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醫療有多遠?看美國人奧爾森尋找治療癌症的基因數據歷程

2020-11-27 騰訊網

導語

能夠幫助布萊斯·奧爾森找到抗癌藥物的基因(DNA)數據管理目前處於「一團亂麻」的狀態。「為什麼沒有建立更好的技術體系以使用這些基因數據?」

美國人布萊斯·奧爾森(BryceOlson)是一位在超級計算巨頭英特爾公司工作了15年的信息技術營銷主管。六年前,當時44歲的他患上前列腺癌,接受了切除前列腺和精囊的手術。

當腎上腺素激增、臀部因轉移的腫瘤而劇烈疼痛時,他對腫瘤學家說:「我想給癌症進行基因測序。」

但是,波特蘭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醫學中心的醫生在聽到奧爾森的請求後表示,這沒有意義,尤其是當基因測序之後,市場上卻沒有治療基因突變的藥物。

目前儘管有少數與患者基因相匹配的靶向癌症治療方法,但沒有一種治療前列腺癌的方法得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奧爾森逐漸認識到這個事實。

但這次談話改變了他的生活,因為它標誌著他與美國醫療系統結束的時刻——或者說,他開始了與癌症「護理標準」做鬥爭的時刻。

奧爾森時常穿著一件黑色t恤,上面用重金屬字體寫著「測序我(Squence Me)」。6年來,他會在醫療保健活動上向觀眾宣揚,病人們應該從醫療護理機構收回對自己健康的控制權,並要求更好的癌症護理服務。在他的網站上,他給病人提供了一張「戰鬥卡」,上面寫著怎麼應對醫生抵制的回擊措施。

如果你的醫生拒絕進行基因測試呢?「嗯,那你需要一個新醫生!」他大聲喊著,時常贏得熱烈的掌聲。

癌症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

在與醫生對話不久後,他得知癌症已經擴散到了他的骨頭上——造成了四分之一大小的損傷——並且是不可治癒的。他在醫院停車場的車裡歇斯底裡地哭泣,同時他大聲播放著收音機,並不停地尖叫著「他媽的!」

隨後,他發現有統計數據顯示,4期前列腺癌患者在隨後五年的生存率為28%。奧爾森剛剛完成六個月的化療。儘管聽說現今是癌症治療的「黃金時代」,但醫生只是為他開了多西他賽的治療處方。多西他賽於1986年獲得專利,通常用於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以及頭頸癌患者。這種藥物毒性太大,因其可怕的副作用而贏得了「太可怕了」的稱號。奧爾森也體驗到這一切:零能量、脫髮、骨痛、口腔潰瘍、便秘,以及雙腳麻木的感覺,就像針在戳他,讓他很難保持平衡。

「我想知道,在基因層面上,是什麼導致了我的癌症,」布萊斯·奧爾森說。照片:魯本·吳

他6歲女兒好朋友的母親非常關心他們,要求學區將一年一度的父女舞會從春天提前到秋天,以確保他能參加。在那幾個月裡,他試圖儘可能多地和他的女兒在一起。

在家裡,他會在她畫畫的時候彈吉他,或者播放他最喜歡的80年代電影,比如《早餐俱樂部》和《粉紅佳人》。儘管她太年輕,無法理解這些事情,但他想確保她不會錯過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體驗。他還鼓勵她不要吸毒,只和對她好的男孩約會——以防他以後沒有這種教育機會。

奧爾森很感激她沒有理解他到底病得有多重。他還寫了歌,錄了下來,讓她長大後聽。他最喜歡的一句歌詞來自他的歌曲《我的女孩》:你不會再看到我,但我會一直在你的心裡。

有時他對這個世界感到憤怒,有時他坐在窗前的沙發上,看著人們走過,知道他們正在計劃周末和暑假,他被悲傷淹沒了。他對平凡的細節感到好奇:如果他只穿一個季節,他應該買新的冬裝嗎?像刷牙這些事情,讓他感覺像是荒謬地浪費時間。

奧爾森認為他臀部的劇痛意味著癌症也在那裡擴散。他對下一個推薦的治療方法不感興趣。根據影響全國腫瘤學家決策的國家綜合癌症網絡指南,他當時的選擇是另一種老式的激素療法或免疫療法,該療法於2010年獲得批准,將患者的平均壽命延長了4個月。

