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掙扎卻不能動彈,想要呼喊卻像被捂住了嘴,一次次醒來又一次次發現自己還在夢中——經歷過「鬼壓床」的人一定能夠理解這種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或無法立即醒來而感到深深的恐懼,因此在科技還不發達的年代,這種現象有了各種迷信的誤讀,給「鬼壓床」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面紗。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徐進友主任來為你揭開謎團。
大腦清醒過快,肌張力恢復速度跟不上
從醫學角度來解釋,「鬼壓床」現象是一種睡眠癱瘓症,又稱睡眠麻痺,是一段發生在人體甦醒過程中短暫且有意識的「癱瘓」現象。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大腦是完全清醒的,眼球能動,手腳卻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有時還會伴隨著呼吸困難和極度緊張的症狀。
徐主任解釋道,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意識與機體會在差不多時間清醒,但發生睡眠癱瘓時,由於某些原因,大腦清醒較快,而身體的肌張力沒有來得及恢復,於是就出現意識醒了,但是身體還「沒醒」的情況,進而身體動彈不得,產生心理的恐懼感,本質上也屬於睡眠障礙的一種症狀。
睡眠癱瘓的引致因素
1.睡眠姿勢不當
睡眠癱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與人們睡覺時姿勢不當有關,研究發現面朝上平躺著睡覺比側身睡覺更容易出現睡眠癱瘓。徐主任還提到睡覺時雙手壓迫於心臟上也有可能引起這種症狀。
2.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
睡眠癱瘓症多見於年輕人,這跟工作壓力大,過度焦慮,頻繁熬夜等不規律生活作息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容易導致身體疲勞,白天補覺時就容易引起睡眠癱瘓,出現「夢魘」。
3.睡前吃得過飽
除了睡姿和生活作息問題,睡前吃過多食物也是睡眠癱瘓的一個影響因素。飽腹感過強容易引起血液不循環,同時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使大腦相應部位的細胞活躍起來,誘發睡眠癱瘓、噩夢,睡醒後使人格外疲勞。
如何應對睡眠癱瘓
避免睡眠癱瘓,徐主任從飲食和作息兩方面給出了如下建議:
飲食上來看,入睡前避免食用咖啡、巧克力等食物,注意不要吃得太飽。而睡眠癱瘓從中醫角度來看,是思慮過多、心脾氣虛的表現,因此可多食用山藥、蓮子心、茯苓、百合等安神養心的食物,亦可通過歸脾湯進行調理,達到健脾養心的效果。
從作息上看,徐主任建議要養成良好規律的睡眠習慣,睡前要避免過度的腦力和體力活動。睡眠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光線不宜過亮,這樣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在發生睡眠癱瘓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克服心理的恐懼,並嘗試著控制肢體末端,比如手指、腳趾,或者轉動眼球都可以有效地喚醒身體。
同時徐主任還告訴大家,睡眠癱瘓症與發作性睡病密切相關,因此日常要注意鑑別,如果除了經常性的睡眠癱瘓,還出現白天睡眠過多、毫無徵兆或無法控制地突然睡著等症狀,就要引起注意,應及時就醫,排除隱患。(通訊員羅鑫仇佳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