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光(JG)上市一年估值業績雙殺 轉型SaaS 轉成「負增長」

2021-01-13 GPLP

作者:夏天

審校:周鶴翔

SaaS業務是資本市場非常喜歡的生意模式。

近日,國內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NASDAQ:JG)公布了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

2019年第三季度,極光的總營業收入為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毛利潤為569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淨虧損為3170萬元,2018年同期為860萬元,同比擴大72.87%。對於虧損,極光解釋稱,主要是因為一次性在此季度為某個知名電商客戶提的壞帳準備導致的。

與此同時,在這一季度,兼任極光CEO和董事長的羅偉東宣布,將公司的業務細分改成:開發者服務、SaaS產品和精準營銷,在之前SaaS產品被稱為垂直數據服務。這次分類的改變,預示著極光把重點放在基於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上,是從數據到產品的一個轉變,也是將客戶群體從廣告主轉向APP開發者。

事實上,這並不是極光的第一次轉型,從移動溝通工具轉型做消息推送服務,再從國內第三方推送服務商到做大數據服務,這已經是極光的第三次轉型,還沒在行業佔穩根基,又匆匆轉型,令人疑惑不解。

三次轉型不易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成立於2011年的極光,曾經是移動大數據服務平臺,是第三方推送服務商,還是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主要為移動應用開發者提供穩定高效的消息推送、即時通訊、統計分析、社會化組件、簡訊、一鍵認證、深度連結、物聯網等開發者服務。

看到極光戴了這麼多帽子,是不是還是不清楚這家公司具體是做什麼的。這還要說到2011年橫空出世的微信,當年在短時間內一下橫掃國內各種的IM(即時通訊),結束了行業群雄割據的局面,一時間國內的各種IM項目屍橫遍野,這就包括現在極光的創始人羅偉東的「KKTalk」。

出道就轉型,極光也是不容易。但其實羅偉東並沒有像其他同行一樣徹底放棄IM,而是轉型做了消息推送服務,當時的新公司被命名為「極光推送」,簡言之就是負責手機APP的通知欄消息彈窗。而這也是極光大數據的前身。

但是事實是,極光的服務以免費為主,這並沒有給極光帶來太多的營收。從2018年遞交的招股書來看,2016年極光淨虧損為人民幣6140萬元,2017年淨虧損為9030萬元。截至2018一季度,公司淨虧損為2210萬人民幣。

對此,羅偉東直言不諱,「以前公司幾乎只有推送一個業務,推送的基礎服務是免費的,只有高級服務項目和技術支持才收費。」

推送業務不賺錢,2016年,極光推送對外宣布轉型為一家大數據服務公司,並且表示要做「中國版Palantir」,與此同時,公司名稱從「極光推送」變更為「極光」。

轉型後的極光在開發者服務基礎之上增加了數據服務和廣告服務,增加的兩大業務也是極光未來的主要營收來源。

Palantir成立於2004年,由矽谷著名風險投資家彼得·蒂爾一手扶持。

從產品來看,Palantir目前擁有兩大產品,Gotham和Palantir,前者用於國防安全領域,後者偏重於金融領域。這兩款產品都是基於大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為客戶提供數據服務。

不過,依靠大數據為生的極光,遊走在法律風險邊緣。今年接連暴雷的大數據風控行業,讓極光在內的大數據公司們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數據服務的同時不觸及用戶隱私紅線,用戶隱私與公司利益又何以兼得。

增速「變臉」極光在玩什麼招?

這一次,極光又將目光放在了SaaS行業,當然,每一次轉型都是有代價的。

極光的SaaS產品主要涵蓋金融風控、市場洞察以及商業地理服務(極光iZone)。2019年第三季度,極光SaaS產品的收入為3360萬元,同比增長52%。SaaS產品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付費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8%,以及每客戶平均收入(ARPU)同比增長29%。

另外,2019年第三季度,極光SaaS特色的開發者服務和SaaS產品的總收入達到555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

雖然,新開闢的SaaS業務取得了高增長,但是2019年第三季度,極光精準營銷收入同比下降8%至1.464億元。對此,極光表示,精準營銷收入的下滑一方面是因為宏觀經濟放緩導致廣告主收緊廣告預算和公司對接入新廣告客戶更嚴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極光逐步將戰略重心從傳統的精準營銷模式轉向更健康的以SaaS為基礎的新廣告數據收費模式。

事實上,2019年第三季度,極光的收入同比增速和環比增速都創新低,並且出現第一次同比和環比的負增長。

期中,開發者服務保持和二季度一樣的同比增長39%,收入為2190萬元;SaaS產品同比增速為52%,增長至3360萬元;而精準營銷業務同比卻下降了8%,至1.46億元。

雖然精準營銷業務增速出現下滑,但其仍舊是收入佔比最高的業務,佔比72%。

再回過頭看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精準營銷業務的增速情況,分別是90%和84%。在一季度財報中還表示雖然經濟疲軟,但是極光的產品依然符合客戶的需求,所以增長快速。可是三季度財報就卻說,增速下降主要因為疲軟的宏觀經濟。

