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聯書店最大實體店北京開業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上海三聯書店最大實體店昨天在北京開業。這是上海三聯書店第一次把實體店開到首都。新店名為「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READWAY寓意「閱讀之道、成長之路」),坐落於北京朝陽大悅城9層,集文化、藝術、社交於一體,面積近3000平方米。

  據悉,READWAY從青年人的精神需求、物質生活、文化社交、家庭親子、休閒健康出發,精準提供內容和增值服務,致力於成為中國青年的文化發聲平臺。書店結合對青年人的心理與閱讀習慣,將書籍類別細分為:三聯薦讀、生活美學、經濟觀察、歷史新知、匠心創意、藝術設計、大師書房、青年思潮等,希望能精準篩選和推薦符合青年人調性的書籍。

  READWAY不僅是一家書店,更是創新文化場域和生活美學空間。書店啟幕季將呈現近百場文化活動。這裡還薈萃了新型藝術零售空間、雪夜訪戴文人茶生活空間等諸多藝術、生活和文化品牌。書店設計團隊中有臺灣誠品書店總設計師宋契德,2008年北京奧運會視覺設計師、清華大學博導陳楠教授,亞洲頂級新媒體設計師王之綱。

  上海三聯書店的實體書店布局始於3年前,2015年9月在上海青浦朱家角開出第一家實體書店,定位為「旅行者的書房」;隨後在上海松江佘山文化綠洲開出「山腳下的書店」,藉助「山」的地理特徵,為讀者提供回歸自然、享受慢生活的「三聯之家」;在寧波和義路上開出的「上海三聯書店·築蹊生活」,被評為「2017中國最美書店」,後又入圍「FRAME Awards 2019零售空間大獎」。此外,第二家READWAY上海三聯書店年底將在上海新天地PLAZA開業,它將以藝術與時尚相結合為主題。

  當下實體書店零售局勢並不樂觀,而上海三聯書店已有8家門店,並在持續擴大版圖。每開一家實體書店,上海三聯書店都追求與城市氣質、讀者需求相貼合。(宰飛)

