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現代版的藥神和醫聖,是誰呢?

2021-02-21 興家學堂

  (以下很多醫學圖可能會造成不適,請大家提前預防,可快速划過,不一一提醒)

    我們寫了格列衛的誕生之後

    很多網友都覺得其實格列衛的發明那麼多年

    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的努力結果

    雖然很偉大,但是總覺得缺點什麼

    那麼今天囡囡要和大家說的這個老爺子

    已經無法用詞語來形容了

    連為囡囡收集資料的同事都在不斷說

    這老爺子也太厲害了吧!看資料都要哭出來了

    而且最慚愧的是我們竟然都一無所知?

    老爺子厲害到什麼程度?

    就告訴你一個數字,全中國,不對不對,全世界

    全世界的白血病人中起碼有20%是他救回來的!

    真的,囡囡沒有亂吹

    在他之前,這種類型的白血病是真正的絕症

    絕對意義上的絕症,發病幾天就死亡的那種

    而且這個把如此兇殘的白血病制服的老爺子是我們中國人!

    這個可不是什麼常駐在國外的什麼X籍華人

    他可是我們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病多兇殘

    白細胞其實包含著如此多種的細胞

    而且從最初始的造血幹細胞開始

    根據遺傳基因變成那麼多種類的白細胞

    而在某些情況下,某些白細胞忽然不按照遊戲規則玩

    壞白細胞大量產生,甚至搶佔了正常血紅細胞的位置

    結果是什麼?

    人體的造血和止血功能被白細胞大量破壞

    人體內所有功能都要依靠血液的運轉

    白細胞的大量出現使得各種臟器被破壞

    最終造成衰竭和功能停止

    人就死了,這就是白血病

    而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最最殘暴殺人無數的: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民間俗稱的血癌狹義來說其實就是指的是這種

    囡囡把她成為血魔也不過分

    這個病其實大家都熟悉

    有人會說這個名字沒聽說過呀

    和格列衛治療的那個慢粒白血病好像不一樣?

    完全不一樣,這個病的兩大特點:

    1、急!時間非常短!

    今天可能還還好好的,明天就倒下

    2、死亡率超高!據統計死亡中位數為一周

    也就是說除去幾個十幾天的

    基本上大多數人幾天就死了

    說道這裡,可能大家會有點感覺

    是,我們熟悉的很多日劇和韓劇說的就是這個!

    比如年長的人熟悉的1975年熱爆全國的日本電視劇《血凝》

    其中山口百惠飾演的女主角發病時候的慘狀讓很多人留下了童年陰影

    很多人對白血病的恐懼也是由這部影片而來

    得了「白血病=馬上必死」的想法就是這麼來的

    可能有些同學比較年輕

    畢竟這是我們父母輩看的

    年輕的朋友們沒看過這部片子

    但是韓劇藍色生死戀大家總知道吧?

    宋承憲、元彬、宋慧喬的經典之作

    宋慧喬後來忽然倒下的白血病就是這個病

    應該很多人都還記得發病後的痛苦樣子

    如果這個都沒看過的話

    大熱的日劇《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看過沒?

    不管是日劇中的綾瀨遙

    發病後的慘無人色

    還是後來電影版中的長澤雅美

    發病時候的樣子均讓我們不寒而慄

    各种放化療手段一起來

    但是還是很快就死了

    沒錯,就是這種白血病

    短期內全身被異常的白細胞佔領

    所有血液和臟器功能癱瘓

    最典型的一個症狀就是各種出血

    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一個鏡頭

    主角刷個牙都會血流不止    

    我們很多人就會想,可能白血病了

    對,這就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一個典型症狀

    還有就是莫名其妙鼻子忽然無徵兆的連續大量出血

    常見的還有身上布滿烏青塊

    因為此時你的造血恢復功能已經消失

    碰一下就是皮下大出血

    由於全身造血凝血功能已經失去

    完全沒有恢復能力,一點小傷口就可能造成大面積潰瘍

    各種出血、腐爛、抗生素下去丟沒用,慘不忍睹

    這是一位患兒的手,已經爛到囡囡都快哭出來了

    這得多疼啊!!!

    孩子得了病,爸媽真的天天哭死

    孩子天天疼的直哭,哭到後面嗓子都是沙啞

    發不出聲渾身疼的亂抖

    而這一切,在1986年以前

    幾乎每個醫院的血液病房都會看到

    白血病,簡直成了死亡的代名詞

    特別是急性白血病,堪稱殺人不眨眼的血魔!

