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三峽大壩的利與弊,對下遊哪些城市有影響?

2021-01-09 探旅

自從三峽大壩建成之後,大家對三峽大壩格外關注。網上對修建三峽大壩利與弊的話題也多。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

修建三峽大壩的好處有:

一、解決中國電力不足的問題

三峽大壩建成之後,每年能提供1000億千瓦時發電量,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動力;為無數家庭提供了照明,要不然,像以往那樣三天兩天停電。

二、具有超強的防洪能力

三峽大壩建成之後,可以有效調節庫容水位。在下遊地區需要水的時候,可以加大水流量。在下遊有洪水危險的時候,可以控制庫區下遊流水量。

三、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三峽大壩建成之後,三峽大壩成為5A級景區;每年有大量遊客來三峽大壩觀光旅遊,給當地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增加了經濟收益。

當然,修建三峽大壩也會帶來相應負面影響。比如會有大量的移民、大量文物古蹟被淹沒。也會造成一定的自然災害和生態危害。

有人說,這還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三峽大壩還會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以及潰壩的風險。

不管是受攻擊,還是潰壩,都會造成下遊城市被淹沒的局面。

當初修建葛洲壩的時候,有一份安全報告是這麼說的:「葛洲壩大壩一旦潰壩,湖北省境內長江中遊兩岸和湖南省部分地區,將造成災難性後果,武漢危在旦夕,京廣鐵路至少將中斷兩個月。」

顯然,三峽大壩要比葛洲壩大許多。一旦出現所擔心的事情發生,下遊所有城市將成為澤國。

那麼,三峽大壩下遊有哪些城市?

三峽大壩,位於重慶到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幹流上。下遊城市包含湖北宜昌、荊州、鹹寧、武漢、黃岡、鄂州、黃石,湖南岳陽,江西九江、安徽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江蘇南京、揚州、鎮江、泰州、南通,以及上海等城市。