「我想知道,在基因層面上,是什麼導致了我的癌症,」他詢問醫生。

2014年,儘管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中心是美國少數幾個建立了內部DNA測序實驗室的醫療中心之一,但奧爾森知道他的請求不同尋常。但作為一名在超級計算巨頭英特爾工作了15年的信息技術營銷主管,他對被稱為基因組學的遺傳科學的了解也比大多數人多。在被診斷患有癌症後,他要求加入公司新成立的醫療保健團隊,該團隊正在與幾個機構合作,創建處理大量基因組數據的工具。

奧爾森希望可以利用他的基因測序結果來詢問是否有其他癌症藥物可供使用,或者進行臨床試驗,這將給他一個生存的機會。不過,他的醫生說,押注於一種未經證實的藥物風險太大。「現在不推薦使用,」他說。但是他同意做基因測序。

癌症治療的黃金時代?

今天,我們真正處於癌症治療的黃金時代。

2019年,美國有1690萬癌症倖存者,預計到2029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2170萬。在過去的幾年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數量空前的抗癌藥物,包括5月份針對具有某些基因突變的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兩種新藥物。現在,針對30多種癌症的靶向治療藥物數量驚人,約1100種新的癌症藥物和疫苗正在開發中。在去年進行的癌症臨床試驗中,61%涉及生物標誌物的使用,而2000年為18%。

政府撥款甚至更多:2020年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年度預算為64億美元,增加了2.97億美元,用於支付125個額外的研究項目。

這些都反映了歐巴馬總統在2015年1月的國情諮文中宣布精確醫學倡議時提出的願景:一個多月前,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病理學家克里斯多福·科爾萊斯分析了奧爾森被切除的核桃大小的前列腺。用一種看起來像熟食燻牛肉切片機的設備將組織切成薄片。

實驗室裡的機器正在切割醫學樣本,技術人員使用組織切片機為DNA分析準備腫瘤組織。照片:魯本·吳

在顯微鏡下對組織進行染色以識別癌症後,惡性區域被放置在試管中,並與酶混合以釋放其基因秘密。產生的透明液體被放入測序儀中,在24小時內吐出150個字母的字符串,並將它們縫合在一起,以檢查與前列腺癌最相關的37個基因。(如今,許多實驗室可以分析導致多種癌症的300到600個基因。)該機器將奧爾森腫瘤的變化與「參考集」進行比較,以查看哪些是異常的,該「參考集」由健康DNA的群體平均值組成。然後考爾斯不得不查閱文獻,找出哪些可能會讓奧爾森生病。

「醫生認為,每個病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是試圖儘可能地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他們的治療方法。你可以把輸血和血型匹配起來——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歐巴馬曾經用他洪亮的聲音說道。「如果把癌症療法與我們的遺傳密碼像血型匹配一樣簡單實現,同樣標準化,結果會怎麼樣?」

美國已經進入了個性化醫療的新時代。歐巴馬發言一年後,即201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21世紀治療法》,該法規定在七年內為時任副總統喬·拜登的癌症登月任務小組撥款18億美元,以加速癌症研究進展。藍帶小組報告的目標包括彙編患者的遺傳腫瘤數據,開發新技術來表徵腫瘤和測試治療,以及創建一個「國家生態系統」來促進癌症數據的共享和分析。

與此同時,該國的學術癌症中心配備了實驗室,培訓了臨床醫生,並創建了「分子腫瘤委員會」,定期開會審查患者的遺傳結果。私人檢測提供商,如基礎醫學、Tempus、Guardant Health和Caris Life Sciences,也通過提供實體腫瘤測序和最近的基於血液的「液體活檢」來填補空白,這些活檢可以檢測腫瘤或血癌脫落的微小DNA片段。他們的報告附有一份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非標籤藥物和相關患者臨床試驗的列表。

然而,正如奧爾森在會議上指出的那樣,讓腫瘤學家首先訂購DNA測試仍然是一項挑戰。個性化醫學聯盟6月份的一份報告發現,2019年儘管保險公司越來越多地為癌症/腫瘤轉移性患者提供了保險,但必要的醫療測試在美國各地「沒有得到一致利用」,即醫院們儘可能地能省則省(這點與國內醫院的過度檢查不同,目前國內正在改變這種過度醫療的制度)。

