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未來的房子都飄在空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1-01-10 36kr

編者按:本文摘自《黑科技》,作者高路;36氪經授權發布。

《回到未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上映於1989年感恩節期間。這部電影講述了男主角馬蒂和瘋狂科學家布朗博士從1985年穿越到2015年(也就是本書出版年份的前一年),而後又穿越回1955年,以及這段奇妙的經歷如何影響了他們在1985年的生活。電影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時空因果效應,情節妙趣橫生,一時風頭無雙。即使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百思買的貨架上直接買到《回到未來》三部曲的DVD(數字雷射視盤),可見這部電影在影迷心目中著實經久不衰。

多年後重看這部電影,最為有趣的一件事情是看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人如何腦補美國在2015年的景象。其中不乏充滿調侃意味的搞笑,比方說2015年的年輕人以把兜掏出來穿衣服為時尚(事實證明我們今天不這麼穿),通貨膨脹如此之高以至於一杯百事可樂要賣50美元,或者是耐克發明了可以自己繫鞋帶的運動鞋。但也有不少當年的天方夜譚在今天已經成為現實,比方說電影中的可視電話就是我們今天用的FaceTime。不過,真正讓我們這一代科幻迷夢寐以求的卻是一種叫作懸浮滑板(hoverboard)的交通工具。

顧名思義,懸浮滑板摒棄傳統的小輪支撐,而通過其他反重力手段使滑板懸浮於空中(如圖1所示)。電影中最為經典的橋段,是幾個反派配角和男主角在街頭乘懸浮滑板追逐的場景。在第三部中,瘋狂科學家布朗博士更是在懸浮滑板上抱得美人歸。

導演自然不用去關心懸浮滑板的物理原理和工程實現,但是這種即使在今天看來都「黑」到骨子裡的技術卻讓廣大觀眾非常著迷,尤其是那些喜歡科幻電影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總是躍躍欲試想把這項技術從銀幕上搬到現實之中。事實上可隨身攜帶的懸浮(或者說反重力)裝置是人類普遍的夙願,從影視作品中就可見一斑,例如《哆啦A夢》中的竹蜻蜓,《阿拉丁》中的飛毯,《007之雷霆萬鈞》中的噴氣背包。在《回到未來2》上映後的二十多年裡,不斷有公司聲稱自己開發出了懸浮滑板,可惜都被證明是欺世盜名之舉。類似的技術和產品倒是已經存在,例如Martin Aircraft Co.推出的個人噴氣式飛行器,或者Jet-Flyer推出的噴水式飛行器。但是,這兩類產品價格昂貴,操作複雜,還需要經過專業訓練才能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受傷甚至機毀人亡,因此離成為大眾消費品還有很遠的距離。

我們不妨先後退一步,暫時不要求飛得那麼高那麼快,先著手於一些簡單如懸浮滑板這樣的小系統,那麼可攜式反重力系統的開發和推廣就會在一個更為可控的範圍之內。物理學中的邁斯納效應和楞次定律均為反重力系統提供了具有高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其中邁斯納效應是一種量子物理學現象,涉及高溫超導;而楞次定律是一種經典力學現象,涉及電場和磁場之間的相互轉化。這兩種方案呈現了諸多精妙絕倫的物理學原理,而工程實現卻又足夠簡單、廉價,所以相信在不太久遠的未來,一些人家的後院、學校的操場或者是小區旁邊的公園,就會在傳統滑板滑道的旁邊架起懸浮滑板滑道,以供人們便捷地體驗飛翔的感覺。我也相信,這些玩家中不僅會有年輕人,更會有像我一樣的中年人,因為我們玩的不僅僅是黑科技,也是童年的夢想。

