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山東卷物理試題評析

2020-11-28 膠東在線

  突出能力 注重探究 平穩創新 科學選拔

  ——2012高考山東卷物理試題評析

  2012年高考山東卷物理試題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指導思想,符合我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噬合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際。試題保持穩定,適度創新;立足主幹,突出能力;貼近生活,關注科技;探究有度,開放可控;科學選拔,彰顯公平。試題對中學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總體來說,2012年物理試題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平穩創新 引領課改

  試題緊密聯繫高中教學實際,以穩定為主,同時適度創新,體現新課程理念。試卷結構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優化。試題表述科學、規範,題型設計合理,各主題比例恰當,難易梯度設置得當,著重考查學科的主體知識和核心思維方法。

  1.試題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及物理思想等科學素養的考查,引導高中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機械記憶、生搬硬套上,更要關注是否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歸納和探究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繫,將學科教學與學生的思維成長緊密結合,真正實現拓寬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例如,第14題涉及物理史實、物理思想和科學研究方法。選項中的「感應電流遵從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必然結果」,考查了普遍規律與特定定律之間的內在聯繫。將物理學的發展、科學家的貢獻、重要規律的探究發現過程等,這些生動鮮活的史實展現到課堂上,有助於激發中學生的創造性和求知慾,增加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引導中學關注科學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學。

  2.試題設計充分考慮到我省推進課程改革的實際,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實到試題設計中,對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第21題第(1)題源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以紙帶數據為切入點,緊緊抓住了思想方法這一實驗的靈魂。試題要求考生利用紙帶記錄的運動信息,探究多過程運動性質,對科學探究的某些重要環節進行考查,為考生展示實驗探究能力提供了足夠的空間。試題將多個問題融合在一起,巧妙設問,串珠成鏈,渾然一體。

  第21題第(2)題從最基礎的實驗規範如儀器使用、儀表選擇、電路設計等方面設置問題。該題有助於扭轉電學實驗片面求深、求難,忽視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錯誤傾向,有利於引導電學實驗教學降低難度,回歸到新課程所要求的目標上來。

  二、突出主幹 覆蓋合理

  試題全面考查了《考試說明》中規定的五種能力,能力層級設置恰當,知識覆蓋全面,各部分比例合理。全卷覆蓋了《考試說明》中必考部分的全部12個主題及選考部分12個主題中的8個。試題必考部分主要考查物理學科的主幹知識,考查考生進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所需的基本能力。引導考生全面掌握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知識和能力,促進考生的全面發展。

  必考內容中涉及到47個知識點【Ⅱ級知識點(共26個)考查了25個,Ⅰ級知識點(共33個)考查了22個】,佔59個必考知識點的80%。另外,試題的必考部分還涉及到了單位制和實驗兩個主題。選考內容中涉及到20個知識點【Ⅱ級知識點(共5個)考查了5個,Ⅰ級知識點(共39個)考查了15個】,佔44個選考知識點的45%。另外,試題的選考部分還涉及到了單位制主題。各部分比例為:力學41分,佔46%;電學40分,佔45%;選修3-3、3-4、3-5三個模塊各佔8分,這與《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中各部分的內容比例一致。這些都是中學物理的核心內容、主幹知識,是考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且與大學的學習密切相關,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理念。

  三、回歸基礎 彰顯公平

  1.試題內容涉及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重要方法和核心思想等。試卷注重基礎性,無偏題、怪題。全卷在試題材料選擇、情景設置、題目設問等方面,充分考慮到了來自不同地域、不同環境的考生,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公正。

  例如,第15題以我國航天成就為背景,通過求不同運行軌道線速度大小比值來考查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第16題給出了提升貨物的運動圖像,通過圖像提供的運動信息探究物體的運動性質。第21題以中學物理中最常用的實驗儀器為情景,注重考查物理實驗思想和方法,確保實驗考查對於全體考生的公平性。這些都是考生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第23題採用常規模型,將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等基本運動形式,巧妙融合在電磁學綜合題目中。該題在考查核心知識的同時,兼顧基礎知識點的覆蓋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試題引導高中物理教學回歸基礎,避免過深、過難的題海訓練模式,減輕考生的備考負擔。