從宜昌的洪水多久能抵達上海?有人計算出,按照正常流速來看,24小時既可抵達上海。

但是,真要是三峽大壩出了問題,高170多米的水位下洩,速度是非常之快,淹沒的範圍不僅僅是以上沿江城市。

不過,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在設計修建三峽大壩的時候,就考慮到這點,三峽大壩沒事的。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不在下遊多修建幾個?
    三峽大壩是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除了發電之外,三峽大壩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汛,在汛期時,三峽大壩能夠收集洪峰,等待洪峰過去之後再慢慢洩水。 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長江中下遊地區幾乎每隔1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洪水,據統計,洪水對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能夠修建三峽大壩。 比如: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導致長江和漢江下遊堤防潰口61處,扒口13處,一些小型民間堤防決口無數。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不在長江下遊多修建幾個?
    三峽大壩是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除了發電之外,三峽大壩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汛,在汛期時,三峽大壩能夠收集洪峰,等待洪峰過去之後再慢慢洩水。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長江中下遊地區幾乎每隔1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洪水,據統計,洪水對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能夠修建三峽大壩。
  •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現在是否後悔?
    不只是古代,就是我們現代社會,對於水利問題也是非常重視,早在1994年的時候,我國就因為修建三峽大壩的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議,不過隨著這個舉世聞名的大壩建成,它的宏偉震驚了無數人。當時他們也是在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顧慮,首先修建三峽大壩有可能會造成淤泥阻塞,從而阻斷了航道的通行,過往船隻都會受到影響的,其次就是三峽大壩的修建很有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從而變成眾矢之的,引起國家戰爭。儘管這九位專家說得有理有據,但是根據當時大家投票決定,這個三峽大壩工程還是如期啟動。
  • 耗資千億的三峽大壩能使用多少年?如果到期,如何防範長江水患?
    的確,三峽大壩的靜態投資就超過了1352億,另外還有2485億以上的動態投資,但修建此大壩的意義當然不是為了賺錢,也就無需計算用多久收回成本這樣的事了。    在三峽大壩建設之初,的確也充滿了諸多爭議,其中包括建設如此龐大工程的可行性,三峽大壩的建設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好處,以及修建過程中涉及到了很多人需要被迫離開自己生活已久的故鄉
  • 美國專家說三峽大壩壽命只有50年,那到期後我們應該怎麼辦?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遊再次出現百年一遇的洪水,而三峽大壩的防洪和錯時洩洪的作用頓時凸顯,我們再也不需要遭受像98年那樣的巨大損失。所以,時至今日我們完全可以確信,三峽大壩的修建絕對是利大於弊,而且是一件惠及百年的大工程。
  • 三峽大壩為什麼不提前把水放空?
    但是我們也知道,在長江的上遊地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其中三峽大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洪,既然如此,為什麼三峽大壩不在汛期來臨之前就把水放空呢?三峽大壩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即使三峽大壩把水排空,也不能讓下遊免遭洪澇災害。
  • 三峽大壩落差113米,下遊的魚還能遊上去嗎?魚類洄遊怎麼辦?
    但是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原來的河流系統被分割成多個單元,使得魚類洄遊的通道被阻塞,這就對魚類的遷徙造成了困難。那麼下遊的魚是怎麼遊到上面的呢?難不成大壩的魚一直兩地分居?水壩的建成的確對水生生物來說的確是最大的威脅,特別是對洄遊類魚類。因為水壩可以導致內陸和海洋生態鏈之間的連通性喪失。比如說,在南美洲和亞洲,都能發現水壩的建成威脅到了河豚的生存。三峽大壩也威脅到了很多洄遊魚類的生存。
  • 美國出動衛星觀察三峽大壩,7月水位已達164.18米,下遊安全嗎?
    根據三峽公司在7月20日發布的消息指出,水庫的水位在7月19日達到了創紀錄的高洪水、季節水位達到164.18米,所以7月已經達到這個水位了,並且對下遊來說也沒直接性的影響,所以下遊也非常安全。自2012年大壩全面投入運營以來,洪水季節曾達到的最高水位為163.11米,該水庫的最大水位設計為175米。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關於三峽大壩的謠言還有很多很多:比如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的特大地震,就有謠言說這是修建三峽大壩引發的大地震。誠然修建大型水庫是有機會引發地震,但是水庫觸發地震,一般都發生在距離水庫比較近的地方,而且這些震級都偏低,一般不超過3級,有感無害的多。但是汶川和三峽大壩相距超過700公裡,二者也不處在同一個板塊構造上。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她說,在自重作用、水推力和溫度荷載等作用下,三峽大壩發生沉降和水平位移是正常現象,但這種程度的沉降和位移並不會造成嚴重變形,更不會引發潰壩。通常情況下引發潰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大壩年久失修、極端天氣來臨、山體局部滑坡。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定期對三峽工程建設質量進行了現場檢查。大壩每年都進行年檢。
  • 長江有三峽大壩,為什麼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還是會出現洪水?
    長江流域的洞庭湖以及鄱陽湖大多數地區水位升高,這其中,鄱陽湖各個水位站,發生全線超警,至少有4個水文站超過了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可以說目前鄱陽湖已經全線告急。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我們已經有了三峽大壩工程,為什麼長江下遊的地區還是會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呢?
  • 重慶磁器口、洪崖洞接連「淪陷」,三峽大壩有什麼用?
    來到磁器口,可以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體味難得的慢生活,狹窄的街道、望江的樓亭、溫馨茶館、川劇的演繹、音樂酒吧。這裡也在發生著很多青春的故事,不少的帥哥美女,在這裡浪漫休閒。轉角處總會有驚喜在等著你,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讓人只要一走進磁器口,心裡總有—種莫名的興奮感。
  • 三峽大壩方面證實壩體有輕微「位移」,承認大壩有「彈性」
    近日,官方加緊安撫民眾,但官媒的說法不一,有說大壩沒變形,有的說變形是因為處在彈性狀態,還有的說有圖片顯示一切正常。 據官媒7月6日、7日引述專家的說法,承認三峽大壩的壩體確實出現「變形」,是屬於輕微「位移」,承認大壩有「彈性」。解釋認為,那是三峽壩體處於正常「彈性」狀態,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不必驚慌,保證一切都正常。
  • 三峽大壩面臨竣工以來最嚴峻考驗 爭議話題常存
    翁立達認為,這種集中式建壩是受前蘇聯水利模式影響,「充分利用每一米水頭」,「現在俄國老師都不這麼幹了,我們中國學生還在這麼做。」  無論如何,三峽並非救命稻草。長江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裡,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三峽大壩上遊有100萬平方公裡,下遊80萬平方公裡。所以,僅僅靠一個三峽工程肯定不可能承擔整個長江流域的抗洪。
  • 三峽大壩無變形危險 可防止荊江地區發生毀滅性災害
    今年長江防汛三峽發揮多大作用環球時報:此輪長江流域汛情期間,三峽工程在防洪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發揮了哪些作用?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負責人:三峽水庫嚴格按照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調度指令進行防洪運用。截至19日,三峽工程在此次汛情中已累計防洪運用5次,攔洪總量約140億立方米。
  • 我國已有三峽大壩,為何還在雅魯藏布江修水電站?印度反對什麼?
    大家都知道,三峽大壩水電站不僅是我國現如今最大得工程項目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得水電站。可就在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國官方發布了一則消息,表示即將在我國雅魯藏布江下遊建造全球最大得水電站。這一工程建成後規模可達到三峽大壩水電站得三倍,將一舉超越三峽大壩水電站。
  • 三峽大壩旅遊景點有哪些?傳聞三峽大壩發生變形可能潰壩是真是假
    近期網上傳聞「三峽變形,可能潰壩」的說法,搞得很多打算去三峽旅遊的遊客擱淺了自己的旅遊計劃,那麼這個說法是真的嗎?這個說法主要在一些自媒體以及微信群裡傳播,發言人將兩張三峽對比圖放在一起。那麼「三峽變形,可能潰壩」的說法是假的,去三峽旅遊的計劃就不用擱淺了,那麼三峽大壩旅遊景點有哪些呢?一、罈子嶺如果你想要看到三峽全景,那麼你可以去罈子嶺。罈子嶺的名字其實來得很簡單,就是因為它的形狀很像有個倒扣的罈子,不過它的傳說卻不簡單。
  • 重慶的旱熱與三峽大壩有何關係?
    水庫建成後由於儲存了巨大的水體,必然會影響到周圍氣候的溫度變化。所謂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人所共知的自然現象。水庫對周圍地區會有冬暖夏涼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由於三峽水庫的水體畢竟只有幾百億,而且分布在如此廣闊的地域內,因而不可能有太大的「空調」效果。其實,所謂大空調之說,只能是一種比喻。《中國三峽工程報》 早在2002年7月22日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 想炸毀三峽大壩?別做夢了!
    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這個超級大壩的建成和良好運行代表中國的建設實力領先世界。不過,正是由於三峽大壩的知名度,總是有別有用心的人對三峽大壩進行抹黑,網上還不斷有謠言出現,甚至有境外人員叫囂在與中國發生戰爭時,直接炸毀三峽大壩。
  • 網傳三峽大壩變形?告訴你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堅固,核彈來也沒轍
    三峽大壩是經過多個工程師的反覆測量和鑽研,而設計出來的,其中主設計師鄭守仁更是用一生守護了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力發電工程,這一浩大的建築工程,離不開工人們的團結協作和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