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抽氣馬德堡半球演示器——《創思實踐活動指南》案例解讀
>(指導老師:林勝貴),該設計不需要任何抽氣機便可使「馬德堡半球」內部產生真空。讓我們先來看看2015年3月23日上午《新聞大求真》在株洲南車電力機車廠進行的這場升級版的馬德堡半球還原實驗:中國最大馬德堡半球實驗 實驗首先用八匹馬(左右各4匹)來進行對拉,根據實驗結果,八匹馬並不能拉開半球,因為大氣壓的強度遠遠大於八匹馬全力工作的力量。
-
物理史上偉大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在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中,靜靜地躺著兩個碩大的半球形金屬物體。除了體積以外,這兩件物體似乎沒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若看旁邊標註的說明,那麼它們的名字絕對無人不知——馬德堡半球。而它也是在尚未存在科普概念之時,就擔當了現場互動版科普最好的範例。
-
馬德堡半球在太空裡能輕鬆拉開?NASA:不一定,我們有失誤的經歷
關於大氣壓的知識,有點物理知識的人應該都清楚。大氣壓的發現者是託裡拆利,名氣不算大,不過他的老師卻十分出名,他是伽利略。伽利略認為科學理論需要實驗來證明,他本人就認為空氣有重量。受到老師的影響,託裡拆利製造出了初代版本的氣壓計,測量出了大氣壓的值,也將他的發現公布了。
-
馬德堡半球實驗
又到周四,同學們期待的創客小實驗又開始啦!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
馬德堡半球科技實驗
本次志願活動是以科技教學為主,讓學生親自動手參加各種各樣的科學小實驗,讓學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並在此之中穿插關於環保的小知識,提高學生們的環保意識、培養環保習慣。本次科技課的主要內容是關於馬德堡半球實驗的詳細解說,由參加志願的其中一位同學充當老師,運用PPT為大家上課,講解關於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歷史故事和教育意義;其餘三位同學充當助教,在老師講解過程中維持課堂秩序,幫助小朋友們進行操作實驗並積極解決學生們的疑惑,給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們分發小禮品,並拍照記錄課堂過程。
-
第6期科學分子│簡易「馬德堡半球實驗」
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長奧託馮.格裡克為了向世人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及強大力量,他在市郊用直徑約37釐米的兩個黃銅半球做了一個「大型試驗」:(1)兩個黃銅的半球殼中間墊上橡皮圈(相當於密封墊);(2)往球殼內灌滿水
-
第四十八期:馬德堡半球實驗的組織者——奧託格裡克
這一天,格裡克和他的助手製成了兩個銅半球,直徑30多釐米,並請來一大隊人馬,在郊區進行了這次「大型實驗」,市民們爭先恐後地趕來參觀,十分熱鬧,有的說這樣,有的說那樣;有的支持格裡克,希望實驗成功;有的斷言實驗會失敗;人們在議論著,在爭論著;在預言著;還有的人一邊在大街小巷裡往實驗場跑,一邊高聲大叫:「市長演馬戲了!市長演馬戲了!」
-
我與馬德堡半球|跟宇宙結婚
我天生不愛科學。上中學時,物理是我最不喜歡的科目。上課我基本不聽,作業都靠抄。考試當然很少及格。好在因為人並不傻缺,會考前突擊了一番,也順利過了。當時我們每次物理考試,都會有一道 「科學史常識」 類的填空題。
-
長知識 | 升級版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1654年5月8日,德國的馬德堡市曾公開做了一個實驗,市長,發明抽氣機的奧託.格裡克在每個半球的環上各拴上4匹壯馬同時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無法分開。最後,兩邊各用了8匹大馬,隨著一聲巨響,銅球才一分為二。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說明,大氣壓強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十分強大。實驗中,將兩個半球內的空氣抽掉,使球內的空氣減少,球內氣壓降低。球外的大氣便把兩個半球緊壓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開了。
-
十八匹馬都拉不開的球,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下馬德堡半球的原理吧
馬德保半球亦作馬格德堡半球,在1654年時,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託.馮.居裡克於羅馬帝國的雷根斯堡(今德國雷根斯堡)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大氣壓力的存在。我們自己也動手做個這樣的實驗,感悟科學家他們的智慧。
-
11.20 馬德堡半球!
