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化託管「託舉」現代農業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當前,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物聯網農業、現代農機具、現代農業科技關鍵技術等已經打響農業現代化第一槍,栽植果樹用上了挖坑機,打藥用上了無人植保機,農田澆水用上了自動噴灌,農產品營銷走上網絡銷售。以分散經營的小農戶農業經濟,已經難以適應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態勢,集約化託管的全新模式呼之欲出。

集約化託管,引領小農戶向現代農業發展。吉縣結合蘋果產業發展實際,鼓勵引導相關企業、專業合作社,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收益權和國家惠農政策享有權的基礎上,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層組織+聯合體+金融保險機構+果農」的參與模式,對有需求的果農進行果園生產、技術、管理、銷售、農資等環節集約化託管,引領小農戶向現代農業發展軌道邁進。

集約化託管,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通過集約化託管,不但可以解決果農勞動力不足、分散購買農資成本高、管理技術缺乏落後等問題,還可以直接從廠家批發農資降低生產成本、運用現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進行連片化管理果園、樹立當地農產品良好聲譽和品牌,打造企業、組織、聯合體等自有農產品品牌,增強當地農產品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生產經營服務體系。目前,吉縣已有6000多畝果園進行集約化託管服務,成為實現果園園區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產業化開發的新路徑,為該縣蘋果產業發展再次插上一個騰飛的羽翼。

集約化託管,助力家庭農場和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標誌的一種農業經營模式,農村合作社屬於互助性質的利民經濟組織。用好用足集約化託管這一全新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有利於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的精細化發展,從而不斷增強果農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中共吉縣縣委宣傳部閆海斌)

(文章來源:山西日報)

