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地震災害事件,汶川只能排第七,這些地方震後讓人不敢看

2020-12-04 小掌講車

時間再久也難以抹平的傷痛,世界十大地震中汶川只能排第七

汶川大地震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可是卻從未被人忘記。在世界最近幾百年中類似汶川這樣的大地震發生的次數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來說說排名前十的地震有哪些,這些地方。

1. 陝西

公元1556年,明朝陝西發生了一起8級以上的地震。因為當時是在夜間,而所處地區又是人口最集中的關中地區,那結果想想就悲痛,當時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80萬人。經過這一地震明朝在大西北的統治受到了威脅,動亂時常發生。

2、海原

1920年12月在寧夏發生的那場地震中據統計共造成約29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

3、印度洋海嘯

2004年12月印度洋發生海嘯,伴隨著地震的來臨,約23萬人遇難

4、中國唐山

1976年7月發生在唐山的那起大地震在近代中國可是很有名的,還被改編成了電影。此次7.8級的大地震共造成超過24萬人死亡,16.4萬人重傷,一共經歷了約16小時的餘震,我們的唐山更是淪為廢墟。

5、日本關東

1923年12月發生在日本關東的大地震是這個國家經歷過的傷害最大的地震了。接近15萬人遇難,多個城市被毀。

6、阿什哈巴德

1948年10月,前蘇聯的阿什哈巴發生7.3級地震。造成了約11萬人遇難,整個城市直接被毀滅了。

7、汶川大地震

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最深刻的就是汶川大地震。2008年的5月汶川縣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共近七萬人死亡,近四萬人受傷,一萬七千多人失蹤,多個城市被毀,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足有接近8500億之多。

8、克什米爾

2005年10月南亞的克什米爾的那一次地震共有近八萬人離世。

9西西里島

1908年12月西西里的墨西拿發生的那起地震中接近八萬人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10、秘魯欽博特

