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初入職場如何快速獲得認可和晉升?吃虧是你最好的法寶

2021-01-09 蘇小妹同學

湖畔大學的梁寧說: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發展,吃虧都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槓桿。

初入職場,你可能沒有資源,沒有能力,沒有背景,如何才能快速成長呢?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有人認可你,願意幫助你,提攜你。

如何讓別人願意幫助你呢?

你首先需要付出,願意吃虧,不要斤斤計較,只有你付出了,別人看到你的付出和價值,才會想主動幫助你。

電視劇《安家》有這樣一個橋段:

房似錦早期剛做業務的時候,有一次她在小區收集房源,當時正蹲在地上,大口吃著盒飯。

小區一個28樓的房子要賣,但房子已經委託給其他中介了。

有一次,房客因電梯停了無法看房,於是房似錦就爬到28樓,親手把自己的名片交給房主。

但是女房主說,自己的房子是想掛獨家房源,已經在別家中介掛牌出售。房似錦還是笑著跟女房主說,沒關係的,以後有需要可以找她。

第二次,是中午的時候,天氣炎熱,小區停電了。

房似錦懷裡抱著一個大西瓜,爬上29樓,給女房主送過去。女房主很是感動,收下了房似錦的西瓜。

當天下午,房似錦打聽到,女房主所在的小區要停電到第二天中午。

於是,房似錦就準備了晚飯和第二天的早餐,第三次爬上28樓,給房主送過去。並告訴她,明天中午的時候小區的電路才會維修好。

看著房似錦因為爬樓而溼透的後背,女房主終於被感動了,於是將自己的房子交給了房似錦銷售。

想想看,有誰會去為了一張可能得不到的單子跑這麼多次,花這麼多心思?

但相信,做過業務的朋友應該都能理解,很多客戶成交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被業務員的付出和真誠感動,這也是房似錦最終獲得客戶認可的主要原因。

對於初入職場的人,要想快速發展,也要學會利用吃虧這個槓桿。

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很多初入職場的人,因為薪酬低,秉持著;「給多少錢,辦多少事。」做事出工不出力。殊不知,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公司給你的工資只是一個初始的起點,你的價值可能是被低估。但從長期來看你的,你的收入是和你的價值成正比的。因此提高收入最直接的的方式就是展現出你的價值。

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進入一家公司,你的收入不高,工作瑣碎,也不重要,這時候,你需要主動的付出,把手頭的工作盡善盡美做好,同時,主動去承擔一些對團隊有價值的事情。

當你的能力得到初步展現,貢獻獲得團隊認可時,你的領導自然會給你相對重要的任務,這樣你在公司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重要,出成績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

出了成績,公司自然能看到你的價值,你的收入就會越來越高。

這樣你的職業發展就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香港富豪李嘉誠說過這樣一句話:「一件看起來是吃虧的事,有時候往往會變得非常有利。」

關於這一點,李嘉誠經常向人談起他當年做生意時的一段親身經歷。

1950年,李嘉誠開始創業建立了「長江公司塑膠廠」,當時接到一名美籍猶太人的一大批訂單,李嘉誠非常很高興,於是工廠加班加點生產,很快訂單就快完成了,然而李嘉誠沒有想到,那位猶太人卻突然要求取消訂單,並願意賠償違約金。

這對李嘉誠來說,無疑是一大筆損失,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估計會氣急敗壞,惱羞成怒,免不了與對方爭吵一番,甚至打官司。

然而李嘉誠卻沒有這樣做,經過分析,他覺得自己的產品很有市場,可以銷售出去, 於是李嘉誠並沒有追究這位猶太人的任何責任,沒有要任何賠償。

然而這件事過去不久,李嘉誠就莫名其妙的收到了許多美國的單子,而且都是主動直接籤單,因為這些客戶都聽說「李嘉誠的工廠是香港最有實力的」。李嘉誠覺得很奇怪,自己明明是個小廠呀。後來才知道是那位之前違約的猶太商人介紹的訂單。

李嘉誠一生始終秉持這樣的原則,在與人合作時,李嘉誠說:」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

