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書店「獨立日」系列第三部上市

2020-11-27 鳳凰網江蘇站

《獨立日》 陳宇慧@田螺姑娘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三聯生活書店的生活品牌「獨立日」已經迎來了第三輯,在前兩輯《獨立日:用一間書房抵抗全世界》和《獨立日:用電影延長三倍生命》熱銷之後,「日出之食」的新概念,也隨著早餐達人陳宇慧@田螺姑娘的第一本書而推出。在《獨立日:日出之食》這本書裡,作者不僅介紹了豐富的早餐做法,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種「用早餐喚醒美好一天」的生活方式。

每天早上8點,你在做什麼?

兩年前,田螺姑娘和很多人一樣,覺得早上什麼都幹不了。那時候工作還不太忙,每天會睡到八點多再匆匆起床、洗漱、上班。早餐嘛,出門之後找些燒餅、包子來解決。她經常會在惡劣的天氣裡排長隊,只為一杯熱豆漿;也有起晚了不得不餓著肚子打車去公司的時候;如果再碰上當天的工作不太順利的話,那簡直就是不能更糟的一天了。

在這樣的生活節奏下,她壓根沒想過做早餐這件事,因為她覺得早上什麼也幹不了。直到後來,她開始嘗試在家做早餐。最開始做的是簡單的烘焙,後來調整了時間,晚上睡前先做些準備,第二天早上花5分鐘就能做出各種豐盛的早餐。從此,她每天晚上都期待第二天日出的到來。在開始做早餐後,田螺姑娘精神更好、工作效率更高,甚至連皮膚都變得非常好,更別說吃得舒服這種基本追求的達成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田螺姑娘開始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美食做法,她俏皮可愛的文風和自在的生活態度受到許多讀者的歡迎,她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影響到更多的人。所以,這本書首先想要傳達給讀者的是,做早餐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掌握了方法,生活會變得更有質量。

完美的早餐生活解決方案

開始做早餐需要做些什麼樣的準備?五分鐘真能做一頓早餐?日常早餐怎樣才能看起來更美?周末睡到自然醒該吃什麼?家裡來了客人怎麼應對?這可能是廚房小白經常會問到的問題,而田螺姑娘在這本書裡一一做了解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本書首先介紹了廚房實用小工具的購買;然後分別介紹了BLT三明治這樣的5分鐘快手早餐、米粉熱乾麵等早餐家常味、充滿異國風味的西式早餐、灑滿陽光的周末brunch;當你想請三五個好友來家一聚時,也沒問題,中西式家宴菜單幫你搭配好,連時間管理的技巧也寫得很詳細。在家常早餐一章,田螺姑娘回憶起自己家鄉的湖南米粉,那是陪伴自己成長的美好記憶。有時候我們思鄉,想念的就是那口家鄉味。除此之外,田螺姑娘還分享了自己的餐桌美學理念。其實不需要花多大價錢,找特定的餐具,簡單的餐布和碗筷,用心擺設一下,也能讓自己心情愉悅。所謂生活之美,就是能讓你每天都感受到愉悅的東西。

除了具有難得的可讀性以外,這本早餐書外形上沿用了獨立日固有的精裝形式,但同時用特殊的半裸脊箱式工藝讓圖書能180度平展,讀者可以把書放在廚房案臺上照著做早餐。書中也贈送了可以貼在冰箱上的極簡菜譜,平時貼在冰箱上,匆忙的早上可以迅速進入狀態。可以說,這本書從內容到形式,都簡潔有力地照顧了讀者的需求。

眾多生活家助陣田螺姑娘,分享日出之食

與以往的書店發布會不同,本次《獨立日:日出之食》的發布會,選在了國子監的一個四合院內,這是網際網路公司「妙計旅行」的餐廳。6月19日下午,在這個可以容納百人的玻璃房裡,田螺姑娘陳宇慧,資深媒體人苗煒,媒體人、家居布置達人倪倪,XXXXXX與讀者分享了他們的早餐經歷。

