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書法:筆法尚可,墨色不佳 網友:這是不會用墨,一路寫到黑

2021-01-08 書畫觀賞

姜昆書法:筆法尚可,墨色不佳。網友:這是不會用墨,一路寫到黑。姜昆相聲嘻嘻哈哈,語速過快,是「嘻哈派」,筆者不太喜歡他說的相聲,主要問題是語言過於輕飄,不扎穩,有咋呼感覺,讓人聽著透不過氣來。但是姜昆在相聲界,很有名望,可能各有各愛的原因吧。咱不喜歡他的相聲,想必就會有喜歡他相聲的人。在書法圈,姜昆也有一些筆墨造詣,作為一名明星藝人,姜昆的書法功底還是不錯的,相聲是學說逗唱四大門功課,姜昆「學書法」質量不錯,這學的功課因書法寫得還行,可顯示他藝術的「學功」不淺。

觀來看去,應該給姜昆書法打多少分呢?筆者思來想去,採用兩個標準給姜昆的書法來打分吧。一是按照演藝界非專業的書法標準給姜昆書法打個分,給打八分。因為作為一名演員,能把書法寫到這樣的水準,很不容易,也比較少見,所以在演藝界,他的書法是優秀品質。二是按照書法專業的標準給姜昆書法打個五分。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姜昆書法優劣各有,書法功力修成五分,成功的形態和不足的失敗各佔一半吧。

說姜昆書法成功的地方是筆法非常嫻熟,有較好的碑帖功力。姜昆書法有一些顏體和歐體書法的底質,是照帖常練,書法入體的正經路子。也就是說他寫的書法,可以稱得上是真書法,而不是名人在「寫字」。在演藝圈裡,有碑帖學養的書法人並不多見,自由書法的人多,照著名帖賢跡臨寫書法的人少。有帖學之功,又有常練之修,所以姜昆書法也算是脫穎而出,得成五分功力。

再說姜昆老師書法的不足之處,或者說是書法的缺陷一面,就是墨色氣韻不佳,墨色變化不靈。墨色顯呆不輕盈,達不到墨色生香,質如煙雲的水平。而是一筆施墨,只見筆畫有粗細變動,不見墨色有濃淡相依,從頭寫到尾,基本上是墨色如舊,一路成黑。網友認為:姜昆書法,這是不太會用墨,一路寫到黑呀。

