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脫貧·一個都不能少|布拖篇」吉吉永生:屢敗屢戰的駐村第一...

2020-12-05 四川新聞網

在布拖縣木爾鄉葉爾村見到駐村第一書記吉吉永生時,他正在村委會組織召開「十查二十八核」研判會。吉吉永生用漢語和彝語交替著給村組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布置任務,語調堅決而迅速。在葉爾村的脫貧攻堅上,吉吉永生結合村情想辦法、出主意、勤實踐,走了不少彎路,也經歷過失敗,因為執著和堅持,如今,葉爾村終於探索出一條引進現代農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

2018年,時任縣關工委辦公室主任的吉吉永生到葉爾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看到村裡大多數村民從事傳統種養業,勤勞耕種一年,也僅能勉強填飽肚子,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吉吉永生結合葉爾村4000多畝的林地優勢,投入20餘萬元發展本地黑綿羊和黑豬。吉吉永生回憶說「由於天然保護林山高林密,養殖的羊和豬經常走失,最後不得不放棄」。隨後,他和駐村工作隊又帶領村民發展蜜蜂養殖,吉吉永生和村民們一起從零開始學習養蜂,常常被蜜蜂蟄得滿頭是包。眼看蜜蜂養殖漸漸步入正軌,一場突入其來的暴雪把蜜蜂全部凍死。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吉吉永生和駐村工作隊在產業發展路上的摸索並沒有停止。2019年,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再次精準分析村情民意,找準自身定位,充分利用葉爾村土地平整、方便機械作業等特點,積極引進規模化種植蔬菜企業。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面對村民們的不理解,吉吉永生和駐村工作隊耐心講解政策,採取「黨員帶頭」、「村幹部帶頭」和「幹部家屬帶頭」的工作方法,推動土地流轉工作有序鋪開。通過不懈努力,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保障了園區1108畝的用地。

通過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輻射帶動全村剩餘勞動力家庭就近務工,農戶可獲得600元/畝·年的租金和80—150元/天務工收入。此外,投入產業扶持資金12.5萬元入股瑞禾春蔬菜基地,保底分紅0.5萬元/年,佔股盈利分紅2%;投入產業扶持資金20餘萬元流轉7畝土地建設1440立方的冷鏈場地,分紅1.5萬元/年,實現人均20元村集體收入;產業園年產值達800餘萬元,形成了「農戶增收、公司盈利、集體經濟穩定發展 」的良好局面。

土地流轉的成功,促進了良法的應用和良種的推廣,解決了科技推廣最後一道坎的問題。推動良種種植積極性和種植結構調整,讓吉吉永生和駐村工作隊找到了一條適合當地的產業發展道路,因為工作突出,吉吉永生榮獲「2019年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20年,吉吉永生還協調縣教科局40萬元,在葉爾村啟動蔬菜基地20畝流轉土地試種脆紅李項目,佔股盈利分紅30%。如今,葉爾村的農業產業化已經趟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村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記者:徐昭磊 周鴻 楊全春 李楊 陳蕎