    這一切,一位老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就是王振義

    在他身上的抬頭太多太炫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世界頂級血液專家,博士後導師,多項國際大獎獲得者……

    但是老爺子擺擺手展示了一下胸口的藍色銘牌

    「我,只是上海瑞金醫院的一名普通血液科醫生,工號10005」

    他1953年就在廣慈醫院(瑞金醫院前身)血液科工作

    你很難想像他的歲數

    老爺子多大了?說起來你要嚇一跳

    他1924年出生在上海,現在已經93歲高齡!

    就在當時的陳家浜珍福裡(現在的北京路成都路)

    1953年,他進入血液科工作

    偶然發現了有些病人拔牙的時候經常血流不止很痛苦

    這種情況太普遍,牙科醫生都不以為然

    說正常的,過一會就好了

    但是他看在眼裡難受在心裡

    覺得那裡不對,那時候根本沒法確定這是什麼問題

    他沒有放棄這個情況,但是那時的中國根本沒有做實驗的材料

    他就地取材,用石蠟代替

    終於研究出血友病(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的分類

    把中國的血友病研究從0一下子拉到可以追趕世界水平的高度

    其實這個時候他已經很猛了

    你們聽說過因為一個人就開創了一個學科嗎?

    就是這個老爺子!他一個人因為血友病研究了血栓和凝血

    從此開創了一門全新的醫學課程

    很多學醫的都學過這本書

    看看作者第一位是誰?

    就是他!他一個人開創了血栓與止血這個科目

    光靠這個科目就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按照我們流行的說法,這是開掛了

    但是,這只是他開掛人生的開端

    而1959年的時候他進入了白血病房工作

    半年時間,親眼目睹59位急性白血病人痛苦離世

    當時可以這麼說,白血病房是去世人數最多的

    基本上判定白血病就完了

    因此,他的心裡始終不斷遭受著煎熬

    每次握著離世病人的手他就不斷的自責自己為什麼不能治好病人

    其實急性白血病當時在全世界都是絕症

    自從1957年被國外專家正式研究出發病機理以來

    治療方案一直被全世界的專家研究,都沒有結果

    1971年德國科學家發現某些物質在動物體內可能隔離掉癌細胞

    但是最終沒有結果,德國科學家放棄了

    1980年美國NCI癌症研究專家研究了癌細胞的分化

    但是最終沒有形成治療方案,美國科學家放棄了

    但是王振義完全沒有放棄

    病人的痛苦樣子時刻在他腦子回放

    他失敗了無數次

    卻在一次偶爾的小白鼠實驗中發現白血病癌細胞竟然可以誘導分化?

    什麼叫做誘導分化?

    聽起來很複雜,解釋起來卻是超級厲害的一個東西

    看過漫威的《奇異博士》或者《復仇者聯盟》嗎?

    裡面奇異博士的時間寶石可以逆轉時間

    對!誘導分化就是把癌細胞逆轉成正常的癌細胞!

    光聽起來就不是一般的牛啊!

    要知道,老爺子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是1980年!

    癌症的誘導分化研究一直到2000年以後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才逐漸興起來

    被譽為是癌症的終極解決方案

    因為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殺死癌細胞」

    老爺子在30多年前就提出了這個想法

    別說在中國,當時全世界都沒有專家搞得出來

    他卻搞了,但是搞的時候困難重重

    由於急性白血病人死亡時間太快

    他甚至都沒時間採集癌細胞樣本

    沒有癌細胞怎麼研究?只能自己培養

    要知道,培養血液癌細胞是需要模擬人體環境的

    國外常用的就是二氧化碳培養箱

    給大家看看現代培養箱的複雜構造

    這玩意在1980年的中國哪裡有?

    國外也還是稀罕物,老爺子再次發揮他的聰明才智

    利用以前研究血友病的經驗

    沒有培養箱自己用木板和鐵皮搭

    沒有二氧化碳發生器就用蠟燭點燃後的二氧化碳代替

    實驗條件差到匪夷所思

    實驗環境簡陋到令人髮指

    這會給實驗帶來很大的誤差和數百倍的失敗率

    但是他硬是靠著這樣簡陋的設備開始了他的研究

    而此時,國外的研究者靠著精密的設備邁出了第一步

    1983年,美國的Flynn報導了第一例用13-順式維甲酸(13-cis-RA)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病例

    但是最後患者還是死了

    老爺子結合手上的研究成果

    仔細分析了美國的失敗案例

    失敗了無數次之後

    赫然發現全反式維甲酸(ATRA)可以用來治療白血病

    這個東西我們很多女生並不陌生

    換個名字,一半稱為維A酸

    對,就是那個治療皮膚病痤瘡的維A酸乳膏

    這個結果出來

    大家都笑了

    皮膚病科的幾個專家都笑了

    老爺子你這是瞎來啊?

