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地理環境決定論」迎來新機遇

2020-12-06 人民網

胡煥庸線是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衝一線」,後因地名變遷,先後改稱「愛輝—騰衝一線」「黑河—騰衝一線」。

胡煥庸線不僅是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性,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分界線。我國人口及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胡煥庸線東南區域,西北部區域土地面積佔比接近全國的60%,但人口佔比不到全國的6%,GDP佔比不到全國的5%。我國貧困縣也主要集中在胡煥庸線兩側以及西北部區域,推動東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主要是產業發展如何突破胡煥庸線的問題。

產業布局與產業發展理論中的「地理環境決定論」

在產業布局及產業發展理論中有一個源於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自然環境條件決定了人口承載力,人口承載力又決定了人口的多少。自然環境條件較好的區域能承載更多的人口,人口多帶來較大的市場需求,容易推動一二三產的發展。「人隨產業走」的規律又帶來人口的進一步集聚,進而形成產業集聚及產業集群。在自然環境條件較差的區域,本地人口少,不僅勞動力缺乏,市場需求也較弱,生產的各類產品需要長途跋涉運輸到外地,在交通成本上處於劣勢。

對於「地理環境決定論」,我國學術界有過激烈的爭論,但事實證明,「地理環境決定論」有其合理之處,胡煥庸線的存在就證明了這一點。

胡煥庸線西北區域屬於乾旱、半乾旱氣候,以草原、沙漠、戈壁灘及雪域高原為主,很多區域的年降雨量低於揮發量,不適合人類的生存,人口承載力低,導致該區域人口規模及人口密度極低。在人口缺乏甚至不適宜人生存的環境中又如何發展產業?即使發展了產業,又面臨高昂的運輸成本問題。這是導致西北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重要因素,儘管西北部區域擁有豐富的石油等礦產資源,但轉化為生產力的難度較大。

智慧技術及無人經濟為產業發展突破胡煥庸線提供了新的機遇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進步及推廣應用,智慧時代已逐步來臨。在智慧時代,以無人企業為代表的無人經濟將快速發展,無人經濟為產業發展突破胡煥庸線提供了新的機遇。

在無人經濟範式下,各類產業特別是第一第二產業中的勞動崗位將被機器人所取代,無人企業將大量出現。沒有人或較少人參與的經濟活動對水資源、氣候等自然環境條件的要求將降低,較低的人口承載力不再是是制約胡煥庸線西北部區域產業發展的瓶頸。同時,在東中部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大環境下,西北部區域豐富的土地資源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地廣人稀有利於發展佔地面積大及高危類產業。在可再生能源電力即將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背景下,西北部區域豐富的風能及太陽資源則為發展高耗能產業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說,在無人經濟範式下,西北部區域在發展無人化程度高且佔地面積大、高耗能或高危類產業方面將具有巨大的優勢。

在我國實行2030年碳排放達峰倒排機制的背景下,東中部區域將加大關停並轉高耗能產業的力度。基於產業無人化程度增加背景,把這類產業轉移到西北部區域,有利於發揮西北部區域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有利於發揮西北部區域土地資源廣闊及其帶來的環境容量大優勢,進而推動我國東中西部區域的協調發展。