後院裡的懸浮裝置:Lexus vs. Arx Pax

我學醫學的太太只能記住我專業領域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總喜歡自詡為Magneto(萬磁王)。她每每看到磁學的新聞就會跟我提一下。就在2015年6月末的時候,她小心翼翼地告訴我懸浮滑板的原型樣機已經試驗成功,而且是由著名的Lexus(雷克薩斯,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更樂意稱之為凌志)車廠推出,利用的就是磁性。作為一個既熱愛磁學又熱愛電影的人,十分痛心自己錯過了一次創造歷史的機會。後來仔細看了Lexus的廣告,略覺欣慰,因為Lexus並不是要推出懸浮滑板,而是用其作為一種噱頭來賣車。圖2(左)為Lexus研發的懸浮滑板示意圖,廣告中主人公腳踏懸浮滑板飛躍Lexus在2015年推出的新款車。請注意滑板的兩側在冒白煙,我將在下一節解釋原因。

這個廣告的設計非常精巧:其一,Lexus在美國首次亮相併推出了第一款車正是《回到未來2》上映的那一年,即1989年;其二,2015年距《回到未來1》上映正好三十周年;其三,當年看《回到未來》那一代的年輕人(也就是最迷懸浮滑板的那一代人)現在處於35歲到45歲之間,最有消費能力去購買Lexus的新款車。所以Lexus就利用這一代消費者的群體記憶製作了這個廣告,並且提出了一個口號叫作「Amazing in Motion」。這無非是在暗示,即便今天你還買不到一個懸浮滑板,但是你卻可以買到一輛Lexus的車,圓一個兒時的懸浮夢。

本著工匠精神我做了更為徹底的搜索,發現自己真的錯過了創造歷史的機會。一家地處矽谷聖克拉拉市(Santa Clara)叫作Arx Pax的公司已經推出了用於個人娛樂的懸浮滑板,也應用了磁性原理。這款產品叫作Hendo,來自於公司的創始人Greg Henderson的姓氏。圖2(右)所示為Hendo的原型樣機示意圖。請注意這款產品沒有在冒白煙,原因也會在下一節解釋。

Henderson的個人經歷頗具傳奇色彩。此人西點軍校工程系出身,十年軍事生涯,退役後一直在美國頂尖的建築事務所工作,一直做到合伙人,而後來到矽谷創業。他的公司仍然處於初創階段,不過30人左右的規模,卻集中了畢業於美國最頂尖院校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在我看來,他們是一群天才的夢想者,也將是新一代娛樂方式的創造者。

然而對於Henderson來說,懸浮滑板僅僅是開胃菜,「空中樓閣」才是他的終極目標。也就是說,個人娛樂產品遠遠不能滿足Henderson的野心,從根本上顛覆建築業才是他真正的著眼點。根據他的網站說,有一天他在遛狗的時候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可以實現磁懸浮列車,為什麼不能建造磁懸浮房屋?

可是為什麼要建造磁懸浮房屋呢?

為了抵抗地震和洪水。

我客居美國多年,輾轉於東北、東南和中南諸地,最近才搬到了位於西海岸的矽谷。個人認為在這所有的地方之中,矽谷的自然環境是最差的——常年乾旱植被荒蕪倒也罷了,更要命的是舊金山地區處於地震帶上。君不見好萊塢電影中,紐約往往毀滅於外星人入侵(例如《復仇者聯盟》),而加州往往毀滅於地震(例如《末日崩塌》和《2012》)。雖然電影中描述的那種毀滅性的地震百年難遇,但是各種小震從不間斷。美國的住宅以一兩層的木質結構居多,抗震性較差,輕則裂縫,重則倒塌,更難以抵抗大地震。另外一項美國居民常見的災害是洪水,例如2005年襲卷美國南方諸州的卡特裡娜颶風便引發了洪災。有調查顯示,在美國每年由洪水引發的經濟損失在20億到40億美元之間。[2] 居民的損失往往是雙重的:其一為直接經濟損失;其二是在災難過後,房屋保險會大幅提高,長遠來看,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花銷。

