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電梯!宇宙旅行只需幾百美元!

2020-12-03 漢豐少一

很多人小的時候,都會在夜晚望著天空,做過自己遨遊天空的夢,畢竟我小的時候每個小朋友的通用夢想職業可都是「科學家」、「太空人」、「開飛機」之類的,小時候的夢想現在回想起來,就跟當初糾結,考清華還是北大一樣。

是否可以想像,童年的夢想有望成真是什麼感覺?

預計2050年,人類將建造第一架..座..臺...個!人類將建造第一個太空電梯,屆時普通人登上太空僅需幾百美元即可。

日本建築公司,大林組(OBAYASHI GUMI)曾於2014年發布消息稱,為了追尋潛在的太空空間開發,將籌劃建立世界上最高的「塔」。

有多高呢?

36000公裡!

什麼概念呢?普通客機的飛行高度是11000米左右,也就是10千米,也就是10公裡。

飛機就是個弟弟!

我們再來找一個參照物,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支持人類在地球軌道長期逗留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縮寫ISS),飛行高度是360KM到400KM左右。

還是個弟弟。

太空電梯的這個高度基本等同於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

並且,到達這個高度的還只是中間的過度平臺哦。

因為太空電梯的中間站需要做為一個平臺,為了維穩以及對抗引力進行配重,需要向另一端延伸相同的距離,來保持這個高度。

但光維持還不夠,因為距離地面的繩索部分需要對抗地球氣流的運動、溫度的變化等不利因素,所以最終的高度需要達到10萬公裡的深空,才能在理論上保證這個電梯安全地懸停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上。

那麼,這麼高的建築,怎麼可能,目前人類建成的最高建築是位於杜拜的哈利法塔,也就是杜拜塔,才828米高,想要達到這個高度,簡直是不可想像。

實際上太空電梯,並不是建築,而是由很多部分組成的,繩索傳送裝置,就像纜車一樣。

主要的組成有地面基站,繩索,爬繩索的運輸倉,36000公裡高空平臺,72000公裡高空平臺,10萬公裡高空平臺組成。

運輸倉概念圖

這時又有問題產生了,10萬米長的繩索,肯定要保證安全、穩定、堅固、耐用等方面。

就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材料能適應。

別說還真有,

1991年1月由日本筑波NEC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飯島澄男,在使用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時,從電弧法生產碳纖維的產物中發現的分子級材料碳納米管,就很好的符合了這一特性。

它是由碳原子組成分子結構管。

那麼這個材料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碳納米管的強度比同體積鋼的強度高100倍,重量卻只有後者的1/6到1/7。碳納米管因而被稱「超級纖維」,碳納米管的硬度與金剛石相當,卻擁有良好的柔韌性,可以拉伸。

莫斯科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將碳納米管置於1011 Pa的水壓下(相當於水下18000米深的壓強),由於巨大的壓力,碳納米管被壓扁。撤去壓力後,碳納米管像彈簧一樣立即恢復了形狀,表現出良好的韌性。

碳納米管的熔點預計高達3652~3697℃。

碳納米管的性質可以製作出很多性能優異的複合材料。例如用碳納米管材料增強的塑料力學性能優良、導電性好、耐腐蝕、屏蔽無線電波。使用水泥做基體的碳納米管複合材料耐衝擊性好、防靜電、耐磨損、穩定性高,不易對環境造成影響。碳納米管增強陶瓷複合材料強度高,抗衝擊性能好。碳納米管上由於存在五元環的缺陷,增強了反應活性,在高溫和其他物質存在的條件下,碳納米管容易在端面處打開,形成一個管子,極易被金屬浸潤、和金屬形成金屬基複合材料。

總之,這樣的材料強度高、模量高、耐高溫、熱膨脹係數小、抵抗熱變性能強。

材料已經有了,問題也就又來了,這麼好的材料為什麼沒見到哪些地方用呢?