相關焦點

  • 「關東糧倉」奔小康——梨樹縣現代農業走筆
    而今天,當地農民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正在經歷著從創造產量奇蹟到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轉變。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視察,對這裡的黑土地保護、農業現代化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高度肯定、寄予厚望。如今的梨樹上下正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上步履鏗鏘、大步邁進。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在山東齊河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基地,進行玉米大豆寬幅輪間作試驗。趙建寧攝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
  • 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荷蘭農業領先的訣竅有這些……
    我國是典型的地大物博,荷蘭與我們的資源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但荷蘭農業在國際上的名聲卻比我們要響亮得多。今天我們《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發現,荷蘭的耕地是不多,但他們的效率卻高的嚇人。我們就來看看他們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荷蘭由於耕地的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國家都要更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大多農業企業都採用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化的生產方式。
  • 行業觀察|現代農業園區的模式和特點包括哪些?
    現代農業園區的特點 一、現代農業園區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核心現代農業是傳統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如何實現這個過渡是農業發展的關鍵。 二、現代農業園區以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為引領。要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離不開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現代農業園區的建立著重解決農業科技瓶頸問題,形成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機制,有利於攻克技術難關,為現代農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20種典型模式
    浙江省慈谿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投入50多億,搭建三大科創平臺 浙江省慈谿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投資2.1億元搭建杭州灣現代農業研究院、滄海慈湖農創客基地、國際食品研發中心三大科創平臺。
  • 我國45億支持農業託管服務;新希望出資1億設立豬育種公司
    導讀:今天是2020年11月26日(星期四),中央財政投入45億支持生產託管服務;雲南出臺返鄉創業者扶持政策;雙匯發展:2020年終端網點或達130萬個;全球農業區塊鏈產業規模:或將達10億美元...
  • 現代農業這樣在各地蓬勃發展
    核心提示傳統農業粗放的生產方式被現代農業高效、低耗的生產方式所取代,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初步建立,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蓬勃發展,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產業支撐。河北柏鄉縣龍華鄉後渤海農業公園內樹林中養殖的鴨子。
  • 慈谿「三位一體」勾畫現代農業藍圖
    慈谿歷來重視現代農業發展,從產業結構調整到適度規模經營、組織化程度提高、效益農業、出口創匯以及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等,都走在全國前列,創造出很多「慈谿經驗」,在全國創造了土地流轉的「慈谿探索」、家庭農場的「慈谿範本」、現代農業發展的「慈谿模式」等,相繼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蔬菜產業發展重點縣市、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範區,現代農業發展綜合水平居全國第一方陣。
  • 涇陽縣:農活託管 讓農民當上「田掌柜」
    為解決外出務工人員農忙時節不能回家種地的難題,涇陽縣三渠鎮成立村企聯合植保隊,農民在植保隊可以選擇「全程託管」與「部分託管」。「只要農戶交上一定費用,耕種、施肥、打藥、收割等勞作都不用操心了。」植保隊負責人張昂介紹說。夏播夏管期間,很多農戶耽擱了農時農事,涇陽縣三渠鎮許多農戶卻不用操心。
  • 【浩蕩東風鼓春潮】市農業農村局:招大引強 現代農業加速發展
    當年籤約,當年落地,當年投產——吉士汀奶酪項目的順利推進,無疑是廈門現代農業招商的生動案例。去年我市成功舉辦了現代農業招商推介暨籤約大會,成功籤約18個項目,總投資70.2億元。  過去一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火力全開,把招商引資的目標瞄準「500強」、行業龍頭、獨角獸等農業企業,全面開啟「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新模式,不僅邀請省內外現代農業龍頭企業來廈考察洽談,更主動奔赴全國各大城市洽談。廈門現代農業招商引資駛入快車道,現代種苗業、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流通服務業等都市現代農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 你是如何看待農業現代化的?
    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和農村民生質量持續改善等諸多表現,使農業進入現代化快車道,國內農產品質量、加工水平和生產效率全面提高,農產品供應量大幅提高,農業現代化實現重要突破,引領著現代農業。現在公眾對農業現代化的態度越來越明確,不僅僅是注重產品的營養高、品相好,更加在意健康優質安全,如此就亟待推動農產品質量和品牌農業的發展。
  • 甘肅瓜州:農業創新「老」產業 走出致富新活力
    針對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嚴重、土地撂荒棄耕風險高、小農經營效益低等突出問題,瓜州縣西湖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三變改革」為抓手,圍繞土地集約化、產業規模化的要求,緊盯探索吸納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土地整治,全力打造萬畝優質機採棉種植基地,趟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的新路子。
  • 臺灣現代農業概況
    臺灣現代農業生產發達,現有耕地面積1290萬畝,農戶78萬戶,農業人口400多萬,佔臺灣總人口的19%,目前臺灣農業總產值為4000億元新臺幣,佔臺灣經濟生產總值的3.3%,在臺灣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臺灣農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與林業四大部分。近五十年來,臺灣農業生產結構已逐漸由以種植業為主的單一傳統農業,逐步轉變為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的多元化農業與商業性農業。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所「對蝦集約化池塘綠色高效養殖技術...
    近日,汕尾市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開展的「對蝦集約化池塘綠色高效養殖技術」試驗示範進行現場測試檢查。專家組由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韓山師範學院等單位專家組成。
  • 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巨龍引領現代農業之風騷
    ,龍頭企業反哺農業基地培育現代農業,工農優勢互補積蓄能量向境外延伸開發短缺型農業資源,實現現代農業的良性循環。  「龍」哺農業煥生機  「龍頭企業最怕無米之炊!」廣東省農墾總局賴詩仁局長一語道破天機:「龍頭企業沒有資源作支撐必成死龍。而龍頭企業反哺農業的關鍵是建設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保障龍頭企業資源供給的主體,是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用現代工業裝備武裝、以現代經營理念組織經營的高效農業,集中體現了科技化、集約化、市場化、產業化、標準化、社會化和國際化的特色。」
  • 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開工 助力通江現代農業發展
    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的德豐富硒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於8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巴中市副市長王毅出席在通江縣原至誠園藝場舉行的開工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通江縣委書記孫輝在儀式上表示,德瑞集團通江總部經濟建設項目,作為通江農業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
    其中,進一步增強生產性服務業對現代農業的全產業鏈支撐作用,著力推動服務結構合理、專業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服務行為規範、覆蓋全產業鏈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健康發展,對於培育農業農村經濟新業態,更好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農業生產躍上新臺階 現代農業擘畫新藍圖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實現了由單一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轉變,農業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農業發展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農村土地流轉有力地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發展,充分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在規模、資金、技術、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引領和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 國內外託管差異化研究:法律地位不同 履責要求各異
    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我們如何把握國內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趨勢,推動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趕上國際同行服務水平,都是託管行業深思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對話了中國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託管業務部的相關業務負責人。  為治亂而生  資產託管最早源於投資基金。海外資產託管業務和國內資產託管業務,雖然出生時間不同,卻有著相似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