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堡半球實驗

2021-01-15 2016級304森林中隊

又到周四,同學們期待的創客小實驗又開始啦!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實驗材料:

一個針筒、兩個半球、兩個鐵環、一個密封圈、兩個單向閥、一片橡膠片、一個彈簧、兩根軟管、一個鐵鉤、馬克筆。

實驗步驟

1、將鐵環套入半球的孔中;

2、取一個單向閥,放入橡膠片,放入彈簧,小頭朝上,大頭朝下,蓋上另一個單向閥,在彈簧小頭方向做個標記(非常重要),單向閥兩頭插上兩根軟管;

3、在沒有記號的一端,連接一個半球,裝入橡膠圈,把另一個半球合上,按緊,確保密封;

4、兩兩合作,用針管連接軟管抽氣,直到軟管中不再有空氣。

讓我們來看看視頻重溫一下實驗過程吧

 

      同學們一邊看視頻,一邊迫不及待地動手操作起來。這個實驗需要大家非常地認真仔細,任何一點小錯誤都會導致實驗不成功。同時還需要兩兩合作,配合默契也是成功的關鍵。看,同學們多認真。

成功啦!兩個半球合在一起,怎樣用力也拉不開,還能用這兩個半球拎起書包呢!

實驗證明了什麼呢?

物體有壓強,水有壓強,這個實驗證明了大氣也是有壓強的,而且還很大。什麼是壓強?用右手手指垂直按在左手手掌心上,左手就受到了壓力。

讓我們了解下真實歷史上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託·馮·格裡克為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他和助手做了兩個黃銅的半球,直徑約37釐米(比籃球還大)。把兩個半球中間墊上橡皮圈;灌滿水合在一起;然後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內形成真空;最後把氣嘴上的龍頭擰緊封閉。

      第一次實驗:8匹馬,在球的兩邊各拴4匹「拔河」.但是,銅球原封不動。

      第二次實驗:16匹馬「拔河」。突然「啪!」的一聲,銅球分成原來的兩半。

實驗原理

1.平時,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沒有大氣作用似的。

球內大氣壓力=球外大氣壓力

2.抽成真空後,球內沒有向外的大氣壓力了,只有球外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所以這兩個半球必須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

球內大氣壓力=0

球內大氣壓力+16匹馬向外的拉力=球外大氣壓力

你知道大氣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嗎?

1.鋼筆吸墨水:(先擠掉墨囊中的空氣,讓它接近真空,然   後鬆手,墨水就被大氣壓推進了墨囊)

2.玩偶上的吸盤和掛毛巾的吸盤掛鈎:(擠掉吸盤中的空氣,這樣大氣壓就把吸盤牢牢固定在光滑牆壁上了。

3.家裡媽媽收納棉被的真空收納袋:(把袋子裡的空氣吸掉,大氣壓就把棉被壓成薄薄的一層,節約了空間)

大家回家試試,這個球究竟可以掛起多重的物體,需要幾個人可以分開呢?

 

 


