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交互 美國計劃打造人腦控制計算機

2020-12-02 中關村在線

  據外媒TechRadar報導,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DARPA)啟動了一個新項目,計劃研發人腦控制計算機,打造新一代交互方式。


新一代交互 美國計劃打造人腦控制計算機(圖片來自TechRadar)

  這一項目名為「神經工程系統設計(NESD)」,未來研發人員將開發一種可以轉換人腦中電化學信號的植入物,以二進位的方式將人腦和電腦連接起來。通過這樣的界面,人腦可以直接控制計算機,用戶將不必動手操作。

  據了解,這種界面將基於大小不超過1立方釐米的「生物兼容設備」,「將人腦使用的生物化學語言轉換成信息技術中使用的0和1」。

  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表示,現存的神經接口技術已經可在人腦和電腦之間建立超過100條連結,每條連結都可讀取成千上萬個神經元的信息。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量級的神經元所攜信息可能不夠精確,未來新的接口將可承載數百萬個神經元信息。

  NESD項目經理菲利普·阿爾維達稱:「即使是當前最出色地人腦計算機界面系統,也像是兩臺超級計算機使用老式數據機在通信。可以想像一下,當我們升級工具,真正打開人腦和當代電子設備的通道之後,將會發生一些什麼。」

  如果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多個學科的交叉工作,包括神經科學、合成生物技術、低功耗電子設備、光子學、醫療設備製造、系統工程,以及臨床試驗。

  此外,研究人員還需要開發更強大的算法以及神經元計算技術,將高解析度的傳感信息進行轉碼,隨後以高保真的方式進行壓縮及傳送。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65/5650942.html report 1247   據外媒TechRadar報導,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DARPA)啟動了一個新項目,計劃研發人腦控制計算機,打造新一代交互方式。新一代交互 美國計劃打造人腦控制計算機(圖片來自TechRadar)  這一項目名為「神經工程系統設計(NESD)」,未來研...

