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說三峽大壩壽命只有50年,那到期後我們應該怎麼辦?

2021-01-08 華夏問長安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遊再次出現百年一遇的洪水,而三峽大壩的防洪和錯時洩洪的作用頓時凸顯,我們再也不需要遭受像98年那樣的巨大損失。所以,時至今日我們完全可以確信,三峽大壩的修建絕對是利大於弊,而且是一件惠及百年的大工程。無論西方媒體如何詆毀,我們都應當相信,當年修建三峽大壩是我國一個無比英明的決定!

但是,美國又有媒體說,三峽大壩使用的材料壽命只有50年,所以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也只有50年。不用想,我們牛差的地方又是被黑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以及真的到了試用期之後應該怎麼辦!

一、三峽大壩的實際使用年限遠高於一百年

近年來,對於三峽大壩的具體使用年限往往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有50年的,有100年的,有500年的……這些說法也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但是又都不全面。實際上要分析三峽大壩的使用壽命必須要從多個角度來綜合判斷。

首先,是三峽大壩的建造材料。三峽大壩的壩身是由混凝土所構成,這裡就要提到一個特性:混凝土的強度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增加!舉個例子,美國的鮑爾特拱壩在運行70年後依然完好如初,而且經測定其壩身強度還在不斷增加!

其次,是大壩的基巖。三峽大壩前期選址就經過了20多年,其大壩的基巖都是清一色的花崗巖。根據花崗巖的使用壽命來看,其至少在100—200年之間。而且大壩基巖是構建在完整的天然花崗巖上的,所以時間應該會更長!

第三,是外在環境影響。從目前來看,能夠影響三峽大壩的外界環境主要是地震和長江水中的泥沙淤積。先說地震,三峽大壩選址區域屬於弱震區,這一區域地震級數不超過6度,而三峽大壩設計的抗震級別是7度。至於泥沙淤積的問題,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就已經修好的葛洲壩就已經實踐過有效的「蓄清排渾」的水庫運行模式,直接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綜合上述觀點,單純的定性三峽大壩的使用年限是50年、100年等等都是不準確的,但是我們雖然不能給出三峽大壩的確切使用年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保守估計使用百年完全沒有問題!

二、三峽大壩到期之後怎麼辦?

無論大壩多麼堅固,其終究會有一個使用壽命,若是壽命到期之後又該怎麼做呢?

對於這一點,現在看起來好像有點麻煩,但是我們要有一個動態的眼光!大家試想一下,我國現在已經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那麼幾十年之後我國的基建水準又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水準,恐怕簡直無法想像!

到時候難道連一個三峽大壩到期的問題還解決不了嗎?

也許有些朋友看到這裡會覺得筆者是啊Q,在搞精神勝利法,那麼這裡筆者就再舉一個例子,我國實際上已經有能力完成大壩修復與重建了。

吉林省的豐滿大壩建於1937年,1988年開始出現各種破損裂縫,顯然是使用時限已經到了。過後經過加固重修,一直運行到了2018年。2012年我國確定在豐滿大壩下遊120米處修建新大壩,而原大壩在新大壩修成之後逐漸廢棄使用,並在2018年時拆除。

所以,有這一波操作,大家可以安心了吧!

三、未來會是什麼樣

如果說從微觀層面我們還在執著於三峽大壩的修繕和重建,那麼從宏觀層面我們其實根本不用把目光聚集在這一點。

隨著我國水利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們的技術水平正在快速的提升,人工修繕堤壩的能力會不斷提高,各個水利樞紐的使用壽命會不斷延長。另一方面,我國的水利建設是一整套成體系的大工程,隨著長江上遊白鶴灘、烏東德、向家壩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完成,整個長江上遊的蓄洪能力將會有一個全方位的提升,到時候恐怕三峽大壩在洩洪防洪的地位將會逐步下降,而整個長江水患也基本上能夠得到徹底杜絕。

如果未來真的到了這種程度,筆者只能說三峽大壩怎們想修就修,想換就換,想撤就撤,一切都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圖/來源於網絡

