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牌「破圈」:三聯書店聯手樊登打造出版社直播專場

2020-12-02 澎湃新聞

7月19日晚,「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獲邀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舉辦圖書專場直播活動。據了解,這是樊登直播首度走進實體書店,亦是首次推出一家出版社(三聯書店)的圖書專場。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三聯書店總編輯肖啟明等也參與了直播。兩個半小時的直播,樊登向讀者推介、解讀了三聯書店出版的二十餘種圖書,觀看人數超過70萬人,在線人數峰值近萬人,圖書銷量突破三萬冊,截止活動結束時,為此次預備的340萬碼洋圖書售罄。在雙方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場直播銷售的成功,「更多的是對閱讀價值的倡導和提升行業運營效率的有益嘗試。」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經濟影響巨大,尤其是消費領域的產業鏈均受到巨大衝擊,圖書行業也不例外。近來,各家出版機構和流量大V都紛紛開啟了圖書直播帶貨模式。直播帶貨通過主播連結消費者和產品,製造了近似於面對面溝通、勸服的消費決策模式,相比傳統網購,更接近線下購物體驗,從而受到消費者歡迎。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作為國內老牌知名出版機構,在國內知識階層乃至廣大讀者間權威素著。此次直播空間就設置在三聯韜奮書店內,數年前曾以店24小時通宵營業的示範,獲贊「用一盞燈點亮一座城市」。

圖書直播帶貨時下正流行,然而不論是流量大V還是出版機構,一般都限於圍繞零散的單品和低價誘惑,雖然時有爆款出現,但給人感覺還是傳統電視購物,甚至天橋擺攤的升級版。 「滿足於帶貨還是更多?這是我們考慮涉足直播帶貨領域之前反覆斟酌考慮的問題。靠低價甚至賠本,一錘子買賣有意思嗎?直播帶貨除了短期的爆款,它對於企業經營中長期的發展是否有益?」三聯書店執行董事肖啟明表示,對於三聯書店這樣歷史悠久的知名出版品牌,每一次「破圈」的嘗試都會引發企業上下乃至外部的關注和討論,「因此在外面很熱鬧的時候,我們要做的首先是冷思考。」

直播現場

據悉從去年開始,三聯書店就在謀劃以視頻直播形式擴展圖書營銷宣傳渠道。今年世界讀書日,三聯書店在抖音、快手、B站等多個平臺推出了「三聯·新知大會」線上版,緊接著又推出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考古證據:考古隊長帶你『雲遊』良渚博物院」等一系列直播活動。這些直播活動人數峰值最高曾達7萬,累計收看人數超過50萬,目前三聯書店抖音帳號「三聯書情」的關注數已經突破20萬。「每一場直播活動,我們都不將就,甚至比線下活動還要用心,精心策劃,結合直播實時、互動的特點設計細節,用專業的攝像團隊呈現完美的效果,讓讀者看過之後,在知識、觀點上有感性的認識和真實的收穫,從而達到產品和品牌宣發的目的。」肖啟明說。

「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流量的銷售轉化率很低,我們意識到,要提升轉化率,恐怕要接地氣藉助大V流量。」在肖啟明看來,做直播要兼顧流量、銷量與品牌,品牌的意義是產品格調、用戶層級以及最根本的轉化動力,流量是影響力能達到的範圍,銷量是一個新模式可持續的保證。「三聯作為出版品牌,本身有較強的產品—用戶溝通能力,那麼選擇大V帶貨其目就不僅僅是為了一次性交易,大流量、高轉化和可持續的口碑效應的溢出,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不能為了短臨效益傷害了長遠利益甚至是企業使命。」

直播現場

同樣的思考,也在樊登讀書展開。2020年6月21日,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以快手首席薦書官的身份,完成了自己的直播賣書首秀。在這場近3小時的直播中,樊登直播間共上架23本書籍,商品銷量10.97萬單,商品銷售額327.55萬元,直播在線人數峰值2.05萬。直播結束後,樊登興奮地表示:「我覺得今晚很成功!我們的直播解決的是好書不敢多印的問題,這是一個改變出版業價值鏈的裡程碑事件!」