  2.試卷選考部分均採用「雙題」模式,試題內容僅涉及各自選考模塊的內容,重點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試題在閱讀量、思維量、作答量等方面基本等值,彰顯了公平性。

  第36題涉及的知識點有: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和實驗依據,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誌,內能,氣體實驗定律,理想氣體,飽和蒸汽和飽和汽壓,熱力學第一定律,單位制等。

  第37題涉及的知識點有:簡諧運動的公式和圖像,橫波的圖像,波速、波長和頻率(周期)的關係,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等。

  第38題涉及的知識點有:玻爾原子模型,氫原子光譜,氫原子能級結構、能級公式,動量、動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等。

  四、注重能力 體現探究

  試題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要求考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培養良好思維習慣,能發現問題並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問題。試題在能力考查中,特別注重了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

  例如,第21題以常見的重物牽引物塊運動為情景,利用紙帶記錄的信息探究運動規律,將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等信息整合在一條紙帶上。試題要求考生探究兩種性質運動的銜接點,對「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等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進行考查。試題在考生通過科學探究獲得正確結論的基礎上,將拐點附近速度的計算,滑動摩擦因數的測定以及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分析等問題融入其中,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賦予紙帶問題以全新的面貌。試題充分考查了考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遷移能力。

  第22題以帶有圓弧軌道的工件來構建模型。圓弧軌道在常規題目中,通常作為物體的運行軌道。在本題中,將圓弧軌道作為相對靜止物塊的支撐面,尤其在軌道停止運動後,物塊將脫離軌道做平拋運動而不是沿圓弧軌道下滑。試題設計新穎巧妙,對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試題有助於減輕考生的備考負擔,引導考生不能僅僅通過大量做題積累經驗,忽視對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應將物理學習切實轉移到培養能力和提升科學素養的正確軌道上來。

  五、梯度適當 區分合理

  試題設計從考生答題的思維規律出發,通過分層梯度式設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考生在解題時能夠比較容易切入,拾級而上,使不同認知層次的考生都能充分發揮,提高了物理試題的區分度,實現了科學選拔人才。

  例如,第22題按物體運動發生的先後順序設置了3個問題,3個問題的設置知識層級分明、難度梯度合理。第(1)題面對全體考生,設置較為基礎的問題,既使考生能很快入題,也緩解了考生的緊張心理;第(2)題體現對不同層次考生能力的不同要求;最後一問適當留白、略顯開放,為考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既控制了題目難度,又使題目具有較好的區分度和較高的效度。

  第23題按照考生的思維特點,分別就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磁場中及無場區的運動進行階梯式的設問,有助於平抑考生對於電磁學綜合題的緊張心理,有助於考生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最後一問綜合考查帶電離子在交變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給考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對空間想像能力和分析解決複雜物理過程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3步設問由簡單至複雜、由基礎到綜合,既尊重考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又很好地體現了知識本身內在的邏輯關係,從而實現設問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遞進性,保證了試題具有較好的區分度。

  縱觀整卷,試題排列充分考慮了知識序、思維序、能力序、難度序,統籌兼顧,多序合一,合理排列,有利於考生順利進入最佳的答題狀態,保證了試題有較好的區分度。

  六、貼近生活 關注科技

  2012年物理試題還採用了一些從現代科技和生產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新穎情境,滲透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引領考生在生活中體驗物之理,逐漸形成自覺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很好地詮釋了「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例如,第15題以「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首次成功交會對接為背景,展示了我國航天技術的輝煌成就,反映了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給廣大考生以極大的激勵和薰陶。第17題分析了一個小型機械系統的受力情況,考查考生利用整體法和隔離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18題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氣爐電子點火裝置為背景,用1-2節乾電池產生瞬間高壓引發電火花,激發考生的興趣,引發考生的進一步思考,題目凸顯了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七、立意新穎 推陳出新