文/華夏問長安

相關焦點

  • 有人說水泥壽命只有50年,壽命到期後房子該怎麼辦?
    水泥本身有保質期,但是水泥本身的壽命就不好說了。因為百年前用水泥建的房子也有屹立不倒的,豆腐渣工程一二十年也有瞬間傾覆的。所以說水泥的壽命只有50年這應該算是一個偽命題了。不過,我國對於除了重要建築物之外的其他建築物的設計使用壽命都是50年。
  • 耗資千億的三峽大壩能使用多少年?如果到期,如何防範長江水患?
    在三峽大壩建設之初,的確也充滿了諸多爭議,其中包括建設如此龐大工程的可行性,三峽大壩的建設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好處,以及修建過程中涉及到了很多人需要被迫離開自己生活已久的故鄉
  • 三峽大壩扭曲變形?三峽副總回應:固若金湯巋然不動
    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近日,一則關於三峽大壩「扭曲變形」的謠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多方專家、科研機構和各類媒體紛紛出來闢謠。面對謠言,三峽集團應該持什麼態度?三峽大壩的真實狀態究竟如何?應該如何認識三峽工程?
  • 三峽大壩變形了嗎?會潰壩嗎?
    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分析說:從內在因素講,壩體壽命主要取決於混凝土質量。三峽大壩從設計規範、原材料把關到施工管理,都按國家最高標準執行,且在「混凝土抗凍性標號」等直接決定大壩壽命的很多重要參數選擇上,嚴苛程度遠遠超過了三峽大壩的實際環境條件。從目前的實驗結果看,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
  • 當年修建三峽大壩,9位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現在是否後悔?
    "世上沒有絕對的對錯,什麼事情都要全方位考慮,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積都是由海洋湖泊覆蓋,所以如何做到與水和平相處,也是我們華夏子民數千年來一直在解決的問題。不只是古代,就是我們現代社會,對於水利問題也是非常重視,早在1994年的時候,我國就因為修建三峽大壩的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議,不過隨著這個舉世聞名的大壩建成,它的宏偉震驚了無數人。
  • 三峽大壩面臨竣工以來最嚴峻考驗 爭議話題常存
    錢正英部長對陸佑楣說的話字字千鈞:「調你來,就是為了三峽工程!」  兩年後,一場有關三峽工程的大論證展開了。這場大論證共有412位專家參與論證,涉及40個專業。這是三峽工程問題有史以範圍最廣,也是討論最深入、最充分的一次會議,對於工程的方案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見。這次論證後形成的報告,最終決定了三峽工程得以在1992年全國人大通過。
  • 世界幾十萬座大壩,為何偏偏三峽出了這種問題?原因恐怕只有一個
    後來曾有水利水電專家站出來解釋說,在三峽大壩的設計論證過程中,曾經考慮過核武器的威脅,並且做過多種模擬試驗。最後三峽選定的「混凝土重力壩」是能夠抵禦住常規核武器攻擊的。即使壩體在命中幾百萬噸當量的核武攻擊後,大壩也就是炸開一個幾十米的大口子,其作用相當於打開了幾個關不上口的閘門,不會造成潰壩,也不會對下遊造成太大的洪水威脅。今天看來,讓照片變形的威力,居然可以大過原子彈。
  • 三峽大壩變形了?記者採訪證實:三峽大壩「沒毛病」
    央視記者多方採訪證實:三峽大壩「沒毛病」  近期,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昨天央視財經記者專門採訪了負責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的專家,解答三峽大壩的真實情況。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專家:純屬惡意炒作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那張朋友圈的截圖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也不知道那位福建寧德的『黃小坤先生』是誰,更不清楚我的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貼上去。」 黃小坤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道。最早從朋友處得知這一消息時,黃小坤感到很愕然。「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和房屋建築相關,和三峽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和三峽大壩相關的言論。」黃小坤表示。
  • 三峽大壩的穩定性究竟如何?
    大壩混凝土起碼500年不會有問題華夏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說:「三峽壩體本身的寧靜性沒有任何問題。」第一,大壩本身是依照能抵擋「萬年1遇」的超大大水而設想。 有水文憑據可模仿推演的長江汗青最大大水產生在1870年,洪峰流量高達10.5萬立方米/秒。