相關焦點

  • 馬德堡半球科技實驗
    本次志願活動是以科技教學為主,讓學生親自動手參加各種各樣的科學小實驗,讓學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並在此之中穿插關於環保的小知識,提高學生們的環保意識、培養環保習慣。本次科技課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馬德堡半球實驗的詳細解說,由參加志願的其中一位同學充當老師,運用PPT為大家上課,講解關於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歷史故事和教育意義;其餘三位同學充當助教,在老師講解過程中維持課堂秩序,幫助小朋友們進行操作實驗並積極解決學生們的疑惑,給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們分發小禮品,並拍照記錄課堂過程。
  • 物理史上偉大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在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中,靜靜地躺著兩個碩大的半球形金屬物體。除了體積以外,這兩件物體似乎沒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若看旁邊標註的說明,那麼它們的名字絕對無人不知——馬德堡半球。而它也是在尚未存在科普概念之時,就擔當了現場互動版科普最好的範例。
  • 長知識 | 升級版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1654年5月8日,德國的馬德堡市曾公開做了一個實驗,市長,發明抽氣機的奧託.格裡克在每個半球的環上各拴上4匹壯馬同時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無法分開。最後,兩邊各用了8匹大馬,隨著一聲巨響,銅球才一分為二。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說明,大氣壓強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十分強大。實驗中,將兩個半球內的空氣抽掉,使球內的空氣減少,球內氣壓降低。球外的大氣便把兩個半球緊壓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開了。
  • 我與馬德堡半球|跟宇宙結婚
    這道題的答案通常會是以下兩個知識點中的一個:「託裡拆利實驗」 或 「馬德堡半球實驗」。(佛羅倫斯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託裡拆利像,圖片來自網絡)我非常喜歡這道題,每次都能答對。這也是每次物理考試中,我唯一確定能拿分的題。
  • 科學實驗丨八匹馬都拉不開的馬德堡半球,在家輕鬆實現
    科學實驗丨八匹馬都拉不開的馬德堡半球,在家輕鬆實現 2019-12-04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四十八期:馬德堡半球實驗的組織者——奧託格裡克
    這一天,格裡克和他的助手製成了兩個銅半球,直徑30多釐米,並請來一大隊人馬,在郊區進行了這次「大型實驗」,市民們爭先恐後地趕來參觀,十分熱鬧,有的說這樣,有的說那樣;有的支持格裡克,希望實驗成功;有的斷言實驗會失敗;人們在議論著,在爭論著;在預言著;還有的人一邊在大街小巷裡往實驗場跑,一邊高聲大叫:「市長演馬戲了!市長演馬戲了!」
  • 11.20 馬德堡半球!
    ;1646年當上了家鄉馬德堡的市長,在任35年。1654年5月8日,蓋裡克在雷根斯堡向當時的神聖羅馬皇帝斐迪南三世展示了他所設計的半球實驗。用自製的真空泵將球內的空氣抽掉,此時兩個沉重的銅製半球在沒有任何接著劑的輔助下緊密地合二為一。
  • 第6期科學分子│簡易「馬德堡半球實驗」
    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長奧託馮.格裡克為了向世人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及強大力量,他在市郊用直徑約37釐米的兩個黃銅半球做了一個「大型試驗」:(1)兩個黃銅的半球殼中間墊上橡皮圈(相當於密封墊);(2)往球殼內灌滿水
  • 免抽氣馬德堡半球演示器——《創思實踐活動指南》案例解讀
    馬德堡半球實驗是一個即有趣又非常麻煩的實驗,但實驗最為麻煩的是要使用笨重的抽氣機將半球內的那點氣體抽出來。讓我們先來看看2015年3月23日上午《新聞大求真》在株洲南車電力機車廠進行的這場升級版的馬德堡半球還原實驗:中國最大馬德堡半球實驗     實驗首先用八匹馬(左右各4匹)來進行對拉,根據實驗結果,八匹馬並不能拉開半球,因為大氣壓的強度遠遠大於八匹馬全力工作的力量。
  • 馬德堡半球在太空中,是否能輕而易舉打開?看NASA曾犯的錯!
    在初中的物理書上我們都看到過這樣一個實驗叫做馬德堡半球實驗,其實這個實驗是由當時馬德堡的市長,也是德國的物理學家所進行的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的出現也證明了地球上大氣壓的存在,在一個直徑約為0.36米的銅球當中,將內部的空氣抽乾,讓它處於真空的狀態,兩邊各有8匹馬,用這16匹馬把真空吸在一起的銅球所拉開。那麼這16匹馬用了多大的力量才把馬德堡半球拉開的呢?
  • 太空中馬德堡半球很容易打開嗎?很抱歉,當年NASA就犯了致命錯誤
    馬德堡半球是一個形象展示大氣壓的實驗,一個直徑0.36米的對開銅球,合在一起將內部抽成高真空,然後兩邊各8匹馬,當然16匹馬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但拉開這個銅球也花了不少力氣。馬德堡半球實驗太空中能拉開馬德堡半球嗎?1654年由德國物理學家、時任馬德堡市長奧託·馮·居裡克舉行的一個展示大氣壓的實驗,因為非常形象,現在還是中學物理中的經典實驗被繼續保留!儘管馬匹最後將銅球拉開了,但大家應該很好奇,標準的馬德堡半球大概需要多少牛頓的力才能拉開?
  • 拉開馬德堡半球要多大力氣?NASA忽略一變化,差點毀了木星探測器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是存在的,在太空中進行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NASA就忽視了這個變化,差點毀了木星探測器。實驗過程順利,他找來幾個人站在兩邊,用力分開兩個半球,結果紋絲不動。格裡克見狀便明白大氣壓比他預估的還要高,隨後找了16匹馬,兩邊各8匹,用繩子拴住兩個半球。
  • 馬德堡半球在太空裡能輕鬆拉開?NASA:不一定,我們有失誤的經歷
    伽利略認為科學理論需要實驗來證明,他本人就認為空氣有重量。受到老師的影響,託裡拆利製造出了初代版本的氣壓計,測量出了大氣壓的值,也將他的發現公布了。能接受大氣壓存在的人卻不多,有些人深受亞里斯多德的影響,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世界萬物除了空氣和火之外都有重量,他們還不太能接受託裡拆利的理論。格裡克知道後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沒人相信,是因為他們沒有親眼看見實驗嗎?
  • ...的「計算機―雷射漢字編輯排版系統」通過;德國馬德堡半球實驗
    1654.5.8德國馬德堡半球實驗他匆匆忙忙找來玻璃管子和水銀,重新做託裡拆利這個實驗,斷定這個實驗是準確無誤的;再將一個密封完好的木桶中的空氣抽走,木桶就「砰!」的一聲被大氣「壓」碎了!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兩個半球,直徑14英寸,即30多釐米,並請來一大隊人馬,在市郊做起「大型實驗」。
  • 馬德堡市長看了這篇微信說:萬萬沒想到……
    橄欖樹創客之夜獨家承辦的「馬德堡」杯拔河比賽火熱進行中~花式拔河?這個道具似乎有點特別呢……相信初高中同學以及家長朋友們已經看出來了這是什麼實驗,先賣個關子唄,文末有彩蛋哦!用一段影片會更直觀哦,馬德堡半球實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為什麼16匹馬拉不開兩個半球?
    讓馬來拉兩個合在一起的半邊鐵球,這是由德國的一個熱愛科學的市長提議的實驗。實驗發生在17世紀,市長的名字叫奧託?馮?格裡克。這個市長可不簡單,他非常喜歡科學實驗,而且博學多識。因為小的時候經常聽有關物理學家伽利略實驗的故事,所以他對物理這門學科充滿了興趣。
  • 十八匹馬都拉不開的球,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下馬德堡半球的原理吧
    馬德保半球亦作馬格德堡半球,在1654年時,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託.馮.居裡克於羅馬帝國的雷根斯堡(今德國雷根斯堡)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大氣壓力的存在。我們自己也動手做個這樣的實驗,感悟科學家他們的智慧。
  • 大氣壓實驗合集(一)
    同學們好,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但是課堂時間寶貴,很多實驗沒能呈現給大家。
  • 厲害了中華:西漢就創造了真空環境並進行實驗
    可是你知道了,有記載的最早發現真空環境並進行可重複實驗,是在公元前2世紀我國的西漢時期。淮南萬畢術這本主要談人為和自然變化的古籍,大約成書於公元前2世紀,作者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前179—前122)所招致的淮南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