  試題選用背景材料貼近考生的實際,試題情景敘述簡明扼要、清晰明確,問題設置獨具匠心、巧妙平和,處處充盈著濃鬱的物理氣息。整套試卷具有噬合教學、立意新穎、推陳出新的特點。

  例如,第19題以點電荷形成的電場這一熟悉的情景展開設問,新穎之處在於題中給出的「一組間距相等的同心圓」,這些同心圓是等勢線,但非等差等勢線,這一點需要考生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後得出。

  第20題以磁場中導體棒的運動這一考生熟悉的情景為基礎,通過施加功率恆定的外力,對常規物理模型進行了創新,將運動分析、功能關係、電磁感應等問題有機融合在一起,引導高中教學在達成三維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要注重通過模塊整合,形成完整知識體系,提高考生的綜合分析的能力。

  第23題以勻強磁場中的平行金屬板為背景,將力學和電磁學等核心內容巧妙連接,展現了一幅力電交融、變化靈活的圖景。試題既突出了對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和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洛倫茲力等核心知識的考查,又兼顧了基礎知識點的覆蓋。既有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勻速直線運動等典型運動形式的有機結合,也有基本技能和深度思維的有機結合,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總之,2012年高考山東卷物理試題切合我省高中教學和考生實際、貼近時代、貼近社會,涉及內容與高中新課程內容相銜接,試題科學、公正、規範、嚴謹。試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有利於中學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

