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最怕水中無魚,怎麼判斷水裡有沒有魚?

2021-01-10 釣友之聲

釣魚,最怕水中無魚,怎麼判斷水裡有沒有魚?

垂釣之前,先要選擇作釣的位置。為什麼呢,釣魚釣魚,總要選擇一片水裡魚類豐富的水域作釣,不然,水中沒有魚,一切為作釣所做的準備工作都將付諸東流了。沒有魚怎麼會有魚給口,沒有魚給再好的餌料都沒有任何用處。目標魚永遠不知道,原來你準備了這麼豐盛的釣魚餌料。

選釣點,是非常複雜又依賴於經驗積累的技術活。釣點的選擇要根據目標魚群的棲息特點,像是魚種所在水中的泳層不同,那釣點自然也不一樣。底層魚種的釣點一定是在水深的水域,中上層魚種的釣點可以選在近岸的淺灘等地。季節不同,釣點也很不一樣。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都都得單獨考量釣點的差異化選擇。這是氣溫影響水溫,進而影響魚群棲息特點決定的。

總之,釣點選擇的參考因素是多元化的,絕對不是單一的。但是今天,主要想要來介紹的是如何根據水情的特點選擇釣點、根據水情判斷水中魚的有無、魚情的狀況等等。僅從水體本身而言,可以根據水紋的情況、水溫的狀況、水色的不同、水味以及水體周圍的自然環境幾個方面來判斷。

當到達目標水域後,首先可以做的是宏觀概覽一番,看看在目力所及之處有無水鳥、以及水草。根據水鳥判斷釣點的依據,在於像白鷺、水鴨等生活在水中的野外生物,基本上都是以食用小魚、小蝦等為主的,因此它們會棲息在魚群豐富的水域中。若是,能夠看到鴛鴦戲水,這一定是有魚的位置。

根據水草判斷釣點的原因是,魚兒性格較為敏感,比較容易受到聲音等的驚擾,所以,在有水草的地方通常會有魚隱蔽於此。水草風貌意味著水中含氧量豐富,氧氣充足的水中會吸引許多趨氧而來的魚類。另外在水草的水浴中,魚類也喜在此處交配、繁殖、嬉戲等。但水草不能過於茂盛,水草太密集,不利於水中魚的遊動,即便有魚也都是小雜魚。

觀察水紋,主要是考慮到若是水面非常平靜,在無風的情況下也沒有水紋波動的痕跡,基本上可以判斷水下是沒有魚。若是水面有漣漪,時不時還會有氣泡冒出,則說明有魚在水下活動,或嬉戲或覓食。通常水體缺氧的時候,魚會上浮到水面吸氧,這時雖然能一眼判斷出水中有魚,但是因為魚缺氧造成魚不愛開口吃食,這時若是下竿也很難釣到。

水至清則無魚,水太清澈的水域魚會很少或者沒有魚。水色在淡綠色或者淡藍色、青色等顏色時,是比較適合垂釣的水色。若是誰的溫度也剛剛合適,晝夜溫差很小並且站在水邊能夠嗅到明顯的魚腥味,水中的魚通常不會太少。另外,若是沒有活水流入的水域,水質偏瘦,一般不適宜垂釣。

作為一名釣友,釣友之聲只分享釣魚乾貨,絕不穿插任何廣告。所以您的關注是釣友之聲最大的動力,請關注釣友之聲,並盡情的給我們留言吧。感謝閱讀,轉載請告知~謝謝!