    這個是外用藥啊,塗抹的,有毒性的

    怎麼能用來吃吃下去治白血病?

    老爺子你歲數大了,研究不出來就算了

    這樣變成走火入魔了

    的確,這個時候是1985年

    老爺子已經61歲了

    在那個年代,61歲絕對是退休享清福的年代

    但是老爺子依然堅持在一線工作

    很多人都勸他別研究了

    放下吧,享清福吧

    但是他從沒想過這些

    二十多年,白血病人痛苦的樣子在他的腦海中盤旋不去

    他鐵了心一定要研究出來,不管多大歲數

    但是他鐵了心沒用,其他醫生完全反對

    這個東西有毒性?你治不好沒事,如果把人毒死了怎麼辦?

    一輩子的清譽就徹底毀掉了

    老爺子沒想到會面對如此大的壓力

    1986年轉機來了

    一位叫嚴怡君的5歲小女孩子得了這個病

    生命危在旦夕

    這是他妻子謝競雄(已故血液病專家)的小病人

    他提出用這個方案試試看

    妻子都不同意

    最後他拼了命的說服妻子,說服病人家屬

    妻子和病人家屬被他的執著感動了

    全力一搏!最後奇蹟發生了

    原本連後事都準備好的家屬發現孩子的病好轉了

    一個月後,孩子的生化指標恢復正常

    老爺子把她從死神手上奪了回來!

    這是20年後,2006年小女孩長大了回來感謝老爺子

    是他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之前從沒聽說過急性白血病還能救得活

    1987年,第一篇《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研究》發表

    全世界震驚!急性白血病竟然被這個中國的老爺子攻破了?

    而且不像諾華研究出格列衛後開始賺錢

    老爺子竟然完全放棄申請專利

    自己研發出來的藥物自己拿不到一分錢

    甚至有藥廠聯繫他想取得專利授權

    然後也能給他很多的提成

    他問藥廠估計一整套出來要多少錢

    藥廠說估計一療程幾千塊

    老爺子說我的很多病人都是老百姓

    這個費用誰出得起?

    所以後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廠都可以隨意生產這種藥

    一盒只需13塊錢,一個療程100多塊錢

    囡囡不知道什麼叫做醫者父母心

    老爺子的這種絕對應該算是最正宗的醫者父母心了吧!

    自己不要一分錢

    只是希望能給病人便宜點,再便宜點

    他的成就被全世界關注

    他在《BLOOD》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7000多次

    不僅在中國堪稱罕見,即使在國際上也足以匹敵那些頂級的專家學者

    可謂一戰成名!而成名後的老爺子呢?

    完全沒變化,每天還是騎著一部生鏽的自行車照樣上班

    老爺子並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

    維A酸的成功不代表就能徹底治癒

    後續繼續研發出緩解毒性的聯合化療和氧化砷方案

    就連很多不怎麼關注中國醫學的國家專家都驚嘆

    這是一項劃時代的醫學成果!

    老爺子甚至不怎麼願意接受採訪,非常的低調

    很多國外記者甚至不知道這個論文中的ZhenYiWang是誰

    只知道整個研究團隊都是上海的

    因此國外從此簡稱這個急性白血病治療方案為「上海方案」!

    總方案一個療程的費用290元!

    全世界都為之震驚

    很多貧困地區的人們都感謝這位無私的老人

    是他給了他們全新的生命

    隨後他以70多歲的高齡繼續參加各類研究    

    1994年他榮獲國際腫瘤學界的最高獎——凱特林獎

    被譽為「癌症誘導分化療法全世界第一人」!

