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益」會|TNF-α抑制劑用於風溼免疫治療的指南地位

2021-01-12 騰訊網

風溼免疫疾病屬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我國風溼免疫疾病發生率較高,其中類風溼關節炎(RA)患病率為0.2%~0.4%,現症患者已逾千萬1;強直性脊柱炎(AS)患病率為0.1%~1.6%,好發於青壯年2;銀屑病患病率為0.123%~0.5%,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且男女患病率相近3。

RA、AS、銀屑病以及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等風溼免疫疾病若不及時進行規範化治療,將會導致關節破壞和畸形,甚至殘疾,並且可累及全身多個組織和器官,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功能和生活質量,還對家庭、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1-3。近十餘年來,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抑制劑如依那西普等開創了風溼免疫治療新時代,已成為治療風溼免疫疾病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得到國內國際權威指南的一致推薦。本文旨在梳理國內外權威指南中TNF-α抑制劑用於風溼免疫疾病(RA,AS,銀屑病和JIA)治療的臨床地位。

類風溼關節炎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權威指南中,TNF-α抑制劑在RA患者治療中均佔據重要地位。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亞太風溼病學聯盟協會(APLAR)、歐洲抗風溼病聯盟(EULAR)以及韓國風溼病學會(KCR)等權威機構推薦: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溼藥(csDMARD)不能耐受或應答不佳時應及時啟動TNF-α抑制劑治療,只有當病情緩解時間超過12個月時才能考慮TNF-α抑制劑的減停。

同樣,我國專家也認為,早期使用依那西普可有效控制病情、延緩影像學進展、改善預後,建議高疾病活動度伴有預後不良因素的早期RA,可以首先使用依那西普單藥或聯合csDMARD治療;對於維持期患者,若經濟條件允許可延續標準劑量長期維持治療4。

APLAR指南中明確指出,與單抗類TNF-α抑制劑相比,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引發活動性結核病的風險更小,提示既往有結核或潛伏性結核的RA患者,或應首選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治療,如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賽普);並且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的胎盤轉運率較低,也應作為RA妊娠患者的首選製劑7。

強直性脊柱炎

TNF-α抑制劑是AS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我國風溼免疫疾病慢性管理全國護理協作組、KCR以及美國風溼病學會/美國脊柱炎協會(ACR/SAA)等權威機構推薦:當標準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啟動TNF-α抑制劑治療,尤其是持續高疾病活動度的AS患者;且對於穩定期AS患者,有條件的繼續單獨使用TNF-α抑制劑治療。

我國專家認為,TNF-α抑制劑治療AS起效迅速,在2周內就有明顯療效;有髖關節受累者,或持續外周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外周型SpA者,經傳統DMARDs充分治療但療效欠佳者,可選擇TNF-α抑制劑治療4。此外,在《中軸型脊柱關節炎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2019年版)》12中指出,TNF-α抑制劑應儘早用於治療ax-SpA患者,有效改善患者症狀並降低炎症水平,從而抑制疾病進展。

在使用TNF-α抑制劑前,臨床醫生應全面評估病情,與患者充分溝通,基於療效、安全和成本等多重因素綜合考量下,給予合適的治療方案。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是首批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國產TNF-α抑制劑,具有一定的藥物經濟學優勢。同時,指南中再次強調,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結核風險顯著低於單抗類抑制劑。基於此,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或應成為ax-SpA患者的優選生物製劑。

銀屑病

近年來銀屑病的生物治療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目前我國批准用於銀屑病治療的生物製劑包括TNF-α抑制劑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單抗等。AAD/NPF專家推薦,(影響頭皮/指甲/患有其他亞型/伴有明顯銀屑病關節炎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成人患者,可給予依那西普單藥治療,且依那西普還可與阿維A/甲氨蝶呤/阿普斯特等藥物聯合使用以提高療效。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是JIA 治療的一類重要藥物。依那西普治療JIA在一些歐洲國家已經積累了較多的臨床數據,得到其風溼病學界權威指南16廣泛認可。但是在我國,依那西普治療JIA尚處於探索性臨床治療研究階段。一篇旨在評估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治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該藥在改善病情、緩解臨床症狀方面優於常規抗風溼藥,療效可靠、用藥安全17。

2019年《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出:對於全身症狀緩解而有關節炎表現者,亦可考慮使用TNF-α抑制劑如依那西普,依那西普劑量為每周0.8 mg/kg(每次≤50 mg),分1~2 次皮下注射18。

綜上所述,TNF-α抑制劑在RA、AS、銀屑病以及JIA等風溼免疫疾病的治療中佔據重要地位。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賽普)是我國第一個上市的TNF-α抑制劑,具有作用機制明確、臨床效果明顯、不良反應低等藥物優勢。及時啟動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關節破壞和畸形,降低疾病活動度,緩解病情,並且融合蛋白類TNF-α抑制劑治療的結核發生率較低,胎盤轉運率也較低,打消了結核、潛伏性結核以及妊娠患者的安全性顧慮,是廣泛風溼免疫疾病患者理想的TNF-α抑制劑選擇。

