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封鎖下突圍有道,先進位程,不是國產半導體設備唯一的出路

2020-12-02 Science鋒芒

技術封鎖下突圍有道,先進位程,不是國產半導體設備唯一的出路

很多人可能接受了一個比較極端的想法,那就是有錢萬事都可以,從一些方面來說,有錢確實可以解決很多事,但是針對技術上的東西,錢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就拿美國對於我國的技術封鎖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我們有很多的錢,美國為了限制我們的發展,他們也不可能把核心技術售賣給我們,所以在技術封鎖下我們就需要突圍而突圍並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而需要有道,說到在技術封鎖下的突圍有道,先進位程不是國產半導體設備唯一出路。

有一些人肯定會覺得在半導體技術的封鎖下我們只能夠從先進的晶片上去入手,提高先進晶片的製程,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我國的半導體行業並不簡單的只有晶片,還有其他一些比較小的行業,比如說LED燈,說到這裡,你是否理解了文章題目所說的突圍有道。

確實如果單獨的從晶片研製這個方面來說,我們要用先進的製程才能夠突破技術的封鎖,但在突破技術封鎖之前,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東西。

自己的技術做出來的晶片要能夠有特別好的性能才能夠去打破這一個封鎖,但如果像在LED燈這一些技術強度比較低的領域,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突破,比如說成本價格。

如果你是一個商人,你對於同樣的產品你一定會選擇一個成本低的廠商去生產。因為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你才可以有盈利可談。

另外在半導體領域,除了我們熟知的那一些方面之外,還有一些現在正在興起的行業,比如說AI以及人工智慧。

很多人會認為不論是AI還是人工智慧,他們都需要搭載先進的晶片這還是回到了先進晶片的製程上面,但我想說的是像AI和人工智慧,我們可以在其他的一些零件上進行突破,畢竟他不是簡單的一塊晶片就可以解決的,他還有其他的組成體。

雖說我國現在處於一個被其他國家技術封鎖的狀態,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國在半導體設備上只能從先進位程去突破,條條大路通羅馬,重點是我們是否在每一個方面都下了功夫。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三星、蘋果相繼撤離中國市場,雖然走得略顯狼狽,也給予市場重創

崛起!中國OPPO成立新公司,自主研製晶片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厲害!中國億噸級鋼鐵企業誕生,未來能否根治鋼鐵行業「頑疾」

