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誇張垃圾山高度超過20米!每天傾倒2000公噸垃圾環境極差

2020-12-06 海外即時通

印度新德裡東郊的加濟布爾垃圾場(Ghazipur)是全球知名的垃圾山,也是世界汙染最嚴重首都的惡臭標誌,佔地面積相當於40多座的足球場,如今高度已經超過65公尺(約20米),且每年還以約10公尺(約3米)的高度增加,估計到2020年將超越當地的世界文化遺產泰姬陵。

根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加濟布爾垃圾場」主要收集新德裡市民所製造出的固體垃圾,每天大約有2000公噸的垃圾被傾倒,環境非常的髒亂,常常吸引野狗、老鼠、老鷹等動物逗留、盤旋,更有不少貧困者到這裡撿廚餘吃或是撿廢棄物品過生活。

據報導指出,加濟布爾垃圾場自1984年開業,原定2002年應該關閉,但至今每天仍有數百輛的卡車載滿垃圾到這裡「卸貨」。

目前印度最高法院已經在去年向新德裡市政管理部門提出警告,如果再不改善垃圾山的現況,不久之後就必須要在山頂上加裝紅色警示燈,以提醒經過的飛機撞上。

加濟布爾垃圾場曾在2018年因為暴雨衝刷導致部分區域坍塌,造成2人死亡的事件,此外,新德裡市政府也曾禁止民眾繼續傾倒垃圾,不過,因為沒有其他區域能處理,所以禁令等同於無效。

印度環境保護團體和最高法院都批評印度政府,因為不夠重視垃圾山所導致的危機,所以並沒有做好環保政策。聯合國甚至還把新德裡列為汙染最嚴重的國家首都。

印度加濟布爾垃圾場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2016年全球人類製造出20.1億公噸固體廢物,到2050年,可能增加到34億公噸,其中所有城市的垃圾中約有12%是塑料,佔2.42億噸,所以必須要有新技術來協助解決垃圾過量問題,並降低垃圾掩埋場、焚化爐使用。