苗煒是曾是《三聯生活周刊》的副主編,三聯生活書店的「獨立日」系列與周刊所倡導的生活一脈相承。苗煒對「早餐和它所倡導的生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早餐所代表的生活,更多是精神上的享受,田螺姑娘用這本書傳遞的價值,與一般的美食書是不一樣的。

和田螺姑娘一樣,倪倪最開始也不做早餐。有一天自己做了早餐,在朋友圈分享時遭到朋友的「挑釁」,於是和朋友打賭,連著200天都曬出自己的日出之食。最開始的一個較勁舉動,成為了良好生活方式的開端。

現場讀者互動環節,主持人還請現場讀者上臺動手做早餐,由田螺姑娘等嘉賓擔任評委。簡單的食材,簡單的餐具,照著書上簡單的方式去做,真的做出了像模像樣的早餐。參賽選手與現場讀者分享美食,其樂融融。

正如歌手程璧推薦本書時所說:「在如今匆忙的城市生活裡,耐心地做一頓早餐,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就像可以虛度的時光,或者靜靜地看一次落日,都是難得的屬於自己的時間。我覺得,並不是要等到可以這樣做的年紀才去實現,而是在這每日的生活裡,努力去給自己一些空隙,慢下來。」希望這本書,能給讀者帶來一種全新的體驗早晨的方式。

