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文化浩劫吹不到衝不毀的「人格長城」

2020-11-25 騰訊網

學關公 行鴻運拜關公 結善緣

十年「文革」是個理性暈眩的年代,也是個既「造神」又「滅神」的年代。

以某文痞《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為開臺鑼鼓,古老的中國上演的一出空前的荒誕劇拉開了帷幕。繼而,風雷鼓板陣陣疾,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大地,變成了一個發瘋的大舞臺。一群群聲稱要主宰新世界的人們,「急急風」似的卷進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隨心所欲地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清除一切「封資修」。在神州的每一座村落,百姓的灶神被換成領袖像,農家的神龕上被改貼為「造反有理」之類的標語……

在諸多關廟中,都曾鐫有這樣一副楹聯:「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漢千古;後宣尼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關羽先嶽飛而成神,後孔子而為聖。著述《春秋》的孔子與實踐《春秋》的關羽,作為儒家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總代表,在誓把舊世界砸個天翻地覆的「文革」中,勢必會首當其衝,其文化遺存也必會在劫難逃。但這文武兩聖,在那場「造神」與「滅神」的浩劫中,遭際卻有所不同。

「文革」伊始,在孔子的故鄉曲阜,來自首都的「造反幹將」率全國各地紅衛兵,先是怒衝衝地將孔廟中的孔子雕像及一些碑碣石坊砸了個稀裡譁啦,又氣呼呼地躥進孔林,不僅將孔子墓掘地九尺,且把孔子第76代孫孔令貽之墳頭刨開,撒骨揚塵……

在關公故裡解州,則是另一番景象:當來自京城和各地的紅衛兵潮水般湧至關帝廟前、氣衝牛鬥地呼喊「砸爛封建主義最後一個堡壘」的時候,解州的紅衛兵及民眾,組成了一道道水洩不通的人牆,不準任何人衝進武廟,動關爺一根毫毛。這種劍拔弩張的對峙,長達46天,後接中央指令,解州關帝廟終得以保全。

近幾年,我到東南沿海一些城鄉,了解關帝廟在「文革」中之遭際時得知,鄉村中的小關廟與北方一樣,在「文革」前就或坍塌或拆除,其廟之檁梁多在58年大煉鋼鐵時,被投進爐膛,付之一炬。但作為文物古蹟而留存於文化名城和重要商埠的關帝廟,在「文革」中幾乎沒有遭到多大的衝擊。

在一場人類文化史上罕見的大毀滅中,關帝廟僥倖逃脫浩劫而「碩果僅存」,武聖關羽也未像孔老夫子那樣,被送上歷史的審判臺進行「缺席審判」、狂遭口誅筆伐,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為奇特的「文革」現象。對此,當今的文化人會有各自的「哥德巴赫猜想」式的推理和演算。

我們感受生活時可以充滿激情,但思考時必須具有理性的冷峻。

國人心目中的關公,既是真實的又是藝術的還是神化了的一尊複合型的道德雕塑。除卻農耕社會中人們對這尊道德雕塑神化和迷信的成分外,關公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品格。關公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深厚積澱,早已凝結在華夏歷史與文明的骨髓中,流淌在炎黃子孫的血脈裡。以「四人幫」為代表的文化專制的劊子手們,可以讓文人「掛筆」,令歌者「封喉」,可以凍結精神原野裡的全部耕耘,但他們手中的屠刀,卻絕不可能將國人代代薪盡火傳所凝鍊成的道德與文化的鏈環,全部斬斷。

在不斷變化的人類社會,人格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定式。由個人一系品行和操守構建成的「人格長城」,是黑風吹也吹不倒、濁浪衝也衝不毀的。關羽的高尚人格,雖在陳壽《三國志》中有所記述;雖在羅貫中《三國演義》及元明清大量戲曲中,有著多側面多角度的刻畫;雖還在三國以後歷代詩家那汗牛充棟的詩詞歌賦及楹聯中,極受讚譽,但在舊中國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看來,對關羽這尊雕像的塑造,仍有闕如。

