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臺灣泥鰍養殖業三大趨勢 後市價格堪憂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今年臺灣泥鰍養殖業三大趨勢 後市價格堪憂

2014-04-01 19: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19252 次 我要評論


  自2012年被引進以後,周期短、利潤高的臺灣泥鰍吸引了一些養殖戶嘗鮮。豐厚的養殖利潤,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殖這一新品種。2013年下半年至今,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生產臺灣泥鰍苗的繁育場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雖然生產繁育的苗場眾多,但據各苗場反映,2014年開春後各大小苗場需求依然火爆,臺灣泥鰍養殖規模將繼續迅猛增長。​
  ​
  大量養殖戶不斷湧進,一度使一些養殖戶擔憂後續行情而選擇觀望。但2014春節後苗場推動的一波成魚價格漲潮,除了使這部分養殖戶加緊投苗,還引來了更多養殖戶對該品種追捧。然而,對於這一消費市場尚未完全打開的新品種,不少行業人士對其爆發式增長表示了擔憂。​
  ​
  1 養殖規模繼續瘋長&nbsp飼企推出專用料​
  ​
  「我估計現在廣東養殖臺灣泥鰍的規模,已有3萬畝左右。」廣東通威飼料有限公司臺灣泥鰍料推廣經理李潔估計,經過1年左右的不斷擴大,廣東的養殖量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據了解,目前廣東臺灣泥鰍養殖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潮汕地區,「其中,潮汕地區就已經有約8000畝的面積」,李潔透露,按照目前的投苗形勢,廣東今年發展到10萬畝都不意外。​
  ​
  由於養殖技術尚未成熟,養殖戶所採用的飼料也五花八門,羅非魚、鯪魚、叉尾鮰等品種的飼料均有被養殖戶試用。在技術水平及所採用飼料等的差異下,飼料成本5-12元/斤居多。​
  ​
  越發擴大的規模,吸引了越來越多飼料企業相繼推出泥鰍料。去年以來,全興、蓮花、通威、澳華等相繼推出泥鰍專用料,搶佔市場。據了解,這些專用料大多在5000-7000元/噸,而專用飼料的推出,也有利於養殖技術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廣東通威飼料有限公司廣東片區服務總監楊松就曾透露,使用專用飼料情況下飼養4個月,均重1兩/尾規格的臺灣泥鰍全程餌料係數可達1.2-1.4。​
  ​
  2 種苗價格下降&nbsp苗種質量良莠不齊​
  ​
  此外,育苗技術在經過1年多的摸索,苗場的孵化率、水花標粗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另一方面,進入泥鰍種苗生產的苗企增多,使臺灣泥鰍種苗價格出現下滑。目前,3cm左右規格的苗種多集中在0.1-0.25元/尾,較去年0.3-0.4元/尾大幅下降。「養殖臺灣泥鰍種苗投入大,今年養殖臺灣泥鰍種苗每畝就能省幾千塊錢」,佛山沙頭大健魚苗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健標舉例,按今年苗價下降0.15元/尾來算,5萬尾的密度下每畝就能省7500元的苗種成本,「魚苗價格的下降,對養殖戶而言肯定是好事。」​
  ​
  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各地打著能提供正宗臺灣泥鰍苗種旗號的苗場也越來越多。與剛引進時僅寥寥數家繁育場相比,2014年市場上號稱能提供正宗臺灣泥鰍種苗的苗場遍地開花,但這些苗場的親本來源、苗種質量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擔憂。「現在不少的苗場,都是通過在市場上收購養殖戶所養的成魚,來做繁育的親本」,佛山某種苗場負責人何老闆向記者透露,的確有苗場通過正規渠道或者通過「小三通」從臺灣進口種鰍進行育苗。但更多的苗場,是直接在大陸各地養殖戶手中收購成魚,進行育苗。「現在的臺灣泥鰍種苗市場,只能用十分混亂來形容」,親本來源和育苗技術的差異,肯定會導致種苗質量也有所差別。​
  ​
  3 苗場推高成魚價格&nbsp下半年魚價或下滑​
  ​
  此外,不少人都認為臺灣泥鰍自引進伊始就頗具炒作嫌疑。有業內人士就透露,自2013年上半年廣東第一批養殖的臺灣泥鰍成魚少量上市後,基本都流向了繁育場,真正流入市場的成魚量甚少。供應量不大加上苗場需求旺盛,使成魚價格一度高達30-35元/斤。​
  ​
  隨著2013年下半年出魚量的增加,部分商品魚也開始走向流通市場,收購價在回落至15-18元/斤。但2014年開春後大量養殖戶強烈的投苗意願,推動了苗種需求。大量苗企向市場收購成魚用以繁育,在大規格泥鰍存塘量下降和苗場需求帶動下,成魚價格又回升到22-28元/斤。「成魚價格的上升又推動了養殖戶的投苗意願」,李潔認為,目前臺灣泥鰍的養殖規模擴張明顯過快,很多養殖戶也顯得不夠理性。「如果臺灣泥鰍能穩定在15元/斤左右,在目前養殖成本下利潤依然可觀」。但其也表示,按照目前的養殖擴張速度,待8月份臺灣泥鰍開始大量上市時,魚價回落到什麼程度難以估計。​
  ​
  有經營臺灣泥鰍流通的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購銷部經理胡肖珍表示,臺灣泥鰍在成都、杭州、上海等地均有不小的市場需求。但其也表示,省外臺灣泥鰍流通並未與普通泥鰍區分開來,所以價格大體與普通泥鰍15-20元/斤持平,而且大規格泥鰍沒有小泥鰍受歡迎。「市場價格波動大,目前塘頭價遠高於市場價等,都限制了流通企業建立臺灣泥鰍穩定的銷售渠道」。截至目前,除了苗場的需求外,臺灣泥鰍並沒有具體的銷售渠道。​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泥鰍只能吃?這家公司培育觀賞品種玩出大產業
    原因:瞄準商機投300萬研發 「金黃泥鰍是臺灣泥鰍的變異品種,在繁育養殖普通泥鰍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自然條件下,每百萬尾泥鰍裡會有2~3條呈金黃色,十分好看卻極為稀少。」王濤說,物以稀為貴,正是瞄準了這一商機,公司成立了研發團隊,投入300萬元專門用於「金龍鰍」的繁育和提純。
  • 臺灣泥鰍要這樣養!