「我們需要的是大量的文化改變,尤其是對那些不經常在實踐中使用它的醫生來說,」莫尼卡·塔米表示。她是洛杉磯塞達斯-西奈醫學中心塞繆爾·奧欣綜合癌症研究所實驗治療學項目的聯合主任,她招募病人進行臨床試驗。「有些人沒有時間為他們的病人做基因組圖譜,或者對結果發表評論,或對他們可能不熟悉的治療建議感到不舒服。」

其他調查顯示(包括一項關於在社區實踐中工作的腫瘤學家的調查),85%的美國癌症患者在社區實踐中接受治療,並指出醫生也擔心患者的費用——既有意外的醫療費用增加,也有希望的破滅——當最閃亮的基因測序技術不能帶來奇蹟般的治癒時,他們該告訴病人什麼?

與任何新技術一樣,採用基因測序面臨一些阻礙:臨床醫生需要適應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曲線,包括跟蹤新測試、藥物批准、臨床試驗和不斷變化的治療指南。

分析腫瘤組織可以揭示許多癌症背後的基因驅動因素。照片:魯本·吳

更不用說這些測試正在產生大量新的基因信息,研究人員正在競相解釋和理解這些信息。他們遇到了所謂的「未知意義的變體」。腫瘤學家經常試圖向患者解釋為什麼他們現在不應該擔心這些基因突變——但也許有一天這些信息會有意義。

然而,讓所有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醫生、科技高管、隱私保護者和患者權益倡導者——目瞪口呆的是一個從一開始就顯得簡單得多的問題:我們如何處理所有重要變異的數據,以及我們如何讓這些數據對患者有用?

換句話說,我們如何獲取迄今為止產生的所有集體基因組數據,並找出為什麼某些具有某些基因突變和癌症狀態的人對某些藥物有反應?

面臨醫療數據不共享挑戰

拜登在2016年提交給歐巴馬總統的癌症月球拍攝計劃中設想了這樣一個世界,他寫道:「我們尋求更好地理解和打破阻止信息共享和阻礙癌症研究和治療進展的筒倉和煙囪,同時在國內外建立一個集中和協調的組織。」(他哀嘆說,當他的兒子博正在接受腦癌治療時,他的家人無法從馬裡蘭州貝塞斯達的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學中心和休斯頓的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博士安德森癌症中心獲得統一的健康記錄,因為這些醫療系統之間不兼容。)

然而,迄今為止,這一努力令人深感失望。有許多挑戰,例如如何組織、標準化和存儲大量的基因組、實驗室和臨床數據,並在保護患者隱私的同時,讓醫生根據病人需要可以調用美國龐大的電子健康記錄。

更大的障礙令人生畏:美國人生活在一個私人醫療機構不共享患者數據的國家。舊金山加州大學巴卡爾計算健康科學研究所主任阿圖爾·巴特說:「當涉及到競爭信息時,共享是有限的。美國航空不會與聯合航空或達美航空共享數據。」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生物學中心主任、生物醫學工程師史蒂文·薩爾茨伯格補充道:「研究人員的名氣來自他們自己的數據。他們的動機是推進自己的事業。他們需要發表論文並獲得資助。人們會分享數據,但需要外界的壓力才能做到。"

如果你患了癌症——你持有一份全新的DNA報告,揭示了你這種癌症的確切代碼——你肯定想知道哪些治療方法對像你這樣的其他病人有效。如果他們的醫生知道一些你的醫生不知道的事情呢?

2015年初,奧爾森得知他的PI3K基因信號通路發生了改變,這是細胞生長的重要調節因子。此外,他的PTEN腫瘤抑制基因發生突變,導致他的癌症變得極度活躍。他的醫生幫助他找到了一種被稱為PI3K抑制劑的藥物臨床試驗,這種藥物是由位於麻薩諸塞州尼達姆的生物製藥公司維拉斯特腫瘤公司開發的。

但是當奧爾森打電話給莫尼卡·塔米(在錫達斯-西奈的小組)詢問是否要進行試驗時,他被告知,臨床試驗名額已經滿了。直到他說:「我有基因測序數據,我是最適合的試驗者。」最終獲得一個名額。