同樣的經濟環境,一季度還是90%的增速,三季度就成了負增速,這實在讓人感到詫異。對此,在電話會議上,極光的高管稱,「極光的精準營銷業務是需要先為客戶提供服務,在一個月後看服務的數據效果再結算,而結算也有帳期。」

目前,極光的轉型還處於一個陣痛期,而國內的SaaS行業也還處於一個初級階段,雖然沒有獨角獸,但是誰都有機會,但是還需極光沉下心,紮下根。

相關焦點

  • 轉板後估值飆漲1870% 33歲創始人夫婦身價或破...
    轉板後估值飆漲1870% 33歲創始人夫婦身價或破100億 時間:2020年11月25日 08:49:27&nbsp中財網   原標題:「盲盒第一股」火了!轉板後估值飆漲1870%   1年狂賺4.5億,盲盒的造富故事,仍在延續。
  • 一年虧十幾億!一家上市公司轉型做醫療深陷泥潭
    點藍色字關注「京醫會」 2015年,一家上市房企開始改名換姓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5年後深陷巨虧。 一年虧18億!
  • 轉板後估值飆升19倍,33歲創始人夫婦身家或破...
    一年半後,泡泡瑪特擬將正式登陸港股,據媒體報導,其IPO估值最高或超60億美元(約合394億元),身價暴漲1870%,成為「最牛」轉板股之一。  從新三板摘牌時市值20億  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是一家集設計、採購、銷售於一體的時尚潮品零售公司。  2017年1月,泡泡瑪特正式掛牌新三板。
  • 成都魔方估值半年飆升2倍 上交所質疑金瑞礦業重組
    半年不到的時間,估值一路從2億元飆升至7.2億元,上交所希望公司就估值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做出回應。此外,還需回應對業績承諾增長較快的合理性、資產盈利可持續性、新遊戲研發以及交易風險等問題。  上交所關注重組失敗風險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一年多來多次謀劃重組的金瑞礦業,又在春節前拿出了最新的轉型方案——棄煤炭玩遊戲。重組計劃中,關於標的資產盈利可持續性、估值差異和交易風險等遊戲類資產併購的常見問題再次成為監管部門的關注重點。
  • 華東醫藥:上市20年沒一年虧損利潤直線上漲 阿卡波糖丟標促進轉型
    要點:   ◆ 華東醫藥(000963,股吧)上市20年載無一年業績虧損,利潤直線增長60倍;   ◆ 今年1月阿卡波糖丟標,但一季度數據超預期,實現淨利潤17.5億元,同比增長26.46%;   ◆ 醫美業務有望成為公司全新利潤增長點
  • 光大證券2021年A股投資策略:退中求進 從估值提升到盈利增長
    經濟復甦還有三點支撐:(1)新冠疫苗大批量上市有望解除線下消費限制和國際社交隔離;(2)海外經濟共振復甦繼續改善外需;(3)國內工業利潤好轉和美國補庫需求拉動製造業投資回暖。 估值:略承壓,但調整空間有限 A股總市值/M2位於2003年以來77%分位,估值雖已不便宜,但全球來看仍有估值優勢。
  • 四季教育:業績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 擴張偏謹慎
    來源:新浪財經1月12日,四季教育披露2021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四季教育在2021財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3.93%至2.10億元;毛利同比下滑49.08%至0.83億元;淨利潤由去年同期的0.36億元下降至-0.16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 CWT INT'L:多因素共催高增長,業績與估值修復共振
    CWT SG是一家跨多個市場及地區的集成物流服務領先供應商,其在1970年註冊成立,曾於199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當時股票代碼:C14.SG)。 其他業務方面,商品貿易板塊在疫情及國際貿易緊張局勢雙重背景下,依然維持了合理表現,期內創收93.32億港元,貢獻最多營收;金融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25.38%,達到59.43億港元,除稅前利潤同步實現正向增長;工程服務板塊目標市場穩定,雖收入下滑,但除稅前利潤達0.29億港元,同比增長超50%。
  • 深耕基因工程30年,三元基因將徹底打開業績和估值空間!
    逐鹿君想通過這篇深度文章,把投資者最關注的核心問題講清楚,幫大家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三元基因將來的業績和估值能到多少?我們又該如何給三元基因估值?新藥上市後,作為國內獨家品種的三元基因,可迅速佔領國內空白的霧化幹擾素吸入用藥治療兒童RSV肺炎適應症市場,公司營收和利潤將有爆發式的增長。屆時,三元基因的業務規模和業績將是3億收入到30億收入的質的提升。並且,到時作為國內唯一的可用於小兒RSV 肺炎適應症的幹擾素,三元基因的新藥不存在被納入集採的可能,長久地保證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質量。
  • 516家上市公司問題名單外洩!(附完整名單)
    .天龍集團:水性油墾,2010 年上市,上市後營收穩定增長,但是扣非淨利潤僅為零頭,12年以來各種行業內外高溢價併購,形成高商譽,限售解禁-一到期大股東就進行高送轉套路大減持13億(佔當時總股本16. 5%)433.山東礦機:煤炭機械設備公司,下遊為煤炭行業,上市後不好好經營主業,募集資金多次變更,玩轉各種套路和概念,還跨界併購遊戲公司,員工涉嫌侵佔應收帳款反映內控不行432
  • 飛輪效應賦能企業增長 亮眼業績背後中梁控股或成行業新龍頭
    樓市資本論獲知,8月24日,中梁控股集團公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37.67億元,同比增長15.6%;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核心淨利潤13.08億元,同比增6.2%。   與此同時,最新克而瑞數據,2020年1-8月,中梁控股集團實現了965億元全口徑銷售額,排名TOP19,穩居行業20強。