    與普通泥鰍相比,臺灣泥鰍在生長速度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從寸苗(3-5cm)養至成魚(15尾/斤)只需3-4個月,因此,臺灣泥鰍逐漸受到廣東養殖戶的青睞,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在2013年種苗繁殖獲得突破性進展後,2014年臺灣泥鰍的養殖熱情異常高漲。
  • 泥鰍大王變形計
    泥鰍大王的養殖基地。紅網時刻5月23日訊(通訊員 曾宇琪 記者 陳雪驊)5月22日,風和日麗,湖南省洞口縣高沙鎮社山村,沿著蜿蜒村道走上10分鐘,就到了翠森林生態泥鰍養殖基地,眼前,是一片星羅棋布的池塘。基地主人尹顯座正在投餵餌料。
  • 臺灣老師傅首次披露臺灣泥鰍品種來源及選育歷程
    「其實20多年前,經過一年半的養殖,這種泥鰍也是僅手指那麼大」,上世紀90年代初便開始在臺灣養殖和選育泥鰍的陳文欽,見證了這一品種二十多年間,從指頭大小到如今4-5兩一條的演變歷程。陳文欽回憶,其實臺灣泥鰍的來源,並不像傳說那樣複雜,臺灣當初養殖的泥鰍,其實也是從大陸引進,且比較常見的品種——大鱗副鰍。二三十年前,經過十幾個月的養殖,這種泥鰍在臺灣也只有手指般大小。
  • 調查發現,遲緩愛德華氏菌是臺灣泥鰍出血病的重要病原
    調查發現,遲緩愛德華氏菌是臺灣泥鰍出血病的重要病原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肖洋 水產養殖網 2016-12-16 22:00:00 從2011年開始,在珠三角地區開始有部分養殖戶嘗試養殖臺灣泥鰍,因其投入少、長速快、養殖周期短、技術門檻低、價格高等特點逐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 泥鰍和鰻魚每畝水能賺多少錢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逐步改善,泥鰍養殖讓農民踩到致富路,泥鰍是一種沒有時間的魚,他的身體光滑,用手很難抓住,然而他是一種美味的葡萄酒和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可以做出許多圖案,有泥鰍炸金花,泥鰍鑽豆腐是一道很有價值的菜式飯,讓大家都能了解泥鰍自身的價值和養殖生命誠。
  • 人稱「紅尾泥鰍」,漲水後一釣上百條,繁殖力超強,如今越來越少
    導讀:人稱「紅尾泥鰍」,漲水後一釣上百條,繁殖力超強,如今越來越少夏季梅雨時節,正是河道、小溪容易漲水的季節。此時也正值釣魚的好時機,以前在農村,經常會在河道支流附近等水退了過去釣魚,最常釣到的是一種叫做「紅尾泥鰍」的魚。這種魚以前特別多,漲水後一釣就是上百條,非常有成就感,現在很多年沒見到了。紅尾泥鰍學名紅尾副鰍,它的另一個名字叫鋼鰍。其實它並不是泥鰍,因為它生活在水質很乾淨的水中,和生活在泥坑之中的泥鰍是不一樣的。
  • 山東德州開展 「五大行動」 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生態健康發展
    各縣市區漁業事業機構主要負責人、業務骨幹、市縣鄉漁業技術推廣員和全市50家水產農技服務示範點負責人共110人參加。德州市全力實施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行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五大行動」,以50家水產精準服務示範點為重點,積極開展網格化服務,著力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推廣生態、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模式,不斷提升全市水產養殖業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水平。
  • 我們小時候吃的泥鰍,到底可以長到多大呢?