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木製房屋,其輕便的特點又可以加以利用。Henderson認為磁力既然能夠託起磁懸浮列車這樣沉重的鋼鐵結構並且使之高速行駛,那麼為什麼不能託起比磁懸浮列車輕便得多的住宅呢?一旦住宅和地殼之間存在一個緩衝層,那麼地震波就無法直接作用於住宅之上,而是被緩衝層吸收,這樣就能確保建築物的安全。更進一步講,如果加大磁場(例如另加一個由電流控制的電磁鐵),就可以把房屋升得更高一些,洪水就不會溢進屋了。圖3為這項技術的示意圖。Henderson認為磁懸浮是最為高效、簡易並且廉價的方法來形成並保持這些緩衝層。

當我讀完Henderson的這項專利書之後,只覺得這恐怕就是磁學極致「暗黑」的應用了吧。

磁懸浮背後的博弈:邁斯納效應vs.楞次定律

Lexus和Arx Pax雖然都創造出了懸浮滑板,但應用的物理原理並不相同。前者為邁斯納效應,涉及高溫超導,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需要在低溫條件下實現;後者基於楞次定律,可在常溫下實現,是一種經典電動力學的現象。簡單來說,日本的磁懸浮列車採用超導懸浮技術,利用了邁斯納效應;而中國浦東機場的磁懸浮列車採用常導磁懸浮,利用了楞次定律。

Lexus的解決方案:邁斯納效應

磁性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裡面可細分為很多類,包括順磁性、鐵磁性、反鐵磁性、亞鐵磁性、反亞鐵磁性以及抗磁性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磁性以順磁性和鐵磁性居多。我們都知道可以用一塊磁鐵找到掉在地上的針,就是因為磁鐵具有鐵磁性,而針則具有順磁性。1 圖4(a)解釋了順磁材料被磁化的物理過程:磁鐵1在周圍的空間形成一個磁場的分布,如圖中箭頭所示;鐵製的針感磁,在外加磁場中被磁化產生南北二極,於是成為了磁鐵2;順磁材料磁化的方向總與外加磁場方向相同(這也是順磁性這一術語的由來),導致磁鐵和被磁化的順磁材料相反的兩極總相對,於是異性相吸,一根針就可以被磁鐵隔空吸引過來。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種材料,其磁化的方向與外加磁場相反從而產生斥力?答案是肯定的,而這種性質就被稱為抗磁性。圖4(b)所示為抗磁材料的磁化過程。抗磁材料不會被磁鐵吸引,反而會被推開。

有趣的是抗磁材料並不罕見,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被忽略。例如銅、鉛、鑽石、銀、水銀和鉍都是抗磁材料,就連水也是抗磁材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站在一塊磁鐵之上,體內的水分子就會和磁鐵產生斥力。如果磁鐵足夠強,就可以讓我們也懸浮起來。目前在實驗室中,科研人員已經可以讓一隻青蛙浮於空中。

可是僅依靠抗磁性很難在現實中實現磁懸浮,原因在於上文所列舉的抗磁材料對外加磁場並不那麼敏感(即磁化率很低),所以產生的抗磁力往往很微弱。前文所敘能夠舉起青蛙的磁鐵需要有42特斯拉的強度,而一般工業中用的最強的永磁鐵,比如釹鐵硼磁鐵(NdFeB),其磁場強度也不超過1.5特斯拉。也就是說用普通的磁鐵和抗磁材料來實現磁懸浮是不現實的。

那麼如何提高材料的抗磁性呢?人們發現超導材料具有巨大的負磁化率,Lexus就採用了高溫超導體作為解決方案。超導體簡單來說就是電阻為零的導體。電流可以在超導體中無損循環。超導材料往往只能在低溫下運作,所謂高溫超導是針對絕對零度而言,而不是基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溫度的感知。已知的高溫超導的操作溫度至少要低於-135℃。圖5為超導抗磁現象的示意圖。假設小球為超導材料暴露於外加磁場之中;Tc為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當材料的溫度高於Tc時(例如在室溫),小球不顯示超導性質,外加磁場穿透小球但是小球沒有任何電磁感應(如圖5中左圖所示);然而一旦材料的溫度低於Tc,小球就會顯示超導特性,並產生感應電流。1 考慮到小球處於超導態,電流可以無損循環,而且感應電流又會誘發另外一個磁場;這個被誘發的磁場總和外加磁場方向相反,因此小球受到的磁力和外加磁場方向總相反,表現為斥力。此時的物理圖景就好像外加磁場會刻意繞過小球(如圖5中右圖所示)。這種現象被稱為邁斯納效應,而我們稱此時小球具有超導抗磁性。[4]

