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導航的種植治療:成功制定計劃和實施手術的技術

2021-01-18 優特醫事

作者:Harold S.Baumgarten,DMD

譯者:王芳芳 (南京大學附屬南京市口腔醫院)

校譯:童 昕 (南京大學附屬南京市口腔醫院)


摘要:

種植牙的即刻負重已顯示出功能和美觀方面的效果,CT技術及軟體可提高臨床醫生制定治療計劃及植入種植體的能力。製作準確的外科導板,並採用精確的外科器械,種植體植入時通常不需要翻瓣。患者離開時可戴用美觀的固定臨時修復體。本文介紹一例使用CT和設計軟體完成的上頜無牙頜種植病例。


關鍵詞:CT 導航;治療計劃; 即刻臨時修復


引言

今天的患者不但要求美觀地修復他們的缺失牙, 而且希望縮短治療周期、 更少的治療次數或不便。他們常常不滿意需要戴用活動義齒的治療計劃, 即使只是短時間戴用。在口腔種植領域,即刻戴用一個預成的、美觀的臨時修復體可使醫生能滿足這些高期望值患者的要求。


但是,整個種植團隊細緻周密的治療前計劃是必需的, 由外科醫生, 修復科醫生及技師組成的團隊, 每一位都要在制定計劃階段提供意見,以避免許多潛在的隱患。此外,為了可預見性地實施這種治療, 還必須履行一些必要的條件。即刻種植成功的一個最重要因素是高的初期穩定性。


幫助外科醫生獲得初期穩定的因素包括:骨的質量,鑽孔的程序,種植窩的精確預備,種植體的宏觀形態設計及微觀表面形貌,當種植體被理想地植入,具有高的初期機械穩定性時,由於骨鬆弛和骨改建,穩定性開始迅速下降。


儘量減少這種效應可以保護種植體在早期癒合階段免受過負荷的影響。在本病例中, 作者選擇了具 有 復 雜 表 面 的 NanoTiteTM 種 植 體 (NanoTiteTM implants, Biomet 3i),它可以通過將新形成的牙骨質骨基質與植體表面鎖合而產生一個骨結合表面。


傳統兩段式種植體的牙槽骨改建達到第一個螺紋處。這減少了種植體周圍支持骨的量。肩臺轉換可幫助減少這種改建並提供骨及軟組織的支持。一旦種植團隊的計劃是高的初期穩定性、 快速的骨結合及最少的牙槽骨吸收, 可採用CT設計軟體精確制定種植體的數目及每個種植體的位置。


然而, 研究發現, 頜骨實際的尺寸與CT掃描上的數據存在不一致。外科操作中可能存在的技術差錯也會使種植體的植入位置與計劃的不一致。下面的臨床報告逐步展示了一個準確、微創、CT引導的外科手術及採用預成的臨時固定修復體即刻修復的過程。








[圖 6.1-6.2] 在複製的模型上製作臨時修復體蠟型, 包埋, 處理。在技工室用冷固化丙烯酸樹脂將一個錐形基臺臨時柱與臨時修復體粘結在一起(圖6.1)。 為彌補技術及掃描誤差, 保證臨時修復體完全被動就位, 第二個錐形基臺臨時柱要在口內與臨時修復體粘結, 粘結應在種植體植入後粘結QuickBridge® 帽之前。

手術時, 採用局部麻醉, 將外科導板就位, 並用2mm直徑的骨螺絲固定(BIOMET Microfixation,Jacksonville,Fiorida,USA)。 種植窩的預備採用軟組織環切刀、 起始鑽、 直徑依次增加的特定深度的扭鑽、 手用骨成形器。 注意在固定外科導板前通過定位導向管使用軟組織切刀更容易。


這樣容易去除軟組織塊, 而不需要將它從定位導向管內拉出。 使用合適的NavigatorTM系統種植體攜帶器, 通過定位導向管將種植體植入。每個種植體最終的就位都要用手動棘輪扳手來完成, 以保證種植體攜帶器上的指示凹槽與定位導向管上的指示凹槽精確對位(圖6.2)。


[圖 7.1-7.2] 去除外科導板, 錐形基臺就位, 用扭力扳手擰緊至20Ncm。 將QuickBridge鈦柱放於基臺上, 用手擰緊。 將臨時修復就位, 上緊一個固位螺絲, 另外一個錐形基臺臨時柱在口內用冷固化丙烯酸樹脂粘結在修復體上, 在粘結期間, 用一個帶有棉花頭的小木柄保持螺絲口開放(圖7.1)。 這樣可使兩個螺絲固位的修復體完全被動就位。