智慧技術及無人經濟為產業發展突破胡煥庸線提供了機遇,但西北部區域依然面臨水資源缺乏及交通成本高的劣勢。為應對這一問題,在產業選擇方面,要重視選擇耗水少以及對交通成本敏感性較低的產業,一般來說,附加值約高特別是價格高的產品對交通成本的敏感性要低一些,這就要求西北部區域延伸基於本區域優勢資源的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比如,依託優勢石油資源,發展化工產業等。同時,在產業空間布局方面,要打破傳統的圍繞城市「攤大餅」式的布局模式,沿著主要交通線進行線性布局,以降低交通成本。在無人經濟範式下,不再需要過多關注職工的生活及子女上學問題,遠離城市的線性產業布局具備現實的可操作性。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區域與城市管理研究室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發展線索如何?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發展線索如何?答:地理環境決定論把地理環境作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1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類特性產生於氣候。柏拉圖認為,人類精神生活與海洋影響有關。
  • 2016考研:「地理環境決定論」與考研
    一個學校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是我們必須結合個人實際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 2016考研:從"地理環境決定論"來談北上廣考研
    歷史學上有著名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自然條件,也即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一理論萌發於古希臘時期,曾獲得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的支持,影響深遠。對照這一理論,不難理解為什麼歷年考研中有大批人堅守北上廣等大城市。
  • 從「地理環境決定論」談考研中城市地域問題
    歷史學上有著名的「地理環境決定論」,認為自然條件,也即地理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一理論萌發於古希臘時期,曾獲得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的支持,影響深遠。對照這一理論,不難理解為什麼歷年考研中有大批人堅守北上廣等大城市。2016考研當前,就讓我們結合「地理環境決定論」來重新談談考研中的城市地域問題。
  • 地理環境決定論:熱帶寒帶無強國?這種學說的漏洞在哪裡?
    地理環境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西方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就強調地理環境的重要性,他在自己的著作《論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一種「地理環境決定論」的理論,後世又有很多學者,思想家繼承了他的這種理論,比如拉採爾,森帕爾,布克爾等等。
  • 淺談歷史地理環境決定論
    歷史學上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是一個成熟理論,比較有代表性的見諸於亨廷頓的著作。對它的解釋也有多種多樣。域君今天就舉兩個例子。 一、地理環境對文明類型和文化基因的影響
  • 中國文明歷史延續是因為地理因素嗎?地理決定論錯在哪裡?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主要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他們言之鑿鑿:因為東亞大陸北面西面有沙漠阻隔,東面又有海洋這一天然屏障,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種封閉的地理環境減少其與外部世界競爭的可能性,阻擋了外來文明對於中國本土的入侵,所以中華文明才沒有被打斷。他們認為中國文明是連續的,但這種連續性卻是建立在封閉的條件下的,頂多算是一種靜止的連續性。顯而易見,這種觀點是錯的,並且大錯特錯。
  • 關於東西方的「地理決定論」
    在《西方將主宰多久》中,莫裡斯利用這一指數及描述它的模型,對「西方緣何主宰世界」這一經典問題,提出了新看法。「地理決定論」在莫裡斯的模型裡,能量獲取作為首要參數,代表著不同文明從動植物中獲取能量的能力,也喻示著它們從資源中獲取動力的能力;而社會組織方面,莫裡斯則選擇城市化作為衡量的標準,作者認為,城市化一方面與人類文明的組織能力緊密相關,另一方面也更便於數量化測量;而在獲取、組織的能力之外,信息處理對社會發展也極為關鍵
  • 從地理決定論-到宇宙的外面
    地理決定論-科學視角科學的所有公式都有個等號,最後都可以歸結為守恆.可以是資源分布, 地理和氣候(氣候本身是地理的一個副作用,不足以作為一個單獨作用量)等.F(X=X0),就是指國家的邊界. 地緣政治理論可以作為其一個外延.時間浩浩湯湯,作為宇宙萬物一部分的我們,乃至一個國家,時間都是無法決定的. 這兩個條件歸結為:一個國家的命運由國家內部的物質分布,以及國家的邊界狀態決定.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五大新機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五大新機遇當前,百年大變局下世界化學工業全球化進程發生變化,亞洲化工集群迅速崛起,市場規模宏大,創新能力活躍。9月6日,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科創月」石化行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目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一是國家新基建項目啟動將會有力拉動能源、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基本化工原料、塗料、橡膠產品的市場需求。二是石化產業內部結構轉型升級加快補短板,加大技術研發創新,一些制高點技術將取得突破。
  • 一組有趣的地緣論觀點;今天的世界格局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嗎?
    本人認為地理決定論的正確與否有兩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地球若不處於太陽系宜居帶,能產生智慧文明嗎?)第一,科技水平高低是地理決定論正確與否的分界線,人類科技水平若突破地理環境的制約值,地理環境就不是決定性因素。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一、遺傳決定論:遺傳決定論最早由英國科學家高爾頓提出,後來被美國一些心理學家繼承。
  • 地理環境決定了人類群體的社會性格嗎?
    地理環境決定論主張的是地理環境在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16世紀的法國思想家J.博丹主張地理環境決定著民族性格、國家形式和社會進步。他認為,北方寒冷,使人們的體格強壯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熱,使人們有才智而缺少精力。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在考試中是一個單選、多選題的考點,考查方式多為例子的判斷,難點在於積累一些常考的例子。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遺傳決定論和環境決定論的典型例子和知識點。
  • 地理決定論:中國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與先天地理因素有關
    一季度GDP下降6.8%不可怕,更應該重視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地理決定論:中國南北經濟發展不平衡與先天地理因素有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一季度GDP增速下降6.8%,但這個結果不可怕,反而好於國內外各國的預期。各省市也在陸續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甚至有省份仍保持正增長。
  • 聊聊地理決定論
    地理決定論是指認為人物的生活習慣及其文化特點由其地理條件而形成的理論。通俗的解釋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為什麼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能形成穩固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上後來的科舉制,使中國穩定這種狀態長達2000多年。
  •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影響,這個民族形成了以武立國的習俗
    契丹騎射習俗的形成,究其根源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正是因為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契丹人以畜牧射獵為業,同時也培養了契丹人諸多的優秀軍人品質。因此說,地理環境是契丹騎射習俗和騎兵軍事素養形成的天然因素。
  • 當5G降臨,塑料行業迎來哪些新機遇
    下面我說說為什麼我認為塑料行業發展會有新機遇。1.改性塑料應用在中國才開始成長。2.電動汽車行業給中國改性塑料發展創造了新機遇美國杜邦、美國蘇威、德國巴斯夫、德國拜耳、英國威格斯等行業巨頭目前佔據著汽車材料和家電應用的半壁江山
  • 中國經濟的「地理決定論」
    顯然,政府還想表達對於收入差距、環境破壞和百姓民生的關注。但是,對於當前發展方式中存在的問題,還是在用政府干預的方式來解決。這導致的一種後果可能是: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政府可能做得越多,錯得也越多。地理有多重要我猜,如果發起一場有關如何促進欠發達地區增長,實現區域間平衡發展的投票,99%的人都會贊成向欠發達地區轉移資源。
  • 媒介環境學派與「技術決定論」關聯的再思考
    媒介環境學派與「技術決定論」關聯的再思考 2018年05月15日 08:46 來源:《現代傳播》 作者:謝清果 杜愷健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以往學界對於媒介環境學派的評判大多持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