李嘉誠吃虧是福的做事風格,不僅贏得了財富,也讓他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朋友。

他總結道:「講信用,夠朋友。這麼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是我引以為榮的事。」

現代社會,成功離不開人與人的合作, 主動付出。願意吃虧,不斤斤計較,是結交朋友最重要的一個方法。

正是因為秉持吃虧是福的原則,李嘉誠才能夠在商場上如魚得水。

吃虧是福,這個簡單而樸素的道理,背後有著深層的心理學基礎。

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Robert Cialdini)在他的《影響力》一書中提出互惠原則,簡單理解就是,要是人家給了我們什麼好處,我們應當儘量回報。

互惠原則是一種植根於我們深層意識的一種心理機制,是一種本能的、自髮式的反應。

互惠心理是如何產生的呢?

人類是群居動物,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人類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才能應對嚴苛的自然條件。

比如打獵,今天我的獵物多,你的獵物少,我可以把我的給你,但下次你也要用同樣的方式回饋我。

在漫長的合作的過程中,人的大腦進化出了這種有恩報恩的互惠模式,遵守這個規則,會被群體接受,如果違反這種規則,則很難在群體中生存。

在《象與騎象人》一一書中,喬納·森海特說:「動物之所以會進化出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行為,是因為這種互動模式可讓不同個體建立起合作關係,走出零和遊戲的困境,讓彼此獲利。知道要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物種可以形成更有規模、彼此更能協調合作的群體,因為「品行不好」的成員雖能一時得逞,但它會因樹敵過多而嘗到苦果。」

互惠模式是一種已經深入人類心理底層的機制,它作用於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言行,時刻會受到互惠法則的影響。

比如說,朋友之間聚餐,這次你請客,那麼在心裡就會默認,下次就該對方請客,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心裡都有一桿秤,如同一個一個小帳本,記得每一筆的付出與回報。

如果有人總是破壞這種潛在的規則,估計友誼就很難持久了。

中國人講「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就是這個道理。

人都不喜歡欠人情,知恩就一定會圖報。

因此,表面上你在付出,實際上你是在為自己積累正向資源,增加你前進的潛在助力。

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可以理解為一種普遍的法則,那麼互惠法則,就是一種存在於大腦的中的普遍規律,也可以說是一種「道」,所以才有「天道即人心,人慾即天理」的說法。