來源:《東方之神》

作者:李存葆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

求關帝靈籤請回覆:抽籤

緣分,或許就在〖好看〗裡

相關焦點

  • 翱翔紫禁、飛越長城、天地浩劫、白雲觀其變
    不同於歡樂谷,樂多港樂園主打室內3D項目;不同於迪士尼和環球影城,這裡以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為主題打造,融入了長城、神話、鄭和下西洋、清朝宮廷、十三陵等中國特色元素。 在遊樂園中,它的規模並不算大,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的「中國版小型環球影城」!
  • 衝高在路上 長城汽車如何解碼2021?
    截至1月6日,長城汽車A股市值一路衝高,不僅漲幅超過了300%,且總市值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452億元。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上變化或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而長城汽車已經在5G時代下率先邁出一大步,為構建智能出行美好藍圖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他車企往往需要2-3年陸續發布的內容,長城汽車僅用1個發布會就搞定。這樣的大手筆不得不讓所有人對其隱藏的更多實力感到好奇。不出所料,不久前長城汽車又再次丟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檸檬混動DHT。
  • 臺灣去文言文是文化浩劫
    (記者 林谷隆)長期推動學童讀經的國民黨臺中市議員賴義鍠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文言文對傳承中華文化相當重要,「教育部」利用課審會刪減文言文比例,根本是蔡當局官員為去中國化,而去文言文。臺灣良好保存中華文化,很多傳統文化連中國大陸都要派人來學習尋根,現在竟然自己要放棄去除,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國民黨必須透過宣傳讓民眾知道去中國化對臺灣有多不利,避免讓文化浩劫發生。
  • 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真相在下句,別理解錯了
    最能彰顯中華民族文化氣質和精神的宏偉建築,恐非長城莫屬。這條高大、堅固又綿延萬裡的城牆,是中華民族永恆的象徵。因此,歷來人們都將能夠登臨長城,作為人生的一個願望。「不到長城非好漢」一說,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 《一百個人的十年》,月亮發光是為了證實太陽的存在,文革歲月
    《一百個人的十年》 馮驥才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設法留住的。因為在這種日子裡,總是在失去很多東西的同時,卻得到更多——關鍵是我們是否能夠看到。如果看到了它,就會被它更正對人生的看法並因之受益一生。1966年,滿街貼滿大字報作者馮驥才試圖以一百個各不相同的經歷,儘可能反映這一經歷十年、全社會大劫難異常複雜的全貌。通過記錄普通人的經歷,反映生活本質的真實。」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難以數計的創傷累累的靈魂。
  • 推進文旅融合工程 生動呈現長城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文化和旅遊部與長城沿線省份積極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推動長城文化和旅遊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
  • 一個獨霸文壇的皇帝,卻製造了中國最大的文化浩劫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歷史上卻又有多次文化浩劫,比如秦孝公焚書(韓非子記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當然實際沒有認真執行,且局限於秦國,影響不大)、秦始皇焚書坑儒、梁元帝焚書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秦始皇焚書坑儒。那麼,中國最大的文化浩劫,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嗎?其實並非如此,而是來源於一個獨霸文壇的皇帝之手,這就是清朝的乾隆!
  • 海岸線防潮堤被衝毀,沙灘滿目瘡痍!海口市資規局回應
    海岸線防潮堤被衝毀,沙灘滿目瘡痍! 日前 居住在海口市江東新區東營環路的 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居民們反映 今年來 小區前面的海岸線防潮堤被衝毀
  • 《天際浩劫》爛片當大片賣 一路領跑強勢登頂
    科幻災難片《天際浩劫》成為上周香港影市場的領跑者,電影以「《阿凡達》頂尖技術精英載譽回歸」為噱頭,吹出「大片」陣勢,首映日便以95萬遙遙領先,首周一路絕塵砍下464萬,無懸念稱王,不過,電影口碑奇爛,周末票房升幅不到兩成,最終票房能否破千萬,仍未能定案。
  • 文明六中國長城設定
    目前版本的長城是文明6最強改良,沒有之一。長城不能建在泛濫平原上,一個國土內的單元格至少相鄰一個你國土外的單元格,便算作是邊境線,理想情況甚至可以把三環的地買完,二環留一個空,然後圈出一排O形長城。另外,每節長城只能與最多兩節長城相鄰,也就是說無法搭建出Y型長城。這個建造條件其實挺容易的,即使是爛地也能有很高的產出,至於泛濫平原沒法造長城…你在泛濫平原開個三角田上人口,後續再上長城不就行了。長城好像是有過一次加強的,本體的長城好像不給文化。