圖2中懸浮滑板在冒白煙就是因為在滑板中安裝了高溫超導材料——石墨,並由液氮冷卻使其溫度低於臨界溫度,液氮不斷蒸發,從兩側洩漏,所以看起來滑板在冒煙。而地面下又鋪設了一層磁鐵,於是處於超導態的石墨和磁鐵之間產生巨大的抗磁力以至於可以支撐起一個人的重量。

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簡單的實驗,只需一塊熱解石墨(pyrolytic graphite)、幾塊磁鐵和一些液氮。前兩者大概100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液氮可以在大學的實驗室或者是液氮冰激淋店得到。試驗時先把磁鐵靜置於石墨之上,再把液氮傾倒於石墨之上,使其冷卻到超導臨界溫度以下,以誘發邁斯納現象。磁鐵和石墨之間產生抗磁力,就會出現如圖6所示的磁懸浮現象。

Arx Pax的解決方案: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學是這樣敘述楞次定律的: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反抗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說得通俗一些,導體感應外加磁場的變化產生感應電流,電流又可以誘發磁場,而被誘發的磁場方向又總和外加磁場相反。也就是說,外加磁場和誘發磁場相當於兩塊磁鐵總是同極相對,於是產生斥力,而利用這種斥力也可以實現磁懸浮。圖7所示為楞次定律示意圖。當一塊磁鐵(北極向右,南極向左)向右移動靠近螺線圈時,螺線圈感應到周圍磁場的加強產生感應電流;根據右手定則,感應電流誘發磁場。此時等價於磁鐵在靠近另外一塊北極面左而南極面右的磁鐵,並且兩塊磁鐵總是同極相對,於是永磁鐵和螺線圈之間產生斥力。

Hendo天才地運用了楞次定律。如圖2右圖所示,Hendo需要在導電但不感磁的特殊地面上運行,這就排除了不導電的水泥或者是木頭,也排除了導電卻又感磁的鐵質材料。理想的材料是有良好的導電性又不感磁的銅。在Hendo的背面有一套傳動裝置,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中心馬達帶動若干個轉子,每個轉子安裝在由磁鐵構成的定子之上。馬達開轉後,轉子切割磁場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產生感應磁場;感應磁場是時變磁場,和導體地面發生感應誘發第二個感應電流,而該感應電流又誘發第二個感應磁場。在此過程中,兩個感應磁場總是同極相對,從而產生斥力。需要讀者留意的是,定子提供的磁場是靜磁場,與導電但不感磁的地面不能直接產生感應,所以只要馬達不啟動就不會有任何斥力。唯有轉速高於一定閾值時,斥力才足夠撐起操作者的重量實現懸浮。

讀者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驗證實驗。這個實驗需要一個約30釐米長的空心銅管,一塊磁鐵和另外一塊沒有磁性的金屬小塊,如鋁塊;注意空心半徑略大於小塊即可。先豎直放置銅管,再把磁鐵和鋁塊分別放入銅管使其自由滑落。雖然銅這種材料不會吸附磁鐵,但磁鐵下落的速度明顯慢於鋁塊的下落速度。這就是楞次定律的應用:銅管感到周圍磁場的變化,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又產生感應磁場從而對磁鐵產生斥力,所以磁鐵下降的速度就被減慢了。