作為中國民族藥企,三生製藥不忘初心,重視與支持祖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始終致力於用高品質的藥品、親民的價格惠及廣大患者。在堅持的道路上,三生製藥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益賽普全國範圍內主動下調超50%價格,希望為廣大風溼免疫疾病患者的規範治療提供充分保障,將高品質的創新藥品以更惠民的價格讓更多百姓獲益,持續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建設。

參考文獻:

1. 2020中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實踐指南

2. 2020中國強直性脊柱炎/脊柱關節炎患者實踐指南

3. 2018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完整版)

4. 2013中國依那西普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專家建議

5. 2014中國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慢病管理專家共識

6. 2018中國類風溼關節炎診療指南

7. 2018 APLAR建議: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更新版)

8. 2019 EULAR建議:應用合成或生物類改善病情抗風溼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9. 2020 KCR專家共識:應用改善病情的抗風溼藥物治療炎症性關節炎

10. 2019中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慢性病管理護理專家建議

11. 2019 ACR/SAA建議:強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學中軸型脊柱關節炎(更新版)

12. 中軸型脊柱關節炎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2019年版)

13. 2019 AAD/NPF指南:應用生物製劑治療銀屑病

14. 2020中國關節病型銀屑病診療共識

15. 2018 ACR/NPF指南:銀屑病關節炎的治療

16. 2015 CRA立場聲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管理

17. 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治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18. 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

