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牛河,好吃的不只是「鑊氣」!

2021-01-11 五美合意

說到炒牛河,可能大家都不會太陌生,畢竟幹炒牛河在廣東算是小有名氣,據說李小龍就很喜歡吃炒牛河加鮑魚。那炒牛河的「河」,其實是什麼呢?

什麼是河粉?

切出來的河粉

所謂河粉,是用稻米磨漿後蒸出來的薄粉皮再切成條狀,看上去白亮透明,質感爽滑彈口,並帶有清淡的米香,常見煮法是(湯)泡和炒。

河粉

廣府地區的「沙河粉」屬於河粉,在潮汕地區的「粿條」也屬於河粉,河粉在不同的地區,其習慣的配方、厚度、粗幼度也會有些許分別,導致口感有所不同,但都算是河粉家族裡的兄弟。

沙河粉

沙河粉,因發源於廣州市沙河鎮而得名,起源距今有百年歷史。傳統上沙河粉是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浸泡大米,再把大米磨成粉漿蒸製後切條即成。

把米漿倒在竹籃上

製作沙河粉的工序:用水、選米、磨漿和蒸粉都需要講究。例如浸泡大米和磨粉漿的水用山泉水、稻米選擇帶米香夠硬性的米、磨漿採用連州青石做石磨、蒸粉則用竹窩籃來上漿等等。

薄而透明的河粉皮

所以沙河粉晶瑩透亮,扁薄闊身,爽口滑嫩還帶些許韌性,特別適合用來「幹炒」。一般粵菜館和茶餐廳裡的炒河粉都是用沙河粉來炒的。

粿條

而粿條這種河粉又是怎麼樣的呢?粿的意思是「米食」,以前潮州人以節儉著稱,煮一鍋粥吃不完的話,便把粥水撈起重新加熱蒸熟至結成一層薄皮,隨便切一切,切成條狀,那就是粿條的由來。當然,現在粿條也是用米漿來做啦~

粿條顏色偏乳白色且亮澤感較低,一般比沙河粉幼身且稍厚一些,口感也較紮實飽滿,彈牙有韌性但少了些許滑嫩。這類粿條通常在潮汕牛肉火鍋店都能吃到,牛肉炒粿條是富有特色的潮汕美味。

湯粿條

而潮式粉面檔的湯河粉,就比較薄而精緻,口感更像沙河粉,也算粿條,它比一般的粿條更滑嫩更軟,韌性較低更容易碎。這種質感的河粉可以更好地黏附湯汁,把湯底的清甜都帶進口中。

炒河最重要有「鑊氣」!

在張國榮主演的香港電影《金玉滿堂》(又名《滿漢全席》)裡有一幕曾說過「廚房有兩個剋星」,也就是粵菜館有兩道很考功夫的菜,幹炒牛河便是其中之一。

幹炒牛河製作不難,把醃製過的牛肉炒至半熟,洋蔥、蔥、豆芽,炒香後撈起備用,再把所有材料回鍋,加入河粉大火快炒,並添醬汁上色炒勻即可。

幹炒牛河

但幹炒牛河講求「鑊氣」,也就是「鍋氣」,而且油太多,河粉會膩,油太少,河粉容易焦。每條河粉都要「色」「味」均勻,炒得不好,河粉就容易糊,又或者是「支離破碎」。一碟出色的幹炒牛河,應該是夾起來沒有多餘的油和豉油留在碟上,幹身又爽口才好。

幹炒牛河要顏色均勻,條條分明

除了幹炒牛河外,溼炒牛河的「鑊氣」也是不容小覷,而且據說幹炒牛河也是溼炒牛河所演變出來。所謂「溼炒」就是先把河粉炒熟上碟,再炒醃製過的牛肉和蔬菜,勾芡後均勻倒在河粉上。牛肉滑嫩,河粉吃下去不僅帶有「鑊氣」香味,黏稠的醬汁更是惹味。

河粉炒熟後淋上牛肉和醬汁就是溼炒牛河

潮汕的牛肉炒粿條也是以溼炒聞名,在有些潮式餐廳也會簡稱「溼炒牛河」,一碟用牛肉、芥蘭(芥藍)和沙茶醬炒出來的牛肉粿條,即使是放在那桌潮汕牛肉火鍋一碟碟鮮嫩牛肉旁邊,也是毫不遜色。

牛肉炒粿條

在吃炒河粉的時候,不要忘了沾上一點點辣椒醬。無論是幹炒牛河也好,溼炒牛河也好,牛肉炒粿條也好,辣椒醬都是炒河粉的「最佳搭擋」。特別是沾上顏色偏橙,含蒜和白醋的潮式特製辣椒醬的話,味道就更為過癮啦!

