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畫中,素描是一種最為簡潔的藝術形式,它能夠直接把我們帶到自己的創作形態之中。把素描理解為一種學習藝術的方法,對於繪畫者的要求是在深入研究自然造型規律的同時,對造型方面進行主觀的藝術思維和認識,並通過研究,主動地運用和發展造型規律來塑造形體。
素描中對於構成造型的基本要素,我們可以概括為點線面、比例、透視和構圖這四個方面。
點線面:造型中的點不是指畫面上出現的點的筆觸,而是通過「點」這個元素來確定所要描繪物象的位置,通過點來確定物象的比例、大小、在空間中的具體位置。點移動的軌跡形成線,線移動的軌跡形成面,點線面這三個基本造型元素構成了素描的畫面。
線條是有性格的,畫家通過用不同表現形式的線條表現畫面的主題,傳遞自己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比例:是反映各部位之間與整體之間的大小不同的關係。正確的觀察物象,合理的確定比例關係是素描造型的基礎。要做到正確的確定比例關係,就要求在觀察物象時做到整體觀察、整體表現,這樣才不會在描畫個別形體的過程中,失掉對物象的整體的觀察,並以此達到描繪的完整性。
透視:正確的透視關係是表現造型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基礎。在素描的描繪中,我們通過對物象透視關係的正確處理與表現,來塑造物象的體積感和空間感。
構圖:在繪畫中,構圖是形式表現的生命。謝赫在「六法論」中提出的「經營位置」的理論,被普遍認為我國早期的構圖概念。構圖作為藝術家的表現手法,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範圍內即畫面中將個別的局部的藝術形象有機的組合起來使其形成具有視覺美感的組織結構,從而創造出一幅完整的畫面感受。這種按藝術規律組織畫面結構,並且使其形成形式美的方法就是構圖。
常見的素描構圖形式主要有三角形構圖、圓形構圖、十字形構圖、S形構圖等方法,但隨著創作題材和創作手法的豐富,取景框式的構圖法已經不能滿足畫家的構圖需求了,隨之出現了更多的帶有主觀構想的構圖形式,構圖的選擇更好的為主題和表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