相關焦點

  • 印度到底有多「髒」,垃圾山高度直逼泰姬陵
    當地時間2019年6月4日,據印度時報報導,位於新德裡東部的加濟布爾村垃圾堆填場,面積已超過40個足球場,高度達65米,而且每年都往上增長約10米。專家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長率,估計到了2020年,這座垃圾山將比73米高的泰姬陵更高。
  • 垃圾島:島國日均填埋400噸垃圾,每天增加4平米國土
    但挖出1030立方米的沙子後工程師才發現,繼續挖下去瀉湖會垮塌,因為整個斯拉夫士都是沙子構成的,除非澆築大量深達數十米的鋼筋水泥樁才能暫保穩固。這個提議被印度承包公司給否決了,直接在外圍鋪設隔牆。 事實證明,從印度請來的工程師不太靠譜,不僅設計嚴重有誤,就連預製板最基礎的抗腐蝕能力也被偷工減料,斯拉夫士還沒投入使用,邊緣的預製板就已腐蝕成渣。
  • 全球「最大」的垃圾場,垃圾山有十層樓的高度,上千禿鸛在此覓食
    全球「最大」的垃圾場,垃圾山有十層樓的高度,上千禿鸛在此覓食但就算是這樣也依然無法阻擋大量的遊客繼續來到這個國家,而今天我們所介紹的這處地方就是位於印度高哈蒂附近,並不是什麼自然美景也沒有多少歷史人文,但是卻存在著一座露天垃圾場,這個垃圾場距離孟加拉國與不丹的邊境線不到500公裡叫做布洛根垃圾場。正是因為布洛根垃圾場的存在,被世界各國稱之為全球最大的垃圾場。
  • 新媒: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淪為「垃圾城市」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新媒稱,印度班加羅爾的人口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300萬,膨脹到目前的超過800萬。人口劇增對該市構成巨大壓力。該市被指規劃不足,尤其是沒辦法應付相應增加的垃圾量。
  • 香港海岸保護區變垃圾灣 垃圾堆積重185公噸
    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5月4日電 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海洋垃圾問題迫在眉睫,危機直逼鶴咀海岸保護區。位於石澳附近、與保護區僅400米之遙的一處近岸海灣,沿岸近150米海岸線堆滿海洋垃圾,瀰漫惡臭不斷,滿灘盡現發泡膠碎片、膠樽及工業廢料等。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WWF)估計,海灣垃圾堆積高逾兩呎,重約185公噸,勢危及海岸保護區生態環境,促請社會正視問題。
  • 海南垃圾困島,專家稱應率先實施垃圾焚燒清單制管理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這個1999年就提出生態立省的綠色寶島,2018年被確定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和環境保護備受外界關注。隨著人口和遊客不斷增長,加之原有基礎薄弱,海南生活垃圾處置面臨較大困擾和壓力。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明察暗訪 | 隨意傾倒的垃圾有一公裡多長 公路橋下咋成「垃圾場」
    >「這裡的垃圾越積越多,不停地傾倒,如果再不好好管管,會越來越嚴重。」昨日上午,根據群眾舉報,記者來到了西戶路與三星快速幹道交叉處,在西戶路北側的快速幹道橋下,傾倒的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至少有一公裡多長,有些垃圾甚至直接傾倒在路邊。看著越來越多的垃圾,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憂心忡忡。
  • 「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塵埃落定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檢察院收到了一份二審裁定書,該省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韓建林濫用職權造成環境嚴重汙染一案,由蘇州市中級法院作出駁回上訴裁定,維持一審判決。至此,社會廣泛關注的「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件已全部判決生效。
  • 紀實:住在垃圾山裡的印尼人
    印尼的垃圾處理一向是個大難題,光首都雅加達每天就要製造將近7000噸垃圾,這些垃圾將全部運送到班達爾歌邦的垃圾填埋場。一、班達爾歌邦的垃圾場——印尼最大垃圾場班達爾歌邦的垃圾場是印尼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大小超過200個足球場,每天從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接收多達7,000噸垃圾。
  • 國際報告顯示海洋塑料垃圾主要來自中國印尼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13日報導,由環境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12日發表報告稱,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可能是海洋塑料垃圾的兩個最大來源──海洋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塑料瓶、塑膠袋和其他塑料品來自這兩個國家。  海洋生物學家和海洋維權人士對海洋塑料垃圾越來越感到擔心,這些塑料充斥在海岸線附近,遍及從北極到南太平洋的海上。
  • 垃圾已經遍布海陸空,海底11000米有垃圾,30萬米空中也有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垃圾也逐年增加,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跟垃圾「打交道」。垃圾要是處理不好,那麼就會造成環境的惡化,甚至汙染環境,所以各國高度重視垃圾處理問題。
  • 垃圾島:每天新增330噸廢物,面積擴大1平米,竟居住著150個居民
    馬爾地夫迷人的熱帶島嶼位於印度西南部,以其沙灘和碧綠的海水而聞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汙點。馬爾地夫首都馬累以西,距離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島嶼之一僅幾公裡,有一座叫做斯拉法胡的小島,它現在已經成為了馬爾地夫的市政垃圾填埋場。但是斯拉法胡以前不是一個垃圾島。事實上,它甚至不是一個島嶼。
  • 傾倒垃圾被判刑6年半!清華大學教授:垃圾處理鏈變成灰色利益鏈
    12月21日,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備受環保領域關注的「長江口垃圾違法傾倒案」。10名被告人中,主犯倪某被指控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零6個月,並處罰金100萬元;另外兩名主犯分別被判5年、4年3個月有期徒刑,並被處罰金40萬元及以上。
  • 吃2000噸垃圾吐96萬度電能!垃圾在這裡變廢為寶
    這個地方森林環抱,鳥語花香,也許你會以為這裡是一個新開的郊野公園,但其實這裡是一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這裡每天會吃進2000多噸垃圾,吐出96萬度電,按照每個家庭一天六度的用電量來算,可以供給16萬戶家庭。這一切就發生在這裡。這裡是上海天馬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綜合利用中心。
  • 研究:美是世界頭號塑料垃圾製造者
    ,點名指出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要為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負主要責任。,約2.7%~5.3%因管理不當被亂扔或非法傾倒在自然環境中。在2016年,美國產生塑料垃圾僅有9%得到了回收利用。約有224萬噸美國塑料垃圾被亂扔或非法傾倒在自然環境中。其中,約150萬噸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在河流、湖泊和海岸,很有可能流入海洋。這也意味著美國是造成世界海洋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野象改吃生活垃圾,還把塑料當食物,看的讓人心碎
    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目前全球處理垃圾方式有分類回收、填埋、焚燒、堆肥等,在這一系列舉措中,野外露天傾倒被認為是最原始、汙染性最大、最不負責任的一種處理方式。露天傾倒的垃圾中,有機物部分會在短暫環境汙染後腐爛消失,而那些含不可降解塑料成分的垃圾,可能會持續汙染環境400多年。
  • 8 萬公噸的塑料堆積在「泛大西洋垃圾帶」,科學家難以置信
    根據一項新的科學估計,在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有將近 8 萬公噸的塑料存在於「泛大西洋垃圾帶」裡,國際研究人員指出,這個數字已是之前報導的 16 倍。人們將一個拖網放置在這個垃圾帶的中央,發現這個拖網上的塑料濃度創下了歷史新高。
  • 「吃豆人」化身海洋衛士 2040年或可清除太平洋垃圾帶90%的垃圾
    研究人員希望將一部600米長的塑料清掃車部署到太平洋,以清理臭名昭著的浮動的太平洋垃圾帶,並揭示了他們裝置的最終設計。巨大的「吃豆人」(Pac Man)系統由一個600米長的漂浮管組成,該管位於水面上,下方有一個3米深的錐形裙邊,用於捕獲塑料垃圾。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