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7月19日晚,三聯書店邀請「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在三聯韜奮書店舉辦了三聯書店圖書專場直播活動。兩個半小時的直播,樊登向讀者推介、解讀了三聯書店出版的20餘種圖書,觀看人數超過70萬人,圖書銷量突破三萬冊,到活動結束時,為此次預備的340萬碼洋圖書售罄。
「滿足於帶貨還是更多?這是我們考慮涉足直播帶貨領域之前反覆斟酌考慮的問題。靠低價甚至賠本,一錘子買賣有意思嗎?直播帶貨除了短期的爆款,它對於企業經營中長期的發展是否有益?」三聯書店執行董事肖啟明表示,對於三聯書店這樣歷史悠久的知名出版品牌,每一次「破圈」的嘗試都會引發企業上下乃至外部的關注和討論,「因此在外面很熱鬧的時候,我們要做的首先是冷思考。」
從去年開始,三聯書店就在謀劃以視頻直播形式擴展圖書營銷宣傳渠道。今年世界讀書日,三聯書店在抖音、快手、B站等多個平臺推出了「三聯·新知大會」線上版,緊接著又推出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考古證據:考古隊長帶你『雲遊』良渚博物院」等一系列直播活動。
肖啟明說:「每一場直播活動,我們都不將就,甚至比線下活動還要用心,精心策劃,結合直播實時、互動的特點設計細節,用專業的攝像團隊呈現完美的效果,讓讀者看過之後,在知識、觀點上有感性的認識和真實的收穫,從而達到產品和品牌宣發的目的。」
這些直播在人數峰值最高達到7萬,累計收看人數超過50萬。「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流量的銷售轉化率很低,我們意識到,要提升轉化率,恐怕要接地氣藉助大V流量。」在肖啟明看來,做直播要兼顧流量、銷量與品牌——品牌的意義是產品格調、用戶層級以及最根本的轉化動力,流量是影響力能達到的範圍,銷量是一個新模式可持續的保證。
在實體書市場,中國每年大約出版50萬圖書,如何挑選,這是困擾很多普通圖書消費者的難題,樊登讀書會就充當了書海導購的角色。在運營過程中,樊登也意識到,在讀書人心目中,還有一些歷史更悠久的閱讀品牌,那就是那些位於行業頭部的出版機構品牌,他們的圖書可以說本本是好書。那麼,樊登帶你買好書,就應該帶你走進這些品牌。
一邊是老品牌希望借力新模式的活力「破圈」,另一邊是新典範要借重老品牌的積澱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三聯和樊登讀書就這樣走到一起。
三聯書店相關負責人表示,出版與閱讀,曾是人類文明積澱,傳承知識、觀念、經驗的最重要的方式,新媒體也好,「知識服務」也罷,如何用好這些新模式,同時不改出版人的初心,「我們與樊登讀書的合作,正是在尋求這樣一個結合點」。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