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嫌外賣分量太少給差評,看完商家解釋,網友:做個好人

2021-01-18 徽聲徽色

隨著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點外賣變成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件事。尤其是在下雨天,在家裡就能吃上熱騰騰的美食,是一件多麼享受的事情。即使有時候在點外賣中過程中也會和商家、外賣員發生一點點不愉快的事情,但經過兩者協商也能快速解決。但前段時間因為顧客嫌外賣分量太少,而和商家吵得不可開交,網友看了商家的解釋,還是做個好人吧!

前段時間,一位江蘇的劉女士點了一份北京烤鴨,原價116元,打完折才46元,愛吃肉的劉女士非常心動,就快速下了單,但是當外賣送到的時候,劉女士非常生氣,因為她認為收到的分量和平臺上的描述的分量相差的太多了,於是就給了商家一個大大的差評,還附上了照片。

收到差評之後的商家也是十分生氣,於是用了一種很不友好的態度回復了劉女士:「你就點了半隻的量,而且商品介紹內也有描述贈送的配料」,雙方就這樣吵了起來,互不相讓更是讓劉女士火上加火。

一個好評或者差評應該影響也不大的,為什麼事情就變得這麼嚴重了呢?商家給我們解釋了一下,說是劉女士差評中帶有敏感字眼,才會那麼生氣。後來商家也為自己不當的行為和言論進行了道歉,雙方已經和解了。其實作為一個商家,在評論底下直接罵顧客,這讓看到的顧客也會對商店的印象大打折扣,更加會影響生意。

在生活中,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商家和顧客之間多多少少都會遇見一點點小矛盾,但是千萬不要用那麼極端的方式解決,還是做個好人比較好,要不然事情會變得更加嚴重。比如上面這個就是一個反面例子,對於劉女士的遭遇,你覺得誰對誰錯呢?