奧爾森每隔幾周從波特蘭前往洛杉磯接受藥物治療並接受監測。不到六個月,他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腫瘤學家用來衡量患者癌症的癌細胞分泌的蛋白質)降也至零,他的骨骼病變大多也數消失了,奧爾森開始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以前。

名為VS-5584的藥物起作用了。

大約每六周,當醫生對奧爾森的血液進行採樣並掃描他的身體時,他的胃就會痙攣——這種現象在癌症患者中被稱為「掃描過敏」,但他總是收到癌症被控制的消息。「只要你做得很好,」他回憶他的醫生說,「你就可以無限期地堅持下去。」

癌症倖存者經常把他們的疾病視作「禮物」來談論,因為它能讓人們專注於生活中重要的事情。當感到時間寶貴時,你不會停留在糟糕的關係或令人心碎的工作中。當奧爾森想像他的訃告會上說些什麼時,他認為這包括「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兒子和朋友;他喜歡衝浪和滑雪,有一群親密的朋友,他們喜歡打扮成80年代的搖滾歌手,在波特蘭附近唱卡拉ok」。他原本打算在英特爾呆到退休,然後在哥斯大黎加和俄勒岡州海岸之間分配時間。奧爾森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他只是覺得這沒有什麼意義。

有了基因組學,他突然覺得有一種使命去傳播它是如何拯救他的生命的。作為一名長期的歌手兼詞曲作者,奧爾森招募了六名當地藝術家,包括十二月派的珍妮·康利和汽車旅館的瑪莎·戴維斯,共同製作了一張專輯FACTS(通過歌曲抗擊晚期癌症),以傳播對DNA測序的認識。奧爾森穿著他的「序列我(Squence Me)」襯衫,於2017年3月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SXSW發布專輯。

在此期間,奧爾森也慢慢痛苦地意識到他的婚姻走到了盡頭。22歲時,他和大學時的戀人結婚,當時他大二,她大四。他們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奧爾森睡在地下室,他們有各自獨立的朋友和活動。「當你認為你能活到80歲時,你認為你可以忍受到你的孩子上大學,」他說。但是當他意識到他不想讓他的女兒認為這是一個健康的婚姻時,他突然明白了,比起孤獨終老,奧爾森突然更害怕在一段不盡人意的關係中死去。

癌症復發

一年後,莫尼卡·塔米告訴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擔心這種藥物對心臟毒性太大,其安全性仍在一期臨床試驗中進行測試。接下來是另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在全國四個地點和英國一個地點的75名患者中,布萊斯·奧爾森是罕見的成功案例。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同情使用計劃,奧爾森從其他地點的調查人員那裡收到了剩餘的藥物:只有九個月的供應量。

奧爾森開始慌了。他不知道一旦藥物用完該怎麼辦。他打電話給維拉斯特,懇求道,「你不能就這樣打斷我,」並問他是否能拿到配方,這樣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製造商。但是在平安夜,奧爾森得知公司已經把專利還給發明者。他被警告說,他也可能會出現心臟併發症。

2017年3月——也就是他的VS-5584供應即將耗盡的同一個月——奧爾森的胃因為另一個原因出問題了。當他登錄到一個病人門戶網站查看他最近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數字時,他看到這些數字是向上的。

病情緩解整整兩年後,癌症又復發了。

回想奧爾森的醫生建議進行維拉斯特試驗,尋找針對與他的癌症相關的藥物的決定,答案似乎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基因組學對個性化治療的革命光芒開始暗淡:當一種藥物停止工作時會發生什麼?所有這些基因信息——這是病人幾年前才會想到的意外之財——是如何繼續發揮作用的,尤其是當癌症的DNA比任何人意識到的都要複雜的時候。

「我們知道晚期癌症變化很快,」俄勒岡州健康與科學騎士癌症研究所主任布萊恩·德魯克說,他在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導致了格列衛的發現,這是白血病靶向治療的突破。「針對一種基因異常可以獲得巨大的反應,但隨後它會發生變化並產生耐藥性。其他途徑可以取代最初的突變,並導致癌症復發。」

這就是為什麼鳳凰城轉化基因組研究所定量科學副主任尼古拉斯·朔爾克(Nicholas Schork)表示,癌症研究可以受益於他所說的「怪物資料庫」,其算法可以顯示細微差別和模式。

