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氧乙醯化在植物細胞壁發育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對這一過程的具體機制知之甚少。來自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Yingqi Cai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木聚糖特異性氧乙醯轉移酶(XOAT1)的結構信息和工作機制,為破譯植物細胞壁形成機制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成果4月30日在線發表於《植物細胞》雜誌。
植物細胞壁為植物細胞提供機械支持,決定其大小和形狀,並影響植物的發育和應力反應。植物細胞壁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多糖組成,多糖基質中嵌入的酚類聚合物和蛋白質較少。
這些多糖中,有許多是氧乙醯化的,它通過指示兩個分子是否可以交聯來定義植物細胞壁的結構和機械強度。儘管多糖氧乙醯化在植物細胞壁發育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對這一過程的具體機制知之甚少。
木聚糖的氧乙醯化是植物細胞壁中半纖維素的一種主要形成方式,它影響木聚糖和其他細胞壁聚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並進一步影響細胞壁的形成。先前的研究已確定擬南芥木聚糖特異性氧乙醯轉移酶(XOAT1)在木糖基主鏈殘基的2位進行氧乙醯化。基於這些初步的研究發現,進一步提出XOAT1的結構和機制細節,將促進科學家對植物細胞壁多糖氧乙醯化的分子機制的理解。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確定了XOAT1的催化結構:它由兩個不相等的裂片組成,由一個深裂片隔開,裂片底部有一個催化三元組。該催化結構的整體構象與蛋白質資料庫中的任何結構都不同。
▲XOAT1的催化結構
為了闡明XOAT1的催化機理,研究人員通過連續監測酶釋放的產物來確定XOAT1是否在木聚糖主鏈上顯示出任何位置偏好。研究發現,XOAT1專一地將氧乙醯基部分轉移到木聚糖主鏈的2位。
接下來,研究人員繼續探尋是否在XOAT1催化過程中形成乙醯酶中間體。研究結果證實,在催化三聯反應中存在乙醯化酶中間體的形成,表明了XOAT1催化的氧乙醯化反應具有雙取代機理。
最後,突變分析和分子模擬證實了催化三聯體的重要作用,並揭示了蛋白質表面裂縫作為底物結合槽穩定受體和供體底物的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負責多糖修飾的酶的結構和功能特性,對於理解植物如何構建細胞壁以適應生長模式至關重要。本研究所揭示的XOAT1的結構信息和工作機制,代表了破譯植物細胞壁形成機制的重要一步。這也為以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將有助於科學家探索如何生產更適合的酶,消化和釋放這些被捕獲糖的植物生物量。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105/tpc.20.00346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