權威指標,NPV用來評價癌症早篩產品的「防漏檢」能力。

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顧豔宏教授曾表示,癌症早篩的核心在於早診早治。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可有效降低個人的醫療費用,並有顯著的衛生經濟學價值。結直腸癌前病變的治療費2萬元,而晚期(四期)的治療費用超過25萬元。

諾輝健康CEO朱葉青表示,篩查的主要價值是排除陰性,要實現篩查就得做到「判斷是陰性的人,一定要是沒問題的,可以放心不用再做腸鏡了」;至於「判斷是陽性的人,則可能有問題的」,這就需要進一步採取其他臨床手段加以診斷。

根據Clear-C的l臨床試驗結果,常衛清®對於腸癌的檢測靈敏度為95.5%;對於進展期腺瘤的檢測靈敏度為63.5%,高於傳統的便隱血檢測兩倍以上;對結直腸癌的陰性預測值高達99.6%。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在過去幾年當中,愛康有7.5萬人用常衛清做了早期篩查,陽性率為9%。常衛清®對早期癌症篩查非常有效,不僅能提高腸鏡的依從性,也能有效發現腸癌的癌前病變。」

據雷鋒網了解,諾輝健康三位創始人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官陳一友博士擁有逾20年腫瘤領域研發經驗,為六項美國專利及逾20項全球專利申請發明者,並於專業科研醫學雜誌發表多篇論文。

朱葉青曾為三星、路透金融、GE金融等世界500強企業任高管。呂寧是杜克大學微生物學博士,史丹福大學博士後,曾就職於羅氏診斷、Quest Lab等多家知名分子診斷公司擁有上十載IVD開發經驗,已領導或直接參與八個產品的開發過程,其中五個在歐美上市。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截至目前,諾輝健康已獲得六輪超1.6億美元融資,今年7月剛剛完成3000萬美元E輪融資,由Rock Springs Capital領投,奧博資本(OrbiMed)、禮來亞洲基金 (LAV)、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華潤正大生命科學基金、Octagon Capital和老股東啟明創投跟投。