一邊是老品牌希望借力新模式的活力「破圈」,另一邊是新典範要借重老品牌的積澱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三聯和樊登讀書就這樣走到一起。「每周完整解讀一本書,不再讓知識點散落在各處。」這正是樊登讀書對閱讀的理解。「促成我們合作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家對當下閱讀的理解和認識。」三聯書店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信息爆炸和生存壓力,很多人會產生信息焦慮,他們急迫地想要掌握各種知識,這裡看一個文章碎片、那裡聽一個知識選段,於是你被各種吆喝聲所包圍。但其實越過蕪雜和庸常,直接去到人類智慧的精華富礦——只有通過對書籍的深度閱讀,才是一條真正有效的進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老品牌破圈,三聯書店聯手樊登直播賣書超三萬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曲鵬2020年7月19日晚,三聯書店邀請「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在三聯韜奮書店舉辦了三聯書店圖書專場直播活動。據了解,這是樊登直播首度首次走進書店做出版社專場。兩個半小時的直播,樊登向讀者推介、解讀了三聯書店出版的二十餘種圖書,觀看人數超過70萬人,在線人數峰值近萬人,圖書銷量突破三萬冊,到活動結束時,為此次預備的340萬碼洋圖書售罄。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經濟影響巨大,尤其是消費領域的產業鏈均受到巨大衝擊,圖書行業也不例外。
  • 兩個半小時,圖書銷量突破三萬冊 三聯聯手樊登打造出版社直播專場
    2020年7月19日晚,三聯書店邀請「樊登讀書」創辦人、快手首席薦書官樊登在三聯韜奮書店舉辦了三聯書店圖書專場直播活動。這是樊登直播首度首次走進書店,首次做出版社專場。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三聯書店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編輯肖啟明等也參與了直播。
  • 三聯書店聯手樊登,直播間賣出3萬冊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7月19日晚,三聯書店邀請「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在三聯韜奮書店舉辦了三聯書店圖書專場直播活動。兩個半小時的直播,樊登向讀者推介、解讀了三聯書店出版的20餘種圖書,觀看人數超過70萬人,圖書銷量突破三萬冊,到活動結束時,為此次預備的340萬碼洋圖書售罄。「滿足於帶貨還是更多?這是我們考慮涉足直播帶貨領域之前反覆斟酌考慮的問題。靠低價甚至賠本,一錘子買賣有意思嗎?直播帶貨除了短期的爆款,它對於企業經營中長期的發展是否有益?」
  • 2020上海書展圓滿落幕,「破圈」「出圈」成流行詞
    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17日,上海書展圈內圈外相關頁面總量破億(1.14億次),線上活動觀看量破610萬次達(611.37萬次)。「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訪問量達到55.58萬次,成為市民讀者了解書展信息的首選。
  • 口述|我所親歷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家三聯書店從封閉到合作
    編者按:著名出版人、國務院參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總經理樊希安以親歷親炙者身份,全面、客觀、翔實地記載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至2014年改革和發展的事跡,其中包括大三聯聯盟的形成、京滬港聯手共慶三聯八十華誕、三聯國際公司創立等涉及大三聯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以及京三聯自身實施的一系列改革
  • 《走進美術館東街22號》:親歷者講述三聯書店的改革與發展
    此書以親歷者身份,全面、客觀、翔實地記載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2014年的改革和發展的事跡,其中包括「大三聯」聯盟的形成、京滬港聯手共慶三聯八十華誕、三聯國際公司創立等涉及「大三聯」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以及京三聯自身實施的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24小時書店的創立和發展,以《鄧小平時代》為代表的重點圖書品種的成功經營等,為中國當代出版史增添了重要的史料
  • 上海三聯書店攜手光明,「稻田裡的書店...
    8月28日,上海三聯書店與光明地產在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主導的「光明·稻田裡的書店」將落地崇明東平光明特色小鎮,打造文化跨界合作平臺,開發戲劇演藝、沉浸式展演、文化民宿、研學旅行、大型文化展會等特色文旅書店業態。
  • 王蒙:三聯書店「有盜火的傳統」