因為目前這個而碳納米管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因為是分子級材料,需要一個原子一個原子的拼裝,所以啊,生產是個問題,但是日本建築公司大林組(OBAYASHI GUMI)表示已經找到量產的方法,並且也制定了整體的計劃進程。

第一階段的繩索研發製造會在2030年上線,還有10年了哦。

繩子說完了,我們再來說說地面基站。

地面基站結構圖

因為太空電梯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來建造,最合適的位置就是赤道附近了,並且需要由多個部位組成。

早在2000年9月6日,NASA在官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說明了太空電梯的技術,而且著重的挑選了地面基站的可行地點。

圖中位於印度南部的斯裡蘭卡

不僅要氣候穩定,而且還需要儘量避開地震帶,畢竟這麼大型的設施需要平穩的運行環境,斯裡蘭卡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避開了颱風,劇烈氣候變化等不良因素。

地面基站需要包含電力無線電力傳輸裝置,服務平臺,起降口,線纜連結口,海底隧道,海上平臺等設施,由於這一根線纜從基站出發只有一臺,而且往返需要2個禮拜, 不免需要有一些賓館,有可能還需要依據風景見一些聯動設施,比如度假村之類的。

大林組希望通過20年左右的時間,來建設線纜,第一批呢,先建造20噸量級的線纜,後續用510次的加強、加固來最終行程整體7000噸的整體線纜,線纜搭建好之後呢,就會著手開始建立地面基站,也就可以搭上線纜了。

下面我們來簡單說一下能源方面。

目前有幾種想法,一個是繩索自發電--太陽能,地面基站和纜繩可以很好的收集太陽能,並且加以利用,但是有方案就有問題,纜繩能很好的抵抗各種影響因素,但是電池板不一定能承受得了,所以這個想法也暫時擱置了,需要等到強度合適的電池板。

太陽能輸電線纜

另一種就是地面發電無限電力傳輸,是通過無線輸電技術,來支持運輸倉向上攀登繩索(怎麼感覺比太陽能還不靠譜),這種技術的好處是可以保持電力輸出的穩定。

問題也隨之而來了,這個無線輸電該怎麼解決,而且要輸電10萬公裡,雖然在攀登的後半段由於引力的減弱可以減少對電力的消耗,但前期的運輸倉的能源需求依舊需要解決。

在大林組官網上的太空電梯計劃的最後有這麼一句話:The current technology levels are not yet sufficient to realize the concept, but our plan is realistic, and is a stepping stone to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elevator.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沒有足夠達到實現這個概念的能力,但是我們的計劃是現實的,這也只是我們邁向建設太空電梯計劃的一個墊腳石」

這裡要提一下,著名的實驗室,Google X已經給出否決意見,表示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太空電梯的構想是不現實的。

但是這種在科技上用於探索的態度和敢於實踐的精神,確實值得讚揚,另外!

聽說在外太空漂浮著很多很多完全由鑽石構成的小行星或隕石,誰撿到就歸誰!

想像一下,距離地面36000公裡的太空平臺,人類可以自由活動觀賞地球的美景以及外太空的詭魅,太科幻了。

最後!

我是漢豐少一,觀察與分析,腦洞與創意,有意思!