相關焦點

  • 東莞一女子給外賣員差評,次日外賣員找上門開罵:跟癩蛤蟆一樣
    據報導,廣東東莞一女子給外賣員差評被對方罵癩蛤蟆。近期,該事件的相關視頻被曝光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而且從視頻拍攝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外賣員自己拍的,視頻顯示外賣員走進一個房間,進門後直接對著一個女子開始罵:「昨天是不是你給我的差評」但是女子當時正在忙,並沒有搭理外賣員。
  • 女子點外賣打差評後被商家羞辱 接400多個騷擾電話
    女子點外賣打差評後被商家羞辱 接400多個騷擾電話 2017-10   保護消費者差評權要用好實名制  應徹底、全面、無遺漏地落實網絡實名制和電話實名制,強力打擊改號軟體、未實名登記的網絡電話、「呼死你」等非法工具並形成威懾,讓騷擾電話銷聲匿跡  □ 史洪舉  近日,伍女士在網上點了個外賣
  • 商家如何回復處理美團餓了麼外賣評價中的差評?(附模板)
    外賣商家每次看到那華麗麗的一星差評,可能僅僅因為忘記放一次性勺子這樣的小細節,其他所有的努力就這樣被全部否定了,能怎麼辦?霸氣回懟?!沒膽……默不吭聲?!可見評分、差評不僅影響我們的排名,更影響著轉化率。因為很多用戶下單前都會瀏覽店鋪評價再決定下單,所以差評其實是回復給其他點餐用戶看的,左右著顧客的購買決策,影響下單轉化率,店鋪必須學會經營評論。經營好店鋪評論是每個商家的必修課。
  • 廣東一女子因差評惹上大麻煩,騎手:你長得像癩蛤蟆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什麼重大的失誤,大家都願意給外賣小哥一個好評,畢竟他們的工作太不容易了。但是近日在廣東就發生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情,一名女子因為騎手送餐遲到,於是就給騎手打了差評,萬萬沒想到最後卻惹來了麻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一起看一下。
  • 永川一女子發現同事的外賣裡面有蟑螂,投訴後被商家威脅
    在重慶永川,一女子頻繁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接通發現是之前在其外賣平臺點過外賣的一名商家的來電,原來,這名女子幫同事投訴了商家,舉報商家的衛生有問題。事情是這樣的,這名女子的兩位同事一起點了外賣,其中一位是孕婦,打開包裝盒翻拌之後突然發現飯裡面有一隻蟑螂,於是便通過外賣平臺留下的店家聯繫方式打給商家反映這個情況,並表示接受重新送一份同樣的飯菜,但遭到了商家的拒絕。
  • 外賣小哥1天跑50單,1個月能賺多少?看完網友都說再也不給差評了
    外賣小哥1天跑50單,1個月能賺多少?看完網友都說再也不給差評了自從有了外賣這個職業,也是擴大了很多人的就業機會,很多人也因為這個工作賺到了錢可以賺錢養家。許多人都覺得外賣小哥賺錢特別多,因為大家都說他們送外賣一個月能拿1萬多,其實這是一個特別辛苦的行業,錢並不是那麼好賺的,不論春夏秋冬風吹日曬,在外面送的外賣到手的工資還特別的少,那你知道真實的工資是多少嗎?我們一起往下看。
  • 送餐遲到給差評,女子遭外賣小哥上門辱罵:你長得像個癩蛤蟆
    11月30日,廣東東莞一女孩因為外賣騎手送餐遲到給了對方差評,結果第二天外賣騎手衝進門拍視頻辱罵女孩,稱"你長得像個癩蛤蟆一樣,知道不,還點什麼外賣,不如去廁所抓屎吃",到目前為止,該騎手沒有道歉。
  • 遭遇職業差評師狙擊,外賣商家該如何維護權益
    職業差評讓商家欲哭無淚  因為電商平臺目前已不再單獨顯示中差評標籤,讓職業差評師們把目光轉移到了監管較鬆懈的外賣平臺。職業差評師針對外賣商家,主要有兩個理由。一是自己想搞點錢花,所以就以差評為藉口進行"勒索"。他們針對外賣商家懼怕差評的心態,故意以"菜品質量太差"、"竟然有蟑螂"等為理由給出差評。
  • 許昌一女子做美睫,兩隻眼睛被灑膠水!商家卻……
    劉女士(化名)當時嚇壞了,要求商家趕快打120。可是商家一直說「打了,打了」。劉女士(化名)說,她眼睛當時看不見,但是耳朵能聽見,商家根本沒有撥打120,還是劉女士(化名)利用自己另外一隻眼睛沒有粘住的一點點縫,自己撥打了120。醫生來了之後,劉女士(化名)被攙扶著去醫院,綠洲夢想廣場的監控記錄下了這一幕。
  • 美團外賣小哥向商家下跪磕頭催單:求求你們了,我沒有時間了