「黑」磁性

除了磁懸浮之外,磁性還有著其他五花八門的應用。這一小節將介紹一些有趣的磁學應用和研究領域。

磁性細胞分選技術

細胞分選對於生物研究、生物醫學工程和臨床醫學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驟。以骨髓移植手術為例,骨髓捐獻者所提供的樣品包含多種細胞,不能直接用於移植,需要先把骨髓細胞隔離出來進行純化和培養,否則會發生危險的排異現象。於是細胞分選便成為了骨髓移植中異常關鍵的一步。人類細胞非常小,直徑在5~10微米,傳統的操作和工具難以進行分選,此時就要引入納米技術。總體來說螢光分選(Fluorescent-Activated Cell Sorting,簡稱FACS)和磁性分選(Magnetically-Activated Cell Sorting,簡稱MACS)是最為主流的手段,而且都需要具有生物兼容性的納米粒子(biologically compatible nano particle)。在美國,磁性細胞分選因為能夠保證分離腔不受過去樣品的影響,是最為廣泛應用於臨床的分選手段。具體來講,很多細胞在其表面會具有一些特定的分子,即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簡稱CD)。以從血液樣品中分離淋巴細胞為例,其基本步驟如圖8所示。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簇為CD12,於是我們可以方便地在順磁納米粒子表面植入CD12的配體(ligand),再將這些納米粒子和細胞樣品混合。因為一種分化簇只和特定的配體結合(類似於抗體和抗原),所以血液樣品中那些具有CD12的淋巴細胞會被磁性納米粒子吸附;接下來僅需一塊磁鐵牽引住這些被磁性標記的淋巴細胞,傾倒其他細胞,於是特定的淋巴細胞就從血液樣品中分離出來了。

磁性細胞分選的前沿研究是如何分離出具診斷價值的細胞,例如隨血液循環的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這種技術講究在腫瘤惡化之前能夠直接從血液樣品中分離出癌變細胞以實現癌症的預診——要知道,若是能夠在癌症早期就做出診斷並加以治療,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質量都能夠大幅度提高(參照《納米顆粒醫療設備》)。

磁性微結構組裝

上文中所說的抗磁材料具有頗為「叛逆」的特性,可惜在常溫下磁化率太小難有用武之地。保留磁性微結構組裝的研究另闢蹊徑,在常溫的情況下使順磁和抗磁兩種粒子共存,並且通過改變外加條件使兩種粒子相互作用從而產生各種奇異的微觀結構。用磁流體(由大量半徑在50納米左右的鐵磁性納米粒子構成)、順磁(鐵的氧化物)微粒子和聚苯乙烯(通俗講就是塑料)微粒子就可以實現一系列微觀晶格結構的組裝(Colloidal Crystal assembly)。具體來說,在水中加入一些磁流體以提高介質的磁化率;於是在這樣的介質中,原本不感磁的聚苯乙烯粒子因為磁化率低於周圍的介質而展現出抗磁性,而順磁粒子則繼續展示順磁性,於是二者產生很多有趣的作用。[6] 這類技術的一個潛在應用是3D微納米結構的成型。具有特定晶格結構的微納米材料可用於操控光波、聲波和熱傳遞。例如對電磁波、光波和聲波隱蔽的材料往往需要極為特殊的晶格結構。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任意地控制晶格結構的形成,我們就可以任性地創造出各種自然中不存在的材料,譬如《哈利·波特》中的隱身衣。

磁冰箱

電冰箱利用製冷劑的液化和汽化來製冷,而磁冰箱則利用熱磁材料的磁化和去磁化製冷。二者的原理都基於熵變。通俗來講,熵表徵了構成物質的原子或分子的無序狀態。假想一塊材料由很多磁旋子組成(所謂磁旋子就像指南針一樣,擁有南北二極可以自由旋轉),如果這些磁旋子的指向完全隨機,熵值就很高,從整體來看物質就不具備磁性。我們平時接觸的水、空氣和桌子都處於這種狀態。與此相反,如果磁旋子的指向都相同,系統的熵值很低,從整體來看物質就具備磁性,例如磁鐵。有趣的是,熱力學認為只要溫度足夠低,任何物質,包括木頭、水、空氣,甚至是人體,都具有自發的磁性。這是因為原子的無序的熱運動會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少,相應的熵值也會變低,從而使得磁旋子統一指向。