「如果你是一名腫瘤學家,你不知道給病人服用什麼藥物,如果你能把你病人的測序腫瘤與其他腫瘤進行匹配,並知道它們是如何治療的以及它們是如何反應的,你更有可能找到一種有效的藥物,」朔爾克說。

更有價值的是,如果該資料庫還包括其他重要信息,如患者失敗的其他治療、癌症的階段和特徵,以及癌症是如何突變和產生耐藥性的,這會促進研究的深入。

朔爾克設想了兩種情況。第一:私營公司可以建立這樣一個資料庫,然後收取訪問費。然而,問題是這對負擔不起的病人是否公平。「這可能會損害他們接受癌症治療的能力。這會危及他們的生命,」他說,「你是不是在製造一種只有富人——而不是窮人——受益的局面?」

第二,這種信息可以被視為每個人都可以獲得的公共物品,由納稅人的錢資助,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公共機構管理。「這是醫學界需要進行的一場辯論,」朔爾克說,「這是我們這個社會必須處理的事情。」

曾經討論過這個話題。2013年,美國最高法院就生物信息的所有權發表聲明,裁定人類基因不能獲得專利。在這一裡程碑式的一致決定中,法官們表示,儘管Myriad Genetics公司的專利聲明稱,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變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有關,但「無效,因為它們是涵蓋了生物信息的產品」。

還有其他政府先例,認為基因組信息應該被視為一種社會福利。2014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發布了基因組數據共享政策,該政策要求任何機構資助的科學家將未識別的人類數據發布到開放的研究庫中。

「這些都是自上而下的影響變革的努力,這樣數據共享和開放獲取就融入到了資助項目中,」腫瘤學家Eliezer Van Allen說,他負責Broad Institute「把我算進去」倡議的轉移性前列腺癌項目。該項目與位于波士頓的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合作,直接從8000多名患者身上採集了5種不同類型癌症的血液和組織樣本。在內部對樣本進行測序,然後通過NIH通道分發收集的數據。

在NCI於2015年啟動的治療選擇分子分析項目中,試驗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近40種治療手段中藥物對靶向基因改變的有效性。

政府強制數據共享的另一種方式是通過其2007年的要求,即大多數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究者註冊臨床試驗,並向聯邦資料庫報告他們的研究結果臨床醫生網站(clinicaltrials.gov)在十年前創辦。

然而,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一項科學調查顯示,儘管NIH和FDA在2017年試圖加強執法力度,但調查人員照例無視這一要求,逍遙法外。

在調查了4700多個試驗後,該雜誌發現,在184家贊助機構中,至少有5項試驗於去年9月到期,其中「30家公司、大學或醫療中心從未在一個截止日期前完成……[並且]未能報告67%的試驗結果。」

臨床醫生網站原負責人(2005年至2018年間)黛博拉扎林(Deborah Zarin)表示:「合規性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她現在在波士頓布裡格姆女子醫院研究臨床試驗設計和報告。今年8月,FDA威脅要採取新一輪的法律行動並可能罰款。

與此同時,許多醫學期刊正在通過施加一種壓力迫使數據透明化,即將其作為衡量能否在其網站上發表內容的一個因素。從2019年開始,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要求調查人員在註冊試驗時提前披露數據共享意圖。除了提供匯總結果外,還必須包括是否計劃披露未識別的參與者數據,以顯示個人對幹預的反應。

黛博拉扎林表示,潛在的好處是,這些研究對象的信息可能有助於醫生做出治療決定,他稱編輯的立場是一個「重要趨勢」,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數據共享。

委員會表示,儘管共享這一額外的數據層並不是強制性的,但它很容易被視為一種期望,尤其是當你考慮到這句話時:「調查人員應該意識到,編輯在做出編輯決定時可能會考慮到數據共享聲明。」

儘管努力鼓勵提高透明度,許多調查人員披露的信息卻少得驚人,特別是涉及失敗的信息,而失敗的案例佔到了審判的90%。根據FDA的指導方針,研究人員必須為中途停止的試驗提供「任何可用的數據」。然而,任何有興趣了解Verastem VS-5584的命運的人都不會從公司的報告中得到什麼信息。招聘狀態簡單地寫著:「已終止(缺少招聘,公司決定取消5584開發的優先權)。」沒有發布任何結果。