    ,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一個中國讀書人的書架上都會有三聯書店的書,這麼多年來,沒有哪一家出版社能對國人的閱讀產生如此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也沒有哪一家出版社能像三聯書店那樣,集結不同時代文化知識界的名人大家,被譽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 三聯書店新變: 走進寬窄巷子的三聯,靠什麼觸動年輕一代?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1月21日,三聯韜奮書店在成都開業。這是三聯第一次把書店開到北京以外的城市。10天以前,1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書店行業權威盛會上,成都剛剛被評為「2017中國書店之都」。2017年成都書店數量已達到3463家,繼北京後位居全國第二。
  • 5000平米的上海三聯書店要來了,但開在北京
    他們還攜手一眾優質品牌首入京城,如充滿藝術氣息的BROWNIE Art Café & Lounge和SeesawCoffee,將圖書、藝術、咖啡進行跨界融合。  作為國內極少有的在出版、發行、終端三者均具有資質的平臺之一,上海三聯開始在北上廣重點布局。
  • 三聯書店終於開到成都,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書店.
    」稱號;1月21日,成都的「三聯韜奮書店」開業。三聯書店最早1932年由鄒韜奮先生創辦,《錢鍾書集》、《傅雷家書》、《我們仨》還有蔡志忠的漫畫都是三聯出版社的經典;《讀書》、《三聯生活周刊》也被稱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這是三聯韜奮書店首次在北京以外開書店。
  • 對談丨三聯書店與進步出版傳統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王為松主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老領導、著名出版人董秀玉、汪家明作為嘉賓,回憶和講述了他們所熟悉的範用先生,及他為書籍的一生,並探討「進步的出版傳統」如何推動社會進步、倡導社會昌明。
  • 中層揭內幕高層急澄清 三聯書店發生內亂
    中層揭內幕高層急澄清 三聯書店發生內亂  昨天下午,位於王府井附近的三聯韜奮書店一層人來人往,整個書店一派紅火景象。而在書店二層的咖啡廳,三聯書店相關負責人正在召開媒體發布會,就前一天該店人事處副處長張學雷在其個人召開的媒體說明會上所說的內容進行澄清。在平靜的背後,三聯韜奮書店的母公司———三聯書店後院正在起火。
  • 上海三聯書店西北首家店落戶西安
    本報訊 (記者孫海悅)新年伊始,上海三聯書店首次進入西北,落戶陝西省西安市南大街中大國際5樓。    秉承「永遠年輕之地」的理念,上海三聯書店帶來了青年文化品牌READWAY,寓意為「閱讀之道、成長之路」。
  • 三聯書店旗下新媒體品牌聯合舉辦「新知大會」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4月22日,世界閱讀日前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東城區的77文創園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閱讀與知識分享活動——「三聯·新知大會」。 三聯書店一向將學者的這些研究看作寶貴的資源。「我們認為,知識永遠承諾開放,而不是封閉。分享、交流與體驗是破除習見與定見最好的方式。知識的可靠性不僅來自權威,更來自開放的對話。
  • 上海三聯書店將開進武漢,讓年輕人恢復對生活的熱情
    生活方式品牌和內容發聲平臺READWAY由上海三聯書店創立,意為「閱讀之道、成長之路」,並先後落戶於寧波、北京、上海、西安等核心城市,成為這些城市的文化生活新地標。3月28日,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第四家店在上海淮海中路新天地廣場啟幕。
  •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落戶武漢 文化推動城市發展——文化創新和文創產業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 三聯書店已故出版家範用的兩本回憶錄《泥土腳印》
    作者 | 萬葉堂主(孔網店鋪:萬葉堂)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這兩天看了三聯書店已故出版家範用的兩本回憶錄《泥土腳印》(正續編),範公是三聯書店的元老,在解放前就在三聯書店的前身讀書生活出版社工作
  • 逆勢開店,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華中首店將落戶武漢
    贏商網獲悉,今年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需求面積:1000-3000平方米)將在武漢落地兩個書店項目——分別坐落於武漢江漢路步行街與光谷步行街,兩大書店項目預計在今年10月與11月先後開業。READWAY作為上海三聯的精緻生活方式品牌,依託上海三聯的優秀出版資源,整合線上線下的內容資源優勢,以「大國青年的精神家園、都市潮流文化策源地」的核心理念和打造目標,先後落戶於寧波、北京、上海、西安等核心城市。
  • 三聯書店原總編輯李昕退而不休 他的「編筆」和「妙筆」
    1982年自武漢大學畢業後,從人民文學出版社到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再到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李昕一直手執「編」筆,經手過兩三千本圖書,其中以高品位、高質量的居多。他說過,出版這份職業既符合他的人生理想,也能給他帶來樂趣,因而成了他為之奮鬥的事業。幾十年來,他不在意做官,而重視做事,「出好書」是他一生的理念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