磁冰箱不需要壓縮機,卻需要一塊熱磁材料和一塊電磁鐵,其工作原理如圖9所示。從a到b,電磁鐵開啟產生磁場來磁化熱磁材料,熱磁材料被磁化時熵值降低並且放熱。由b到c,熱磁材料產生的熱能被釋放到周圍的空氣之中,溫度降低並趨於穩定。從c到d,將熱磁材料靠近冰箱並關閉電磁鐵,此時熱磁材料熵值升高並且吸熱,於是冰箱中的熱量被轉移到熱磁材料之中從而實現製冷。通過循環a到d這種製冷辦法甚至能夠把溫度降低至0.3--,逼近絕對零度(-273.15℃)。

與電冰箱相比,磁冰箱只消耗1/3的電力就能達到相同的製冷效果,可以節省大量的能量,而且它也不需要製冷劑,所以備受環保人士推崇。在2015年的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之上,中國的海爾、美國的ACA(北美電器)和德國的BASF(巴斯夫)都發布了作為家用電器的磁冰箱,這種產品能否走入千家萬戶取代傳統的電冰箱,我們拭目以待。

磁單極子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剛剛提到的所有磁鐵都有南北二極,沒有單獨存在的南極或者是北極。經典物理學認為磁的本質是電,然而電磁二者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即帶電體可以以單極子的形式存在,例如電子只帶負電而質子只帶正電,然而磁體總是二極共存,即以偶極子的形式存在。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磁單極子(即某種磁荷僅有南極或僅有北極)存在。如果我們把一塊磁鐵從中截開,那麼兩塊小磁鐵就會馬上產生新的南極或北極以保證自己是偶極子。所以從根本上講,磁鐵的產生不是因為同極磁荷的聚集,而是因為大量磁偶極子的有序排列。

磁單極子對於完善物理學模型亦有重要意義,也是物理學家孜孜以尋的一種存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百年來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對麥克斯韋方程組都不能完全釋懷,就是因為缺少了磁單極子,這組方程的對稱性就減了一分,美感也就減了一分,這也算是一種書呆氣十足的美學追求吧。然而冷酷的事實是,在已知的物理研究之中,大至外太空,小至原子核,溫度高如熱核反應,溫度低如絕對零度,無數才華橫溢的物理學家為此嘔心瀝血,仍然沒有任何確鑿證據證明磁單極子的存在。

有一次我問教量子力學的老師:量子力學是否定還是肯定磁單極子的存在。這位老師岔開話題,給我講了他的老師Blas Cabrera教授的一則往事。Cabrera教授是史丹福大學(矽谷的心臟)物理系的教授。早在1982年,他就聲稱自己在實驗中發現了磁單極子,並 且在物理學界最權威的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了結果,不過也老實地指出這次實驗僅捕捉到了一個磁單極子。事後Cabrera本人和其他實驗小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重複這個實驗以證明磁單極子的存在,可惜都無功而返。時至今日,磁單極子依然是物理學中一個懸案。而Cabrera的這次發現,因為孤證不立,並沒有給物理學帶來一場新的革命,而更多地成為了物理學家和如我這樣的物理學票友的一種談資。

事實上磁懸浮滑板涉及的物理學原理早已為人們所知:楞次定律早在1834年就已經被提出;超導現象發現於1911年,而邁斯納效應發現於1933年。過去磁懸浮技術的焦點在運輸業,而矽谷則要把這些已經熟知的物理原理推到一個更「黑」,更為顛覆,但是同時又更接近大眾的領域。以大眾消費者為終極目標是矽谷科技公司最重要的一個特徵,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矽谷人總喜歡把「用戶體驗」這四字箴言掛在嘴上。就拿我的工作來舉例,我要花相當可觀的時間和公司的藝術家做鬥爭。因為這些藝術家根據用戶體驗劃定產品設計的框架,於是從美感上固然沒得挑,但是其研發難度也呈幾何倍數加大。於是工程師們就絞盡腦汁圍繞這些框架做設計,真是白首窮經,艱苦卓絕。