    國外的學者甚至稱他為白血病人的「聖父」

    他一生國內國際獲獎無數

    求是傑出科學獎(1996年)、凱特林腫瘤研究大獎(1994年)、瑞士布魯巴赫腫瘤研究獎(1997年)、法國臺爾杜加科學獎(1998年)、美國血液學會海姆瓦賽曼獎(2003年)

    真可謂功成名就

    王振義的學生李軍民:「有一天在美國MDAnderson腫瘤中心,正好醫院的藥劑科主任路過病房。得知我來自上海,那位教授問我,『你是否認識上海有位王振義教授』我問他,你何以知道王教授?他回答我:『我並不認識王教授,但我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開創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

    如此褒獎,那麼多獎項,任意一個都是一個醫務工作者一生的追求

    但是老爺子是怎麼對待這些獎狀和獎章的?

    看看記者採訪的老爺子的家裡

    簡直像堆垃圾一樣把這些讓人驚嘆的獎項束之高閣

    取而代之的放在醒目位置的是一摞一摞的研究資料

    還有病人寫來的感謝信

    老爺子一直說:「很多人說是我給了他們生命

    其實這話不全面,他們也給了我生命

    每治好一個病人我感覺我就能多活幾年

    我今年93歲了,這些生命都是他們給我的」

    他獲得了那麼多的榮譽和獎勵資金

    他自己只留了極少數的部分

    每年固定向慈善基金捐贈數萬元

    囡囡問大家,1996年的100萬相當於現在幾萬?

    起碼1000萬有吧?

    老爺子在1996 年 8 月 31 日

    獲得年度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00 萬元人民幣

    他坦然地把這筆獎金的 40%捐獻給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40%捐獻給上海瑞金醫院

    10%留在上海血液學研究所

    大家都很感動,希望以他的名字成立基金被他拒絕

    說培養學生又不是為我揚名,不要寫我的名字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操?淡泊名利的真實寫照!

    而老爺子此時終於可以休息了吧

    很多記者想採訪老爺子的退休生活

    但是始終找不到他的人

    問了熟悉的人,都說如果你去病房

    一定能找到他

    是,85歲高齡的老爺子依然沒有離開一線

    在2009年四次會診罕見的「出血女孩」

    甚至在87歲還在為患者看病

    要知道,他的很多徒子徒孫都已經是專家學者

    他卻依然樸實無華的在履行著醫生的職責

    沒有患者想的到這位認真看病的老醫生竟然已經快90歲

    很多醫生都心疼了,說老爺子你休息下吧

    他說不行啊,不在一線,怎麼能繼續研究呢?

    年近90的他依然很認真的在聽最新的病情匯報

    年近90的他依舊在關心著研究工作

    依舊在帶著很多學生

    他對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等同於他的醫生工作

    他帶出了三十幾個碩士,二十幾個博士,數個博士後

    他的得意弟子現在都成為了專家院士

    但是他依然願意花整整2周時間

    去研究年輕人的接受程度,只為了給醫學本科生上課

    很多深奧的醫學知識被他用「網絡用語」說出口

    學生們很難想像這是一位快90歲的老人

    很多人不解,說你都解決掉白血病了

    為什麼還是那麼的辛苦?

    老爺子馬上糾正說:「你們錯了,我沒有解決白血病

    我一生的遺憾就是只解決了一種白血病

    還有其他二十幾種沒解決

    還有那麼多的病人在等我,我怎麼可以休息?」

    90歲的老爺子依舊帶著年輕的醫生們奔波在第一線

    老爺子最驕傲的事情就是他帶的學生們已經超過了他

    2010年,在老爺子的精神鼓舞下

    上海血液研究所發布了新的白血病靶向治療成果

    進一步把白血病的治療推向新階段

    聽到這個消息還在為病人看病的老爺子終於露出微笑

    老爺子曾經說過

    我到八十多歲還沒覺得自己老

    自己還能繼續為白血病人拼下去

    但是現在93了,真的有點老了

    眼睛慢慢看不清了,聽力也慢慢不好了

    我不怕死,我都這把歲數了

    但是我現在真心希望老天爺再給我對付幾年

    有個藥研發了十幾年差一口氣

    我希望老天再給我幾年

    讓我把這個研究出來

    再讓我多救幾個人

    我不是什麼專家,我永遠是病人們的王醫生

    囡囡不知道什麼叫醫聖

    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藥神

    如果世間真有神醫或者藥神的話

    那麼老爺子應該就是吧!

    網友們也是這麼認為的

    在這裡囡囡真心祝爺爺身體健康!

    讓您的學問和精神傳給更多的人

    謝謝您!王醫生爺爺!