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前列腺癌基金會全球研究和科學交流主任安德裡亞.米亞希拉說,對於正在研究新療法或試圖開發新療法的科學家來說,這種信息的缺乏尤其令人沮喪。

「現在有很多試驗測試病人的基因突變。也有許多患者接受實驗性治療,但報導不一致或根本不存在,」她說。「在文獻中也經常看到病人表現出異常反應的病例報告,但沒有反應的病人的其他數據很少。」或者他們不包括像奧爾森這樣的病人,他們一開始很活躍,後來完全停止了反應。

新嘗試

2017年,Verastem公司生產的PI3K抑制劑停止工作後,奧爾森回到雪松西奈的Monica Mita詢問是否進行另一次試驗。這一次,他發現了另一種PI3K抑制劑的第一階段試驗,這是由禮來製藥公司生產的。不過,最近的地點是在俄克拉荷馬城。所以奧爾森開始每兩周從波特蘭飛往那裡。

奧爾森知道他很幸運。作為英特爾的高管,他有能力搭上飛機。只有不到5%的成年癌症患者參加了臨床試驗,而旅行費用是一個重要原因。不得不請假找託兒所也是如此。

不到兩個月,奧爾森就退學了。他的PSA增加了一倍。他擔心自己的癌症已經改變,對PI3K抑制劑不再有反應。

消息更糟了:他的T5椎骨有一個新的病變。他不禁想起杜克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那些骨骼中有癌症且化療失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是21個月。

那時,奧爾森已經停止了廣泛的社交,特別是與他的父母。自從他的弟弟在2011年的一次入室搶劫中被刺死後,奧爾森覺得有責任不去加重他們的悲傷。他們已經經歷了足夠多的心碎。

所以他讓一位病理學家從病變處提取DNA,但測序結果顯示同樣的突變,而且沒有任何好的新藥或試驗可以嘗試。

與此同時,奧爾森的「測序我(Squence Me)」項目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他被邀請在癌症藥物製造商羅氏的年度會議和活動上發言,包括南塔基特項目、國家基因諮詢師協會和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福布斯》和《統計》雜誌也採訪了他。

令人諷刺的是,奧爾森成了基因組學的福音傳道者。然而,最近的一系列治療已經不再對他有幫助了。

最讓他沮喪的是,他對癌症研究的了解已經足夠多了,知道沒有什麼是確鑿無疑的。有幾種突破性的藥物還沒有在他的癌症上進行測試。有新的組合、劑量、靶點和作用機制。另外,一些最新的基因組學發現與命名腫瘤的DNA沒有多大關係,而是測量了其他生物標誌物,如腫瘤突變的數量和細胞自我修復的能力。其他的研究集中在癌症的「微環境」以及如何在整個身體中存在不同的微環境。

是的,癌症治療既有運氣,也有藝術。腫瘤學家經常把它比作「打鼴鼠」:在一種方法消失在視線之外之後,你繼續用科學在某個特定月份或某一年提供的任何錘子來打擊下一個出現的任何東西。

奧爾森說:「在像斯隆·凱特林這樣的地方,基因方面,看起來像我的病人正在服用一種神奇的藥物組合。但我永遠不知道那是什麼,因為我們不分享它。」

所以奧爾森開始嘗試創建自己的資料庫。他聯繫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癌症基因組學研究員Pablo Tamayo,看他是否會承擔一個新的研究項目,將奧爾森癌症的基因數據與其他癌症患者進行比較。Tamayo和他的兩位同事發現了500多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公共數據集,並開始搜尋。

他們鎖定了八名看起來很般配的病人。「但是我們不知道奧爾森感興趣的任何治療方法是否有反應,」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癌症目標發現和發展中心主任塔馬約說,「我們的系統不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設置的。」

然後他們問布羅德研究所的範艾倫,他也是波士頓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專注於計算癌症基因組學的副教授,看他是否能填補空白。範艾倫不得不打電話給他親自認識的醫生,查看這八名患者的記錄。但沒有人接受過奧爾森想知道的任何實驗療法,當他們得到數據時,一半已經死亡。

這時,他的新腫瘤學家,加州大學穆雷斯分校癌症中心的拉納·麥凱開始擔心:奧爾森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正在上升,而他卻在追求沒有藥物的徒勞的研究結果。