然而這就是矽谷精神之所在,即不斷發掘和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不論這種需要多麼「逆天」。於是我們有了允許你通過旋轉拇指選擇歌曲的音樂播放器,志在給你10的10次方個結果的搜尋引擎,可以在駕駛座椅上任性打遊戲的無人駕駛汽車,給你的生活和職業帶來極大方便的社交網絡,有如貼心管家一般照顧你生活起居的恆溫儀,甚至是帶來飛翔快感的磁懸浮滑板和抵抗自然災害的懸浮房屋等等黑科技。

矽谷的成功之道從來都不僅僅是技術,理想主義甚至是天馬行空的白日夢永遠是保持公司活力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回到未來》中的一句臺詞所說的那樣:「如果我的計算準確的話,你將會看到令人震驚的結果。」

相關焦點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亂翻書」(ID:luanbooks),作者 潘亂,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頭條生機大會,沒有發布希麼大的戰略和產品,朱文佳只是說要練好基本功:「無非是內容做得更好一點,推薦做得更準一點,創作者服務做得更到位一點。」 大會的主題是「致敬真知灼見」,代表著頭條內容生態進入了專業、聚焦的階段。
  • 殺死電影院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財經熱點」(ID:glh_finance),作者:電飯鍋,36氪經授權發布。 酹酒一觴,敬這個波譎雲詭的電影江湖,也敬在這場刀光劍影中終將倒下的犧牲者——電影院。 01 死裡逃生 「過去的事就過去了,永遠別回頭。」
  • 肉食未來將三分天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主議」(ID:futuretalking),作者:顧貝妮,36氪經授權發布。 與傳統肉產品加工相比,植物基蛋白質的生產更加自動化,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也更低,因此比較不容易受到人員短缺的影響。美國因傳統肉類加工企業工人大量感染肺炎停工,導致肉價大幅上漲有感,這給植物肉帶來了可乘之機。
  • GPU大廠英偉達的AI造夢空間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寶箱二:硬核家族DGX部署更快、性能更強的AI超級計算機系列 數據科學家和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依賴高性能的計算能力來獲取最新研究成果。在今年雲棲大會上,家族成員紛紛亮相,包括最新推出的DGX POD超級計算機。 今年6月, DGX SuperPOD對外發布,其強大的運算能力位列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第22名。此次帶來的DGX POD,可以說是DGX SuperPOD的「年輕版」。
  • 股市從無「鍊金術」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愚老頭,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我承認我最近有些膨脹,因為找出了曼德爾布羅特的《市場的(錯誤)行為》這本書,指望自己能夠從中能夠找到股市的鍊金術。對,就是下面這本。
  • 視頻號:機會和商業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hunwater,36氪經授權發布。 微信視頻號又雙叒叕有新動作了。 有網友表示,錯過了抖音快手,不能再錯過視頻號了。 近兩年,電商直播飛速發展不斷出圈,以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為代表的平臺方衝在前線,B站、小紅書、知乎等也先後上線並不斷完善直播功能。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遼寧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liaoni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 人生贏家的撲克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本文將探討在不確定世界中,關於實力和運氣之間的秘密。 開 始 為什麼好運氣的人運氣會越來越好? 為什麼大多數人的大多數努力毫無意義? 天賦、實力、努力、運氣之間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中國當下好玩兒和不好玩兒的地方都在於此。 達爾文的觀點是: 經過自然選擇的人類神經系統不是以快樂為目標,而是鼓勵能夠促進生存和繁殖的行為。 相信自己註定能贏得任何比賽的人,可能會去參加更多他們本不應該參加的比賽,從而遭受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而極度傾向於把失敗歸因於運氣不好的人,可能無法接受改善未來業績所必要的各種反饋。