    外賣小哥送餐超時,不僅會被客戶差評、投訴,還會因此被扣錢,外賣小哥因為催單和商家發生糾紛的事件頻發,商家在高峰期出餐並沒有那麼快,所以外賣小哥如果這個時候再催,很容易發生矛盾,甚至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 一位網友曝光了這樣的一幕,一名美團外賣小哥為了催單,竟然採用了下跪磕頭的方式。
  • 廣東:外賣超時給了個差評,外賣員找上門罵顧客:你長得像蛤蟆
    在一些關於外賣評價引發矛盾的相關資訊裡,可以看到有許多網友都在說外賣員不容易,就算送得再遲也不該給差評,甚至都把它升級到了道德層面,實際上大多數外賣員也都沒這種想法,如果真是自己的錯,顧客給差評也就認了。
  • 騎手送餐嚴重超時,女子給差評遭騎手上門辱罵:你像個癩蛤蟆知道不?
    現在人們都處在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所以很多事情都追求一個字「快」,就連吃飯也有很多人不願意自己做,而是選擇了點外賣。要送外賣自然需要外賣員,現在的外賣員門檻其實是比較低的,只要會騎車,能找到地方,就可以成為一名外賣員。外賣員群體的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有時候也會引發一些矛盾。
  • 女子兩萬多買的家具長蟲子,維權困難,商家:幫你除完蟲就算了
    女子兩萬多買的家具長蟲子,維權困難,商家:幫你除完蟲就算了素材源自網絡 文章原創 歡迎關注很多朋友在買菜的時候都會挑些上面有蟲眼的青菜,因為他們覺得青菜上有蟲眼就說明這個青菜是綠色天然的,沒有上過農藥。可是如果家裡的家具長出蟲子了,那麼大家肯定都感覺到噁心。
  • 深圳女子外賣吃出多隻「蟑螂」?真相讓人起雞皮疙瘩!
    隨後,王女士立刻聯繫了商家,將拍攝的視頻和圖片發了過去,商家看了之後立刻做了道歉,並做了退款處理。 王女士在美團平臺給出差評之後,商家嘗試聯繫她刪除差評,還給出了一段回復的文字,這讓王女士有些氣憤。
  • 常州一女子點外賣吃出蟑螂,討說法被店家「反嗆」
    點了一份外賣卻吃出了一隻蟑螂,與商家交涉反被說成是自己放進去的,這讓市民於小姐感覺非常不舒服。她將事情的經過發到本地論壇上,要為自己討個說法。外賣吃出蟑螂,還被店方說是自己放的於小姐在一家裝飾公司工作。
  • ...外賣在你們營業額中佔多少比例? 同一個菜外賣和堂食哪個分量多...
    「我們這邊外賣和堂食是分開的人管的,但菜都是一樣的菜,廚師也都是一樣的。只是出來之後,打包歸打包,堂食歸堂食。」 數量上會有差別嗎?「沒有差別。」 我們測試中,同一份餐品,你們店的外賣比堂食分量多。「外賣多一個毛豆結,多一個醬。其他一樣的。」 飯呢?「外賣是不能續飯的,比堂食的飯要多一點。菜的分量都是一樣的。」 你們更歡迎哪種?「堂食。
  • 女子點了份外賣裡面竟有隻癩蛤蟆 看起來像是風乾的
    原標題:姑娘點了份外賣,看吐上萬網友:是癩蛤蟆!商家回應讓人窒息浙江永康姑娘小應,9月7日中午點了一份外賣,誰知道吃到一半,發現裡面有團黑乎乎的東西,好像還有眼睛。再一看,不得了,好像是癩蛤蟆。被噁心到的小應發了微博,還@博物雜誌,經辨認,這黑乎乎的傢伙,是一隻蟾蜍!
  • 大學生辱罵外賣小哥「底層豬」反被降維打擊?邏輯思維很重要!
    01 大學生情商智商不在線:當時碰面沒發揮好,我要編個簡訊再補一刀 大學生要求外賣小哥把外賣送到宿舍樓下,外賣小哥表示疫情防控無法進校,只能送到校門口,兩人最後在北門碰面。送完外賣後小哥就收到了大學生的辱罵簡訊。 「老子第一次點外賣?你要說幾遍?」
  • 網友天天吃外賣,結果3個月瘦了12斤!只因吃法與眾不同!
    上班族們中午吃外賣是常事,我們都說外賣是減肥的禁忌,最好是不吃外賣。但是有位網友天天吃外賣,尤其是中午必點外賣。結果3個月以後卻還瘦了12斤。還有這樣的事情嗎?想必大家一定好奇這是吃了什麼。為何不胖反瘦?下面就來說說這位網友吃外賣變瘦的經歷。
  • 外賣系統裡的幽靈廚房,藏著另一個世界
    時間,是外賣系統裡最核心的要素。在籤約時,美團要求商家承諾出餐時間,出餐的準時率必須大於50%。特別是2019年,配送服務升級以後,一旦產生餐損賠付的申訴,系統會直接參考出餐時間,自動判責。如果商家出餐超時,會直接將餐品收入的70%做為賠付金額。 最快的時候,陸明在一小時裡完成過120單,平均每分鐘兩單。龍哥更厲害,一分鐘五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