1970年5月發生在秘魯欽博特的大地震造成7萬人死亡。

相關焦點

  • 當年汶川地震前的事件
    小夥伴們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時候還記得08年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雖然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但是現在說起來,大家肯定還是記憶猶新。但是汶川地震受災面積達到了10萬平方公裡,波及我國多個城市,連與我國接壤的外國都收到了影響,這次的災害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受到的最大的自然災害,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就在汶川地震發生前夕,有幾件讓人覺得十分詭異的事件,科學家至今都無法解釋,因此還被我過列入未解之謎之一。
  • 汶川地震後災害治理的十年演進:四川經驗與中國模式
    來源:新華網撰文/張強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今天非常榮幸再次來到山川秀美的北川,讓我們有機會重溫作為新老北川人的時空交匯。在這裡,既要在新北川共同回顧一些難忘的時光,也要共同規劃、共同展望北川、汶川震區乃至中國的防災減災救災未來。汶川震後十年的回望,怎麼樣去構建中國的應急管理體系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 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原標題: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發布: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有潛在風險近日,中科院地球大數據專項發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情況。遙感監測顯示,到2018年,汶川震區堰塞湖風險已基本消除,生態恢復、災區城鎮重建等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明天就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地震給汶川人民造成的心靈傷痕卻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撫慰。在世界近幾百年的歷史中,發生了無數次地震,有的地震甚至直接推動了歷史進城,今天就盤點一下受災最嚴重的十大地震。
  • 九寨溝地震|此次地震屬於什麼類型?如何認識震後餘震預警?
    新華社8月9日報導,8月8日21時19分,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時間關於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牽動著億萬華夏兒女的神經……此次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究竟屬於什麼地震類型?怎麼看此次地震後的次生災害?地震預警該如何發揮作用?
  • 地震和氣象專家解析: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哪些天氣因素影響震後救援?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李海韻)8月8日21時19分,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9日7時27分,新疆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地震發生後,全社會迅速開展抗震救災。那麼震區未來天氣形勢如何,震後救災需要注意哪些次生災害?地震雲是否真實存在?為何震區餘震不斷?
  • 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災損評估情況舉行發布會
    從現在實際的情況看,上千座的學校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中包括至少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房屋建設本身的條件問題,比如說它的結構不一定完全合理,材料不一定很堅固,這都是可能的。因為我們在最近一段時間,建設學校房子的速度是比較快的,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建築上的問題。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從成都經都江堰沿岷江而上,車過紫坪鋪水電站,再經過一個長長的隧道,我們到達映秀,看了時間,剛好70分鐘。 映秀鎮,阿壩州南大門,距成都78km,是進出九寨溝、臥龍、四姑娘山的必經之地,也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鎮的路口,矗立著一塊寫著「5.12震中映秀」幾個大字的巨大石頭,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這塊巨石是地震時山體崩裂滾下來的,如今成為震中映秀的標誌性路牌。
  • 汶川大地震形成機理
    1976年在雲南龍陵發生過7.3和7.4級地震,這次我們出差是到現場去了解當年地震的前兆。但是剛剛做這件事的時候,汶川就發生地震了。  從2001年的崑崙山口西的8.1級地震以後,我們國家的地震活動出現了與以往50年規律不一樣的特徵。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們國家的地震活動大致有一個10年左右的活躍與平靜交替的周期規律,但是,到了2000年以後,這種規律打破了。
  • 震後重建獲新生 汶川旅遊總攻略
    映秀新城:震後場館看大師手筆是展示地震災害、搶險救災、災後重建、人與自然、抗震技術等內容的教育基地。目前,這些建築已基本完工。汶川櫻桃比別處的都甜,據說可與世界優質櫻桃產區——美國西部地區和加拿大大西南地區的相媲美,因為四年前的那場災難,汶川人又把櫻桃稱為「感恩果」。
  • 大地震的震後影響會有多長時間?
    在一次大地震後它的震後影響會持續多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2015年2月出版的《Geology》雜誌上,並被選為該期的「亮點論文」(Featured Articles)。該研究得到中國和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英國皇家學會等共同資助。
  •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
    「歷史上的地震災害表明,絕大多數傷亡都是由於房屋建築倒塌。因此,建築物防倒塌應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關鍵環節。」高孟潭說。他介紹,近年來,在全面加強新建房屋建築抗震設防和老舊建築抗震加固工作的前提下,我國推動了在地震高危險區域的抗震加固工作,以減少地震人員傷亡。然而,目前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 沙場老闆因汶川地震由富變窮 曾開弔車救出10餘人
    度盡劫波再回望,為不負逝者,更為不負生者。4月的汶川映秀鎮,午後的太陽曬在身上感覺很暖和。68歲的楊雲青泡上了一杯清茶,坐在家門口椅子上跟村民聊天。他身後是他家開的「震中飯店」。飯店四周掛滿了汶川地震時楊雲青搶險救援、記者採訪他的照片以及他和部隊官兵、央視主持人的合影,但這些似乎沒能為飯店帶來更多的生意,因生意冷清,飯桌和椅子都已收起。
  • 地震災害對電力系統的影響
    我國曾發生多次對電網造成較大損毀的地震,如1962年廣東省河源地震、1965年烏魯木齊地震、1966年邢臺地震、1969年廣東陽江地震、1970年雲南通海地震、1973年四川爐霍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1996年包頭地震、1999年臺灣集集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等。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電網遭受重創。
  • 中國最嚴重的地震,遇難程度超汶川地震十多倍,餘震足足持續五年
    地震是十分可怕的自然災害,中華民族歷史上就有過多次的地震災害。例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還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這兩次的地震都給中華民族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實在這兩次地震之前,還有一次更為嚴重的地震,可能鮮為人知。
  • 汶川地震:真相與謠言賽跑 信息公開條例經歷大考
    不僅是汶川百姓,全國大多數地方的民眾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這場天災的威力。人們紛紛跑出房間,尋求權威的答案。哪裡地震了?震級多少?新聞有沒有報?對信息的極度渴求,立即凸現出來。  公布災情速度前所未有  汶川地震,讓我們看到中國對災情的公布速度。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直到今日,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第一次發生地震久遠的已在數十億年前絕不可考,我們目前得知的最久遠人文歷史記錄只有我國古代書籍上存在些許記錄,越往後的年代記錄越為清楚,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地震帶來的災難也越來越大。以下是我國古代災害最嚴重的幾次地震情況。
  • 崔鵬院士:「泥石流」災害中的逆行者
    奔赴一線的逆行者汶川地震後才兩天,2008年5月14日,崔鵬和他的科研團隊就一頭扎進地震災區,進行特大地震後的山地災害考察。他們提供的第一手觀測數據,為震後的應急搶險、防災減災提供了決策所需要的科學依據。
  • 宜賓地震後的第二天,我來到了汶川遺址
    在經歷2008年5月12日那次大地震前,要進入到汶川是很不容易的,群山綿延之下是極度不便的交通。大地震發生之後,從成都到汶川之間便修建了很多的隧道群,人們從成都只需要1個多小時就能到達汶川的映秀鎮,去甘孜或阿壩旅行的人也會途經這裡看一看,這裡一直保留著大地震後的一處遺址。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就這些社會關注的問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南北帶地震構造研究組組長張培震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作了詳細講解。這次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破壞性最為嚴重的地震。    地震形成長300公裡、深30公裡的大斷裂 最大垂直和水平錯距分別達5米和4.8米    張培震說,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迅速組織了500多人的隊伍對地震災害損失進行評估和地震地質進行考察。考察結果顯示,這次地震是龍門山斷裂帶內映秀—北川斷裂活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