  • 北京長城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功能
    已經越來越成為當代北京長城的核心特質和主要功能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北京長城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功能教化涵養功能長城是一項傑出的歷史文化遺產,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北京長城是我們古都文化、中華文化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反映了當時社會條件下生產力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創造能力,具有研究意義。審美薰陶功能北京長城的藝術內涵非常豐富,給人以美的啟迪、美的享受,充分發揮北京長城文化遺產地的遊覽功能是其審美功能的重要表現。但從長遠利益出發,要把對長城的保護放在第一位,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 文化浩劫傷痕累累:保衛文化路漫漫其修遠
    核心提示:近現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遭遇了嚴重的現實窘境。西方率先實行資產階級革命,對東方的武力侵略之下伴隨著文化侵略;而中國為了救亡圖存,學習西方從武器到制度到文化,傳統文化變得越來越遙遠和陌生。從內部看,傳統文化也遭遇了三次浩劫:焚書坑儒、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 長城汽車21字文化可太「內涵」了
    沒有絢麗的舞臺,沒有企業嘉賓合影,更沒有繁瑣的高層講話,這樣的車企發布會或許史無前例,而長城汽車正是通過這樣一場21個字的發布會,發布了長城汽車全新企業文化,彰顯出企業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的決心。11月16日,長城汽車對外發布了公開信《以綠智 共潮玩 一起嗨世界——長城汽車煥新文化共創發布》,正式公布全新的使命願景——"綠智潮玩嗨世界"、全新的核心價值觀——"廉信創變共分享"、與"每天進步一點點"的企業精神,這21個字共同組成長城汽車全新企業文化。
  • 除了長城、功夫和大熊貓,騰訊新文創IP思路讓世界了解更多中國文化
    曾有一個針對外國友人關於中國印象的街頭調查,在提到中國時,外國友人們的第一反應多數是長城、熊貓、功夫……如今,中國已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如何讓世界更全面了解中國文化,如何讓世界更容易接受中國文化?
  • 南京大屠殺:也是一場文化浩劫
    與逝去的生命同樣令人痛心的,是日軍在南京的文化掠奪。13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新書正式發行,包括《江蘇的文化劫難:1937—1945》《英國外交官和英美海軍軍官的記載——日軍大屠殺與浩劫後的南京城》等18本。
  • 視頻亂象,便是文化浩劫。
    視頻亂象,便是文化浩劫。有人認為,在這個全民教育極為普及的新文明時代,文字已經是一種人人都已掌握的基礎技能。那些文筆不錯自以為能書寫出錦繡文章的,此刻並沒有什麼稀奇和值得為人稱道的地方。這網絡資訊碎片化,所催生演化出各類小視頻的新文化現象,大眾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已被其吞噬。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很難安靜的閱讀完一本有價值的書籍。
  • 美麗中國之「一片石的長城風雲」九門口長城
    其實不然,出了山海關15千米後,還有一段更為雄壯的綏中縣九門口長城,應該說,只有到了這裡,才算真正到了長城最終的盡頭。九門口長城位於綏中縣西南部,長約44千米,保存程度完好。九門口長城可以分為兩段,一段位於李家、永安、加碑巖三個鄉的西南界,全長31千米,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 屬明代萬裡長城的主幹線薊遼長城。另一段是明代萬裡長城的支線遼東長城,從錐子山向東南到金牛洞,全長13千米。
  • 科幻戰爭片《鐵甲戰神》,《天際浩劫》姊妹篇,首日票房不到5萬
    最近上映的一部科幻戰爭電影《鐵甲戰神》,可以說是《天際浩劫》姊妹篇,看得我一臉尷尬,怪獸不怪獸,外星人不外星人,劇情老套,也就衝著德州老農李佩佩撐起來了,難怪首日票房不到5萬。故事說著說著,就把女主弄沒了。幹架之前「我要去找她」,幹完架之後「我是誰我在哪」。劇情約等於無,爛成渣。
  • 稱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貴州省天龍屯堡古鎮
    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西部平壩縣,這裡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龍屯堡。2009年4月被國務院和建設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 長城文化傳播者 | 一起來看甘肅省三八紅旗手張曉燕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走近甘肅省三八紅旗手張曉燕,看看她敬業奉獻的故事~甘肅省三八紅旗手張曉燕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文博館員>她自2002年參加工作以來,從事關城講解接待與文物保護及宣傳工作,致力於傳播長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