相關焦點

  • 王蒙:三聯書店「有盜火的傳統」
    央視網消息:今天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八十歲生日
  • 上海三聯書店將開進武漢,讓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
    上海三聯書店將開進武漢,讓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04-09 18:24 來源:澎湃新聞
  • 三聯書店終於開到成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書店.
    」稱號;1月21日,成都的「三聯韜奮書店」開業。對,是《三聯生活周刊》的那個「三聯」。"三聯"兩個字代表著中國知識先鋒,是中國讀書人心裡的一座豐碑。三聯書店最早1932年由鄒韜奮先生創辦,《錢鍾書集》、《傅雷家書》、《我們仨》還有蔡志忠的漫畫都是三聯出版社的經典;《讀書》、《三聯生活周刊》也被稱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這是三聯韜奮書店首次在北京以外開書店。
  • 對談丨三聯書店與進步出版傳統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王為松主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老領導、著名出版人董秀玉、汪家明作為嘉賓,回憶和講述了他們所熟悉的範用先生,及他為書籍的一生,並探討「進步的出版傳統」如何推動社會進步、倡導社會昌明。
  • 口述|我所親歷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家三聯書店從封閉到合作
    編者按:著名出版人、國務院參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總經理樊希安以親歷親炙者身份,全面、客觀、翔實地記載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至2014年改革和發展的事跡,其中包括大三聯聯盟的形成、京滬港聯手共慶三聯八十華誕、三聯國際公司創立等涉及大三聯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以及京三聯自身實施的一系列改革
  • 《獨立日》導演:系列將推出第三部 人類開啟星際之旅
    《獨立日:捲土重來》本周在全球各地陸續開畫,這部與前作時隔20年的續集激起了眾多粉絲的回憶,同時也讓羅蘭·艾默裡奇堅定了拍攝第三部的想法。
  • 上海三聯書店最大實體店北京開業
    上海三聯書店最大實體店昨天在北京開業。這是上海三聯書店第一次把實體店開到首都。新店名為「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READWAY寓意「閱讀之道、成長之路」),坐落於北京朝陽大悅城9層,集文化、藝術、社交於一體,面積近3000平方米。
  • 三聯書店新變: 走進寬窄巷子的三聯,靠什麼觸動年輕一代?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1月21日,三聯韜奮書店在成都開業。這是三聯第一次把書店開到北京以外的城市。10天以前,1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書店行業權威盛會上,成都剛剛被評為「2017中國書店之都」。2017年成都書店數量已達到3463家,繼北京後位居全國第二。
  • 不再擔任黑龍江省人大代表的李三秋已任三聯書店黨委書記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李三秋已於今年早些時候調任三聯書店黨委書記一職。據三聯書店官網消息:2019年6月22日,北京市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拉練式檢查,在三裡屯商圈考察期間,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央第二指導組組長陳際瓦,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吉林,中央指導組副組長龍新南,以及十六區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來到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進行調研。
  • 中層揭內幕高層急澄清 三聯書店發生內亂
    中層揭內幕高層急澄清 三聯書店發生內亂  昨天下午,位於王府井附近的三聯韜奮書店一層人來人往,整個書店一派紅火景象。而在書店二層的咖啡廳,三聯書店相關負責人正在召開媒體發布會,就前一天該店人事處副處長張學雷在其個人召開的媒體說明會上所說的內容進行澄清。在平靜的背後,三聯韜奮書店的母公司———三聯書店後院正在起火。
  • 三聯書店的成功說明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去年此時,北京文化地標、愛書人心目中的聖地「三聯韜奮書店一年過去了,三聯書店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14年營業額接近翻番,實現盈利,並計劃開第二家24小時分店。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既凝聚著全體員工的心血,也寄託著政府對實體書店生存發展的殷殷關切。實際上,三聯書店是全國上百家獲得政府財政補貼的書店中的一員。沒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暗夜裡不滅的書店燈光,恐怕難以支撐24小時。從這個角度看,三聯書店的成功不代表實體書店的危機已經過去。
  • 《走進美術館東街22號》:親歷者講述三聯書店的改革與發展
    編者按:《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書店改革發展親歷記(2005-2014) 》於2018年8月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作者樊希安曾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此書以親歷者身份,全面、客觀、翔實地記載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2014年的改革和發展的事跡,其中包括「大三聯」聯盟的形成、京滬港聯手共慶三聯八十華誕、三聯國際公司創立等涉及「大三聯」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以及京三聯自身實施的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24小時書店的創立和發展,以《鄧小平時代》為代表的重點圖書品種的成功經營等,為中國當代出版史增添了重要的史料
  •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文化推動城市發展——文化創新和文創產業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 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北京三聯韜奮書店
    北京,東城區,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2014年,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始嘗試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運營模式,成為北京第一家「深夜書房」。2018年1月,三聯書店的美術館店開始整修改造。去年十二月,三聯美術館店總算重新開門,不過目前美術館店還未恢復二十四小時運營。
  • 上海三聯書店攜手光明,「稻田裡的書店...
    8月28日,上海三聯書店與光明地產在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主導的「光明·稻田裡的書店」將落地崇明東平光明特色小鎮,打造文化跨界合作平臺,開發戲劇演藝、沉浸式展演、文化民宿、研學旅行、大型文化展會等特色文旅書店業態。
  • 5000平米的上海三聯書店要來了,但開在北京
    這家書店面積近5000平米,相當於兩個七人制足球場,主要面向25-35歲的人群,涵蓋圖書、文創、教育和運動等領域。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北京店)效果圖  不過,這家店沒開在上海,而是開在北京朝陽大悅城。  上海三聯書店於1986年復社,歸屬於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主打中外人文社會科學著譯和高品位文化類讀物(京滬港三聯書店的關係,詳見文末)。
  • 上海三聯書店西北首家店落戶西安
    本報訊 (記者孫海悅)新年伊始,上海三聯書店首次進入西北,落戶陝西省西安市南大街中大國際5樓。    秉承「永遠年輕之地」的理念,上海三聯書店帶來了青年文化品牌READWAY,寓意為「閱讀之道、成長之路」。
  • 三聯書店旗下新媒體品牌聯合舉辦「新知大會」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4月22日,世界閱讀日前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東城區的77文創園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閱讀與知識分享活動——「三聯·新知大會」。 三聯書店一向將學者的這些研究看作寶貴的資源。「我們認為,知識永遠承諾開放,而不是封閉。分享、交流與體驗是破除習見與定見最好的方式。知識的可靠性不僅來自權威,更來自開放的對話。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
  • 老品牌「破圈」:三聯書店聯手樊登打造出版社直播專場
    7月19日晚,「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獲邀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辦圖書專場直播活動。據了解,這是樊登直播首度走進實體書店,亦是首次推出一家出版社(三聯書店)的圖書專場。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三聯書店總編輯肖啟明等也參與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