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暗訪 | 隨意傾倒的垃圾有一公裡多長 公路橋下咋成「垃圾場」

2020-11-29 西安晚報

「解民生問題之難,建品質西安之城」。《明察暗訪看民生》是《西安晚報》根據市委主要領導指示精神,開辦的新聞監督欄目。

事關民生無小事 馬上就辦不懈怠。希望全市各區、縣、開發區及各部門重視本欄目的曝光內容,第一時間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作出回應,並及時向我們反饋整改落實情況,做到每期報導有結果。

今日推出《明察暗訪看民生》第280期——

隨意傾倒的垃圾有一公裡多長

公路橋下咋成「垃圾場」

公路橋下的垃圾 記者 謝偉 攝

「這裡的垃圾越積越多,不停地傾倒,如果再不好好管管,會越來越嚴重。」昨日上午,根據群眾舉報,記者來到了西戶路與三星快速幹道交叉處,在西戶路北側的快速幹道橋下,傾倒的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至少有一公裡多長,有些垃圾甚至直接傾倒在路邊。看著越來越多的垃圾,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憂心忡忡。

昨日上午,記者從西戶路祝村十字一路向西行駛,直至中石油加油站(大官坊)處,在沿途道路兩側不時會看到隨意傾倒的建築垃圾,至少有七八處之多,有些佔地面積稍微大些的垃圾堆,上面還覆蓋了綠網。在西戶路與三星快速幹道交會處往北,記者看到高架橋下也傾倒了大量的垃圾,一堆堆的數不過來,甚至連成一片,其中有建築垃圾、有生活垃圾、有丟棄的樹枝、有隨風飄動的廢塑料,甚至還有一臺報廢汽車,傾倒的垃圾順著高架橋一路向北,足足有一公裡多長。

「是該好好管管了。」在附近居住的徐先生平時在城裡打工,很少回村裡,但每次路過高架橋下時,他都會感覺傾倒垃圾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家住北安豐村的韓女士每天散步都要經過高架橋下,她說這些偷著傾倒垃圾的行為多數都發生在晚上,白天很少見,有些人乾脆就把垃圾倒在了路邊,給過往車輛和行人都帶來了極大不便。這些垃圾是不是周邊村民偷偷倒的不知道,但眼看著橋下的垃圾一天天地多了起來,還是讓人很擔心,不僅影響村民們的正常出行和生產生活,天熱了生活垃圾也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她希望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趕緊過來看看,制止偷倒垃圾行為,儘早將這些垃圾運走,並制定長遠的管理辦法。

(西安晚報 記者 趙輝)

追蹤與反饋

多部門集中整治

大唐不夜城等景區環境秩序

西安晚報報明察暗訪看民生欄目報導了大唐不夜城流動攤販追著遊人賣商品的問題後,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曲江分局會同旅遊、公安、大雁塔景區公司等部門,對大雁塔南北廣場、東西步行街、大唐不夜城進行環境秩序集中整治。

4月25日上午9時,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曲江分局組織60餘名執法人員會同旅遊、公安、大雁塔景區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對大雁塔南北廣場、東西步行街、大唐不夜城進行環境秩序集中整治。

即日起,該局將積極聯合旅遊、公安、大雁塔景區公司等部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景區環境大整治,並對遊商容易出現區域加大定點值守及機動巡邏頻次,確保主景區周邊環境秩序得到全面提升。

同時,堅持反覆抓、抓反覆,不間斷進行動態集中整治和定點巡查,每天對執法工作開展「回頭看」,常講、常議、常抓;對易反彈和死灰復燃的點位、路段多巡查、多檢查、多糾正;對屢教不改的「釘子戶」將依據《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予以上限處罰。

(西安晚報 記者 王濤)