相關焦點

  • 陌生水域中釣魚如何判斷水裡有沒有魚 掌握這幾點就夠了
    ,在陌生水域垂釣如何判斷水裡有沒有魚,有些地方電魚比較厲害,下竿之前得確定水中是否有魚,今天分享這幾點讓釣友們學會如何判斷,話不多說釣友們請往下看。,那麼說明水裡面有魚,其次是如果水面聽不到聲音,但是時不時的會有水波紋的出現,那也說明這水中是有魚的。
  • 揭秘:釣魚高手如何僅僅看看水面就能判斷出水中魚的密度和種類!
    平時我們見到的釣魚高手,往往能在幾個釣點來回走動,看看水面就能確定哪個是最佳釣點,然後悠然下竿,不斷連杆上魚。高手總能看到新手看不到的地方,今天就講講釣魚高手怎麼通過看水面的氣泡來判斷水裡是否有魚,是什麼魚的。 什麼是水中的氣泡?
  • 【釣魚技巧】冬季初到陌生水域如何判斷是否有魚?
    冬季釣魚什麼最重要?不同的釣友都有不同的答案,你也許認為是釣技,餌料,每個釣友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到了冬季,釣魚什麼最重要,那絕對是資源,沒錯一定是資源,其它季節魚類比較活躍,自然水域可作釣的魚類多,當到冬季很多魚類都停口過冬,作釣的對象魚少了,釣魚的資源就變得尤為重要,重要的在有魚的水域作釣,如何找到有魚的自然水域作釣呢?
  • 魚是怎樣在水中生活的?
    魚不是恆溫動物,魚的體溫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與水溫的溫差不大於1℃。淡水中的大多數魚種沒有堅硬的牙齒,它們吃食的方式是吞食和濾食。它們在遊動時嘴是一張一合的,張口時,水中的浮遊生物隨水流被魚吸人口中。
  • 哪種釣魚小藥的誘魚效果最好?一款水中穿透力最強的釣魚小藥
    絕大多數的釣魚都需要先誘魚,餌料的誘魚效果好壞,直接決定了釣獲的多少。釣鯉魚、鯽魚、青魚、草魚、鰱鱅和羅非魚等淡水魚類時,主要是通過氣味在水中的傳播擴散來誘魚的,因為這些魚類的嗅覺要超出人類的數十倍甚至數千倍。一般情況下,由於基礎餌料本身不溶於水,誘魚效果都一般,需要藉助釣魚小藥來實現氣味在水中的傳播,進而加強誘魚效果。
  • 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對這個話題進行探討下吧!  第一,通過下雨帶入   下雨的時候,附近如果是有魚的池塘,那麼魚卵就會被雨水帶過來的。還有的是存在著魚雨的這種怪雨,這種雨在澳大利亞出現最頻繁了。這種魚一般都是暴風把海裡的一切卷進雲層中,再從其他地方下下來。
  • 蚯蚓一直在泥土中,都沒和魚見過面,為什麼水的中魚卻喜歡吃?
    釣魚用蚯蚓,似乎成慣例了,筆者在老家時也經常釣魚,每次釣魚前都會去牆角落裡挖些蚯蚓備用,不過卻從沒有想過為什麼蚯蚓和魚都沒見過面,怎麼就成了釣魚用的餌呢?我們一直用第一個吃螃蟹的形容大無畏的勇敢者,所以對於人來說,食物能不能吃,首先就是眼睛看作初步判斷,然後就是鼻子聞聞是不是有刺激性的味道或者臭味,最後就是用舌頭嘗嘗有沒有特殊的味道,一般苦味就是不能吃的警告!
  • 外出野釣如何判斷陌生水域是否有魚和密度如何注意幾個技巧
    好釣友看到前面說的釣魚找釣位和魚窩就問不管是找釣位還是找魚窩首先你要明白這個水域有沒有魚吧。那有沒有魚你怎麼分辨呢?一聽這個問題啊確實有釣友感覺到比較好笑其實這個也是大部分人都會忽略掉的一個問題,往往都會認為有水就有魚。
  • 初到陌生水庫野釣,怎樣判斷水裡魚多不多?有這4招就不怕了
    評論區有些釣友特別喜歡說這樣一句話「釣魚的技術再好,水裡沒魚也白搭」。其實咱們釣魚人每天都在面臨選擇,選什麼天氣出釣,選哪個釣位,選什麼餌料等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的地方有魚才行。路人甲就出了次洋相,前幾年的一個夏天去一個半山小水庫釣魚,打窩後半天沒魚,同去的幾個人也是沒口。
  • 蚯蚓沒生長在水裡,為什麼魚這麼喜歡吃蚯蚓?
    每天給你推送新的釣魚資訊,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蚯蚓是我們常用的餌料想必大家都知道,也可以說是萬能餌。其實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魚兒能遇到蚯蚓的概率也極低,除了下大雨將一些蚯蚓衝進水裡,或者有些老漁民用蚯蚓當餌捕魚這類情況。所以說魚兒基本上是無法遇上天然的蚯蚓,那是誰最開始用蚯蚓釣魚呢?魚兒真的喜歡蚯蚓嗎?