潮式特製辣椒醬

相關焦點

  • 鑊氣滿滿的幹炒牛河!拆解「幹炒」,解讀技術要領!
    幹炒牛河我其實還是挺喜歡吃的,但是遲遲沒有下「鍵盤」;要談的內容牽涉很多,實在是有點無從談起;不過講美食,尤其是講炒菜,橫豎也繞不開這個幹炒牛河(還有一個肉夾饃也是繞不開,但不想講的),索性就不糾結了,直接進乾貨!
  • 幹炒牛河VS溼炒牛河,哪一款最能留住廣東人的心?
    文章來源:羊城網不少美味都是誕生於一個個「意料之外」:蓮子糖水煮到水幹而得的蓮蓉、不小心把生蠔煮糊所熬成的蠔油……就連我們的粵菜入門必修技能之一的幹炒牛河,也有著這樣的「意外」色彩。幹炒牛河靠鑊氣引誘人,溼炒牛河則靠溼潤的芡汁來滿足味蕾。而這一個打芡的動作,正正是「乾濕」之間的最大差別。有些師傅會加入沙茶醬來勾芡,這樣的溼炒牛河多了一份潮汕風味。與幹炒牛河不同,溼炒牛河的每部分都是「各自準備,互不幹涉」的。當所有部分完成後,用河粉鋪底、青菜伴碟,將炒好的牛肉連帶芡汁均勻淋在上面,便「組成」一份完整的溼炒牛河。
  • 溫度美味∣冬天,就得吃一鍋「鑊氣」十足的啫啫煲
    冬越來越深,我們的胃口渴望著更熱的食物,最好它還不容易變冷。想著溫度,就想著冬天媽媽從廚房端出來的砂鍋魚頭,帶著熱騰騰的香氣,冒出一大片白霧……用砂鍋焗煮的食物像專屬冬天的美味,不僅熱還熱得長久。沉甸甸的砂鍋有著粗糲的手感,看起來蠢蠢的卻能讓食物的香氣持續隨著溫度釋放,離火之後還能留溫很久。砂鍋導熱性比較差,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鍋內的溫度均勻且保溫性強。
  • 地道的潮汕溼炒牛河,家鄉的味道,好吃到流口水
    眾所周知,潮汕人最常吃得粉就是河粉,她們非常擅長把簡單普通的河粉做成好吃到讓人流口水的美食特色菜,有普通的豬雜河粉,清炒河粉,幹炒牛河,溼炒牛河等等做法,其中,我感覺味道最香的就是溼炒牛河,不會太幹,又有鮮嫩的牛肉,濃鬱的醬汁調配,味道簡直香到流口水。
  • 八合裏海記牛肉火鍋那麼好吃,原來是放了這些東西
    林海平調侃自己:「我只是個打工仔,但是是一個有點像老闆的打工仔,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7個小時,除了財務是老闆不在的時候才由我幫忙打理,其他日常事務都是我在管理。」隨著能力的提升,林海平的工資也從2003年的900元/月逐漸漲到2008年的2800元/月。不過,這點薪水尚不足以支撐他成家後日益增加的家庭開銷,於是他萌生了自己出來創業的想法。
  • 路邊小藍果分三類:能吃好吃,能吃不好吃,不能吃不好吃
    其實,這裡的「十大」只是個虛指,並沒有人一一列出來過。十大功勞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裡說「角刺茶,出徽州,土人二、三月採茶時,兼採十大功勞葉,俗名老鼠刺,葉曰苦丁」。一般認為,這段文字裡描述的「十大功勞」,應該就是枸骨,它的葉片有硬刺,在華東一帶會被用來炒制苦丁茶。枸骨。
  • 大廚教你溼炒牛河正宗做法,簡單易學,牛肉不老,粉不粘鍋!
    溼炒牛河這道菜在於「溼、嫩牛肉」,與幹炒牛河不同之處在於溼炒牛河是帶汁的,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方法,要符合當地的飲食習慣。其次便是炒牛肉,超牛肉一定是大火快炒,炒得半熟即可,在鍋中不宜過長。溼炒牛河的香氣並不外漏,內斂,蜜汁將河粉深入覆蓋,端起碗筷一夾,香氣便從汁裡流出來。
  • 橙子好吃不好吃,關鍵在液泡,這個知識關係到考試成績
    至於海帶和紫菜,雖然有專門的細胞器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它們的主要色素,其實是藻膽蛋白,葉綠素a和葉綠素c只是起輔助作用而已。所以這些傢伙也不應該認為是有葉綠體的。移除 海帶的光合色素與陸生植物並不一樣。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會提出,藻類不能算植物。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 為什麼有人做的清蒸魚不好吃?其實只是第一個步驟做錯而已
    鱸魚不像其它的魚類,紅燒,煎炸。一般清蒸的做法比較多,在味美的同時又能更大程度上的保留魚中的營養。在廣東和廣西地區的人喜歡吃這道菜。因為鱸魚比其他魚更嫩,而且沒有小刺,蒸出來吃相當的鮮美。另一個原因就是蒸魚的過程相對簡單,不需要添加過多的調味品。同樣也可以做得美味可口。經常吃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補作用,所以推薦孩子和老人經常食用。