;1646年當上了家鄉馬德堡的市長,在任35年。蓋裡克使用一個裝滿水的葡萄酒桶,用黃銅泵將桶內的水抽出,但桶不太嚴實,水抽出後,不久即有空氣進入;用空心銅球代替木桶繼續實驗,起初抽起來比較輕鬆,後來活塞很難拉動了,再後來「卟」的一聲巨響,鋼球癟了;又換上更結實的銅球,這一次銅球沒有癟
-
拉開馬德堡半球要多大力氣?NASA忽略一變化,差點毀了木星探測器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是存在的,在太空中進行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NASA就忽視了這個變化,差點毀了木星探測器。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大氣壓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海拔高的地方,氣壓會明顯下降,人去了這裡會感到身體不適,出現高原反應。但是以前的人們還不知道「大氣壓」的存在,他們只知道海拔高的地方不能去,去了身體就不舒服。也正是為了探究這背後的原因,人們逐漸發現了大氣壓的存在。
-
太空中馬德堡半球很容易打開嗎?很抱歉,當年NASA就犯了致命錯誤
馬德堡半球是一個形象展示大氣壓的實驗,一個直徑0.36米的對開銅球,合在一起將內部抽成高真空,然後兩邊各8匹馬,當然16匹馬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但拉開這個銅球也花了不少力氣。馬德堡半球實驗太空中能拉開馬德堡半球嗎?1654年由德國物理學家、時任馬德堡市長奧託·馮·居裡克舉行的一個展示大氣壓的實驗,因為非常形象,現在還是中學物理中的經典實驗被繼續保留!儘管馬匹最後將銅球拉開了,但大家應該很好奇,標準的馬德堡半球大概需要多少牛頓的力才能拉開?
-
為什麼16匹馬拉不開兩個半球?
讓馬來拉兩個合在一起的半邊鐵球,這是由德國的一個熱愛科學的市長提議的實驗。實驗發生在17世紀,市長的名字叫奧託?馮?格裡克。這個市長可不簡單,他非常喜歡科學實驗,而且博學多識。因為小的時候經常聽有關物理學家伽利略實驗的故事,所以他對物理這門學科充滿了興趣。
-
...的「計算機―雷射漢字編輯排版系統」通過;德國馬德堡半球實驗
1654.5.8德國馬德堡半球實驗無論在軍旅中,還是在市府內,都沒停止科學探索。1654年,他聽到託裡拆利的事兒,又聽說還有許多人不相信大氣壓;還聽到有少數人在嘲笑託裡拆利;再聽說雙方爭論得很激烈,互不相讓,針鋒相對.因此,格裡克雖在遠離義大利的德國,但很抱不平,義憤填膺。
-
馬德堡市長看了這篇微信說:萬萬沒想到……
用一段影片會更直觀哦,馬德堡半球實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實驗器材看起來很簡單,根據剛才觀看的視頻,大家都大概了解了馬德堡半球實驗的過程。接下來上「大傢伙」了,這次老師們拿出了和馬德堡半球實驗中很像的銅材半球,它的直徑大約有10cm,是剛才同學們用到的小球的好幾倍。然後用抽氣泵將球內的空氣抽空,形成真空……
-
馬德堡半球在太空中,是否能輕而易舉打開?看NASA曾犯的錯!
在初中的物理書上我們都看到過這樣一個實驗叫做馬德堡半球實驗,其實這個實驗是由當時馬德堡的市長,也是德國的物理學家所進行的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的出現也證明了地球上大氣壓的存在,在一個直徑約為0.36米的銅球當中,將內部的空氣抽乾,讓它處於真空的狀態,兩邊各有8匹馬,用這16匹馬把真空吸在一起的銅球所拉開。那麼這16匹馬用了多大的力量才把馬德堡半球拉開的呢?
-
不出門,我們獨家開放500+節親子科學實驗課在家學!歡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越來越嚴重,各省市幾乎都啟動了防護肺炎疫情的一級響應機制。今年過年呆在家裡不出門、不串門、不聚會,已經成為全國人民共同的生活狀態。1月23日,教育部再發通知,要求教育系統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必要時要對學校教學安排作出調整。
-
大氣壓實驗合集(一)
同學們好,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大氣壓強,但是課堂時間寶貴,很多實驗沒能呈現給大家。
-
Technology 科技丨電子科技,馴服強悍的真空力量
1654年馬德堡市長奧託·馮·格裡克向皇帝展示了他所設計的半球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