  • 水中的含氧量,是魚生命安全的保障,也是影響釣獲的關鍵
    如何簡單的判斷出魚是否缺氧呢? 我們可以觀察水面是否有魚群在水的上層浮頭,張嘴呼吸呼吸空氣。在作釣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頻繁的錨魚去確定魚是否缺氧上浮,但這個並不一定能確定是缺氧造成起伏,也有可能是我們的餌料在中上層霧化導致的魚起伏吃餌。
  • 釣魚:魚的八種食性特徵,了解魚的食性是十分重要的
    這些肉食性的魚大多是較為兇猛的魚和無鱗魚,如淡水中的鯰魚、甲魚、狗魚等。2、素食性:有些魚以水草、落入水中的植物碎屑或籽實、藻類為主要食物來源,如草魚、鰱魚、鱅魚等。很多種魚都以穀物類的粉狀物為食物,有的也食瓜果、蔬菜。3、雜食性:許多魚絕非單一的食性,它們既食肉類食物,也食植物類食物,所以稱雜食性。淡水中的大部分魚都是雜食性魚。
  • 釣魚時如何通過氣味來誘魚?氣味的誘魚原理和技巧
    釣魚時,絕大多數釣魚人的餌料都是通過氣味來誘魚的,諸如鯉魚、鯽魚、青魚、草魚、鰱鱅和羅非魚等淡水魚類都是通過氣味來尋找食物的。所以,在釣魚時,通過氣味誘魚才是誘魚的核心和根本。下面,我們就來講下氣味的誘魚原理和方法。
  • 讀懂水色,辨明魚泡,水裡有沒有魚一眼看穿,讓你不做「光頭佬」
    在很多釣友眼中,大家覺得釣魚很簡單。拿點餌料帶上魚竿,來到有水的地方就能釣到。其實我想說,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你不知道水裡面有沒有魚,盲目下竿只會讓你「剃光頭」。一次兩次這樣,時間長了就會被人稱作光頭佬!
  • 【釣魚技術】探究魚的索餌偏好
    魚是一種極其普通的生物,在自然界,魚還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要防止來自水中、陸地、天上的生命威脅,所以魚最關心的不是什麼最好吃,而是什麼東西能吃
  • 掌握氣候,風向對魚的影響,釣魚很簡單!
    釣魚想要有的好的成果,那麼你需要了解一些關於魚類的生理特徵和生活習性的基礎知識,掌握魚類的基本活動規律,然後才能有把握地配製魚餌、選用釣具、選擇釣點,並採用科學適宜的垂釣方法,這對垂釣者來說非常重要。水溫也會跟著氣候變化而變化,魚又離不開水,水溫是直接影響魚類生活主要因素之一,都會對魚類的生活習性產生直接影響。一般說來,春秋兩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
  • 長江灌溉水渠,釣獲號稱水中老虎的鱤魚,收穫一條50斤的巨型鱤魚
    長江灌溉水渠,釣獲號稱水中老虎的鱤魚,收穫一條50斤的巨型鱤魚,很多粉絲釣友都想挑戰這水中怪獸般的野生鱤魚,可是大型鱤魚吞餌入口時,能輕易切線,再則野生鱤魚的力量大如牛,一個衝刺就是好幾十米的魚線,非專業的裝備和過硬的操控技術,是很難成功擒獲野生巨型鱤魚的。
  • 釣魚時魚不咬鉤沒有口怎麼辦?釣魚的糗魚技巧
    無論野釣還是黑坑,經常會遇到魚漂穩如泰山,魚沒口的時候。即使是在黑坑放魚正釣時,也很少會一直有口,釣著釣著就沒口的時候很多。釣點裡的魚口少了,就是所謂的糗魚階段,很多釣友都不喜歡糗魚階段,但是要想多釣魚,就需要學會在糗魚階段的釣魚技巧,下面我們來進行詳細講解。
  • 為什麼釣魚水中含氧量要高?因為含氧量對魚至關重要
    如果在缺氧的水域中作釣,那麼魚是很少去吃餌的,這也是為什麼魚起伏的時候很難釣到魚的原因。如何簡單地判斷出魚是否缺氧呢?我們可以觀察水面是否有魚群在水的上層浮頭,張嘴呼吸呼吸空氣。在作釣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頻繁的錨魚去確定魚是否缺氧上浮,但這個並不一定能確定是缺氧造成起伏,也有可能是我們的餌料在中上層霧化導致的魚起伏吃餌。
  • 釣魚講究「移形換位」,充分利用魚的習性特徵,順著它的「思路」
    所以動水中選靜水垂釣,常用不錯的魚情。湖泊、水庫等都有支河,不斷地注入水流,所以在入水口處常泛起水花。相較而言,湖泊等大面積的水域近似靜水,而支河則是動水,有經驗的釣友常把釣點設置在入水口附近,水流傾瀉與空氣激烈碰撞、接觸中,匯入大量空氣,所以這裡溶氧量充沛,魚活性高,覓食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