將臨時修復體取下, 把QuickBridge 帽扣於QuickBridge 鈦柱上, 用冷固化丙烯酸樹脂將帽粘於臨時修復體的相應位置。 由於所有的基臺都是固定的邊緣, 醫生不需要從口內取下基臺, 可以在口外對臨時修復體進行邊緣修整和拋光(圖7.2)。


[圖 8.1-8.2] 將完成的臨時修復體就位, 用兩個螺絲固定, 檢查咬合, 取得均勻的咬合接觸, 無牙合幹擾。 螺絲就位道用棉花和Cavit 封口(圖8.1), 指導患者術後注意事項及口腔衛生護理。 術後全景片可顯示種植體的位置(圖8.2)。


本病例採用NavigatorTM 系統CT導航的種植手術,使得多牙種植可以微創, 不翻瓣, 並且可以即刻戴入一個技工室事先加工的臨時修復體, 臨時修復體使用了QuickBridge® 臨時部件。在Simplant Planner軟體裡設計每個種植體的位置, 不僅可以使種植團隊確定每個種植體應該植入的位置, 並且可以確定每個種植體的寬度, 長度, 角度和齦下位置。

儘管種植體的根端彼此靠近, 但設計軟體和精確的Navigator系統外科設備可以幫助避免種植體之間任何的碰撞。 結合使用角度基臺, 可獲得修復體共同就位道, 並確保螺絲就位道位置合適。 整個種植團隊在手術前協調工作, 以決定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案。


臨床相關

在三維圖像上制定患者的種植治療方案, 可以使種植團隊精確微創地植入種植體, 減少患者的不適。當考慮即刻負重時, 計算機設計的外科計劃可以允許在手術同期就獲得一個被動就位的精確的美觀的臨時修復體。


手術同事:

Alan M. Meltzer, DMD, MScD, Voorhees, NewJersey, USA.


技 工 同 事 :

Alfred D. Nelson, CDT, Amsterdam Dental Laboratory,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SA.


本病歷的治療視頻即將登陸 www.JIRD-online.com。




參考文獻

1. RosenfeldAL,Mandelaris GA,Tardieu PB.Prosthetically directed implant placement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to ensure precise placement and predictable outcomes. Part 1: Diagnostics, imaging, and collaborative accountability. 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 2006;26(3):215-221.
2. RosenfeldAL,Mandelaris GA,Tardieu PB.Prosthetically directed implant placement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to ensure precise placement and predictable prosthetic outcomes. Part 2: Rapid-prototype medical modeling and stereolithographic drilling guides requiring bone exposure. 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 2006;26(4):347-353.
3. RosenfeldAL,Mandelaris GA,Tardieu PB.Prosthetically directed implant placement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to ensure precise placement and predictable prosthetic outcomes. Part 3: Stereolithographic drilling guides that do not require bone exposure and the immediate delivery of teeth. 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 2006;26(5):493-499.
4. Raghavendra S, Wood MC,Taylor TD. Early wound healing around endosseous implant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5;20(3):425-431.
5. Mendes VC, Moineddin R, Davies JE.The effect of discrete calcium phosphate nanocrystals on bone-bonding to titanium surfaces. Biomaterials. (2007), doi:10.1016/j. Biomaterials. 2007.07.020.
6. Mendes VC, Davies JE. Discrete calcium phosphate nanocrystals render titanium surfaces bone-bonding.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07;22:484.
7. Sarment DP, Sukovic P, Clinthorne N.Accuracy of implant placement with a stereolithographic surgical guide.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3 ;18(4):571-577.
8. Van Assche N, van Steenberghe D, Guerrero ME et al. Accuracy of implant placement based on pre-surgical planning of threedimensional cone-beam images: a pilot study. J Clin Periodontol 2007;34(9):816-821.
9. Loubele M, Guerrero ME, Jacobs R et al. A comparison of jaw dimensional and quality assessments of bone characteristics with cone-beam CT , spiral tomography, and multi-slice spiral CT.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7;22(3):446-454.
10. Loubele M,Van Assche N, Carpentier K et al. Comparative localized linear accuracy of small-field cone-beam CT and multi-slice CT for alveolar bone measurements.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8;105(4):512-518.
11. Vercruyssen M, Jacobs R, Van Assche N et al.The use of CT scan based planning for oral rehabilitation by means of implants and its transfer to thesurgical field: a critical review on accuracy. J OralRehabil 2008;35;454-474.
12. Ostman PO, Hellman M, Sennerby L et al. Temporary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es for immediate loading according to a chairside concept: technical note and results from 37 consecutive cases. 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 2008;10(2):71-77.