  • ...目前行業PE估值處於上市以來31.05%分位點,部分重點公司PEG尚不...
    天風證券:低估值+業績向好+強催化劑,環保行業估值提升可期;① 天風證券指出,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疫情不改趨勢,行業業績增速重回修復通道,大基金成立,環保行業迎來強催化劑;② 從估值角度來,雖行業2019年以來經歷了一定程度估值修復,但行業整體估值仍處低位,目前行業PE估值處於上市以來31.05%分位點,部分重點公司PEG尚不足1
  • 海參四大家族沉浮記:業績下滑 轉型失敗 頻現違規|好當家|獐子島|...
    而在前一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將劉德群持有的晨鑫科技1.24億股在淘寶網上公開拍賣,上海鉅成供應鏈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4.14億元的成交價格接盤。實際上,劉德群此次股權拍賣早在去年就已做出決定。2018年11月,為抵消債務,劉德群同意將1.24億股轉讓給上海鉅成,但限於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相關規定,無法完成股份轉讓。
  • 業績好、估值低 「煤飛色舞」卻不在A股的聚光燈下
    紅的時候萬人捧周期股,之所以稱之為周期股,原因是因為當經濟高速增長時,市場對這些行業的產品需求也高漲,這些行業所在公司的業績改善就會非常明顯,其股票就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當景氣低迷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對其產品的需求減弱,業績和股價就會迅速回落。
  • 港股打新 | 泡泡瑪特(09992)轉板後估值飆漲1870%,「盲盒第一股...
    【胖貓分析】從業績能力看,泡泡瑪特是國內最大且增長最快的的潮玩品牌。泡泡瑪特2019年營收及盈利能力同步爆發式增長,業績表現亮眼。值得注意的是:1、從產品營收結構上看,營收高度依賴Molly/Pucky兩個頭部IP,這種瘸腿走路的營收格局有待優化。
  • 老牌軟體巨頭用友:業績增長乏力,啟動A股連續上市計劃
    13日,用友網絡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暢捷通計劃在A股上市。暢捷通成立於2010年3月,2014年獲人民銀行《支付業務許可證》,獲準開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網際網路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其客戶主要為小微企業。用友網絡在2015年、2016年分兩次收購了暢捷通的24.9%、55.82%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 356家公司修正年報業績預告 12股向上修正業績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良好的基本面以及合理的估值水平是個股抵禦大盤風險的重要指標,其中基本面的好壞決定了個股的行動力充沛與否,而估值水平的高低則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股票上行空間的大小。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業績修正公告發布密集的背景下,一些業績大幅向上修正的公司有望憑藉超預期的表現逆市走高,這些個股在修正業績後不僅體現出良好的成長性,而且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也使其擁有較強的反彈預期,因此,這些個股在當前震蕩的市場中值得關注。  具體來看,截至昨日,兩市共有356家公司發布2014年業績修正、補充預告,其中業績變臉的公司有154家。
  • 143家涉環保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大數據
    ,我們對部分涉及這種情況金額巨大並且可以分析剝離的上市公司進行了業績調整,以清晰明確其主業經營業績的實際情況。  又到一年年報時。自2019年2月份至今,多家環保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9年年報。  中國水網對目前公布全年業績的143家(不完全統計)涉環保上市公司(囊括供水、汙水處理、垃圾焚燒、危廢處置、環衛等環保主業領域的投資運營、工程、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業績)年報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考慮到有些公司的業績中包含了與環保主業無關的收入,簡單用上市公司公布的業績排行進行展現不能準確說明實際情況,我們對部分涉及這種情況金額巨大並且可以分析剝離的上市公司進行了業績調整,以清晰明確其主業經營業績的實際情況
  • 估值重於業績 江豐電子是晶片國產化的主角嗎
    2014-2017年間,全球半導體濺射靶材的規模上升的速度相對緩慢從11.4億美元增長到了13億美元,但是江豐電子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卻是從3.05%提升到了6%,將1倍的增長。儘管從江豐電子的估值來看貴的嚇人,市場給的底線都達到了100倍的估值水平,但是把晶片產業國產化替代的進程與自身技術提升的角度考慮進去,是可以理解,因為科技轉型創新也是需要泡沫來推動的。
  • 極光(JG.US)與北京聯通籤署5G戰略合作協議
    極光(JG.US)與北京聯通籤署5G戰略合作協議) 近期,中國領先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Aurora 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