    後因為小編發現,小型動物中的巨型個體,一個原因是不像巨型生物那樣只可遠觀不可褻玩,二是同樣具有視覺震撼力。由於水平有限,很多內容都屬於現學現賣,在這裡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和指教。首先還是要闢謠,網絡上流傳的巨型泥鰍,其實絕大多數都是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物種。比如6斤的泥鰍、10斤的泥鰍,其實是鰻魚;一斤多的泥鰍,其實是大刀鰍(刺鰍)。
  • 10月廢紙原紙背道而馳 後市價格穩中有漲
    廢紙市場:10月廢紙價格呈現漲跌互現的狀態,僅在月中旬呈現出一波大幅度下滑趨勢,截止10月30日廢黃板紙A級收購價格均價為2112.86元/噸,與月初(10月1日市場收購均價2130元/噸)相比均價下調17.14元/噸,下降了0.8%。
  • 邢臺市L450QO管線鋼管近期市價格趨勢仍弱勢向上
    邢臺市L450QO管線鋼管近期市價格趨勢仍弱勢向上 ,「wqo457」   無錫市上廣核能電力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L450QO管線鋼管、國產合金鋼、不鏽鋼、碳鋼管材、板材、棒材、型材、管道配件和焊接材料,無縫管、直縫管、合金/高壓鍋爐專用管道等產品,歡迎新老客戶前來選購
  • 吃肉 天黑黑,欲落雨,吃泥鰍,混的溜!
    泥鰍,又叫真泥鰍,學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鯉形目鰍科泥鰍屬的小型魚類,分布廣泛,我國各大水系都能見它們蹤影,日本韓國等國家亦有出產。泥鰍體小而細長,近長圓柱形,身長10cm左右,體表分泌粘液,滑溜溜的,徒手抓很難,因此有「泥鰍要捧,女人要哄」的俗話。
  • 仁懷下壩村的「泥鰍經」:從養殖到育苗 脫貧路上「加速跑」
    仁懷市蒼龍街道下壩村大力發展泥鰍產業,從建養殖場到打造育苗基地,實現了脫貧路上「加速跑」。 「我們這個泥鰍苗已經可以投放了,因為已經達到了投放尺寸3到5公分。在投放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水盛滿,桶底往上抬一點,讓泥鰍苗輕輕滑下去就可以了。」
  • 九方智投:稀土價格本月大漲,後市如何布局?
    (原標題:九方智投:稀土價格本月大漲,後市如何布局?)九方智投指出,稀土資源具有不可再生屬性,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同時也是高科技領域多種功能性材料必要原料,供需基本面的持續改善是推動此輪稀土價格上漲的主因。
  • 2022年M10+G12市佔比破50%,大尺寸趨勢加速矽片價格分化
    ,產品盈利性有所下降;大尺寸矽片(M10/G12)成市場趨勢,企業矽片-電池-組件環節一體化布局明顯。但下半年矽片產線因材料供應、限電等多方因素,升級/投產不達預期,推動四季度市場主流需求產品單晶M6矽片價格持穩;至年末年搶裝帶動下矽片需求旺盛,G1矽片資源稀缺價格小幅抬升。多晶方面,受下遊需求長時間疲軟影響,海外終端需求也未見起色,使得多晶企業持續低產,12月多晶價格小幅回落。  大尺寸降本效果顯著,2021年不同尺寸的單晶矽片價格可能出現分化。
  • 農村這兩種養殖業:「竹蟲」和「柴蟲」養殖,前景怎麼樣?
    農村的養殖業,作為農民和廣大返鄉創業者首選的創業項目,一直以來都倍受關注。現在我們知道和了解的已經在農村發展起來了很多,除了傳統養殖業:豬、牛、羊、雞等家畜,還新增了養魚、養泥鰍、黃鱔、蚯蚓、桑蠶、肉蛆等,甚至各種野生動物的人工飼養。
  • 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臺灣觸控面板產業2013年遭遇重大考驗、訂單流失,許多觸控面板廠商陷入虧損。展望2014年,臺灣觸控面板產業是否還有機會扳回一城?
  • A股三大指數均小幅低開,汽車整車、MINILED概念漲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數均小幅低開,滬指低開0.02%,深成指低開0.04%,創業板指低開0.05%。 汽車整車、MINILED概念、可燃冰等漲幅居前,有機矽、養殖業、煤炭加工等跌幅居前。
  • 今年,養什麼魚能賺錢?
    今年,養什麼魚能賺錢?由此可見,隨著甲魚養殖技術的提高、品種的優化和迎合人們追求純天然、滋補的時尚,價格將企穩趨高。人工養龜作為新型產業正在我國悄然興起,其中金錢龜、鱷龜是宣傳力度最大的品種,目前苗種需求較大,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但筆者認為,金錢龜也好,鱷龜也好,進入商品市場後究竟有多大的容量空間,尚有待時日的檢驗,養殖者應充分考慮市場的潛在風險,不宜盲目跟風。
  • 生魚、太陽魚、泥鰍都漲了,但幾條魚仍在跌
    草魚:草魚種價格下跌明顯草魚種:價格下跌明顯,目前本周出魚基本在半斤左右,價格持續走低,一天一個價,最低在4.3元/斤,多數4.4元/斤。統鯇:草魚整體價格穩定,但部分地區有所波動,呈小幅度下跌趨勢。大草魚:價格仍然穩定,與上周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