11月10日,諾輝健康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諾輝健康拿下首個基因檢測癌症早篩三類證 引領早篩進入合規階段
    臨近年底,這一事件將2020年的癌症早篩賽道逐漸推向高潮,也標誌著癌症基因檢測早篩真正從研發端走入了合規化市場化階段。如果我們回頭去看,實際上國外早已經有一款基因檢測早篩產品獲批上市。2014年美國FDA批准了Cologuard用於結直腸癌早篩,並將其納入了CMS支付範圍內。時隔六年,諾輝健康拿下的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終於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 諾輝健康獲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產業邁入加速期?
    但是和2014年FDA批准Exact Sciences(癌症早篩公司)的Cologuard用於結直腸癌篩查相比,國內同類產品獲批的用途均為「輔助診斷」。近日諾輝健康獲得了國內首個具有癌症早篩產品意義的註冊證——其註冊證中明確寫明了「篩查」的預期用途,為此類註冊證的獲批打開了一個破局點。
  • 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爆發在即,諾輝健康獲中國癌症早篩第一證未來可期
    2019年我國未篩查比例高達83.6%,約5.29億,未接受篩查人群的比重和絕對數值都遠遠高於美國,美國同期未篩查人群佔比僅39.9%,約3710萬。供給端乏力導致我國結直腸癌早篩市場存在巨大的未滿足需求,預計2030年結直腸癌市場總體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98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8.7%。
  • 百億併購爆發、首個「早篩」註冊證獲批,癌症早篩市場風口已來
    同時,Exact Sciences宣布已經以4.1億美元收購DNA甲基化研發企業Base Genomics;2020年11月,諾輝健康獲得了國內首個具有癌症早篩產品意義的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這個註冊證中明確寫明了「篩查」的預期用途,與國內同類產品獲批的用途均為「輔助診斷」相比,打開了新的破局點。熱度漸起,癌症早篩賽道風口已來。
  • 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澎湃新聞2020年9月27日訊 9月25日,2020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上,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Clear-C)的重要數據結果正式發布。「Clear-C」試驗,是將諾輝健康旗下自主研發的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技術——常衛清與傳統的結直腸癌臨床篩查手段FIT(便隱血檢測)進行了「頭對頭」比對研究。
  • 諾輝健康發布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臨床試驗結果:技術檢測靈敏度達95...
    據悉,常衛清於2018年5月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並隨後在國家藥監局的指導和監督下啟動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研究。「『Clear-C』是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此次試驗全面達到臨床研究目標,對結直腸癌早期篩查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丁教授表示,「此次試驗有三個特點。一是我國此前從未有過有關腸癌早篩的前瞻性註冊臨床試驗,二是入組樣本量大,三是試驗結果優異。所有入組人群均要求在常衛清檢測同時完成腸鏡檢查,對比腸鏡檢查和病理的金標準驗證常衛清的篩查結果。
  • 首個癌症篩查試劑盒(諾輝健康常衛清)審評報告解析
    近日,國內首個用於腸癌無創早篩的產品「常衛清」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註冊人名稱: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立刻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五、臨床評價為了驗證常衛清的篩查預期用途,諾輝開展了一項註冊臨床試驗Clear-C,這項研究被稱為國內首個癌症早篩人群前瞻性大規模註冊臨床試驗。此前諾輝也在CSCO學術年會上對Clear-C的結果數據做過公開發布,這次審評報告的公開內容又從另一個視角給了我們更多的信息。
  • 手握「癌症早篩第一證」,加速上市能讓諾輝健康止損嗎?
    11月9日,諾輝健康旗下基因檢測產品常衛清®,獲得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次日,諾輝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4月和7月完成了兩輪融資,11月拿證並申請上市,2020年的諾輝健康,風頭一時無二。01國內第一證,彌補了國內腸癌早篩空白在過去,我們對於腸癌的認知相對較少。
  • 【深度研究】癌症早篩:創新萌芽期的藍海市場, 中外同臺競技的新興...
    1)CancerSEEK技術平臺 Thrive正在開發的多癌種液體活檢早篩技術CancerSEEK,誕生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immel 癌症研究中心。CancerSEEK單次檢測血液中與癌症相關的16個基因突變和8種蛋白質,同時實現8種癌症的早期檢測。
  • 諾輝健康拿下癌症早篩「第一證」,下一步將赴港上市
    國內癌症早篩產品迎來重大進展。 杭州諾輝健康宣布,國家藥監局已批准公司結直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的創新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並在預期用途中明確「常衛清」適用於「40-74歲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的篩查。
  • 趙又廷和鄧倫主演的《晴雅集》,其實是一部癌症科普片
    不但早在2018年就被列入《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更在2020年拿到了中國首個且唯一的癌症早篩註冊證。 常衛清®的篩查能力已經經過中國首個癌症早篩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註冊臨床試驗(Clear-C)的驗證。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癌症早篩是基因測序行業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主要通過檢測從腫瘤原發或轉移部位釋放到血液中的 ctDNA來檢測早期癌症,操作簡便,是癌症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近年 來正不斷得到政策支持和監管機構的認可。隨著國內部分早篩產品落地可期,早篩檢測將成為癌症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
  •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早篩是關鍵
    按發病病例數排位,肺癌位居全國發病首位,每年發病約78.1萬,其後依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關鍵。  如何通過提高癌症的早期發現率,降低癌症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泛生子基於NGS技術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美國FDA「突破性...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 「泛生子成為中國首家早篩液體活檢產品獲此認定的癌症精準醫療企業」【2020年9月30日,中國北京 美國阿馬裡蘭訊】美國FDA授予泛生子(納斯達克代碼:GTH)基於高通量測序(NGS)的肝細胞癌早篩液體活檢產品HCCscreenTM「突破性醫療器械
  • 微評丨字節跳動、阿里健康、健客H2H戰略、癌症早篩第一證、新氧
    同樣掀起風浪的還有諾輝健康,其剛剛獲得國內「癌症早篩第一證」,為此類註冊證的獲批打開了一個破局點。此外,基因治療公司Alnylam再次推出全球第三款RNAi藥物,助力罕見病治療。有人測算,2025年,小核酸藥物市場空間將超百億美金。而目前,全球僅有的三款RNAi藥物都出自Alnylam之手。
  • [DDW2016]可檢出結直腸癌的一種新型血液檢查
    醫脈通整理如下:Gilles Jobin教授(加拿大魁北克Montreal大學)解釋說,大量關於一些癌症(例如,前列腺癌,結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研究已經證實相比於健康對照受試者來說,癌症患者的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更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低與較高的癌症風險相關,而且在結直腸癌患者中已經報導,較低的活性會帶來轉移性病變。
  • 千億級市場,腸癌早篩產業迅速升溫,血液、糞便、AI影像等創新檢測...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腸癌是具有篩查普查價值的癌症。   《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推薦結直腸癌篩查人群年齡為40至74歲。2017年國家統計年鑑顯示我國40至74歲年齡段的人口數量為6億人左右,因此我國需要進行癌症早篩的數量為6億人。
  • 趙任教授:一次早篩,獲益無窮,加速推進大腸癌早篩早診早治一體化
    「早篩早診早治是關鍵。」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常務副院長趙任教授介紹,目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趨勢仍在增長,且發達地區,如沿海等大城市的發病率增長趨勢更為明顯。「這與病因有著一定的相關性,比如和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過多的肉製品、醃製品,包括嗜煙嗜酒等生活習慣都息息相關。」趙任教授這些人很危險 小心被大腸癌盯上大腸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 國內泛癌種早篩技術取得突破,比常規診斷提前4年發現癌症
    研究人員對近20餘萬社區人群的的泰州隊列的部分血液樣本進行長期、系統的癌症早期檢測研究。文章指出,對於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種常見惡性腫瘤,在達到現有臨床確認金標準前,甚至病人出現自覺症狀前,微量腫瘤甲基化這一早期的癌症信號就存在於血液循環之中,並可以被檢測到。
  • 「會師」納斯達克 腫瘤NGS檢測雙雄競逐早篩早檢市場
    原標題:21深度「會師」納斯達克,腫瘤NGS檢測雙雄競逐早篩早檢市場 摘要 【「會師」納斯達克 腫瘤NGS檢測雙雄競逐早篩早檢市場】6月12日,燃石醫學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