相關焦點

  • 果然方舟子才是宿敵,崔永元版《我不是藥神》掀果殼網遮羞布
    恰逢近期《我不是藥神》的熱映,並且憑藉著良好的口碑和貼近現實的劇情讓影片封神。不過,現實版的《我不是藥神》似乎更加的可怕。這還僅僅是被發現的,沒有被發現的呢?那些接種了假疫苗而出了問題的家庭,誰去負責呢?
  • 中國古代有詩聖,有武聖,有醫聖,那麼誰才是「劍聖」呢?
    中國古代有詩聖,有武聖,有醫聖,那麼誰才是「劍聖」呢?劍,乃是君子之器,剛正不阿之兵,寧折不屈之刃。劍在中國古代可以說一種非常重要的兵器,皇帝手執軒轅劍擊敗了蚩尤,自此開始了中華文化。自古英雄皆愛寶劍,但我們聽過詩聖杜甫,武聖關羽,但是很少聽人提起過劍聖是誰。在中國歷史上,被人稱為劍聖的並不止一個。在戰國末年,便是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劍術家,叫做蓋聶。蓋聶以劍術高超聞名天下,跟荊軻是同時代的人。荊軻也是個劍術家,聽聞蓋聶劍術高超,便不遠萬裡前去跟蓋聶討教,切磋劍術。荊軻也曾經被人稱為劍聖。
  • 古代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都是指誰
    古往今來,人才濟濟,許多人的名字在歷史長河中並沒有銷聲匿跡,反而被後人廣泛熟知,像「孔子」,被後世尊為文化的聖人,稱之為「文聖」,有「文聖」名號的除孔子外還有周公和歐陽修。古代名人除文聖外,還有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分別是誰?酒聖:杜康,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說文解字》記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我國釀酒歷史可追溯至殷商時期,殷商甲骨文裡已經有了酒的象形字,到了周朝,我國釀酒技術已經相當完善了。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醫聖女婿(全集)完整版
    發林羽江顏陪你倒數最佳女婿(連載)全部目錄最新醫聖女婿重生醫聖聖手神醫都市神醫最強神醫女婿最強女婿最佳贅婿上門好女婿(最新章節列表)最新章節人沒的時候會有意識嗎?會,因為我經歷過。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靈嗎?有,因為,我就是。
  • 《最強醫聖林奇》混沌之力,陣法陷阱,貪狼之魂,上古魔族!
    不知道小夥伴你們有沒有書荒呢?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幾本小說想要推薦給大家,《最強醫聖林奇》混沌之力,陣法陷阱,貪狼之魂,上古魔族!這4本小說都非常值得一看!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魔尊和世空等人的心中或許還會有一些懷疑,但在關於第七次停留的指點之後,竟然就是關於靈血戰將層次的指點,雖然只是一言半語,卻也說明了竹古的指點或許僅止於第七次停留,並沒有第八次,更沒有第九次停留的指點!▼▼點擊連結免費獲得閱讀特權▼2·《醫武兵王》作者:血徒簡介:兵王會醫術,誰也擋不住! 被開除出部隊的兵王陸軒,回歸都市。
  • 比藥神厲害的是誰?他是消災延壽藥師佛
    編者按:近幾天,《我不是藥神》在網絡上刷屏。這部口碑爆棚的國產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代購「救命藥」,影片極為真實地還原了現代人在面對病苦、家庭、經濟多方面的壓力時所表現出的眾生相,主創們在傷痛中所折射出的人性的良善和悲憫,恰恰是最珍貴的慈悲。在佛教中,有這樣一位大醫王,他發了十二大願,每一個願都是為了拔眾生苦,醫眾生病。他不是「藥神」,是藥師佛。
  • 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有什麼差距,看了這些你也許會明白
    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兩部作品居高不下,各有各的特色之處,但是總體來說,《我不是藥神》略勝一籌。當《我不是藥神》還排在榜首的時候,曾經排在第二的《動物世界》已經有所滑落。現在就這兩部電影來說一下不足和亮點所在,以下僅是個人意見和看法,不代表大眾。
  • 直播微視評:誰也不是藥神 也別把板藍根當神藥
    咱們都該明白,誰也不是藥神,板藍根更不是那神藥。(評論員:瑞瑜 視頻:郭睿 主編:田程)
  • 建安三神醫之張仲景,被稱為醫聖的男人
    《侯官縣鄉土志》中記載董奉精通醫學,和南陽的官拜長沙太守的張機,被推舉為沛國孝廉的華佗合稱為「建安三神醫」。這裡的張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張仲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被稱為醫聖的男人。醫聖張仲景醫術中最古老的就是《皇帝內經》,醫學的祖宗就是岐伯和皇帝。
  • 「鄴架軒讀書沙龍」研討《現代世界的起源(第三版)》