他在2017年通過癌症研究界一位同事的同事認識了麥凱。這位年輕的醫生以數據驅動的精確醫學領域的領導者而聞名,她對前列腺癌為什麼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特別感興趣。奧爾森立刻喜歡上了她熱情的舉止和在治療方法上富有創造性的意願。他稱她為他的「腫瘤靈魂伴侶」。

相關焦點

  • 個性化癌症治療:綜合的基因組分析方法及其在臨床的應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數據文摘。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背景  近期,隨著癌症基礎研究的不斷進步,癌症診斷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更多針對性治療手段的增加,個性化治療突飛猛進,為治癒癌症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 基因圖譜分析提供了許多癌症治療方案
    根據一項由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認可,由桑福德醫療系統(Sanford Health)開展的研究,腫瘤的基因圖譜分析為疾病治療提供了新的途徑
  • AI賦能醫療,距離真正應用還有多遠?
    現場,他們就人工智慧如何賦能智能醫療、智能醫療商業化路徑等話題進行了多維度的熱議和探討。腫瘤/癌症診斷,新技術如何各顯神通?2011年IBM利用AI認知系統Watson閱讀醫學文獻、論文、協助醫生提供個性化專業治療建議,這一舉動拉開了AI賦能醫療行業的大幕,掀起了智能醫療的浪潮。
  • EMBO J:發現癌症個性化治療標記物
    這一發現可能與某些癌症的治療有關。TRAIL在治療癌症中潛力巨大,因為它可以選擇性地誘導癌細胞死亡。自1995年發現以來,許多臨床試驗都致力於這種藥物的研究。然而,並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對這種治療有反應。現在巴塞隆納IRB的研究人員證實了高水平的TP53INP2與肝癌和乳腺癌細胞對TRAIL的反應增強之間的關係。
  • 基因檢測技術,對治療癌症幫助有多大?
    癌症是目前世界性的醫學難題,目前的醫療技術攻克癌症尚需時日。癌症的靶向治療由於針對性強、副作用小而受到臨床追捧,但靶向治療前對於患者癌症分子變異類型的診斷非常重要。隨著靶向藥物治療的逐漸普及,近幾年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也逐漸廣泛應用起來。基因診斷能夠幫助腫瘤醫生針對不同分子變異類型的病人選擇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從而實行靶向藥物治療。
  • 解析蛋白質是個性化精準醫療的未來
    與此同時我們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一些樣本的分析,包括組織、尿液、血液等樣本,同時我們進行了多種癌症以及心臟病、變異型疾病,罕見病等疾病的相關研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們和碳雲的未來發展前景,包括我們數據的匹配度都非常高。
  • 精準醫療有多遠?WeGene通過基因檢測能告訴你健康風險和遺傳性疾病
    精準醫療有多遠?與傳統醫療相比,精準醫療可以說是一種主動醫療,即在早期篩選、發現早起疾病並進行治療,從而實現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經典案例來自於2013年,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對外宣布接受預防性的雙側乳腺切除手術,以降低其罹患癌症風險。據朱莉在《紐約時報》上「我的醫療選擇」一文透露,她在進行自己的基因檢測時,發現自己攜帶乳腺癌1號基因(BRCA1),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
  • 個性化癌症疫苗、諾華CAR-T 免疫治療進入了怎樣的新階段
    貝殼說特邀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理研究所和中國藥科大客座教授、《國際醫藥動態》雜誌主編、江蘇健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建新作客線上沙龍,獨家解讀免疫治療和個性化癌症疫苗的發展前景。1.為什麼說這兩大研究發現具有裡程碑式意義?2.這兩項科研成果有何實質性不同?
  •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
    摘要 【精準醫療時代到來 概念股活躍】精準醫療時代到來,截至目前,概念股走強。   隨著醫學技術提升、就醫環境改善,困擾人們的複雜疾病是否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療?
  • 癌症治療新研究!基因編輯療法或使癌細胞永久失活
    11月22日消息,據《科學進展》雜誌日前報導,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CRISPR/Cas9系統在治療侵入性癌症方面非常有效,這是在尋找癌症治癒方法邁出的重要一步。特拉維夫大學生物醫學與癌症研究學院負責研發的副院長丹·皮爾教授稱,這是世界上首個證明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可用於有效治療活體動物癌症的研究。該方法並非化學療法,無副作用,而且經此方法治療的癌細胞將永遠不會再具有活性。
  • 用算法尋找腫瘤的分子弱點,代碼真的能治癒癌症?