  • 三峽大壩變形?闢謠 - 瀟湘晨報
    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說:「三峽壩體本身的安全性沒有任何問題。」第一,大壩本身是按照能抵禦「萬年一遇」的超大洪水而設計。有水文證據可借鑑推演的長江歷史最大洪水發生在1870年,洪峰流量高達10.5萬立方米/秒。
  • 若發生戰爭,有人攻擊三峽大壩怎麼辦?金一南: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三峽大壩或成為目標對於我國來說,同樣不能放鬆警惕。一旦發生戰爭,一些重要的設施,很有可能成為敵人的目標。曾經有美國媒體拿三峽大壩開玩笑:「如果炸掉三峽大壩的話,淹他們武漢以下2億還是3億,淹他們多少個工業區?」要知道三峽大壩對於我國來說,是有很高的價值。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如果有一個按鈕擺在你面前,一鍵清理三峽大壩,你會按嗎?」她又想了想:「不行,水庫裡的水會淹掉武漢的。」「如果水庫裡多餘的水也一鍵清理呢?」她有些遲疑地點了點頭。「那我應該……會按吧。」她告訴我,她身邊的親戚、老師,都覺得三峽大壩的存在有些多餘。我原以為,在最直接感受三峽工程好處的湖北省,應該人人都讚嘆它的偉大。
  • 還傳播"三峽大壩變形」?專家:純粹是惡意炒作
    幾天前,一個網上謠言"官方媒體證實了水利部三峽大壩的變形:做好防洪工作」引起了社交媒體的關注。 "此聲明純屬惡意炒作!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真實傳言,去年澄清了一個回合。此外,在所謂的大壩變形與防止大洪水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拼接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公眾的誤解和恐慌。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回應
    針對三峽大壩變形的不實傳言,去年已經澄清過一輪了。另外,所謂的大壩變形和防大洪水之間也沒有必然關聯,拼接在一起,容易引起公眾誤解和恐慌。」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少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紛紛向社交媒體平臺舉報該傳言為不實信息。
  • 美國出動衛星觀察三峽大壩,7月水位已達164.18米,下遊安全嗎?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7月24日發布的消息稱,在6月30日的時候,美國的Landsat 8衛星就對準了我國三峽大壩,葛洲壩地區進行了一番拍攝,這是要幹什麼大事情?還是出大事了?通過衛星圖像我們也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運行非常良好,其實這裡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前期不少人造謠我國三峽大壩「變形」完全是「謠言」,完全是無中生有。
  • 長江洪水肆虐,三峽大壩洩洪壓力有多大?會潰壩嗎?
    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分析說:從內在因素講,壩體壽命主要取決於混凝土質量。三峽大壩從設計規範、原材料把關到施工管理,都按國家最高標準執行,且在「混凝土抗凍性標號」等直接決定大壩壽命的很多重要參數選擇上,嚴苛程度遠遠超過了三峽大壩的實際環境條件。從目前的實驗結果看,大壩混凝土至少500年不會有問題。
  • 谷歌地圖讓三峽大壩「變形」,好在我們有北鬥衛星
    谷歌地圖讓三峽大壩「變形」,好在我們有北鬥衛星!因此不能說一點不變形,因為世界上不存在絕對鋼體,只要是物質受力後必然會變形,整個大壩變形在毫米級完全正常,如果大壩蓄水後1毫米不變顯然是不科學的。連大陸都在偏移,如何保證一個人類建築物不變形?任何有力的相互作用的接觸都產生形變,這個形變可能是一個原子,可能是幾公裡或者更大。三峽大壩說沒有形變那不可能,但這是物理意義上的形變,是最嚴謹的回答。
  • 水泥壽命只有50年,那麼我們城市許多房子以後怎麼辦?
    如今,城市的建築基本是由水泥打造,但是坊間一直流傳著水泥的使用壽命只有50年說法,那麼未來的這些建築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擠破腦袋,花光積蓄買到的房子,在水泥使用壽命結束後,該怎麼辦呢?
  • 專家談三峽大壩「彎曲」烏龍:谷歌地圖也不是神乎其神
    三峽大壩雄姿。(資料圖片)百 度近日,一則有關衛星遙感圖像的烏龍事件刷爆了網絡——網上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根據在谷歌地圖上截取的三峽大壩衛星影像,在其社交帳號上妄稱,「中國的三峽大壩已經變形,一旦潰堤,半個中國將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