因此遵守互惠原則,就會得到很多幫助,違反它就會遭人遺棄。

從這角度說,吃虧是福,符合孟子所說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果你想快速成功,那就學會使用吃虧是福這個槓桿,一定會讓你的發展如魚得水,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麥肯錫晉升法則|2021年,想要職場晉升的看過來!
    作者:李再見2020年只剩下最後3天,這一年你在職場上成長了嗎,獲得預期的晉升了嗎?面對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感慨頗多。今年因為疫情,行過的路不多,但是卻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讀書。盤點這一年讀過的職場類書籍,不得不提的是《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麥肯錫堪稱商界的西點軍校,一向以善於解決問題著稱。
  • 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熱播 初入職場你會寫郵件嗎?
    眼下,正值應屆大學生實習、求職的高峰期,新上線的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一播出,就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討論。來自不同院校的優秀實習生相聚在精品律師所,他們初入職場遇到的那些困惑,其實也是每個新人初入職場都有可能會遇到的情況。
  • 初入職場用什麼樣的筆才顯得自己不幼稚?蕭伯納鋼筆了解一下
    就入職新公司如何辨別同事的部門,sir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就是在開會的時候根據對方使用的文具判斷所屬的崗位。比如拿著白板筆甩來甩去的那個八成產品經理;手握連帽都沒有的籤字筆作沉默狀說不行的,多半都是程式設計師;本子上一個小動物或者華麗筆帽的有可能是HR。
  • 職場上,這五種人不能深交,教你6招職場新人生存法則,教你成長
    ,例如:「公司要裁員」等之類的,經常弄得人心惶惶的,遇到這種人對你說話的最好方式就是小心敷衍,切記不可當真(最有用的職場知識與技能,抓緊收藏起來吧,看完記得轉發喲,建議請留言)。(最有用的職場知識與技能,抓緊收藏起來吧,看完記得轉發喲,建議請留言)5、被上司列入黑名單者,初進新環境,搞清人物關係是重點,如果發現有被上司視為眼中釘的人,那切記不可走得太近,或許你會認為這太趨炎附勢,但你不擔心自己會受牽連而影響到晉升嗎?不過,你縱然不與之深交,也用不著落井下石。
  • 《麥肯錫晉升法則》:47條工作小原則,助力你快速實現升職加薪
    職場晉升不僅能讓我們獲取更豐厚的報酬,也能提高我們的社會地位,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但由於競爭激烈,加上其他種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人的晉升之路並不順利。如何讓自己的工作更富成效、如何與領導、團隊以及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如何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成了很多人在工作中迫切需要改進的問題。作為曾打破了麥肯錫最短晉升紀錄的服部周作,在管理諮詢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 你身上有什麼潛能,能讓你在職場快速成長?
    仔細留意身邊,我們不難發現,職場中最容易被淘汰的就是「狗」和「小白兔」;而「老黃牛」,雖然不會被清除,但也很難得到晉升,只能在一個圈裡面徘徊。剛入職場,她工作十分積極,上級交代的任務都認真完成。工作之餘,她也經常將時間花在提升工作相關的技能上,但一直沒有做出什麼重大的貢獻。幾年下來,她的職位和薪資都在原地踏步。她覺得很不公平,明明自己這麼努力,卻得不到回報。
  • 初入職場該如何跟人打交道?這3則要點需牢記在心,早知早受益
    每個人從接受教育開始,就意味著總有一天會走進社會,走進職場,無論是平民老百姓還是富二代,官二代,沒有接受社會的洗禮,其實不管錢多少,都會被人遭受心靈上,或者生理上的「毒打」。所以針對些初入職場的人,應該學會如何在社會職場上,與人打好交道,而那些早就成為職場高手的中年人,也可以讓自己的子女學習學習,有些知識與經驗應該不僅限於口頭上的教育。
  • 職場中晉升快的人,通常具備這3點特徵,擁有一種就很牛了
    職場中晉升快的人,通常具備這3點特徵,擁有一種就很牛了混跡職場,升職加薪,能夠有一番作為,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這樣的機會。有的人兩三年就能獲得晉升,而有的人,可能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幹了很多年都難得晉升一次。雖然有時候升職加薪有一部分運氣使然的因素,但這並不是決定性的關鍵因素。
  • 35歲職場人的勸告:這3種同事你惹不起,否則吃虧的是你
    職場中有一個好的同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職場中不可能所有的同事都是心地善良、值得交往的。因此要儘量往好的同事身邊靠,以下是來自35歲職場人的勸告:這三種同事你惹不起,否則吃虧的是你。
  • 《麥肯錫晉升法則》打破麥肯錫最短晉升記錄,這4個方法值得擁有