責任編輯:孫俊傑

相關焦點

  • 山東:2012年夏季高考試題專家評析(二)
    立足基礎,注重能力、不斷創新   ——評2012年高考山東卷理綜化學試題  2012年普通高考山東卷理綜化學科命題遵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準實驗•2012年版)》和山東省招生委員會《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今天,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8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物理試題評析2017年高考物理命題堅持立德樹人,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引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落實物理考試大綱修訂的考核要求。
  • 官方發布安徽2018高考理綜全國卷1試題評析 物理實驗題考查創新性
    安徽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今年安徽繼續使用全國一卷,那麼2018年高考物理難度如何,6月9日下午,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18年高考物理試題評析,現就全國卷1的內容截選如下。
  • 招考院專家解讀山東2012高考試題
    2012年山東省夏季高考於6月9日上午結束。省教育廳、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立即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今年高考各科試題進行了分析解讀。昨天下午,省招考院公布了相關專家的權威解析和點評。語文卷穩中有變 彰顯文化2012年普通高考山東卷語文科目的試題注重基礎,穩中有變,貼近時代,彰顯文化也成為其最突出的亮點。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試卷評析 合肥名師評析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題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物理試題評析(一)合肥六中 陶玲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難上熱搜」的山東高考物理試題評析來了!「拔火罐」和「滑雪」是...
    今天8點至9點半,山東進行了「新高考」物理考試。據了解,今年山東全省參加高考的考生有53萬人,物理科目報考考生20萬人。而今天上午的物理考試因為太難,直接讓考生們「炸了鍋」!考試剛一結束,#山東高考物理#的話題 難上了熱搜!
  • 2020年高考全國II卷物理試卷評析:突出基本規律,注重實踐應用
    一、試卷總體評析  2020年作為部分地區新高考改革前的最後一年,高考全國II卷理綜試卷物理試題(以下簡稱全國II卷物理試卷)的命題堅持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基礎,堅持「信息切入 能力考查」的原則。在考查要求方面穩中求新,突出基礎。在命題思路方面,更加重視探究性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的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 2017年全國卷2高考理綜試卷物理評析
    試題風格與近幾年全國Ⅱ卷較為相符,還是嚴格遵循考綱,注重基礎,忠實於教材,以基礎知識為考查重點,命題方向較為穩定,考察的知識分布均衡,很好地體現了對學生物理科學素養的考察,特別是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和聯繫實際生活的理念,對中學物理教學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試卷整體難度與2016相比有所上升。以下,筆者將從不同層面剖析本次高考試題。
  • 2017年普通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
    齊魯網6月9日訊(記者 張洪波)2017年高考考試已經結束,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了9科試題評析,考生可以登錄官網查閱。
  • 2020年高考全國三卷物理試題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全國三卷物理試題答案解析 2020-07-08 18:51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教育部考試中心解析高考物理試題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7月8日,全國高考理綜科目考試結束。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第一時間點評了物理試題。2020年高考物理全國卷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物理命題堅持正確育人導向,優化考試內容,突出基礎性,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生產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設計試題,凸顯情境的時代性;依託高考評價體系,結合物理學科特點,加強對信息獲取與整理、批判性思維、實驗探究、運用物理學術語言表達等能力的考查
  • 2020年版高考物理全國I卷試題分析
    作為高考重要的參考備考依據考試大綱、考試大綱說明及高考試題分析每年都備受教師考生的關注。今年教育部考試中心現有高考體系的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不再修訂,參考2019年版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說明。在考綱和說明不變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明確高考內容改革的方向,提醒2020屆考生關注新題型、新動向,教育部考試中心對2020年版高考試題分析進行全面修訂,對2019年各科高考試題,分考查目標、解題思路、試題評析、失誤防範等幾個層次進行了分析,並進一步闡述高考對考生能力、素質的要求
  • 2017高考全國Ⅰ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出爐:選題穩中求變
    2017高考落下帷幕,6月9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合肥五中教師張濤、合肥十中教師田竹林帶來化學科目評析。化學試題評析(一)合肥五中 張濤一、總體評價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綜化學卷繼續堅持「緊扣考綱,源於生活,靈活多變,考察能力」的原則,走「基礎性、導向性、時代性和應用性」路線,突出對主幹知識和能力的考查,覆蓋面廣,梯度適中,設計合理,和以往相比基本秉承了穩中求變兼顧創新
  •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物理試卷評析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物理試卷(以下簡稱「試卷」)嚴格遵循考試大綱,以「一核、四層、四翼」為命題出發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比較過去幾年的物理試卷,試題中物理過程的總體複雜程度逐年降低,特別是試卷的第25題考查重點從複雜的過程分析和計算轉移到物理的核心素養上。
  • 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原標題: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 1.2018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精準落實立德樹人 大力助推素質教育 4.2018年高考物理試題評析 考查關鍵能力 注重科學素養 助推素質教育發展 2018年高考物理命題貫徹落實深化考試內容改革的要求,把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綜合素質提高作為命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2018年普通高考江蘇捲地理科目評析
    2018年高考江蘇捲地理學科試題評析江蘇省六合高級中學  蔣小潤 中學正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  今年的江蘇高考地理卷貫徹了高考「立德樹人、科學選才、導向教學」的原則,充分體現了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反映了高校招生和普通高中地理教學的整體要求。
  • 高考頭條:大智專家深度解讀2019年高考試題「新」變化
    齊魯網訊2019年高考落幕,幾十萬山東考生走完高考這最關鍵的一程,至此,2019年高考劃上句點,2020年高考全面開啟。2019年高考對2020年新高考有什麼啟示?一起來看看大智學科研究院專家的研究成果:問渠哪得清如許?
  • 大智專家談2018年高考:面對全國卷,2019年考生如何備考?
    2018年高考昨日結束,今年山東考生全面告別山東卷,語文、數學繼外語、綜合科目後,加入全國卷行列。
  • 2020高考理綜全國一卷試題點評(化學、物理)
    2020高考理綜全國一卷試題點評(化學、物理) 2020-07-08 16:34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2012高考北京卷理綜物理答案詳解
    2012年6月8日上午11點30分,當鈴聲響起,我的心也跟著落了下來,終於,2012年的理綜考試結束了,12年的努力,多少個不眠的日日夜夜都隨著鈴聲的響起而塵埃落定。當看到試卷的那一刻,還是鬆了一口氣。我發現今年的物理試題部分,與往年相比在難度和題型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動:整體來講,難度中等偏上一點,沒有難題和怪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