優特醫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現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成立了BTOMET 3i 口腔種植培訓中心,我們用專業、快捷、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指導。


優特醫事官網:

http://www.atekgroup.com/index.asp



相關焦點

  • 南華附一醫院神經導航精準手術水平再上新高
    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利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神經外科導航系統(又稱為「大腦GPS」),成功實施了一例高血壓引發的腦出血微創手術,將患者從癱瘓邊緣拉回。秋意濃,秋正涼,高血壓性腦出血也隨著秋冬的到來暗流湧動,急門診病人中,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患者所佔比例在逐步攀升。
  • 種植粒子治療前列腺癌
    核心提示:放射性粒子種植治療前列腺癌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尤其是新型、低能、安全易防護放射性核素125Ⅰ和103Pd方法的研製成功,超聲和CT影像學技術的進展,及計算機三維治療計劃系統出現,使放射性粒子組織間種植治療前列腺癌顯示出極大的生命力。
  • 數位化口腔種植導航的精確性評價
    種植義齒如今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而數位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其在種植修復治療的每一環節中都有所結合與應用,這不僅是對傳統診療模式的突破,也是對結合安全、舒適、療效的種植診療新模式的更深入探索。而此技術在口腔種植中的應用及發展始於1995年Ploder等嘗試使用電磁定位跟蹤系統在口腔種植手術中進行導航,1999年Wittwer等對前者進行了改進。後由於不斷的技術發展,數位化種植導航被開發並成功應用於口腔醫學中。
  • 偉強齒科年度鉅惠 樂享數位化動態導航智慧種植牙
    種牙前可通過大數據精密計算,根據導航定位,可視化完成種牙全過程。近日,一種可視、動態導航種植新技術在位於七裡河區金雨大廈的偉強齒科實現應用,與傳統種植牙技術相比較,該技術可實現智能數據提取動態導航定位,直觀、可視術後結果的「智慧種植牙」,使偉強齒科搶佔到未來口腔醫療發展的新領域。
  • 多模態神經導航技術在顱內腫瘤手術的應用進展
    多模態影像融合是通過強化各種成像方法的優勢,並將其融合建立出多模態影像,來了解病變組織與器官的各方面情況,得到更準確判斷,從而制定更合理化治療方案。而以多模態影像融合為基礎的神經導航,可增強組織定位效果,優化個體化治療,大大縮減手術時間。本綜述將著重探討多模態神經導航在經鼻顱底腫瘤手術和膠質瘤切除術的應用,並總結國內外神經外科手術多模態神經導航的應用進展。
  • 近紅外螢光成像技術為腫瘤手術「導航」—新聞—科學網
    其實,MI極具內涵和實力。「最新的MI設備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國內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王坤說。無論是術中肝癌微小腫瘤灶的檢測,還是乳腺癌、胃癌、前哨淋巴結精確定位手術,MI都大顯身手。 目前手術仍是治療癌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對於腫瘤邊界的精確定位卻一直困擾著臨床醫生及科研人員。
  • 中國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
    打開APP 中國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 發表於 2020-06-01 16:11:34 5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設在該所的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歷經近3年的醫-工交叉深入探索,成功研發出新型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系統及手術導航技術,並在國際上首次開展臨床應用轉化研究。
  • 鄭大二附院成功實施一例腦幹出血微創精準穿刺手術
    此類手術成功開展並施救成功的病例,在國內尚屬於極少數。  梁先生在兩周前突然出現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送往當地縣醫院,經診斷為腦幹出血。腦幹出血,是發生在腦幹(中腦,腦橋和延髓)部位的自發性出血,是一種具有超高死亡率的疾病,5ml的出血將導致50%以上的死亡率,10ml以上的出血接近100%的死亡率。
  • 多模態神經導航在膠質瘤手術治療的應用_神經膠質瘤_多模態影像...
    傳統神經外科手術主要依靠腫瘤組織的異常形態、腫瘤與正常腦組織顏色和質地的差別,來定位腫瘤和劃定腫瘤切除邊界。 對於腦功能區膠質瘤,傳統手術不能很好地判定腫瘤與周圍結構的空間位置關係,從而導致病人術後出現較多併發症和神經功能缺失。近
  • 現代放射性粒子種植治療簡介
