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總統慕克吉最後一次訪華:參觀華林寺、在北大演講

2020-12-05 齊魯壹點

當地時間8月31日,印度前總統慕克吉因新冠肺炎去世。慕克吉曾擔任印度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等職,並於2012年2017年擔任印度總統,曾多次訪問中國。

2016年5月26日,印度總統慕克吉在北京大學演講。

2016年5月,慕克吉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他總統任上唯一一次訪華,也是他作為印度領導人最後一次訪華。

慕克吉訪問的第一站是廣州。據《21世紀經濟報導》當時的消息,慕克吉在廣州出席了「中國-印度經貿投資交流會」,在會上表示希望推進兩國貿易穩步增長,實現更加平衡的雙邊貿易,並歡迎中國投資者和企業家參與印度的產業走廊、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此外,慕克吉還參觀了廣州的華林禪寺。華林寺被認為是禪宗始祖、印度僧人達摩的登岸之地,因此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徵。

在北京,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慕克吉舉行會談。據新華社報導,兩國元首同意共同努力,發揚中印文明互鑑傳統,加強兩國全面合作,將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向新高度,促進雙方共同發展,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慕克吉當時表示,印中都是文明古國,也是世界兩大新興經濟體和重要力量。印中傳統睦鄰友好在印度擁有廣泛民意基礎,發展好印中關係獲得印度各黨派一致支持。

慕克吉訪華期間還訪問了北京大學,出席「中印大學校長圓桌會議」並發表演講。據新華社和《北京大學校報》當時的報導,慕克吉首先向北京大學校園內、由印度前總統納拉亞南贈送的泰戈爾銅像敬獻花環,然後發表了題為「印中關係:加強民間合作的八個步驟」的演講。在演講中,慕克吉回顧了印中兩國人民交往的歷史,並且提到了鳩摩羅什、菩提達摩、玄奘、法顯、柯棣華等推進了兩國交流的重要人物,並強調兩國民間交流的重要性。