相關焦點

  • 如果宇宙電梯真的建好了,太空旅行的時候你準備帶上誰呢?
    今天和大家探討一個非常有夢想的話題-宇宙電梯。太空電梯大家在科幻片經常看到有連接地面和宇宙文明中非常高的電梯。遺憾的是當初他提出宇宙電梯的想法的時候,連火箭都還沒有,就只能停留在一個想法階段,直到60年後,也就是1960年,俄羅斯的一名工程師尤裡阿而楚塔諾夫把康斯坦丁的這個理論的具體化提出了一個可能實施的具體方案。尤裡阿而楚塔諾夫他的方案是從太空往下建造。
  •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2050年或建成 太空旅行有多遠?
    日本測試「太空電梯」 太空旅行有多遠?本月日本將進行迷你版太空電梯實驗,這將是世界首個測試電梯在太空中運動的實驗。日本科研團隊的目標是2050年建成太空電梯,屆時將乘客帶到3.6萬千米的高空旅行。  用碳納米管制作纜繩連接地面和太空  據日媒《每日新聞》報導,日本靜岡大學工學部的科研團隊與日本建設公司大林組合作開發了迷你版太空電梯,將視天氣情況在本月進行實驗。
  • 進入宇宙的最好方法,宇宙電梯!是否能夠實現?
    宇宙電梯有什麼好處?在很多科幻片大家應該都見到過這個東西,宇宙電梯!平均一次火箭發射任務要耗費2億美元左右。接近一架波音客機價格。並且事故率居高不下,即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也依然經常能聽見火箭發射失敗的新聞。
  • 太空電梯會是太空旅行的未來嗎?
    但是除了火箭,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更經濟的選擇,那就是太空電梯。科幻小說家克拉克在《天堂的噴泉》一書中也提到了主人公修建了一座太空電梯,更是激發了人們對太空電梯的極大興趣。2002年,NASA的Brad Edwards鼓勵同僚重新思考現代版的太空電梯。Brad Edwards在報告中指出,一個可行的太空電梯應當包括四個部分:纜繩、錨、平衡錘和升降機。電梯部分由耐用的纜繩和機械升降機組成,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太空中。
  • 造個太空電梯能上天嗎?
    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突破,還是使用載人火箭或宇宙飛船運輸,動輒上億美元的發射費用,讓太空旅行距離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 太空電梯的構造太空電梯主要包括四個結構,地表基座、線纜軌道、太空艙、升降艙。
  • 太空電梯,美好的幻想?人類的未來?
    其實想要上太空很困難,即便我們都希望能有一種既簡單又實惠的方式讓我們飛上太空,去觀賞這顆懸浮在茫茫星空中的星球。然而,現在唯一的辦法也只有去當太空人,或是成為億萬富翁。但是現在有一個想法或許能使這一願景變為可能,並且能成為進一步探索宇宙的起點:太空升降梯。那麼,究竟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 想去太空看看宇宙
    伴隨一陣震天動地的轟鳴聲,火箭拔地而起,宇宙飛船被帶入大氣層,進入臨界軌道100~120公裡以上的區域進行環繞飛行,也拉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序幕。  自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功完成首次人類太空飛行的壯舉後,全球已經有幾百位太空人完成了太空飛行。  但這僅限於專業人員。
  • 太空電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埃隆·馬斯克就是這家公司SpaceX的創始人,他一直有著一顆衝出地球冒險的心,火箭助推器回收計劃就是降低成本,激發人類積極探索宇宙的第一步。不過相比助推器回收,曾經有人提出過「太空電梯」的概念,這或許成本來的更為低廉。
  • 普通人什麼時候能實現太空旅行?日本科學家:快了
    到現在先後有七個人實現了太空旅行,無一例外,他們都是頂級富豪。能去太空旅行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樣的旅行會給人不一樣的體驗,用一句通俗點的話說:此景只應天上有。當遊客飛行到距離地球18公裡的高空時,便可看到腳下地球的弧形曲線和頭頂黑暗的天空,體會到一種無邊無際的空曠感,這種體驗乘坐高性能戰鬥機就可以達到,一般需支付一萬美元,但是這根本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太空旅行。那麼我們普通人距離太空旅遊還有多遠?
  • 未來有望實現的5大太空技術,科學家:太空旅行或將實現!
    一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從未減退,對太空的探索也從未停止。在未來,人類在徵服宇宙的道路上將取得多大成就?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未來有望實現的五項太空技術吧!小行星特別是近地小行星,是近期目前最有價值的太空探索目標之一。我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介紹,利用小行星天體自身的軌道特性、物質特性等,開發的可能性有很多。例如有些小行星稀有金屬含量能達到地球的數倍,價值幾十萬億美元;小行星整體也可以作為巨型太空飛行器進行開發。