墨色不見變化,是書法的重要失弊,因為書法常稱「筆墨」二字,可觀核心功力有用筆和用墨兩項,常人練書法,多數會著意於筆法而忽視了墨法,所以筆法可得嫻熟,但是墨色難成變化,縱然是筆法瀟灑,也會因墨色不顯機變而成「呆書」。因墨色變化不透徹,不鮮明,所以姜昆書法就顯得有呆質與呆氣,靈性不足,總分十分,給扣減五分吧。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對姜昆書法有什麼觀感?敬請留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墨法關乎筆法、章法與結字,如何用墨才有意境?歐陽詢早就有言
    墨色不同變化不僅影響作品整體章法布白,對創作者思想情愫及作品意境影響很大,墨的幹、溼、濃、淡、焦形成線條的方圓、曲直、粗細、疏密、濃淡、乾濕、動靜和剛柔有節奏的變化,導致氣韻生成,所以說,墨色變化也是書法「中和」思想的重要體現。
  • 姜昆書法1平尺賣1萬,寫書法也能掙錢!網友:才藝雙全!
    談到姜昆這位相聲演員,那也是給我們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關注姜昆的網友也都知道姜昆在平時也會練習書法,如今的姜昆不僅在相聲界的名氣非常的大,即使是在書法界名氣同樣非常的大,特別是他的書法作品更是得到了很多收藏愛好者的喜歡。說到姜昆的書法作品那價格也是不便宜,一平方尺就能賣到1萬元,即使不說相聲靠寫書法也完全能夠養家,那麼姜昆的書法到底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
  • 什麼是書法中的墨法?它和筆法誰更重要?過度運用墨法是今人之病
    比如國畫側重的是墨法,墨分五色其實其實就是墨法在國畫中的應用;而書法側重的是筆法。我沒有說國畫不需要筆法,書法不需要墨法,我只是說側重點不同。如果反過來就不行了,比如書法側重墨法,國畫側重筆法,這就本末倒置了。什麼是書法中的墨法?它和筆法比誰更重要?
  • 寫書法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因,王羲之用8個字把技巧說透
    衛夫人說的那種墨豬就是缺少筆法形成的。沒有用中鋒,側鋒平拖甚至偏鋒平拖,很容易形成墨豬。第二個原因就是不會蘸墨。很多人覺得蘸墨還有不會的?其實蘸墨也是有大學問的,我甚至覺得寫書法一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要原因。往下看,下面有詳細說明。第三個原因是,紙張問題。生宣紙吸水極強,掌握不好水墨比例很容易一下筆就成墨豬。
  • 胡秋萍的草書師法王鐸,重點學筆法,淡化用墨之法
    胡秋萍的草書師法王鐸,重點學筆法,淡化用墨之法。胡秋萍在當代書法家隊伍序列當中是一位比較出名的書法實力派,她有諸書皆成的書法修養成果,小楷寫得非常自然得體。但是後來她的書法風格轉換成了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的草書創作路徑。
  • 如何讓書法創作更上一層?墨法的運用十分關鍵!
    墨色是指刮在刮樣紙上的厚層油墨的顏色,也是書法的一種造型元素。唐代的張彥遠曾在《歷代名畫記》中寫到:「運墨而五色具。」意思是說墨色分為五種,分別為焦、濃、重、淡、清。而對於相同的墨色幹和溼又有著明顯的變化,這就是中國書法以及繪畫用墨的奇妙之處。
  • 書畫用墨的技法
    凡是好的書法作品,水墨都是濃淡適宜的。墨須濃而不凝,因為凝則筆畫呆板乾澀;墨須淡而不死,因為死則傷神,所以淡墨要活,要有情韻。可以說墨濃但適宜、燥潤相雜,是書法藝術的一大關鍵。有功力的書法家都會根據書體而掌握墨色的濃淡、燥潤,使字有血有肉,色彩光鮮。濃墨作品可以煥發精神,淡墨作品也可以別具神採。清代的劉墉善用濃墨,精華內含;王文治善用淡墨,風流儒雅,當時人稱:「濃墨宰相,淡墨探花」。
  • 書法中的墨法是什麼?淡墨傷神,濃墨滯筆怎麼破?竅門就這兩個字
    學書法,一般人很重視筆法,而忽視墨法,這是不對的。明代書法家董其昌重視墨法甚至超過筆法。他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可見,墨法在書法中的重要性。書法中的墨法是什麼?墨法就是墨色在濃淡乾濕枯之間變化,使書法作品表現出「五色」的層次,達到一個「色彩」豐富的藝術效果。墨法在書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墨淡容易傷神(神採),墨濃容易滯筆(筆毫粘絞在一起)。
  • 書法學習入門——墨法
    書法中,除了有筆法一說,還有墨法的說法,也即對墨的使用方法。筆法與墨法互為依存,相得益彰,正所謂「墨法之少,全從筆出」。「用墨之法,濃欲其活,淡欲其華。活與華,非墨寬不可。」《臨池管見》中接著再提到,「作書時須通開其筆,點入硯池,如篙之點水,使墨從筆尖入,則筆酣而墨飽;揮灑之下,使墨從筆尖出,則墨浥而筆凝。」