    在過去的四年中,她嘗試了許多艱苦的治療,包括全腦放射治療,她還一直在服用乳腺癌藥物Herceptin,但她的腫瘤仍在增長。現在,她有機會嘗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種名為ruxolitinib的藥物,最初旨在治療血液和骨髓相關的癌症。
  • 精準醫療於2017年在癌症方面取得突破
    導語: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個人基因組、腫瘤基因組、環境基因組學、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物醫學向數據密集型科學的逐步轉化,「精準醫療」作為生物和醫學領域的一個全新概念應運而生,為臨床病症更為準確、有效的診斷、治療提供積極的指導作用。這個視頻為向我們展示了2017年精準醫療的突破,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 童春容主任:血液腫瘤的治療將越來越個性化
    但是每個患者都具有生物學和社會學的獨特性,導致同一疾病患者對治療反應有很大差異,很多因素可影響療效和毒副作用。 隨著新藥研發與臨床探索不斷提速,癌症的傳統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近年來越來越多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越來越發揮作用。隨著各種儀器設備、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患者及癌症生物學特性了解更多,可以同時研究患者的很多參數。
  • 一家成立僅4年的科技企業,如何為數萬名癌症患者尋找治療方案?
    通過數據驅動癌症精準治療的創新模式,上海至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已為數萬名癌症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高質量的決策依據。日前,被譽為醫療健康產業「奧斯卡獎」的「奇璞獎」頒發,至本醫療獲得健康產業發展創新獎。一家成立僅4年的科技企業,究竟有何創新亮點?
  • NEJM綜述告訴你,如何在癌症治療中應用基因組測序
    然而,隨著技術進步,測序成本迅速降低,對整個基因組30億對鹼基進行測序已經成為可能。這樣就可以識別出整個基因組中所有類型的突變,再通過對成千上萬癌症患者的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引發了對腫瘤發生、發展規律的全新理解,也促進了腫瘤醫學臨床實踐的進步,包括改進癌症診斷和預後、尋找新的治療方法和靶點、對治療方案的決策支持,以及在疾病監測中的應用。
  • 未來20年醫療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基因測序:打開深入了解疾病的大門外顯子組和基因組測序能夠篩查一些遺傳學疾病的突變基因,以及為預防和減緩疾病發展提供線索。未來,基因組測序技術將有望擴張應用疾病的範圍。德雷克塞爾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授MaurieMarkman指出,對生殖系細胞的基因數據的挖掘將成為改變癌症風險一個重要方向,例如BACR1/2易感基因。
  • 中國精準醫療市場應用情況及優勢分析
    其本質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於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物的分析與鑑定、驗證與應用,從而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並對一種疾病不同狀態和過程進行精確分類,最終實現對於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診治與預防的效益。
  • 防癌基因檢測助我們躲過癌症的襲擊
    一般癌症患者開始治療之前,醫生都會建議患者去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醫生定位患者腫瘤的突變基因,為個性化醫療和精準用藥提供必要的信息,提高治療效果。基因檢測就是鎖定目標的利器,通過對突變類型的分析,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可供精確打擊的靶位點。
  • 基因檢測助力精準醫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華大基因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
    多個學科將深入合作成立於1999年的深圳華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自主掌握核心測序技術的高科技企業,擁有測序儀及相關試劑、軟體完全智慧財產權和製造實力,其自主研發的核心測序儀精度高達99.9998%,居全球領先水平;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醫學基因檢測中心和基因組學研究中心,並率先將基因測序技術應用於臨床,其公共資料庫數據產出量佔全世界的
  • 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實例與系統分析
    這些浪費包括不必要的服務、行政浪費、昂貴的醫療費用、醫療欺詐和錯失預防的機會。為了保持競爭力,醫療機構必須把數據作為一種戰略資產,分析數據以達到提高診斷準確度、提高療效、降低費用、減少浪費的目的。醫療健康機構採用大數據可以有效地幫助醫生進行更準確的臨床診斷;更精確地預測治療方案的成本與療效;整合病人基因信息進行個性化治療;分析人口健康數據預測疾病爆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