  • 太空電梯了解一下
    與船舶和海洋裡的鑽井平臺一樣,整個太空電梯裝置在地面設有一個巨大的錨用於固定整個電梯的位置。而在太空裡的另一端,則是一個用來提供拉力,將整個線纜繃緊的配重裝置。至於在中間的,就是用來承載太空電梯上下運行的線纜了。 而在整個裝置部署之後,乘客及貨物可以搭乘電梯以每小時 200 公裡的速度沿著線纜上天,整個行程大約為一周。
  • 最驚人的太空計劃,未來上太空不用火箭,日本即將建造太空電梯
    太空電梯的渴望重新燃起,因為這樣的材料強度高、模量高、耐高溫、熱膨脹係數小、抵抗熱變性能強,你知道嗎?現在人們將每公斤物品,帶入太空的成本約為20000美元,雖說可回收利用火箭已經問世,但太空運輸的成本依然很高,一旦太空電梯得以修建,這意味著人類進入太空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徹底改變現在太空工業的遊戲規則,離開地球,始終是人類最昂貴、最困難的旅程,但太空電梯可以把它變成跟回家一樣簡單,《太空電梯》,阿列克謝索科洛夫的這幅畫是已知最早的太空電梯圖像之一,它出現在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安德烈索科洛夫所著《
  • 太空電梯到底可不可行?
    它所蘊含的龐大設定,對宇宙的恢宏描寫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無一不深深抓住了讀者的心。既然是關於地球和宇宙的故事,書中自然不乏劉慈欣對未來航天科技的設想。這裡,我們將探討書中提到的航天技術,比如太空電梯、核聚變火箭和曲率驅動,並對這些航天科技進行或現實、或科幻的考據。
  • 人類的「通天塔」,太空電梯將如何工作?
    從那時起,美國宇航局已經發射了100多次太空任務,但太空任務的成本變化不大。無論是太空梭還是不可重複使用的俄羅斯太空飛行器,發射成本約為每磅10000美元(每公斤22000美元)。 由碳納米管複合材料纜帶製成的太空電梯錨定在一個近海海洋平臺上,纜帶由一個小型配重物拉伸,長約6.2萬英裡(10萬公裡),伸向太空。然後,附著在纜帶上的機械升降器會沿纜帶爬升,將貨物和人類送入太空,其成本僅為每磅100至400美元(每公斤220至880美元)。
  • 太空電梯你敢乘坐嗎?
    2012年美國航天局前工程師麥可-萊恩創辦的電梯港集團公司宣稱這一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聲稱這套太空電梯系統可以在8年內實現 ,公司計劃首先利用纜繩測試該系統,然後再推出月球系統。不僅將地球與太空站連接起來,還要將太空站與月球連接起來。
  • 乘電梯「私奔」到月球?想得真美 10萬億美元都解決不了
    太空電梯的纜繩還未研發出來 太空電梯的概念並不新鮮,1895年,俄羅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率先提了出來。1979年,科幻大師克拉克在小說《天堂的噴泉》中也提到這一設想。龐之浩介紹,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太空電梯從最初被視為科幻,逐漸讓人們看到了實現的可能。
  • 太空酒店或2025年入軌;太空電梯技術可行;充氣式月球太空艙
    該項目的設計師蒂姆·阿拉託爾希望讓太空旅行變得司空見慣。他認為,雖然太空旅行最初將屬於超級富豪的領域,但很快就會普及到普通人。他表示:「最終,太空旅行將成為人們度假的另一種選擇,就像乘船旅行或去迪斯尼樂園一樣。」  阿拉託爾把這家酒店比作一艘遊輪,指出它將擁有「你在遊輪上看到的許多東西:餐館、酒吧、音樂會、電影放映和教育研討會。」只不過是在太空。
  • 是什麼阻止我們建造太空電梯?
    :利用當前技術可實現的實用太空電梯替代方案」的研究。為什麼到太空旅行甚至發送有效載荷仍然有如此昂貴的奢侈品?那裡有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市場上的競爭每年都在加劇,從而降低了價格。然而,使用SpaceX Falcon 9 可重複使用火箭發送一公斤有效載荷仍將使客戶花費約270美元。
  • 我們從這裡出發,坐電梯到月球!太空電梯深度解析
    太空電梯原理很容易理解,如下圖,你可以把地球類比為這個運動員,而他準備通過旋轉加速扔出去的鉛球則相當於高聳入雲的太空電梯配重。Laine創立,也是專注於用碳納米管建造太空電梯的公司。其月球電梯的構想是整裝從地球發射,然後從太空向月球發射錨系統、升降機並完成後續部署。
  • 太空電梯可能實現嗎?
    所以,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克拉克都會成為未來太空電梯命名的有力候選者。好,下面我就來為你講解在《迷人的技術》這本書中,作者魏納史密斯是如何講解太空電梯的原理以及實現路徑的。 太空電梯的原理真的很簡單,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上垂一根長長的繩子,一直垂到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