相關焦點

  • 國產刻蝕機的「突圍」之路
    上世紀70年代,半導體產業大發展,伴隨著半導體產業的快速起步發展,相應的半導體設備公司也紛紛成立。1980年泛林半導體公司成立,憑藉著對先進技術和產品的單純追求,第二年便推出了第一款刻蝕機產品—AutoEtch,並於第四年在納斯達克上市。90年代,泛林將業務拓展到CVD和顯示面板領域,反而分散了公司的業務焦點,最終卻適得其反市值暴跌。
  • 國內最具優勢的半導體設備——刻蝕機的突圍
    前一段時間《每日財報》用系列文章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現狀做了介紹,在設備領域重點剖析了技術難度最大的光刻膠,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國內最具優勢的半導體設備——刻蝕機。在晶片的製造過程中,有三大關鍵工序,分別是光刻、刻蝕、沉積。這三大工序在生產的過程中,不斷的重複循環,最終製造成為晶片。而在這三大關鍵工序中,要用到三種關鍵設備,分別是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產替代正當時...
    中國憑藉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不斷引進半導體產業先進技術,加大半導體產業人才培養,逐步承接了半導體低端封測和晶圓製造業務。隨著全球電子化進程的開展,下遊產業快速發展,不斷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持續興旺。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在全球的佔比逐年提升,SEMI 預計 2020 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 181 億美元,同比增長 34.6%,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
  • 國產高端晶片若想突圍,EUV光刻機不是唯一短板,還面臨3大難題
    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實現國產晶片安全可控,成為大眾的呼聲。不過,國產高端晶片想要突圍,就必須攻克EUV光刻機這一難題。 但要注意的是,光刻機並不是我國晶片產業的唯一短板,我國還面臨這3大難題。
  • 國產芯有望實現突破!中科院院士:「碳基電子」是國產芯突圍利器
    隨著西方對於國產科技的打壓限制,我國的整體晶片製造技術依舊被卡住脖子,即便我國科技已能設計出高端晶片的存在,但是在晶片的製造、設備、材料等,國內依舊是處於不完善的地步,這也導致了不論是生產設備、技術方面都被西方完完全全的限制著。相信不少人都清楚,目前的晶片製造所使用的都是矽基技術。近期,中科院攻克碳基半導體技術再次傳來好消息,國產芯有望實現突破。
  • 國產芯有望實現突破!中科院院士:「碳基電子」是國產芯突圍利器
    隨著西方對於國產科技的打壓限制,我國的整體晶片製造技術依舊被卡住脖子,即便我國科技已能設計出高端晶片的存在,但是在晶片的製造、設備、材料等,國內依舊是處於不完善的地步,這也導致了不論是生產設備、技術方面都被西方完完全全的限制著。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市場再創新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在當前美國持續加強技術和設備封鎖 的情況下,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步伐正在加快。國產設備企業在政策和資金大力支 持下,在刻蝕、薄膜沉積、測試等多個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國產刻蝕設備、薄膜沉積設備和測試設備有望成為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先鋒。
  • 北方華創:第三代半導體重要設備供應商,國產替代領軍企業
    半導體設備、電子元器件雙線並行前文已經說過,半導體國產替代勢在必行,近年來,中興通訊(000063)、華為海思、中芯國際(688981)等一系列事件,凸顯半導體設備重要戰略地位,下遊客戶國產設備採購意願強烈,積極配合產品驗證導入。
  • 中科院研究員澄清5nm光刻機技術為誤讀,國產水平在180nm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的新聞,恰逢華為遭遇美國技術封鎖、尋求出路的時刻。這一突破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消息一出,社交媒體上一片沸騰。但隨後這條新聞被刪除。一位半導體產業界資深人士對AI財經社說,目前可以實現180nm製程,但還在試用階段,仍需要攻克。
  • 機械行業:大基金二期蓄勢待發 加速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
    二、強化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邏輯強化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邏輯,二期預計加大半導體設備、材料和IC設計投資。大基金一期投資範圍涵蓋集成電路產業上、下遊各個環節,重點在IC製造環節,其中IC製造佔67%,設計佔17%,封測佔10%,裝備材料類佔6%,目前中芯國際14nm先進位程產品和長江存儲64層3DNAND均已實現量產,IC製造投資戰果顯著。
  • 日對韓製裁下一目標恐是面板和半導體的製程設備
    ,日本制裁目標恐將轉向半導體和面板的製程設備上,倘若此事真的發生,恐將再次重創韓國相關產業。日本政府自本月4日對起加強管制「氟化聚醯亞胺(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劑(Resist)」和高純度半導體用蝕刻氣體「高純度氟化氫」(High-Purity Hydrogen Fluoride ) 等3項半導體材料出口到韓國的限制,對韓國半導體業帶來巨大衝擊。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國產突破正加速
    中微 16nm 介質刻蝕機已在諸多產線上運行,是唯一進入臺積電7nm/5nm製程蝕刻設備名單的大陸設備商,此外1Xnm 的 DRAM 和 128 層以上的 3D NAND 晶片等 ICP 刻蝕設備也正在研發。目前國內代工廠 14nm 工藝已逐步量 產,後期有望逐漸加大國產設備比例。
  • 微容科技:高端MLCC才是本土廠商突圍的唯一出路
    作為中國電子行業風向標之一、深圳市歷史最悠久的電子行業盛會,吸引了包括半導體、電子元器件、IoT/5G、智能網聯與智能駕駛等行業眾多企業參展。微容科技市場部高級經理張薈(左)作為國內領先的MLCC製造商,廣東微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亮相ELEXCON電子展,現場展示其先進的MLCC產品。
  • 中芯國際遭斷供,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備選企業有哪些?
    隨著貿易戰的層層加碼,美國正逐漸將魔爪伸向先進半導體製程代工企業。半導體設備是半導體製造的關鍵,SEMI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為598億美元。這顯示了整個世界對美國半導體設備企業的強依賴性,也成為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底氣。面對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禁售封鎖,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也在奮力尋求突破和成長。在這過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有潛力的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以尋求在各種半導體設備領域實現突破,他們也將成為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提高的希望。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1、半導體設備推動晶片製造業的發展1.1 半導體設備推動摩爾定律的實現半導體是指在某些條件下導電某些條件下不導電的一類材料,生活中常用「半導體」一詞來泛指半導體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是最重要的一類半導體器件,又稱為晶片。
  • 不只是光刻機,國產巨頭攻克5nm蝕刻技術,臺積電第一個下單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不只是光刻機 華為在面對晶片限制的時候,讓國人都開始關注國產晶片的實力。這時候才發現,在這部分,國產晶片是有短板的。華為晶片反映出的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現狀,國外對華為晶片的技術封鎖,更讓我們知道,自研技術的重要性。
  • 半導體設備行業專題報告:國內需求增長,國產替代進展提速
    2020~2022 年內資晶圓廠每年規劃投資金額均超千億,後續有望加大國產設備、材料、OSAT 鏈條的扶持力度。在國產替代趨勢下,目前產業跟蹤來看代工、封裝、測試以及配套設備、材料已經開始實質性受益,整體實力得到顯著提升。設備廠商國產替代明顯加速。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約 500~600 億美元,大陸佔比持續提高。
  • 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AIOT場景驅動下,諸如輔助驅動、電源、人機接口、射頻等晶片,其需求呈現出一種「品多量小」的形態,單一子品類的出貨量常不足1KK,且無需使用最尖端的製程工藝,使用12吋線生產性價比一般,8吋線重新煥發生機。在這樣的情形下,為國產設備驗證從易到難,逐步提高設備的穩定性,提供了寶貴的練兵機會。
  •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大家都知道,現在如果去生產出先進的碳基電子對於發展相當有利,但是我們也知道碳基晶片它的生產並不是這樣的簡單,與傳統的矽基技術相比碳基電子它具有的性能更好,不論是在數字電路還是傳感器件方面都有特別好的應用前景。
  • 半導體設備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
    半導體產業之風已至,政策環境利好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向大陸轉移的過程中,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刻蝕機是用來做什麼的刻蝕機,顧名思義,對應的是晶片製造中的「刻蝕」這一步。注意,這個時候,電路圖其實不是真的被畫在了晶圓上,而是被畫在了晶圓表面的光刻膠上。光刻膠表層是光阻,一種光敏材料,被曝光後會消解。而「刻蝕」,才是真正沿著光刻膠表面顯影的圖案,將電路圖刻在晶圓上。晶片的雕刻刀!半導體設備刻蝕機走在國產替代前列在晶片製造中,有三個核心的環節,分別是薄膜沉積、光刻和刻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