  • 比失業更嚴重: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 Lachel,36氪經授權發布。 劉慈欣有一部短篇小說,叫做《鏡子》,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氣象局的軟體工程師,意外用超弦計算機開發出了一款模擬軟體,可以模擬一個宇宙從誕生到演變的過程。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彷徨、悲慟、期待等複雜情緒,也在整個行業發展軌跡上留下節點,終結過往,影響未來。
  • 海底撈直面中年危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繼「十八汆」之後,海底撈又開出了一家麵館。 這家叫「撈派有面兒」的麵館開在成都,均價8元。但根據大眾點評的評價時間推算,最早於去年11月就已經開業了。首先,當前的火鍋消費熱點地區,還是在消費單價高的一二線城市。其次,受疫情影響,中小餐企大批倒閉,反而騰出部分優質物業給海底撈這樣的企業。 目前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海底撈主打中端火鍋的定位,共開出了324家店,客單價在95元左右,翻臺率為4.7左右,基本與一線城市持平,且穩中有升。再疊加選址、房租優勢和品牌影響力優勢,在低線城市,海底撈是有進一步深挖的可行性的。
  • 穿JK制服的炒股女孩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一茬又一茬。 作者 / 時臣 十五歲的現役JK女孩冉冉不懂,為什麼原價100元的裙子轉手就可以賣到500元,穿過再轉手也可以賣到三四百。
  • 搶灘動力電池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子彈財經」(ID:wwwhygc),36氪經授權發布。 據「子彈財經」觀察,跨國車企們或多或少都已經實現了與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聯姻」,且整車廠、動力電池供應商之間正從單純的買賣關係走到資本投資的深度綁定關係。
  • 找到電影院的「第二增長曲線」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東西文娛」(ID:EW-Entertainment),36氪經授權發布。 撰文:EW 研究|劉婉瑩 顏巍 審閱:顏巍 在復工復產恢復觀影的大基調下,即使沒有這場疫情,影院都要面對受眾已然分流的這一既定的事實。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衛夕指北」(ID:weixizhibei),作者:衛夕,36氪經授權發布。 世界上最大的色情網站Pornhub有一個名為「Pornhub insights」(Pornhub洞察)的官方頁面,專門顯示這一年中重大事件對網站流量的影響,頁面顯示——與3月相比,Pornhub在4月份的流量增長了22%。 3月9日,義大利宣布關閉國境開始隔離,到3月11日,Pornhub的流量上漲了14%。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錦緞」(ID:jinduan006),作者:投資研究院,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過去若干年,中國醫藥產業存在一條顯著暗線:「20年效應」。 具體來說,從仿製藥、原研藥到生物藥的躍遷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差距大致都是20年。
  • 謎一樣的概率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作者老喻在加,36氪經授權發布。 A部分 A1 故事源自一場豔遇。 如上圖,是一種視覺化的貝葉斯計算法,在《統計學關我什麼事》一書中有詳細解釋。 請注意上面綠色和黃色兩個長方形: 1、「面積」的概念在貝葉斯概率的計算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2、事件的可能性,由綠色和黃色兩種構成。二者各自的概率,體現為長方形的寬度。例如上圖中,是假設男女比例是1:1。
  • 中國再無全民音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作者:Soda,36氪經授權發布。 全民音遊成了一場夢,如今醒了依舊很感動。 2020年,快沒人還記得《勁舞團》、《QQ炫舞》昔日的輝煌了。10多年前的端遊時代,音樂遊戲是業內的香餑餑。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創業家(ID:chuangyejia)」,作者:楊潔,36氪經授權發布。 中興「告急」再次敲響了中國芯缺失的警鐘。 不久前,美國宣布發起對中興長達7年的封殺,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期限直到2025年3月。華為也曾遭遇了相似的待遇。
  • 香港導演「請就位」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NOWNESS現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Luc,編輯:Svet,排版:小左,36氪經授權發布。 聊一聊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那些香港導演們 因為直言和互懟,《演員請就位 2》再次成為最近的熱點話題,除了「仗義執言」的李誠儒,大家的目光還集中在了「有理有據」的爾冬陞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