    近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和相關領域的學者、師生在商務印書館清華大學鄴架軒閱讀體驗店參加第三期「鄴架軒讀書沙龍」,傾聽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新成、夏繼果就現代世界的起源等相關話題所作的對談,圍繞最新出版的《現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環境的述說,15—21世紀(第三版)》([美]馬立博 著 夏繼果 譯 商務印書館2017年)共同展開研討。
  • 小柴胡背後的故事:醫聖救世人,古方傳千年
    之後,他對所有百姓他都一視同仁地救治,並且還將他行醫的經驗譜寫成書,於是有了《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等中醫典籍傳世。張機字仲景,後以字行於世,張機的本名反倒少為人知。有感於他的醫術仁心,人們尊他為「醫聖」。張仲景的醫術及醫學著作經歷了千萬疫病人口和千百代人的臨床檢驗,擁有大量療效神奇的經方。張仲景作為中國醫學科學的象徵,更是一座人文豐碑,一座醫海燈塔,代表著中國醫學追求至善至美的一種精神,更代表著濟世救人的人文關懷。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南陽張仲景,被人們稱為醫聖,曹操為何不找他治病?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曹操與張仲景同為東漢末年的人,為什麼只找華佗看病,卻不找張仲景呢?可是為什麼不見張仲景呢?可以看出華佗和張仲景才是一個時代的,華佗生於公元145年左右,張仲景生於公元150-154年之間,他們只相差5-9歲。而董奉只沾了一點兒建安年號的邊兒,他生於建安25年(也就是建安最後一年,公元220年),同年,魏文帝曹丕就篡漢建魏了。
  • 社會現實題材大片來了,《風平浪靜》的故事比《藥神》更震懾人心
    社會現實題材大片又來了,《風平浪靜》的故事比《藥神》更震懾人心自從《我不是藥神》上映後,似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一部能引起全民關注的社會現實題材電影了。直到這兩天,一部影片的出現又再一次讓人看到了社會現實題材電影的魅力,其所揭露的社會問題,甚至比《藥神》更加有切膚之痛,影片的名字叫《風平浪靜》。
  • 《我不是藥神》深刻揭露社會問題影片 國人實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看了這部已經下載許久的國產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很慶幸沒有浪費我兩個多小時,看了一場足夠精彩和發人深思的影片。不過,要說到《我不是藥神》的獨到之處,還是在於影片的題材與演員的表演上。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在《我不是藥神》中,文牧野再次通過對社會現實細緻入微的體察與觀照並且將以往的鏡語敘事策略一以貫之,使得電影通過流暢的小景別和自然的運動感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整部影片光影敘事與鏡像感知的基礎,同時也構築起了電影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實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慨嘆。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晃動式的鏡頭成為其鏡語風格的一大特色。
  • 醫聖張仲景所留方劑「寒食散」,為何被稱為「毒藥」?看看配方吧
    「詩聖」杜甫,「酒聖」杜康,「醫聖」張仲景。聖人的名號可不是誰說當就當的。一個「聖」字,就已經完全可以詮釋張仲景作為一名醫者所擁有的高超醫術和悲憫的情懷,事實的確如此。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 《我不是藥神》臺詞感動了很多人,態度感染了電影行業
    上周五《我不是藥神》一個由中國真實事件改編,反應社會本質的走心電影上映了。上周六一早在酸棗君的朋友圈裡是徹徹底底被徐崢的大電影《我不是藥神》給刷屏了。隨後酸棗君就和小夥伴約好要一起去欣賞這部神電影,到底是什麼魔力將徐崢這個油膩的中年大叔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頂級的「流量小生」。簡單來說《我不是藥神》以喜劇題材開頭,講述的卻是一個最扎心的故事,不僅演員演技炸裂,劇情滿分,就連臺詞也直戳心窩。
  • 她在《我不是藥神》感動了很多人,卻在電視劇《安家》讓又愛又恨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即使沒有看過也一定有所耳聞。《我不是藥神》概括來說是一個關於進口藥太貴的故事。徐崢主演一個賣假藥的商人程勇,由原本的利己主義者,轉變為為了病人能吃上救命藥,不惜坐牢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