編輯:西安報業新媒體中心 司源

審核:荊溪

相關焦點

  • 海南垃圾困島,專家稱應率先實施垃圾焚燒清單制管理
    隨著人口和遊客不斷增長,加之原有基礎薄弱,海南生活垃圾處置面臨較大困擾和壓力。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澄邁、萬寧、瓊海、臨高、儋州、昌江等市縣調研了解到,由於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垃圾焚燒比例偏低,一些地方隨意傾倒垃圾,海南部分市縣垃圾「圍城」「圍村」現象突出,此外一些生活垃圾填埋場還存在安全、環境汙染等隱患。
  • 「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塵埃落定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檢察院收到了一份二審裁定書,該省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韓建林濫用職權造成環境嚴重汙染一案,由蘇州市中級法院作出駁回上訴裁定,維持一審判決。至此,社會廣泛關注的「垃圾跨省傾倒太湖西山」系列案件已全部判決生效。
  • 驚:太平洋成垃圾場 700萬噸垃圾觸目驚心(組圖)
    最嚴重的地方,海底堆積的垃圾厚度已經達到30米。有媒體將它命名為「第八大陸」。  這麼多的洋面垃圾,卻是來自幾千公裡之外的人類的世界。  伍德林告訴記者,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每年世界會產出超過2億6千萬噸的塑料垃圾,它們當中大多數是一次性的,其中90%~95%都沒有得到回收,大部分都被人類隨意丟棄了——有的被掩埋在土地裡、有的散布在郊外的垃圾場、有的掛在鐵路沿線的樹梢枝頭、有的被直接傾倒入海……它們散布在地球的每個角落,但是最後它們會被雨水或大風吹刷,然後悄無聲息地流走:「最後的終點,是海洋。」
  • 印度最誇張垃圾山高度超過20米!每天傾倒2000公噸垃圾環境極差
    根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加濟布爾垃圾場」主要收集新德裡市民所製造出的固體垃圾,每天大約有2000公噸的垃圾被傾倒,環境非常的髒亂,常常吸引野狗、老鼠、老鷹等動物逗留、盤旋,更有不少貧困者到這裡撿廚餘吃或是撿廢棄物品過生活。
  • 亂丟建築垃圾?處罰!
    1月6日,黃岡市城管執法委白潭湖大隊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轄區內江北公路靠西段有大量垃圾。通過對現場垃圾反覆察看後,執法人員終於發現了線索,順藤摸瓜鎖定了偷倒源頭。經執法人員調查取證,確認垃圾是黃州某小區業主裝修所產生的建築垃圾,由於不能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被當事人拖到郊區隨意傾倒。黃岡市城管執法委白潭湖大隊啟動法定程序,分別對該小區物業公司及傾倒垃圾的個人進行處罰,並責令他們將垃圾及時清理。小編有話說:隨手丟掉的不僅僅是垃圾,也扔掉了文明和素養,我們在此呼籲大家保護環境,爭做文明好市民!
  • 傾倒垃圾被判刑6年半!清華大學教授:垃圾處理鏈變成灰色利益鏈
    該案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時任浙江桐鄉市某垃圾清運服務公司總經理的倪某,在明知張某、洪某缺少相關資質、存在違規處理垃圾的情況下,為攫取最大化利益,依然以低於正常垃圾處理費用的價格將項目分包給張某、洪某2人。隨後,2人聯絡其他人員,在當年8月至12月期間先後向長江南通段、太倉段傾倒生活垃圾2.01萬噸,運至浙江湖州、安徽當塗等地非法填埋垃圾2.28萬噸,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汙染。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陽泉市城區化工廠北區大量垃圾隨意堆放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城區化工廠北區14號樓前東側常年有大量垃圾在此堆放。原先只是正常的生活垃圾傾倒,後來慢慢變成全城區大件建築裝修垃圾傾倒點。每天都會有垃圾車運來大量垃圾,嚴重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1,垃圾堆放地點位於生活區居民樓旁,夏天空氣中總是瀰漫著垃圾的味道,路過的車輛也總是帶起大量塵土,導致附近住戶都不敢打開窗戶。2,垃圾堆放是露天堆放,垃圾容易腐爛,滋生細菌蚊蟲。人們容易收到叮咬,傳染病毒。北區附近還經常有流浪狗出沒,翻食垃圾,如果出現傷人情況也可能會導致病菌傳染。3,垃圾堆放隨意,經常佔用車輛道路,導致錯車困難,交通擁堵。
  • 垃圾島:島國日均填埋400噸垃圾,每天增加4平米國土