  • 香蕉不要只是當做水果吃了,做成早餐餅,酥脆軟糯非常好吃
    在大家的印象中香蕉是不是都是當做水果吃了,其實香蕉這種水果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每天吃一根香蕉,可以補充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還可以通腸,家家每天買一些香蕉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只是把香蕉當做一種普通的水果未免有點暴殄天物了。
  • 同樣都是龜,為什麼人們常吃甲魚而不吃烏龜,是烏龜肉不好吃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東西都被送上了人們的餐桌,其中就包括了甲魚,於是就有人發出了疑問,同樣都是龜,為什麼人們常吃甲魚而不怎麼吃烏龜,是烏龜肉不好吃?還是沒營養?甲魚又叫水魚,屬於鱉的一種,生存於我國的很多地方,它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不高,所以特別容易存活。人工養殖也是很方便的,養殖成本很低,這一點就吸引了很多人來養殖甲魚,所以甲魚的供應量很足且價錢很合理,在大多數人的承受範圍內。
  • 整天不知道吃什麼,就看看我家一日三餐小飯菜,好吃還不貴!
    要我說這件事就很好解決,想吃肉就吃肉,嫌貴就不吃唄,不想吃素食那是做得不好吃,再說天天葷素搭配也沒這麼貴,豬肉價格是漲了,但是也沒漲的離譜啊,我家天天吃飯也沒見多花多少錢。這話一說肯定有很多熟悉小廚的網友都猜到小廚接下來要幹什麼了,覺得我要開始分享我家的午餐了,這回大家可是猜錯了,今天我準備分享給大家的可不是午餐而是套餐,今天我準備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一日三餐小飯菜,看看我家從早到晚都吃的啥,看看農村家庭的一日三餐怎麼樣,看看有葷有素的一日三餐怎麼才花了40元的,看看怎麼樣能做出好吃還不貴的家常菜,而且還讓全家一天都吃得好又飽。
  • 為什麼都說蓮霧不好吃?
    為什麼很多人說蓮霧不好吃呢?一、產地不同的原因。內地的蓮霧口感會比較一般,寶島臺灣是蓮霧最重要的產區,有名的品種是黑金剛和子彈蓮霧會非常好吃且水分多。二、蓮霧放置過久導致果肉脫水嚴重,吃起來像海綿,所以很多人描述蓮霧的時候表示食之無味、汁水少果肉乾。三、沒有熟透。口感上會有些酸澀。
  • 西蘭花怎麼做好吃?這樣做好吃又不增肥
    那麼,西蘭花怎麼做好吃?它的做法非常多,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製作。如果是說不知道怎麼去處理西蘭花,或者說不喜歡太過於油重的飲食方式,那麼白灼西蘭花也是非常美味的。把一個新鮮的西蘭花切成或者掰成合適的大小,然後用鹽水浸泡半個小時。因為西蘭花的外表的獨特性,所以上面可能會附上很多的汙染物質或者小蟲,所以用鹽水浸泡半個小時,可以徹底的去除掉上面的一些雜質,這樣吃著也就放心些。
  • 吃貨怎能不知道的那些「好吃的」英語俚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吃貨怎能不知道的那些「好吃的」英語俚語!可是這些「好吃的單詞」放到句子裡怎麼全都「變味兒」了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好吃的」俚語   1、in apple-pie order   ≠ 聽蘋果派的命令?
  • 海裡的鰻魚不好吃?本地老漁民:不是不好吃,而是你吃錯了
    土著為海鰻叫屈,不是海裡的鰻魚不好吃,而是遊客你吃錯了。處理過的鰻魚乾,肉質帶有韌性更有嚼勁,當地人都說鰻魚乾比鮮鰻魚好吃。但是也貴星鰻則不同,因為星鰻喜歡躲在礁石縫隙裡,一般不容易被捕獲。而遠洋捕撈的星鰻大多被出口到了日本,市場裡出售的星鰻一般都由當地漁民通過海釣、蟹籠和漁網誤捕等形式抓獲,產量不多。而星鰻的口感是遠勝於普通海鰻的,因此星鰻在市場上都是供不應求,價格也是高高在上。一條品質上佳的鮮活星鰻,價格堪比一條頂級大鯧魚。
  • 為什麼在家做出來的西蘭花,不好看也不好吃?焯不焯水很重要
    不過有不少的朋友說自己在家裡邊兒,做宣傳畫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不僅顏色看起來不太好看了,而且吃起來味道也,特別的難吃,這讓他們感覺特別的沮喪,而小編的,今天就想給大家說一說怎麼樣製作西蘭花才會好吃。不知道大家平時喜歡怎麼來處理西蘭花呢?是水煮著吃,還是炒肉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