  • 書法中的墨法是個什麼貨色?
    最近我看很多網友在討論書法的時候都在講筆法、結構、章法,我覺得這三部分確實值得一講,但是有人就說我們還不能忘記一個東西,那就是墨法。關於墨法,乍聽上去,似乎有些道理,畢竟書法都有筆法,為什麼不能有墨法呢?但是如果細細推敲,這裡面大有問題。
  • 姜昆:我的書法1萬一平尺貴嗎?網友:名字佔了9999元
    這引起很多網友的熱議,一些人認為姜昆的名氣這麼大,自然書法的價格很高;更多的網友則認為,雖然姜昆有名,但專業是說相聲,書法作為他的業餘愛好,水平並不高,要說1萬元一平尺,名字的分量起碼佔到9999元。姜昆參加書法展03喜愛歸喜愛,不一定就能寫得好姜昆的書法,雖然有過多年的歷練,但始終處於不得法的階段
  • 毛筆書法中的墨法原理
    這首先得從墨的光色上去加以鑑定,一般說來,墨以紫光為上品,黑光次之,青光再次之,白光為下。這裡所說的紫光,前人有個界定,就是墨的光色應當沉而不浮,明而有豔,澤而有漬。除此之外,明朝屠隆在《考槃餘事》中,又有鑑墨三昧的經驗:「墨之妙用,質取其輕,煙取其清,嗅之無香,磨之無聲……」這裡「質取其輕」,是講墨的質地要純而不雜,製作時選用清煙佳膠。
  • 【龍靈書道】墨法,在書法中為什麼如此重要
    到了魏晉時期,書法創作主體的審美意識才逐漸進入自覺階段。書法始終兼具實用與審美的二重屬性,步入當代,主流書寫方式的轉變直接導致書法的藝術性開始居於主導地位。而書法的藝術性則需要通過書法的各種形式要素的不同組合方式呈現出來。 書法的諸多形式要素中,筆法、墨法、結字和章法作為主要的書法形式美的要素,構成了詮釋書法美的一個完整而統一的體系。
  • 看書法大家的墨跡,領悟墨法之妙
    題記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載:「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一語道破了用墨之法對於書法的重要程度。誠然,書法對於墨的要求,沒有繪畫那麼高,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書法用墨的技法比較單純。宋代以前,用墨大多以濃墨為主,到蘇軾這裡,他也主張「須湛湛如小兒目睛乃佳」。
  • 淺談:林散之書法中的墨法「一團墨氣眼前來」
    包世臣把書法中的墨法置於和筆法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則墨法尤書藝一大關鍵己。而林散之最偉大的貢獻就是把繪畫中的墨法運用到草書創作當中,他的草書墨法豐富,酣暢淋漓,意境高遠。他強調:「寫字要有墨法。 濃墨、淡墨、枯墨都要有。」
  • 書法的筆法——運筆
    書法的筆法——運筆張維民筆法就是使用毛筆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稱用筆或運筆,即用筆毫在紙上運行。毛筆在紙上究竟應該處於怎麼樣的狀態來書寫比較理想?這是書法技法的關鍵,也是筆畫寫得好壞的最基本的法則規律。筆法是我國書法理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據傳早在東漢時期,蔡邕(yong)就著有《筆訣》傳世,並一直被書家視為至寶引用至今。
  • 書法之「墨法」詳解,要達到用墨的最高境界,這三點要領悟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聊聊書法中的墨法。中國書法中,用墨與用筆是緊密地相關在一起的。它們是唇齒相依、缺一不可的孿生子。前面文章我們講了「筆法」、「結體」、「章法」,現在,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墨法。
  • 國畫基礎之用墨的技法
    中國畫通過墨的幹、溼、濃、淡、清來體現物象的遠近、凹凸、明暗、陰陽、燥潤和滑澀。一、墨分五色:清、淡、濃、墨、焦,而決定這五種墨色的關鍵是這五種墨色的比例。焦墨是半乾的墨汁,烏黑而有光澤。濃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顯光澤。
  • 什麼是書法的「墨法」?墨法用得好,書法才有魔力
    好的書法作品,不僅僅體現在用筆、章法等方面,用墨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古人在創作書法作品時,都是用墨塊研墨,墨和水的比例全憑個人喜好及經驗,所以每個人用墨的效果有很大差別。現代人大多使用現成的墨汁,雖然簡單便捷了,但也讓人在用墨上少了很多創造力。
  • 從張旭、黃庭堅、王鐸、董其昌等人書法作品來看書法中墨法的運用
    書法中的墨法是書法藝術中極為重要的表現手段,書家通過對墨法的濃淡枯溼的變化來營造渲染藝術效果,有時一幅作品中濃墨、淡墨、枯筆交替使用,用這種墨色的自然變化來增加作品的藝術表現力。王鐸可以說是書法史上最擅於用墨之人,歷代的書法家在用墨的變化和手段上均無法與之相提並論。