    1991年,從印度運來的一艘小型登陸艇、4輛重型卡車、2臺挖掘機和一個輪式裝載機抵達斯拉夫士,漁民們這時才知道,瀉湖要被改建成馬爾地夫第一座垃圾填埋場一開始馬代居民很開心,以後再也不用為垃圾處理而發愁。然而,事情遠遠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 記者在現場|垃圾「躲貓貓」綠化帶成藏身地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日訊 近日,網友劉先生(化名)撥打輿論監督部熱線反映,李滄區安順路和沔陽路路口的越秀天悅海灣對面有一處綠化帶,經常有人在此處隨意傾倒生活垃圾,影響城市容貌。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觀海新聞記者來到李滄區安順路和沔陽路路口實地探訪。
  • 上海垃圾傾倒無錫案宣判 被告人:向無錫百姓道歉
    本報1月23日A7版報導了《數千噸上海垃圾傾倒洛社 處置費用逾百萬元》,說的是數千噸來自上海的垃圾傾倒在無錫,嚴重汙染環境,此事一經披露引起了民眾的關注。昨天,錫山法院審結了這起汙染環境案,以徐國強為首的四個被告人因環境汙染罪領刑。「我通過媒體向無錫的老百姓道歉,我有錯。」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2015年研究估算了約192個沿海國家和地區2010年距海岸線50公裡以內的人口密度、每年人均廢棄物數量、廢棄物中塑料垃圾比例、塑料垃圾處理不當的比例等數據,計算出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結果表明,這些沿海國家和地區在2010年共產生2.75億噸塑料垃圾,估計其中約800萬噸進入海洋。此後學界普遍認可將800萬噸這一數字作為全球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
  • 野象改吃生活垃圾,還把塑料當食物,看的讓人心碎
    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目前全球處理垃圾方式有分類回收、填埋、焚燒、堆肥等,在這一系列舉措中,野外露天傾倒被認為是最原始、汙染性最大、最不負責任的一種處理方式。露天傾倒的垃圾中,有機物部分會在短暫環境汙染後腐爛消失,而那些含不可降解塑料成分的垃圾,可能會持續汙染環境400多年。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美國成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最新研究表明:美國成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自7月1日上海開始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制度,一時間垃圾分類成為熱門話題。陸地上的垃圾要處理,海洋上的垃圾也不容忽視。塑料垃圾,它們漂洋過海來相聚本應該令人心曠神怡的海洋為何會變成垃圾聚集場?首先,人們缺乏塑料垃圾對海洋汙染嚴重性的意識,因而我們常見許多沙灘遊客往海水隨意丟棄塑料垃圾,從而導致了鳥類棲息地的海灘塑料垃圾遍布。(圖片來源於覓知網)即便是陸地丟棄的垃圾亦可通過河流注入大海。
  • 世界最深海溝竟成「垃圾場」!「白色汙染」到底該怎麼治?
    5月14日,記者採訪了跟蹤研究白色垃圾危害及影響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團隊。白色汙染或者白色垃圾,泛指廢棄塑料製品產生的垃圾或汙染。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佔全球海洋垃圾的80%。
  • 中國用「垃圾」建造的公路,全長122公裡,耗費600萬噸垃圾
    大家對垃圾的印象怎麼樣?惡臭的日子、骯髒的日子等一定是對大家心中垃圾的形容,事實上,垃圾也可以變成寶物,中國利用垃圾的特性修過道路,全長122公裡,總共使用了600萬噸垃圾,我來詳細介紹一下這條獨特的路。
  • 「關注」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滿了!當地每天1萬噸垃圾咋辦?
    在西安,位於灞橋江村溝的垃圾填埋場是西安主城區僅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是目前國內日處理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場。在原本的計劃中,江村溝每日垃圾填埋量在2500噸左右,原本能使用50年的填埋場,結果提前20年就迎來了飽和。這個超負荷使用的垃圾填埋場關閉後,西安每天10000噸垃圾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