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你冷暖,我是途知君,一名熱愛寫作的情感創作者,在這裡,我用文字帶給您溫暖,願這個寒冷的冬天,你不在孤獨。
生活中很多的父母,他們喜歡給孩子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或許在你說著自己不可能是這樣一類父母時,你的做法,可能已經默默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如你希望孩子按照你給他規劃的人生路線走,比如讓她當老師,考公務員或者各式各樣的要求?如果你給她報她並不感興趣的興趣班,讓她做自己並不想做的事情,你已經默默的在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了。
你以為孩子會感謝你?不,至少在現階段她們所在的年齡段不會理解你,而孩子們的普遍做法,是想和你「對著幹」,這時候叛逆與疏遠也會隨之而來。
在《打開愛的生命盒子》一書中講到:先理解孩子,而不是先給「貼標籤」。尤其是別打著「我是為你好」這種強制性愛的幌子。
《打開愛的生命盒子》是著名心理學副教授趙梅如寫的一本關於教育孩子的心理學著作,在書中,它講述了孩子「討愛」的表現,深層次的講解了作為父母該如何愛孩子,和理解孩子尋找愛的方式。
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覺得並不是十分重要,但其實你想過沒有,你可能並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愛孩子,甚至在最後還抱怨著「為什麼孩子這麼不懂事」這一類的話語?如果真是這樣,你真的應該好好學學如何正確教育自己的孩子了。
01.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你只能成功
孩子誕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成為了父母,沒有人系統地教過我們如何做一位好父母,怎樣才能讓孩子最好的成長。而這樣的一個過程,往往是不可逆的,也是就說你只許成功,不可失敗。
《打開愛的生命盒子》講到:討愛是孩子不能的表現,孩子在一開始都會親近自己的父母,至於最後的疏遠,其實只是你沒有正面回應她對你的討愛表現。
簡單來說,就好比撒嬌,孩子知道在自己傷心難過的時候自己的父母總會來安慰自己,自己怎麼調皮搗蛋,父母也會愛著自己。但如果有一天,這種討愛沒有得到足夠回應的時候,愛就會慢慢消失,走向疏遠。而謊言,往往是打破這一羈絆的罪魁禍首。
如你對孩子承諾沒有實現,孩子內心中的失望與對父母的不信任是會積累的,當達到一定程度後,他們不會在從你身上尋找他想要得到的愛,甚至有時,他們還會以叛逆的方式來宣告。
02.給孩子貼標籤,就等於把愛的生命盒子永遠封閉了起來
愛的生命盒子是什麼?在《打開愛的生命盒子》中作者講到: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兩個生命盒子,一個裝著「我不值得被愛」,一個裝著「我值得被愛」。
簡言之就是,孩子會以你帶給他的幸福快樂來判斷他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一味地給孩子貼標籤,讓孩子按照你規定的方式來履行,換來的結果只會有一個,那就是孩子的:別管我,不要為我費心。
越是強加的愛,越會讓孩子在愛情中感到迷茫,他們會緊鎖自己愛的生命盒子,而這時候當你再想去愛他們時,他們也只會覺得你的愛對他們只會是負擔。
要想和孩子保持好的關係,從建立起與孩子良好的信任關係做起,當孩子潛移默化的覺得你值得他愛或者他值得你愛時,這種家庭的甜蜜關係,就建立起來了。
03.打開孩子愛的生命盒子,從拒絕給孩子貼標籤做起
或許你真的十分希望孩子可能成為你給他規劃的那個角色,這並非不可以,但前提是,讓孩子理解,而不是直接給他貼上你的那道標籤。
很多時候,當你給孩子貼上那道標籤的時候,他就會開始不能的產生排斥,比如在一開始他並不對教師這個角色反感,而當你給他貼上這樣一道標籤後,他可能就會開始牴觸,甚至故意唱反調。
讓孩子明白和懂得你對他的好,不是給他規劃人生道路,以一種他並不懂得的方式教導他,而是理解孩子,明白在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的愛是什麼?怎樣給予這個階段還在屬於他們的愛。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唯有正確打開孩子愛的生命盒子之後,你對他才能產生更多的正向影響,所以停止貼標籤,學會理解孩子吧!學會明白孩子的討愛方式,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愛你的孩子。
而這一切也並非困難重重,在《打開愛的生命盒子》這本心理學著作中就詳細講述了各種各樣的如何正確對待和回應孩子愛的方式,當然並非只是孩子,無論你多大,其實你都需要愛,學會正確討愛,對於維護家庭關係,構建幸福,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話,那麼可以去讀一讀《打開愛的生命盒子》喲!書中的精彩內容,值得你去探索。
寫到最後:
愛離你並不遠,或許你不是孩子,但你也需要愛,是愛情、更是親情,所以學會去尋找屬於你的愛吧!
今日話題:你覺得你身邊有這樣愛你的人嗎?來說說你們的浪漫故事吧!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討。同時,如果認為我說的有道理或者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記得點讚和收藏喲!
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