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特別節目》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我國自主研發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在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的搭載下成功發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它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再一次突破,意味著我國自主生產發射空間站的目標指日可待。
-
專家訪談:神舟飛船將在神舟八號時基本定型
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孫彥新)神舟一號到六號一直在改進,每一艘船都有許多新的技術亮點。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神舟飛船將在八號基本完成定型,那時神舟飛船不僅是中國人往返太空的工具,還可能用來把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和貨物送上太空。 張柏楠說,神舟飛船有著非常好的基礎。
-
飛船在太空都幹啥 盤點神舟飛船上的空間實驗
自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發射至今,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行了各項技術驗證試驗,開展了大量空間科學實驗,涵蓋空間環境、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多個領域。 神舟十號發射在即,我們盤點過去神舟飛船開展的實驗,了解它們在太空中的工作。
-
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飛船剛飛出「黑障區」,擔負飛船回收任務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著陸場站及時發現了目標。之後,按照預定的程序,飛船成功地在內蒙古中部飛船著陸場場區內著陸,搜救人員對飛船返回艙進行了回收。 「神舟」四號飛船於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環繞地球108圈。
-
神舟飛船在太空中靠什麼動力運行
與汽車和飛機都靠發動機的推力前進一樣,神舟飛船在太空中運行也是靠發動機推動的。所不同的是汽車和飛機上的發動機是依靠油料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燃燒,產生氣體推力,因此,它們都離不開空氣中的氧氣。而飛船上的發動機是液體火箭發動機,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飛行,因此,飛船發動機在工作時不需要空氣中的氧氣,是由一種稱作氧化劑的含氧液體提供燃料燃燒所需的氧,或者直接由燃料催化分解產生氣體,燃燒氣體和分解氣體通過噴管噴出產生推力,使飛船能夠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也能飛行。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飛行,是我國第二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我國第一次將兩名航天員同時送上太空。「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實現了多個第一,即首次多天空間飛行、首次進行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首次進行自主飛船軌道維持、首次載人飛行達325萬公裡、首次太空穿脫航天服、首次在太空吃上熱食、首次啟用太空睡袋、首次設置大小便收集裝置、首次全面啟動環控生保系統、首次增加火箭安全機構、首次安裝了攝像頭、首次啟用副著陸場、首次啟動圖像傳輸設備、首次全程直播載人發射等。
-
神舟七號10月升空 國人太空漫步將電視直播
神舟七號將於今年10月發射,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航天員要進行出艙活動。記者昨天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了解到,航天員出艙期間,通過地面站傳輸電視圖像信號,地面的人將通過電視看到中國人第一次漫步太空的畫面。神舟七號將進行我國航天員的首次出艙活動,同時完成伴隨衛星的釋放與伴飛試驗。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
神舟七號飛船
16時48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開始。16時59分:翟志剛進入軌道艙,並完全關閉軌道艙艙門,完成太空行走。20時16分:伴飛衛星完成對神舟七號的20分鐘拍照,圖像十分清晰。21時45分:神舟七號上的三位航天員與家人進行天地通話。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緣何「入駐」湖南韶山?
楊華峰 攝中新網韶山12月25日電 曾經遨遊九天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25日落戶湖南韶山,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不久的將來,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另一成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月壤樣品,也將在韶山進行異地容災備份。
-
「神舟七號」飛船內部結構首次曝光(組圖)
神舟七號飛船示意圖 工作人員安裝神舟七號飛船座椅 本報訊 中央電視臺首次曝光「神舟」七號內部結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20日上午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透露,目前「神舟」七號飛船新添加的氣閘艙已配合身著艙外太空衣的航天員在地面上完成了人艙服的聯合地面驗證試驗並已順利過關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在廈展出
今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凱旋,順利完成在太空中長達33天的工作任務。這既標誌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也在中國大地掀起了關注航天的熱潮。
-
神舟一號飛船發射過程
6時30分,隨著「點火」口令的下達,運載火箭噴出一團紅色烈焰,託舉著試驗飛船,像一條巨型火龍,呼嘯著向太空飛去。飛行約10分鐘後,飛船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9次飛行,它為我國本世紀的航天發射史冊增添了新的一頁。
-
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
中國網: 2016年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踏上返回之旅。飛船已經進入返回軌道。神舟十一號正在返回!2016-11-18 13:35:13中國網: 13:23,返回艙進入返回軌道。
-
神舟三號飛船
在綜合考慮判斷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下來的一天中的某一個時間段會作為飛船發射的時機,這個時間段被稱為「發射窗口」。 「神舟」號飛船的發射窗口之所以選擇在夜晚而不是白天,最重要的原因是便於飛船發射升空時,地面的光學跟蹤測量設備易於捕捉到跟蹤目標。道理很簡單,在漆黑的夜空中,噴射著火焰向太空飛行的載有飛船的火箭非常顯眼和突出。
-
神舟五號實現中國人第一次登上太空,揭秘神舟系列飛船承載的歷史使命...
神舟五號發射的時候,航天科技集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白明生正在在塔架上指揮操作工作,當時還有一個航天員進艙前裡面狀態準備,回想當時的那一刻確實特別激動,等於是親手把楊利偉送到我們神舟五號飛船裡面。「神舟五號發射21個小時,我們是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大家一晚上都沒有睡覺,都在通過電話聯繫,關注到天上的數據,關注楊利偉的情況。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6天零18小時/108圈。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我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神舟三號飛行過程中進行了培育實驗神舟三號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這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