相關焦點

  • 2020 ACR速遞:TNF-α抑制劑治療不同風溼免疫病,有何進展?
    英夫利西單抗可以結合細胞表面所有TNF受體,降低可溶性TNF-α水平,通過補體介導的細胞毒作用破壞產生TNF-α的細胞,同時通過降低血清IL-6、髓過氧化物酶和可溶性黏附分子而發揮抗炎作用。英夫利西單抗在治療JIA患者上具有持續穩定的療效,是一種有效、安全的藥物。 小兒風溼免疫科醫生可能會增加生物製劑的劑量,以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或在疾病得到良好控制時降低劑量。
  • 中國TNF-a抑制劑市場迎來爆發期 三生國健拳頭產品益賽普深度受益
    (圖表來源:瑞士瑞信銀行)而伴隨醫保覆蓋、風溼領域診療水平的提升、患者依從性的增強、支付水平的提高、適應症的增加,生物製劑滲透率未來會進一步提升,從而促使國內TNF-a抑制劑市場迎來爆發期,國內外藥企的入局更會加速TNF-α抑制劑市場規模擴張。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份額最高的三生國健的益賽普將成為最大獲益者,並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 世界關節炎日丨國內外藥企同臺競技,TNF-α抑制劑已達巔峰
    表1 許多藥物均採用降價策略來源:IQVIA重磅藥物頻出,TNF-α抑制劑無可匹敵在類風溼關節炎領域的生物藥中,湧出了多款超級重磅炸彈級別的藥物,如2000年左右上市的英夫利昔單抗(類克)、依那西普(恩利)、阿達木單抗(修美樂),以及後來者託珠單抗與JAK抑制劑,值得一提的是,前三者品種同屬於TNF-α抑制劑,
  • JAK激酶抑制劑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現狀與前景
    前言:2019年6月27日,NMPA批准禮來公司的新型JAK激酶抑制劑巴瑞替尼(baricitinib)用於治療對甲氨蝶呤響應不足的中重度類風溼性關節炎,從而成為繼託法替布之後第二個獲NMPA批准的JAK激酶抑制劑。
  • 類風溼生物製劑現狀分析: 原研藥需降價、仿製藥需儘快上市
    生物製劑DMARDs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根據我國RA和AS的治療指南,藥物治療方案中,主要包括非甾類藥物(NSAIDs)、DMARDs、糖皮質激素和植物藥四種藥物,其中,DMARDs分為合成DMARDs和生物製劑DMARDs。
  • EULAR 2020精彩速遞:抗TNF-α單抗最新進展搶先看!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風溼免疫疾病認識的加深與藥物研發手段的進步,靶向針對細胞因子的生物製劑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並改變了風溼免疫疾病的治療與管理模式。其中,TNF-α為類風溼關節炎(RA)、強直性脊柱炎(AS)等疾病的關鍵性致病因子,抗TNF-α單抗藥物為國內外指南推薦的生物治療一線方案。
  • 《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讀:8大毒性的處理...
    在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廣泛應用以及國內原研藥物相繼進入臨床的情況下,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顯,為了保障免疫治療臨床應用的規範化和安全性,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於2019年4月推出首部《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管理指南》(以下簡稱CSCO指南),以填補我國免疫治療缺乏中國元素的不良反應管理指南的空白,同時也是首部針對泛瘤種編寫的
  • 生物製劑(biologics)——改變風溼免疫性疾病治療的一類新藥物
    一、什麼是生物製劑我們都知道人體免疫系統是一個包含許多細胞和蛋白分子的複雜網絡系統,其中每一種細胞和每一種蛋白分子都擁有一些生理功能。風溼免疫性疾病正是這些細胞和/或蛋白分子出現異常而發生疾病的。生物製劑就是專門針對這些細胞或蛋白分子,通過幹擾它們的功能而起到治療作用,這些生物製劑一般都是通過活的生物體內來產生。
  • 國內首個治療強直的白介素類抑制劑獲批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實習生 杭瑩日前,國家藥監局批准了可善挺(司庫奇尤單抗)用於常規治療療效欠佳的強直性脊柱炎成年患者。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被批准用於治療強直的白介素類抑制劑,有望為國內上千萬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來新希望。
  • 正確認識「羥氯喹」 風溼免疫才是它的用武之地!
    1羥氯喹&藥品簡介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結構上屬於4-氨基喹啉類磷脂酶A2抑制劑,為傳統的抗瘧疾藥物,1955年於美國FDA批准上市,臨床上用於治療瘧疾的急性發作和控制、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慢性風溼性關節炎等;目前該品種已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數十個國家上市
  • 三陰性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
    根據NCCN指南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對TNBC這類適合行新輔助治療的疾病,可先行新輔助治療,以便更好地評估患者對系統治療的反應,從而調整輔助治療的選擇,以獲得更好的長期生存。應積極推動新型藥物的臨床研究及生物預測標誌物的探索性分析,從新輔助治療到手術、到術後輔助治療全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推進。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雖然利妥昔單抗未被批准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但B細胞功能障礙被認為是SLE發病機制中最重要的一環, CD20是B細胞特異的表面標記物。2012年美國風溼病協會(ACR)指南建議,在誘導治療6個月後腎炎未得到改善甚至惡化的LN 患者,或CTX和MMF治療均失敗的患者,可考慮使用利妥昔單抗。
  • 反覆口腔潰瘍,白塞病如何治療?| 你「藥」知道
    一般小劑量用於亞急性起病或病情較輕者,而大劑量用於急性起病或多器官受累者,如重症患者可靜脈應用大劑量甲潑尼龍衝擊1000mg/d,3-5d為1個療程,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效果更好。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具消炎鎮痛作用,對緩解發熱、皮膚結節紅斑、生殖器潰瘍疼痛及關節炎症狀有一定療效。使用前需評估患者胃腸道及心血管風險。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MMR
    隨著腫瘤免疫治療時代的到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是一個例外,單獨使用,有效率高達80%以上)有沒有生物標誌物(Biomarker)能夠預測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
  • 科倫藥業枸櫞酸託法替布片獲批 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7月1日,科倫藥業發布公告,子公司湖南科倫製藥的枸櫞酸託法替布片獲得藥品註冊批件,用於治療甲氨蝶呤療效不足或對其無法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RA)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疾病,臨床以達到疾病緩解和降低疾病活動度為治療目標,治療藥物包括改善病情抗風溼藥(DMARDs)和對症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改善病情抗風溼藥分為傳統合成類藥物、生物製劑和靶向藥物。
  • TICIMEL研究:TNF抑制劑,讓雙免治療增效減毒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是一種致炎性細胞因子,在免疫反應調節、T細胞介導的組織損傷、慢性炎症的發生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奇怪」的風溼免疫病系列報導①|口腔潰瘍4年,為何要看風溼免疫科?
    【開欄語】這些疑難雜症 竟都是風溼免疫病提及風溼免疫科,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風溼、痛風,其實不然。風溼免疫疾病超過100種,且並非大眾所理解的「風溼」,而是與免疫系統密切相關,它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大部分在早期很難由非專科醫生發現。
  • ASCO-GU丨盛錫楠教授點評:HIF-2α抑制劑MK-6482用於晚期腎透明...
    研究簡介:MK-6482是首個小分子HIF-2α抑制劑,2020 ASCO-GU會議報告了MK-6482應用於晚期實體腫瘤治療的首項I/II期研究(NCT02974738)中腎癌隊列的擴展研究結果,該研究納入了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線系統藥物治療的晚期透明細胞性腎細胞癌患者,接受MK-6482口服治療,劑量為120mg Qd。
  • 免疫治療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生物標誌物之PD-L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和審批的進步,確保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作為腫瘤治療的新的有效方法之一。臨床研究顯示,單獨使用PD-1抑制劑,只有20-40%的病人會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醫生很難知道免疫療法是否對某個病人有效,如何篩選出這部分有應答的患者則是臨床所面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
  • 羅氏TIGIT抑制劑、PI3Kα抑制劑在中國獲批六項臨床,針對多種癌症!
    tiragolumab注射液和PI3Kα抑制劑GDC-0077。PI3Kα抑制劑獲批兩項臨床默示許可,針對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這也是該藥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這個四種適應症分別為:①tiragolumab聯合阿替利珠單抗和化療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一線治療;②肝癌;③tiragolumab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治療已完成根治性同步放化療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鱗狀細胞癌;④tiragolumab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治療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局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