在演講最後,慕克吉引用了聖雄甘地的話:「我期盼有一天,自由的印度和自由的中國像朋友和兄弟一般,為著自身、亞洲以及世界的福祉攜手共進。」慕克吉呼籲印中兩國人民為實現這一目標不懈努力,並表示相信兩國人民能夠共同實現這一美好願景。(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印度前總統慕克吉因新冠肺炎去世,身高1.52米卻被譽為「大象」
    September 亞太日報綜合 重北 當地時間8月31日,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在德裡去世,享年84歲。此前,他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在醫院接受治療。
  • 美國總統訪華,為啥愛「秀」中國名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以及「東學西漸」的日趨深入,外國政要訪華「秀」中國名言儼然已成為提升自身文化內涵的「標配」。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訪華演講時引用「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以此深刻闡明中法關係的重要性。梅德韋傑夫當選俄羅斯總統後在北京大學援引《道德經》中的「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用典之深竟讓不少燕園名師為之驚豔。
  • 一周早知道|韓國總統文在寅將訪華
    12月11日  中俄印外長第十五次會晤將於11日在印度新德裡舉行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6日宣布:中俄印外長第十五次會晤將於11日在印度新德裡舉行,外交部長王毅將率團出席。 >>  韓國總統文在寅將訪華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宣布:韓國總統文在寅將於12月13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 日媒:印尼總統訪華前聲稱「九段線」缺乏國際法依據
    日媒:印尼總統訪華前聲稱「九段線」缺乏國際法依據 澎湃新聞記者 莊曉丹 2015-03-23 18:21 來源:澎湃新聞
  • 愛因斯坦曾經兩次到中國 到上海時演講相對論
    1920年,在挪威奧斯陸和丹麥哥本哈根,他的演講超乎尋常地受到公眾和報紙的歡迎。1921年,在奧地利維也納,「聽眾處於一種莫名的興奮狀態中,他們不在乎聽懂了多少,只願感到自己與奇蹟靠近了一點」。  1921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到北大演講。演講中,羅素專門提到了愛因斯坦和他最新的相對論,從而掀起了中國人談論相對論的熱潮。
  • 愛因斯坦日本之行後,取消了訪華講學,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為了能夠促進,愛因斯坦的遠東之行,1921年,北大校長蔡元培,借著到歐洲考察的機會,專門拜訪了愛因斯坦,並邀請他,到中國演講。可是愛因斯坦婉拒,並說明理由,已經接受美國的邀請,當年無法完成,並表示希望有機會到中國來遊玩。一直到1922年,愛因斯坦發消息,願意來華演講。說已經接受了日本的邀請,完成之後,可以到中國。
  • 霍金的中國緣:三次訪華兩登長城,開通微博兩天吸粉三百萬
    2017年11月,在騰訊WE大會上,霍金進行了遠程視頻演講,展示了他為太空探索帶來的傑出貢獻與最新成果。這也是霍金在中國的最後一次演講。在這之前,他還曾三次來到中國,並兩次登上長城。霍金髮出的第一條微博 微博截圖每次來華,他都會在中國掀起一股「霍金熱」。
  • 花甲之年學中文 睡熱炕看三孔遍遊中國 這位法國前總統愛結「中國...
    這是2019年6月20日在法國巴黎拍攝的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的資料照片。法國12月9日將迎來全國哀悼日,悼念2日去世的前總統德斯坦。德斯坦2日晚在法國中部羅亞爾-謝爾省的住所病逝,享年94歲。德斯坦於1974年至1981年擔任法國總統。對法國而言,他是一系列政治現代化改革的推進者;對歐洲而言,他是「現代歐元之父」,推動了歐洲一體化進程。
  • 外媒聚焦馬克龍訪華 稱「駿馬外交」是順大勢而為
    這一次,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用「駿馬外交」敲開了中國2018年的外交大門。正如馬克龍在西安發表演講時說的,「一帶一路」不是單行道,法國已經準備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  法國《觀點報》也於8日刊文《馬克龍訪問中國,希望將歐洲帶上絲綢之路》稱,馬克龍首次訪華,主張中國與歐洲建立新的聯盟,並希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實際上是馬克龍以歐洲領導人的身份提出的倡議,對他而言,中歐聯盟對世界「未來」必不可少。
  • 法報:拉氏訪華 親臨現場了解中國軍力發展情況
    他在今年夏天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出問題:中國為什麼增加軍費,中國為什麼要買武器,中國為什麼要有強大的軍隊?那麼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反問幾個為什麼:中國難道沒有受到威脅嗎?難道沒有受到美國包圍嗎?難道中國作為一個強國就無權在海洋上巡邏嗎,無權製造航空母艦嗎?  拉氏在北京將受到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胡錦濤和國防部長曹剛川的禮節性會見,拉氏還將參觀中國的第二炮兵部隊,這是中國的戰略飛彈部隊。
  • 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當韓國總統樸槿惠身著一襲紫色套裝、面帶溫和的微笑,以字正腔圓的中文開始演講時,在場師生們報以熱情的掌聲。胡和平表示,這份禮物表達了清華大學對樸槿惠總統來訪並發表演講的熱烈歡迎與感謝,表達了中韓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好情誼,期待總統再次來清華訪問。
  • 參考消息特稿 |我曾接待尼克森訪華隨行記者團
    《參考消息》「外交官回眸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之二【原標題】回憶尼克森訪華的新聞逸事 文/江承宗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被譽為「破冰之旅」,當時我在外交部新聞司記者工作處任副處長,參與接待隨團採訪的美國記者的工作。在此過程我親身經歷了許多個「第一」,好多片段終身難忘。
  • 卡梅倫訪華 微博曬成果
    三中全會勾畫宏圖  令人刮目相看  據報導,卡梅倫此次率領迄今最大規模代表團訪華,成員包括外交、衛生、文化、環境、科技、商業等多位部長級官員和約150位工商界領袖。  習近平在會見卡梅倫時強調,中英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也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國關係不僅關係到各自發展,也具有重要全球影響。
  • 薩爾瓦多總統首次訪華落幕, 建交一年後中薩合作規模擴大
    2019年12月6日,在就職僅半年後,薩爾瓦多新任總統布克爾首次訪華行程在上海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這裡讓人印象深刻,這座城市、這個國家非常、非常、非常的美麗。在這裡,就好像是在未來一樣。」38歲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5日晚在上海乘船夜遊浦江時,如此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描述自己首次中國之行的感受。
  • 拉法蘭為訪華獻策 前大使助揚威歐盟——他們幫馬克龍走上世界舞臺
    1月29日,英國官員匆忙更新首相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官方帳戶,也讓人想起馬克龍訪華時主動發布自己反覆學習說中文的視頻。馬克龍那次訪華,無論是在西安的日程突變,還是在人權問題上頂住國內壓力,都能看出這位年輕領導人在外交上的獨特手法。其實,上任8個多月來,與美國總統掰手腕,在中東問題上顯身手,宣告法國重回歐盟乃至全球舞臺,馬克龍的一系列表現令世界驚呼「法國歸來」。
  • 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次演講
    7、我注意過,即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前都會左右看。8、科學家和娼妓都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賺錢。9、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10、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 法國總統訪華,將馬作為國禮,此馬血統高貴,號稱障礙賽的寵兒
    法國總統馬克龍攜夫人訪華,進行國事訪問,馬克龍此番訪華還將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一匹國禮馬。試圖用「駿馬外交」贏得中國領導人的心。他特意從總統騎兵衛隊挑選了一匹名為維蘇威(Vesuvius)的8歲棕馬,贈送給國家主席習近平。
  • 軍委副主席許其亮新獲一枚最高勳章-勳章 一帶一路 許其亮 訪華...
    原標題:軍委副主席新獲一枚最高勳章  剛剛結束訪華之旅還不到一個月,曾以豪華排場震倒一眾吃瓜群眾的沙特國王,又跟中國政要見面了。  應馬來西亞和沙烏地阿拉伯軍隊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3月27日離京赴馬來西亞和沙特進行正式訪問。
  • 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中國,卻為何爽約沒有訪問北大呢?
    1920年9月1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原觀瀾訪問德國,代表北大校長蔡元培邀請愛因斯坦到中國訪問講學,但愛因斯坦沒有同意。1921年1月,蔡元培訪問德國,見到了愛因斯坦,他邀請愛因斯坦訪問中國,並且在北京大學作學術演講。愛因斯坦表示,自己願意訪問中國,但行程已經排滿,短期內無法去中國。
  • 海內外媒體聚焦拉氏訪華 參觀二炮出乎意料(圖)
    點擊進入>>>   海內外媒體密切關注拉姆斯菲爾德在中國的訪問,認為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以及讓拉姆斯菲爾德參觀二炮指揮部,說明中國對拉姆斯菲爾德訪問的重視和改善兩軍關係的意願。雙方在努力彌合分歧,尋找合作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