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月盡,驚蟄,春天將在短暫的倒春寒之後拉開帷幕。我能感知到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在蓄勢待發,從地表衝上枝頭,開始一個四季新的輪迴。
那些春的信使已經迫不及待的為大地鋪滿了綠毯,這是場盛大的季節派對,繁縷,這個遍布世界的精靈也忙碌了起來,星星點點的白花就是證明。
愛上一首歌,不一定是因為它有多好聽,也許是恰好你也有個故事。
{ 繁縷 }
Stellaria media (L.) Cyr.
石竹科|繁縷屬
繁縷,我們湖北常稱它為雞兒草,匍匐草本,為常見田間雜草。繁縷是繁殖力極為旺盛的植物,一年到頭開滿了白色星形的花朵,四處散播數萬乃至數百萬顆種子。在英文裡,繁縷叫chickweed,跟我們的叫法一樣,也是小雞草。可見繁縷是世界各地禽類的美食,自然它也遍布世界各地。
其實,繁縷是春之七草之一。所謂春之七草:芹菜、薺菜、母子草、繁縷、佛座、蕪菁和蘿蔔。漢朝起,人們在正月裡將這七種春天的花草,切碎放進稀飯一起吃,認為這樣可以驅除邪氣,表示期待春天的來臨。
↑吃七草粥有健康長壽、祛病免災、吉祥富貴的寓意。
然而,這些儀式感的飲食文化並沒有被當今的中國人繼承,反倒是沿襲了大唐文化的日本,對七菜粥的重視程度遠甚於我們,並且完好的保存了這個習俗。繁縷食用部分為嫩梢,味似豌豆尖,但比豌豆尖更柔嫩鮮美。無論炒食、涼拌、煮湯都別具風味。
繁縷花朵極小,星星一樣的小白花兒,要蹲下來細看,才能看出它的可人。說實話,我的手機微距拍照效果真的差強人意,不得不在網上借一張圖片來分辯花瓣數量。
繁縷的花瓣白色,不經意數一下,有十片花瓣,再一看,每兩瓣是連一起的,如兔子的耳朵,只是花瓣深裂,以為是單獨的,其實總數才五瓣。大家是不是認為花兒君稍顯無聊?
↑繁縷又名鵝腸菜,折斷,中間真的有根「腸子」。
至於雞兒草的正式名為什麼叫繁縷,還是要引《本草綱目》裡的解釋:「莖蔓甚繁,中有一縷,故名。」繁縷還有一名,鵝腸菜,很多地方這麼叫,是說中間那一縷像腸子,總覺得說不通,倒不是形不像,而是這一縷也太細了,與鵝腸子不是一個量級。我一個朋友說他們把這叫雞兒腸,聽起來還貼切一點,畢竟有小肚雞腸一說。
春天,繁縷常跟婆婆納混生在一起,白的藍的花兒爭相開放,我想它們才是最要好的朋友。雖然從葉形花形很容易分辨,但遠遠的望去,嫩綠的枝莖混雜在一起如手牽著手。如果要採摘些繁縷做菜,難免會把婆婆納帶回家。
↑繁縷的花語:恩惠。
三月,其實是個離別的季節。歸家的遊子在短暫歡聚後又回到各自的城市,離開父母開始新一年的打拼。無論天涯有多遠,請你記住三月的花,因為在我的腦海裡一直重複著上面的那首曲子:「世界很大你不要去太久,我說外面的路難走人心險惡,要是說在外若有不如意時候,三月的花想想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