相關焦點

  • 5000平米的上海三聯書店要來了,但開在北京
    上海三聯書店的最大實體店
  • 「城市精神地標」三聯書店重新開業 曾是北京首家24小時書店
    12月30日,北京美術館東街22號,閉店兩年多的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門迎客。零下12攝氏度的低溫抵擋不住讀者的熱情,上午10時,封面新聞記者在三聯書店看到已有不少讀者在讀書,其中不乏頭髮花白的老年人。12月30日,三聯韜奮書店重新開業。
  • 太古集團攜手上海三聯書店於北京發布新書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為慶祝進入中國一百五十周年以及集團成立二百周年的重要裡程碑,太古集團攜手上海三聯書店策劃了《太古之道—太古在華一百五十年》紀念圖書,並於今天在北京舉行了新書發布會。
  • 上海三聯書店將開進武漢,讓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
    兩大書店項目爭取在今年10月與11月先後開業。「江漢路步行街和光谷步行街都是武漢本地年輕人愛去的地方,武漢本身又是中國年輕人特別多的城市。」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書店,讓更多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與信心。
  • 逆勢開店,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華中首店將落戶武漢
    贏商網獲悉,今年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需求面積:1000-3000平方米)將在武漢落地兩個書店項目——分別坐落於武漢江漢路步行街與光谷步行街,兩大書店項目預計在今年10月與11月先後開業。READWAY作為上海三聯的精緻生活方式品牌,依託上海三聯的優秀出版資源,整合線上線下的內容資源優勢,以「大國青年的精神家園、都市潮流文化策源地」的核心理念和打造目標,先後落戶於寧波、北京、上海、西安等核心城市。
  • 上海三聯書店西北首家店落戶西安
    本報訊 (記者孫海悅)新年伊始,上海三聯書店首次進入西北,落戶陝西省西安市南大街中大國際5樓。    秉承「永遠年輕之地」的理念,上海三聯書店帶來了青年文化品牌READWAY,寓意為「閱讀之道、成長之路」。
  • 上海三聯書店攜手光明,「稻田裡的書店...
    剛剛結束的2019上海書展上,以「稻田裡的書店」為概念的上海三聯書店展位受到讀者矚目。8月28日,上海三聯書店與光明地產在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主導的「光明·稻田裡的書店」將落地崇明東平光明特色小鎮,打造文化跨界合作平臺,開發戲劇演藝、沉浸式展演、文化民宿、研學旅行、大型文化展會等特色文旅書店業態。
  • 三聯書店新變: 走進寬窄巷子的三聯,靠什麼觸動年輕一代?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1月21日,三聯韜奮書店在成都開業。這是三聯第一次把書店開到北京以外的城市。10天以前,1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書店行業權威盛會上,成都剛剛被評為「2017中國書店之都」。2017年成都書店數量已達到3463家,繼北京後位居全國第二。
  • 三聯韜奮書店總店重裝開業 2020年4月23日起恢復24小時營業
    應妮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有著地標意義的三聯韜奮書店總店在停業近兩年後,30日在京重裝開業。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表示,三聯韜奮書店自開業以來,始終秉持鄒韜奮先生確定的竭誠為讀者服務的宗旨,堅守主業、逆勢發展,成為北京重要的文化地標,在廣大讀者中享有盛譽。特別是全國首開的24小時書店,點亮了京城的也經濟,為廣大讀者亮起一盞溫暖的燈光,成為京城讀書人書香縈繞,求知文學的寧靜港灣。
  • 口述|我所親歷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家三聯書店從封閉到合作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倡議發起舉辦三家三聯高層年會,建立牢固的合作聯盟,是基於什麼考慮,又欲以何為?作為發起單位的發起人 ,我確實有一些思考。在詳細道來之前,先說說三聯書店的歷史和三家書店的相關情況。出版界許多人都知道,北京、上海、香港三聯書店同根同源,三聯人更把三家視為兄弟,深知彼此之間有著血濃於水的關係。
  •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文化推動城市發展——文化創新和文創產業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 三聯書店終於開到成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書店.
    」稱號;1月21日,成都的「三聯韜奮書店」開業。三聯書店最早1932年由鄒韜奮先生創辦,《錢鍾書集》、《傅雷家書》、《我們仨》還有蔡志忠的漫畫都是三聯出版社的經典;《讀書》、《三聯生活周刊》也被稱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這是三聯韜奮書店首次在北京以外開書店。
  • 2020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樹蛙部落展位:兩隻樹蛙棲息其中
    、上海佘山「山腳下的書店」,期間還同READWAY合作,先後在北京、西安和上海開出三家綜合實體書店等等。上海三聯書店在近幾年的上海書展都會依照即將開業書店的模樣布展,以直觀的方式向讀者預告新店。山腳下的書店2016年,上海三聯書店的書店展位布置成了山腳下的書店模樣。展廳內模擬了特殊地標「山」的特徵,地板上的鵝卵石坐墊象徵著山腳下的涓涓溪流,讀者可以任意穿行在「山間」。當年在書展引起了廣泛關注,讀者需要在門口排隊進入。
  • 北京地安門雁翅樓24小時書店開業
    」的牌匾,作為北京中軸線上的文化建設新地標,西城區政府與中國書店聯合打造的「中國書店北京雁翅樓店」正式開業。這是中國書店旗下首家「不打烊」書店,也是北京市屬第一家國有24小時書店,以及北京地區第三家24小時書店   【特色】   新書之外還有舊書交易   開在復建古建築裡的這家書店,古香古色、格調雅致,視野開闊。書店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目前開放的雁翅樓書店在馬路西側。
  • 京城第一家24小時書店——北京三聯韜奮書店
    北京,東城區,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2014年,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始嘗試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運營模式,成為北京第一家「深夜書房」。2018年1月,三聯書店的美術館店開始整修改造。去年十二月,三聯美術館店總算重新開門,不過目前美術館店還未恢復二十四小時運營。
  • 三聯書店的成功說明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去年此時,北京文化地標、愛書人心目中的聖地「三聯韜奮書店」開始試水「24小時營業」。一年過去了,三聯書店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2014年營業額接近翻番,實現盈利,並計劃開第二家24小時分店。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既凝聚著全體員工的心血,也寄託著政府對實體書店生存發展的殷殷關切。實際上,三聯書店是全國上百家獲得政府財政補貼的書店中的一員。沒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暗夜裡不滅的書店燈光,恐怕難以支撐24小時。從這個角度看,三聯書店的成功不代表實體書店的危機已經過去。
  •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12月30日重張
    新京報訊(記者 餘華尊)新京報記者獲悉,經過近兩年的改造升級,北京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將於12月30日重新開張。2017年底,三聯書店在政府部門支持下,啟動三聯韜奮書店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該項工程以保持傳統,「回歸初心」為立足點,保留三聯書店獨有的圖書分類格局、書架構造和導購路線,儘量刪繁就簡,在充分保證書店空間舒適度的同時,擴大圖書的陳列空間,讓讀者能夠看到儘可能多的優質圖書。書店重張後,地下一層將新增活動空間。新京報記者 韓舒雯 攝重張後的三聯書店將有四大變化。
  • 三裡屯的三聯韜奮書店測評:人流量與銷售量往往不成正比
    近日,重新裝修的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開張,並舉辦儀式。既偶得消息,遂趁好日,前往三裡屯太古裡一窺究竟。我對三聯韜奮書店的印象向來極好。位於美術館后街的三聯總店,作為京城首家24小時書店,在讀書圈可謂如雷貫耳。後來又開五道口店,同樣的全天候經營定位。因有三聯書店這個國內一流出版機構作為後盾,書店的選品亦堪稱道。
  • 對談丨三聯書店與進步出版傳統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王為松主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老領導、著名出版人董秀玉、汪家明作為嘉賓,回憶和講述了他們所熟悉的範用先生,及他為書籍的一生,並探討「進步的出版傳統」如何推動社會進步、倡導社會昌明。
  • 王蒙:三聯書店「有盜火的傳統」
    ,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一個中國讀書人的書架上都會有三聯書店的書,這麼多年來,沒有哪一家出版社能對國人的閱讀產生如此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也沒有哪一家出版社能像三聯書店那樣,集結不同時代文化知識界的名人大家,被譽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