    短暫近距離治療可以連續照射幾天(低劑量率),也可以間隔幾天照射,每次幾分鐘(高劑量率)。  經會陰粒子種植治療也叫組織間種植治療,簡稱粒子種植治療。它是根據預先制定的計劃,將放射性粒子直接種植進腫瘤瘤體內。儘管針也可以插入瘤體內,但是其目的是種植粒子,種植後針取出,而粒子永久留在體內。粒子持續不斷的釋放射線,直到衰減終結。  短暫和永久治療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前列腺癌治療。
  • "完美微笑"援助計劃首例唇顎裂美容修復手術實施
    權威面部整形大師、中國達拉斯鼻整形之父牛永敢博士將親自為其實施手術,牛博士稱,實施人中再造、鼻部正畸手術後,覃金星的唇鼻外形與正常人水平的接近度將超過90%。 據完美微笑計劃組委會負責人介紹,覃金星將是該計劃全國首例接受唇鼻美容修復的唇顎裂患者。
  • 近紅外手術「導航」的應用
    1) 腫瘤微小病灶的清除: 我們知道,對於惡性腫瘤,最徹底的治療就是手術切除,術後輔以放療或化療。但腫瘤摘除後極易發生術後轉移,腫瘤細胞沒有徹底摘除難辭其咎。特別是對於腫瘤大面積轉移的病人,傳統手術切除面積過大無法實施,以及腫瘤淋巴轉移發生後,如何徹底清除微小的病灶。
  • 三亞市人民醫院 成功實施血管成型手術
    本報訊(記者 盧智子 通訊員 陳開藝)近日,三亞市人民醫院腎內科的兩位青年醫師——吳琳虹主治醫師、龍作鵬主治醫師共同為一位自體動靜脈內瘻狹窄患者成功實施了DSA下經皮腔內血管成型術(PTA),開通了該位患者血液透析生命線,避免了開放手術重建內瘻之苦。三亞市人民醫院是省內繼海南省人民醫院之後成功實施該手術的第二家醫院,同時也是瓊南地區首家。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分子影像前沿技術和產品開發...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分子影像前沿技術和產品開發」通過了科技部近日組織的項目結題。    惡性腫瘤的早期檢測效果會直接影響癌症病人的治療效果和五年生存率,對於癌症病人臨床診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揭秘天津中諾口腔 立得用種植牙 3D精準數位化技術
    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種植院長楊勇指出:數位化種植技術,是通過數位化的口腔影像設備,獲取患者的口腔數據,再運用導板或3D導航技術引導下進行種植,比傳統種植牙技術先進了許多。它精準度高、具有可預期性、安全性也更高,實現了老百姓期待的微創治療的效果。  其實,數位化種植牙,實際上就是指利用數位化的一些工具和軟體來指導種植牙齒和牙齒的修復。
  • 世界首例3D列印個性化「人工椎體/椎間盤一體化「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2018年2月7日,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成功,這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發射系統,如果計劃進展順利,這枚火箭會將有效載荷送入火星軌道,包括火箭上負載的馬斯克紅色特斯拉跑車以及名為「星際人」的假太空人。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計劃)制定和實施的主要歷程、重要...
    制定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重要體現。從1953年開始,我國已經編制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五年規劃[計劃]」),對我們創造出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發揮了卓有成效的作用。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實施手術
    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釐米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了胃口,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劉明教授帶領團隊進行手術。
  • 附屬胸科醫院施行國內首例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引導下微波...
    近日,這一領域又增「新武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鏡室主任孫加源攜其團隊,在呼吸內科主任韓寶惠教授的指導下,聯合導管室、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在國內首次成功使用了導航支氣管鏡聯合錐形束CT(CBCT)技術,對一位多原發病灶的早期肺癌患者進行了微波消融術治療。
  • 一次手術解決兩大難題——治療腎囊腫和腎積水有了新方法
    心內科治療完成後患者轉入泌尿外科,術前評估提示腎囊腫壁稍厚,且部分囊腫延伸至腎門,壓迫腎盂導致腎盂腎盞積水。腎囊腫是最常見的腎臟良性腫瘤,體積小的囊腫可以觀察隨診,直徑超過5cm的囊腫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目前,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術是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標準方案。普通腎囊腫常導致隱形壓迫,影響腎功能。而位於腎門旁的腎盂旁囊腫還可壓迫腎盂,導致腎盞積水擴張,進一步加重腎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