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當今社會,人們對於強迫症的看法大都保持一種自嘲的態度,比如一旦自己哪裡控制不住做些重複的事情就形容自己有強迫症。
其實,「強迫症」真的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腦部疾病,由它引發的腦葉白質切除術更是備受爭議。
話說,其實強迫症和抑鬱症不同,抑鬱症更多是情緒方面障礙,但強迫症除了情緒的痛苦外,還有無休止的可怕念頭以及控制不住的行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
1988年,一位加拿大學生患上嚴重的強迫症,他害怕細菌,當時除了要不停洗手外,洗澡也停不下來,經常是早上進去,下午才能出來。
他的主治醫師通過醫學手段發現,這位大學生的大腦和常人有所不同。
左側是正常的大腦,而右側的是患有強迫症患者的大腦
在腦成像儀器中顯示,他的大腦皮層中有一個神經環路的活動比正常人要活躍得多。
經過長時間治療,該學生症狀毫無減輕,最終成績優異的他選擇休學。
但休學經歷非但沒有減輕他的強迫症,有些症狀反而加重了。
最終不堪痛苦折磨的他打算選擇自殺了結自己,一天他默默走進自家地下室拿起那把22口徑的槍,對準頭部,勾動扳機。
幸好媽媽聽到了聲音,趕緊將他送到醫院,幸運的他存活了下來。
醫生為他做手術打算取出子彈,很巧的是,子彈彈遺留的部分正是他的腦部前額葉,而這個部分主要是控制強迫行為的大腦區域。
醫生不僅幫他取出了子彈,同時很幸運的是他的強迫症也痊癒了。
此後,他登上了各大報紙,人們紛紛感嘆他的幸運。
這件事發生之後,他又回到了學校,最終不受困於強迫症的他繼續回到了成績前列。
當時的醫生表示,該學生不得已接受的手術就是「腦葉白質切除術」,這個手術堪稱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悲劇。
後來António Egas Moniz根據這件事研究了很長時間,最終發明了「腦葉白質切除術」,由於巴西、義大利和美國等國家開始有醫生嘗試這項新手術,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因此,莫尼斯草草地下結論說「額葉切除術是一種簡單、安全的手術,很可能是一種可以高效治療精神障礙的外科手術。」
1949年他憑藉這個實驗登上了諾貝爾醫學獎,後來人們稱這個諾貝爾獎為「黑歷史」。
究竟這個實驗為何被稱作「諾貝爾獎的黑歷史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人類大腦的構造,其實手術被切掉的前額葉主要負責的就是精神功能,它是大腦中佔比最大的一部分。
倘若切除了這部分後,雖然患者的確會減少焦慮,甚至沒有焦慮感,久而久之強迫思維和行為也大大緩解,可是患者同時要失去情緒表達的能力,形象地說,這時的患者就如同行屍走肉。
很多患者最終性情大變,有些甚至產生可怕的精神病症狀。
20世紀40年代後半段,由於處於二戰時期,該階段精神病患者越來越多,在歐美國家,額葉切除術「治療」的對象主體已經由之前的「嚴重的精神病患者」轉變成了「暴力、弱智、犯罪」等的社會不良分子了。
據統計,1936年到20世紀五十年代之間,美國大約實施了4萬到5萬例這樣的手術,其他國家同樣數以萬計。
該圖展示弗裡曼正在進行教學。從圍觀者的衣著可見手術是多麼的隨意。
後來越來越多人慘遭該實驗的迫害,很多人主動抨擊該手術療法,最典型的就是在《飛越瘋人院》一書問世以後,歐美掀起了一系列反對濫用電擊治療及虐待精神病人的運動,通過了限制精神病院權力的法律條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狀況得到很大改善。
該影片中的主角假裝進入精神病院,結果由於自己抗拒醫護人員,結果被切除了額葉。
他也變成了一句行屍走肉,痛苦不堪的他最終讓朋友把自己殺死了。
最終有機構針對這個手術做過調查,有1/3的患者的確是術後改善了暴烈的脾氣,1/3的患者沒有任何改變,另外1/3患者可能會比之前的情況更嚴重。最終,這個伴隨著「殘忍」標籤的手術被多國聯合禁止了。
關於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我們總是通過簡單的生理學因素來看待問題,未免有點太片面了,人的精神除了生理外,心理性格和認知觀念,甚至社會環境都有關係。
這樣的事件再一次表明了,我們如果把心理問題完全歸結於生理問題的話,也許會製造出太多災難,心理問題需要理解和詮釋,不全需要改造。#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