編輯:王飛

校對:肖偉

審核:陳蕎

策劃:何文宗

監製:雷和斌 王剛

相關焦點

  • 「涼山脫貧·一個都不能少 布拖篇」吉吉永生:屢敗屢戰的第一書記
    在布拖縣木爾鄉葉爾村見到駐村第一書記吉吉永生時,他正在村委會組織召開「十查二十八核」研判會。吉吉永生用漢語和彝語交替著給村組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布置任務,語調堅決而迅速。在葉爾村的脫貧攻堅上,吉吉永生結合村情想辦法、出主意、勤實踐,走了不少彎路,也經歷過失敗,因為執著和堅持,如今,葉爾村終於探索出一條引進現代農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路子。2018年,時任縣關工委辦公室主任的吉吉永生到葉爾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涼山脫貧·一個都不能少 | 喜德篇】白蠟蟲助力火覺莫村脫貧
    8月1日,建軍節當天,喜德縣兩河口鎮火覺莫村第一書記吉裡呷呷給省軍區幫扶村裡的幹部發了一條祝福節日快樂的簡訊,因為省軍區給火覺莫村143戶貧困戶給予了太多幫助。從2015年到火覺莫村扶貧以來,吉裡呷呷知道村裡要脫貧,離不開產業發展。但是火覺莫村處於山區,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和土豆,可以開發利用的附加值不大。
  • 從「治毒」到「治窮」 脫貧路上的涼山布拖經驗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從「治毒」到「治窮」 脫貧路上的涼山布拖經驗27歲時,蔣聰第一次看到了大海。靠近岸邊的地方,海水混著泥沙,黃黃的,遠處卻是藍色。站在船的甲板上,太陽很曬,海風吹得睜不開眼。蔣聰發現,原來海風真的有一股淡淡的鹹味。
  • 涼山布拖1.8萬彝族百姓脫貧
    &nbsp&nbsp&nbsp&nbsp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是一個彝族聚集的高寒山區半農半牧縣,總人口19.12萬人,其中彝族人口佔96.3%。布拖縣貧困人口有5.7萬人,貧困發生率達33%。
  • 水利部掛牌督戰四川涼山,攻克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最後一座堡壘
    「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不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水利部和四川省、涼山州及相關各縣聯合發力,頑強奮戰,打贏了這場農村飲水安全決戰硬仗。
  • 涼山7縣摘帽脫貧!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在村民節列俄阿木家,總書記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火塘邊,一起分析當地貧困發生的原因,謀劃精準脫貧之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 脫貧攻堅一縣一業丨布拖黑綿羊
    布拖縣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平均海拔2400米,地形以山地為主,佔總面積的89%,低山河谷佔11%。有耕地31.65萬畝,林地84萬畝,草地118萬畝。布拖黑綿羊是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傳統養殖畜種,經歷過大規模的品種改良。
  • 「我的扶貧故事」使命在肩 不負韶華|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駐村第一...
    我叫吳弘毅,2019年11月,在組織的安排下,從黔南州生態環境局選派到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成立定理村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修建定理村生豬養殖場,實現生豬養殖入股分紅37戶,每戶分紅960元。通過大家的努力,2019年底,定理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脫貧,群眾滿意度高,在2020年7月國家大普查工作中交上圓滿答卷,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真真切切的成效。
  • 《求是》發表彭清華署名文章《涼山脫貧攻堅調查》
    這些問題都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必須逐戶解決。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通過這次調研,也發現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認真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扶貧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保障脫貧攻堅質量。第一,資源配置需要更加科學合理。
  •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退伍不褪色 譜寫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
    第一播報訊 (都昌臺 杜春泉)從軍20載,轉業到地方;勇挑重擔,成為市扶貧和移民辦駐都昌縣陽峰鄉共升村 第一書記;從軍營轉戰到農村脫貧攻堅一線,他延續軍人的血性,譜寫了一曲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都昌陽峰鄉共升村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的扶貧故事。
  • 咩~咩~咩~涼山這群黑綿羊,不只會賣萌|脫貧攻堅印記③
    在彝語中,布拖的意思是「有刺蝟和松樹的地方」,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區。下午,記者抵達布拖縣補爾鄉黑綿羊養殖基地。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布拖黑綿羊是布拖縣特有的優質綿羊品種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布拖縣工作小組因地制宜扶持當地做大做強黑綿羊產業。繼2018年投入510萬元支持17個村建設黑綿羊養殖基地後,今年佛山又投入500萬元支持建設布拖黑綿羊良種繁育場。據介紹,良種繁育場可以為附近補爾鄉貧困戶創造20多個長期固定崗位、幾十個臨時崗位。
  • 四川省普格、布拖兩縣脫貧摘帽——國家能源集團脫貧幫扶工作結碩果
    至此,國家能源集團承擔幫扶任務的9個縣全部脫貧摘帽,國家能源集團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成果。 國家能源集團援建的布拖縣阿布澤魯小學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普格、布拖是典型的「三區三州」少數民族聚居縣、山區農業縣和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分別為37.34%和45.7%,存在交通閉塞、基礎薄弱、經濟落後、社會事業發展不足等貧困地區共性難題,是涼山州、四川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
  • 涼山:在禁毒人民戰爭路上不斷前行
    「毒品問題影響涼山社會治安和經濟發展,禁毒攻堅是打贏涼山深度貧困精準脫貧硬仗的重大政治任務、戰略任務。」涼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長、公安局局長周述如是說。「毒品治理·涼山行動」,將禁毒工作明確定位為「黨政重要、政法首要、公安中心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制定出臺了《黨政幹部禁毒工作獎懲問責實施辦法》等13個配套文件;將禁毒治毒納入脫貧攻堅同步推進,建立完善州、縣、鄉鎮、村四級「責任鏈條」;將督查問責貫穿禁毒工作全過程,對毒情嚴重的60個重點鄉鎮實行掛牌整治,先後對6個重點縣(市)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提醒,對工作滯後的10個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予以撤職
  • 一張地圖、一支隊伍和一個特殊的通訊錄 「天路」上的駐村第一書記
    今年3月,走馬上任的蘭英村駐村第一書記雷憲斌卻給村子帶來了不一樣的面貌。 31歲的雷憲斌原本是巫溪縣人社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今年3月成為蘭英村駐村第一書記的他頗有點「救火隊長」的意思。 雷憲斌的前任駐村第一書記是彭祖澤,也是雷憲斌在縣人社局的同事。由於彭祖澤身患重病,今年3月,在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大調整中,2018年「巫溪縣首屆十大優秀青年標兵」雷憲斌被選拔出來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 布拖:大山開新路 群眾挪「窮窩」
    胥冰潔攝(新華社發)近日,大涼山深處傳來好消息: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最後一個隧道打通,四川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很快就要告別交通閉塞的歷史。通村公路建成後,老百姓從村裡到最近的鄉的出行時間將從3小時縮短至30分鐘,這是一條便民利民之路,更是一條脫貧奔小康之路。
  • 專訪|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涼山7縣摘帽具有標誌性意義,但激動...
    對四川脫貧攻堅戰中的這一重要節點怎麼看?下一步怎麼幹?四川在線記者第一時間專訪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脫貧攻堅辦主任、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記者:省政府批准涼山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退出標準是什麼?經過了哪些程序?
  • 「決勝2020」一個彝族山村的5年之變
    就在半個月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彝族自治州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12月1日,記者走進了剛剛摘帽的涼山州昭覺縣,在解放鄉火普村,見到了今年5月剛剛卸任駐村第一書記的馬天。火普村。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馬天是2015年被派到火普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的。
  • 「我的扶貧故事」是駐村工作成就了我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駐村...
    我叫李明洲,是一個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人,當領導告知我被抽調到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時,我的心裡是很恐慌的,對於眼前的工作不得而知。剛到村裡面的時候,對於村情實際一無所知,我被安排到四組擔任網格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