相關焦點

  • 腦後插管不是夢:美國計劃研發人腦控制計算機
    北京時間1月21日午間消息,根據美國軍方啟動的一項研究,未來我們或許可以使用大腦去控制計算機。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了一個新項目,計劃開發人腦和計算機之間的界面。通過這樣的界面,人腦可以直接控制計算機,而用戶將不必再動手操作。
  • 馬斯克計劃做「人腦晶片」,人類會變成「半機械人」嗎?
    電影《黑客帝國》中,機器人通過腦機接口控制人類意識神經信號的本質是電信號,人腦的指令可以被模擬。通過在大腦中植入晶片,我們有朝一日將能夠用意識控制自己的iPhone。這一幕正在接近現實。Neuralink在老鼠身上做實驗在發布會後的記者提問中,馬斯克還透露稱,Neuralink團隊已經成功讓「一隻猴子通過大腦來控制電腦。」下一步,Neuralink的計劃是獲得美國食藥監(FDA)的批准,以進行相應的人腦臨床實驗。
  • 中國發明人腦計算機來了,超越美國。
    全球科學家們再次將目光瞄準到模仿生物大腦這個最初的夢想,通過模擬人腦結構與運算機制來發展新的計算技術,以期實現高能效與高智能水平的計算。生物大腦在與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能夠自然產生不同的智能行為,包括語音理解、視覺識別、決策任務、操作控制等,而且消耗的能量非常低。自然界中,很多神經元遠低於100萬的昆蟲就能做到實時目標跟蹤、路徑規劃、導航和障礙物躲避。
  • 美國DARPA斥巨資研製腦—機接口,欲打造「超級士兵」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下屬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向科學家提供資助,支持他們利用基因編輯、納米技術和紅外光束等技術以及工具,研製出更高效的、非侵入的腦—機接口設備。士兵可以佩戴這些設備,將他們的大腦信號轉化為指令,讓其可用思維控制武器。比如,用一閃念將無人機機群送入空中;或者將圖像從一個大腦發送到另一個大腦等。
  • 河北日報:腦機接口,開啟「終極交互」
    這項新突破讓研究者們振奮:將實現「終極交互」的腦機接口,不僅會改寫生命定義,更將重塑生命體驗。     1 「翻譯」腦電波     過去的數十年裡,計算機科學和腦科學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展。
  • 石墨烯的薄片,構建類人腦計算機晶片的關鍵
    石墨烯的微小薄片,是構建以類似於人腦的方式處理信息的計算機晶片的關鍵。——使得晶片運行速度大大增長,可以用來做更好的圖像識別,甚至包括控制高超音速飛機系統。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由電晶體網絡組成的所謂的神經形態晶片,即電晶體網絡的網絡交互方式類似神經原,使其可以比傳統晶片更快速、精準地處理如視覺信息等的模擬輸入。
  •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近幾十年,研究者們一直想將人腦和電腦直接聯接起來,而這種科幻作品中的場景,不久後可能將成為現實。科幻動畫片《攻殼機動隊》穆斯克新公司研究「腦機互聯」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穆斯克宣布,成立一家名為「神經連接」的醫學公司,致力於連接人腦與電腦。
  • 世界第四超級計算機工作40分鐘 模擬1%人腦活動1秒
    人腦究竟有多強大?數十年來人們一直試圖讓電腦能具有人腦一樣的思考能力。日前,德國和日本的科學家,運用世界計算能力第四的超級計算機耗時40分鐘,成功模擬了大腦活動有史以來最長的時間——1秒。本次模擬的是1秒內17.3億神經細胞(當然,這並非完整的人腦細胞數量)的活動,使用K-Computer的82944個處理器+1PB內存進行計算。
  • IBM成功構建模擬人腦功能的認知計算機晶片
    IBM公司領導該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德哈門德拉·莫德哈表示,這兩個計算機晶片結合了神經元的計算能力、突觸(或神經節)的記憶能力和軸突的通信能力,基於這樣的晶片,新一代計算機即將閃亮登場。現代計算機是以馮·諾依曼架構為基礎,其內存和處理器分開,以總線作為數據通道。雖然當今計算機的速度日新月異,但內存與處理器之間的數據交互傳輸依然受限於總線的能力,這又被計算機科學家稱為「馮·諾依曼瓶頸」。現代計算機的優點是善於解決數學問題和串行處理;缺點是無法處理大型問題,能耗高且編程困難。
  • 大道至簡——馮·諾伊曼的《計算機與人腦》
    但這個名稱並不能代表馮·諾伊曼的全部成就,事實上,他本質上是個數學家,泛函分析、遍歷理論、幾何學、拓撲學和數值分析等眾多數學領域都頗有建樹,同時,除了計算機之外,他還是美國原子彈、氫彈項目的重要參與者,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博弈論的創始人之一。可以說,現代科學最主要的幾個方向,都有馮·諾伊曼留下的痕跡。
  •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 新算法可模擬人腦整體神經電路
    原標題:新算法可模擬人腦整體神經電路 科技日報東京3月28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日前宣布,他們的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模擬人腦整體神經電路的算法,可在下一代超級計算機上應用。新算法不僅節省內存,也能大幅提高現有超級計算機上的腦模擬速度。
  • 比火星計劃更瘋狂?馬斯克的大腦連接計算機計劃
    其實將人腦和電腦相連,這樣的科幻題材電影我們看的也都不少,但如果說要真實在人類世界上映,這樣的情形似乎真的有些刺激,想像一下,當你的大腦和電腦連通,那將會發生什麼?科學瘋子」馬斯克,提出要將人腦連接到計算機上。
  • 賽博豬已經出現,人腦控制還有多遠?
    所以如果能獲得這些電活動信號的話,理論上講,是有可能把人的想法轉化到計算機上的。如果某人有一個「打開網頁」的想法,那麼同樣的想法在同一個大腦中的電活動是具有較高的一致性的。我們可以事先測量此人「打開網頁」的電活動模式,之後只需要依據測量到的信號,做判斷即可。近年來的人工智慧技術使得這樣的判斷準確率越來越高了。
  • 美國「腦計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
    這一計劃之宏大,被認為可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歷經3年,目前「腦計劃」實施現狀如何,面臨哪些挑戰,有何解決辦法?   高調起步   3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雄心勃勃地公布這一宏偉計劃,稱要「通過10年努力繪製出完整的人腦活動圖」,並認為這將不僅具有科研和醫學意義,還將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影響,具有改善全球數十億人生活的潛力。
  • 在人腦中嵌入晶片來治病,人腦會不會被操縱?
    近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公布的豬腦腦機交互設備引起了不小轟動。因為這意味著腦機交互技術又前進了一步。多倫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人員格萊美·莫法認為,馬斯克旗下公司的新產品突破點在於新型晶片的尺寸(直徑僅約23毫米)、可移植性、儲存信息的能力和無線傳輸的功能。要知道,腦機交互技術發展到現在的時間並不短。
  • 新世界來臨,讓大腦打開插口,人工智慧,馬斯克率先取得成功。
    日本在2008年就提出了「腦科學戰略研究項目」,重點開展腦機接口、腦計算機研發和神經信息相關的理論構建;歐盟在2013年提出「人類腦計劃」(HBP),重點開展人腦模擬、神經形態計算、神經機器人等領域研究;美國也同時啟動了「BRAIN計劃」,將大腦結構圖建立、類腦相關理論建模、
  • 計算機通過監測人腦信號來模擬視覺感知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通過監測人類大腦信號,計算機模擬視覺感知。在某種程度上,這就好像計算機試圖想像人類在想什麼。這種想像的結果是,計算機能夠產生全新的信息,比如以前從未見過的虛構圖像。 這項技術基於一種新型的腦-機接口。
  • 「我的腦」控制「你的腦」
    在電影《阿凡達》中,人類就是通過腦電波控制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身體的。科學家的理論是,如果人腦的活動也是一種電波,那麼就應該可以傳輸、截斷和侵入。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的腦科學競賽中,美國科學家正在朝這個研究方向努力。他們的成果震驚了世界。
  • 馬斯克要「人腦與電腦共生」,這就有點嚇人了……
    特斯拉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想要在2020年底之前將人腦連接到計算機上。「從移居火星到改造人類,瘋狂的馬斯克正在讓科幻變成現實」,據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導,他旗下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希望在明年年底之前開始對人類患者進行試驗。
  • 計算機行業投資報告:語音交互將成為物聯網時代的主流交互方式
    熱點聚焦:聯想發布智能音箱 SmartCast+  (1)聯想發布智能音箱,具有與 AR 相結合的雷射投影功能; (2)三星正式向用戶推出 Bixby 語音助理; (3)Alexa 語音助手登陸 HTC U11; (4)Alexa 語音助手已內嵌至 Android 端亞馬遜購物主應用;(5)搜狗地圖推出智能副駕,全語音支持車內場景對話; (6) 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