    《麥肯錫晉升法則: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不但記錄了服部周作快速晉升的秘密,還為初入職場的小白和已經處於領導崗位上的工作者,提供了一本職場實操手冊。相信這本書會為你帶來思想的碰撞與啟迪,讓你的職場走得更順更快。一、打破麥肯錫最短晉升記錄:這4個方法可助你創造大改變服部周作是個愛記錄的人,也因為這個習慣,他在重返麥肯錫之後,打破了麥肯錫最短的晉升紀錄。
  •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
    職場上,要是遇到這3類老闆,聰明人會趁早離職,否則容易吃虧職場上,要想事業上迎來大的發展,有個好的前途,跟對老闆就成為了不能忽視的問題。人們常說「跟對老闆,做對事」,可見,老闆在員工的職場發展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 從小白到職場牛人的進階:第二課,小白留下好印象的3個法寶
    作為一個新人,初入職場,自己多少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緊張和不適應。而對於老人而言,有一種試試這個新手的心態,無論是從能力上,態度上還是業務素質上,都想去了解了解,考察考察。在很多時候,甚至會刁難一下。那麼,在剛剛到工作單位,如何快速地融入群體,如何快速的給老員工甚至老闆留下好印象,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您身邊有沒有您特別喜歡的年輕人,他們一般都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小牛就給大家梳理一下,一般新人做好這3點,初入職場時,都會混得不差。
  • 職場中,做慣老好人的你,這3點越早清醒,避免吃虧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吃虧是福」,進入職場後,如果不改變觀念,我們就不知不覺地成為了「職場老好人」。 聽到「老好人」這個稱呼,腦中浮現的就是一個唯唯諾諾、縮在一角默默幹活的形象,並產生一種想要「欺負」一下的衝動。所以,職場老好人的你,趁早看清楚這3點,從「吃虧是福」的幻覺裡清醒過來。
  • 這屆職場人,總想「被升職」:關於晉升的3個誤區
    要想升職,如何獲得領導青睞? 1、提升本職效率,多維度創造溢價空間 在一場職場進階講座中,我學習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即把員工分為獵豹型和獅子型。獵豹型專項能力突出,喜好單線作戰;而獅子型聚焦團隊協作,全力爭取資源。
  • 新員工初入職 怎樣迅速融入新團隊
    無論是初入職場的畢業菜鳥,還是在職場江湖混跡多年,正直跳槽選擇的職場老手,在新加入到一個工作平臺內,最重要的往往並非開始自己的工作,而是要努力將自己融入到新團隊當中去。很多畢業生曾抱怨說,自己無法融入到公司的圈子當中,遭受到各種冷遇,給自己帶來十分負面的工作消極影響。
  • 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怎麼辦?別擔心,掌握職場必殺技你也能逆襲
    上述情況不是個例,對於剛入職的新人,既想多賺錢,又不想幹太累的活,賺錢和工時之間,該如何平衡?怎麼找到合適自己的成長路徑,這個話題我們今天來聊一聊。一、付出和收穫成什麼比1.付出和收穫成正比。有些新人初入職場,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人無疑是幸運的。如果你屬於這種類型,相信你對待工作一定會充滿幹勁。不用說,你都會努力工作,並且享受工作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努力去成長。2.付出和收穫成反比。
  • 會議記錄都不會如何晉升?3招,學會記錄和升華,提升職場競爭力
    職場中發展的好與差的人,通常看她開會做的會議記錄狀態就能區分出來。小李是比小趙早三年入職的,兩個人都是公司的高級翻譯,業務能力不分上下,是大家公認的優秀翻譯。但小趙在短短的兩年內晉升為部門主管,而先入職的小李一直在原地踏步。
  • 58同城:從月薪5000到年薪50W,這屆成年人都是怎樣晉升的?
    想要遠離失業的困擾,就要在職場中站穩腳跟。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現在的成年人還需要考慮,如何抓住工作過程中的升職機會,實現月薪5000到年薪50W的跳躍,開啟屬於自己的更多可能性。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想快速晉升,大家應該識別抓住哪些機會?
  • 職場新人必須知道的職場生存法則,這十條助你運籌帷幄,決勝職場
    職場也是如此,處處是江湖,處處也有規則,職場的背後藏著一套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如果你不熟悉、不了解,就會使自己在職場屢屢碰壁,不僅無法順利晉升,更有可能會出局。身在職場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掉進職業發展的陷阱,因此首先要先悟透下面十條職場潛規則,做到知已知彼,運籌帷幄,從而決勝職場。
  • 每日新書|麥肯錫叢書:47個小原則,揭秘職場晉升法則
    「麥肯錫學院」系列叢書,揭秘職場晉升法則;提供了自我成長和與他人共同成長的有效方法;精通流程管理,用工具提高效率。這本書適合誰讀?而本書的作者服部周作,曾經打破麥肯錫最短的晉升紀錄,成為項目經理。這本書就揭開了他極速晉升背後的工作原則。這47個小原則分為4個方面:1.塑造自我:學習更多自我成長的有效方法。2.與他人一同成長:增強溝通、社交和理解能力,從而影響你的團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